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测定人体血浆中吲哒帕胺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HPLC-MS/MS) 方法。方法: 以瑞格列奈钙为内标,采用乙腈:0.1%甲酸水溶液=90∶10为流动相,以Agilent-ZORBAX-C18柱(2.1 mm×150 mm,5.0 m)色谱柱为分析柱,通过电喷雾离子源(ESI),以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进样检测。检测离子为 [M+H]+m/z 364.1 m/z 188.8(吲哒帕胺)和[M+H]+m/z 451.1 m/z 134.8(瑞格列奈钙,内标)。结果: 吲哒帕胺线性范围为 0.5~50 ng/mL,定量下限为 0.5 ng/mL,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日内、日间的RSD均<15%,平均回收率为 94.60%~110.33%。结论: 本方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适用于吲哒帕胺制剂的临床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10mL/kg,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或尿样,LC-MS法测定酚酸类成分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和尿药排泄量-时间数据用DAS软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绿原酸(CGA)、1,5-二咖啡酰奎宁酸(1,5-DCQA)、3,4-二咖啡酰奎宁酸(3,4-DCQA)、3,5-二咖啡酰奎宁酸(3,5-DCQA)和咖啡酸(CA)血药浓度迅速下降达峰,消除t1/2分别为0.649、0.334、0.479、0.486、0.330h,AUC0-∞分别是(22.522±2.716)(CGA)、(0.353±0.062)(1,5-DCQA)、(3.620±1.246)(3,4-DCQA)、(5.287±1.627)(3,5-DCQA)和(2.257±0.360)(CA)mg·L-1·h。CGA、1,5-DCQA、3,4-DCQA、3,5-DCQA和CA在尿中0~24h累积排泄率分别为(122.22±26.49)%、(3.30±1.26)%、(0.24±0.11)%、(1.93±0.77)%和(18.61±4.99)%,尿排泄t1/2在1~4h。结论:脉络宁注射液中酚酸类成分在体内迅速被排泄出体外,CGA、1,5-DCQA、3,4-DCQA、3,5-DCQA和CA均可从尿排泄,但其中1,5-DCQA、3,4-DCQA、3,5-DCQA和CA尿药排泄量较少,存在其他代谢途径。  相似文献   

3.
孙青  孙建芳  李力  常会超  周权 《金属学报》2020,25(11):1242-1249
目的:建立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浓度,并考察单剂量五酯胶囊对辛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酸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影响。方法:采用简单的液液萃取法(LLE),以洛伐他汀为内标,选用Agilent Eclipse-C18(2.1 mm×150 mm,3.5 μm)为色谱柱,水(含0.1%甲酸)-乙腈(含0.1%甲酸)(5∶95,V/V)为流动相。采用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方式检测,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将12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实验组先灌胃给予五酯胶囊内容物150 mg/kg(每粒含五味子甲素11.25 mg),15 min后,再灌胃给予辛伐他汀40 mg/kg,两组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时间点0.25、0.5、0.75、1.0、2.0、3.0、4.0、6.0、8.0、12.0 h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约0.5 mL于肝素管中。通过Phoenix软件计算得到相关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的辛伐他汀、辛伐他汀酸分别在5~5 0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辛伐他汀r=0.994 0,辛伐他汀酸r=0.994 54),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5 ng/mL,日内标准偏差与日间标准偏差均小于10%,提取回收率可达80%以上。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对照组与实验组),Cmax[(97±24) vs. (590±227) ng/mL, (385±137) vs. (1 322±502) ng/mL]、AUC0-t[(446±70) vs. (1 315±535) ng·h·mL- 1, (1 305±531) vs. (3 393±1 047) ng·h·mL- 1]、t1/2[(2.37±0.18) vs. (2.93±0.78) h,(2.39±0.43) vs. (3.44±0.80) h]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实验建立的LC-MS/MS法快捷、简单、灵敏、专属性强,适用于大鼠血浆中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测定;五酯胶囊对大鼠体内的辛伐他汀和辛伐他汀酸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有影响,提示临床两药联用可能会发生显著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方法学的建立和确认,进行了单次给药雷诺嗪缓释片后的药动学研究,为该药临床研究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12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采用三周期、3交叉(3×3)拉丁方设计,实验分别单剂量给500、1000、1500 mg 雷诺嗪缓释片。分别于给药前(0 h)和给药后 0.5、1.0、2.0、2.5、3.0、3.5、4.0、5.0、6.0、8.0、10.0、12.0、16.0、24.0、36.0、48.0 h 采集静脉血 4 mL。采用LC-MS/MS法测定血浆样品中雷诺嗪的浓度,并计算主要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单剂量给药500、1000、1500 mg 雷诺嗪缓释片后Cmax分别为(742±253)、(1355±502)和(2329±890) ng/mL;AUC0-48分别为(9072±3400)、(16574±6806)和(29324±10857)ng·mL-1·h;AUC0-∞ 分别为(9827±3152)、(16882±6791) 和(29924±10706) ng·mL-1·h;tmax分别为(5.3±1.4),(4.2±1.2)和(5.9±2.8) h;t1/2分别为(6.4±3.3),(6.4±3.5)和(6.7±4.3) h。结论:在本次实验中,Cmax 和AUC 与剂量成比例增加,单次给药3个剂量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所有受试者都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78例中国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餐后单次口服卡培他滨片0.6 g(0.15 g/片,4片)后进行多点采集血样。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MS)检测血浆中卡培他滨的血药浓度,以非线性混合效应软件及模型(NONMEM)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卡培他滨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并获得其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最终建立的吸收及消除模型为一室模型,模型的清除率(CL/F)药代动力学公式为:CL/F=291×eηCL ×(CCR÷93.1)0.47。群体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CL/F为291 L/h,表观分布容积(V/F)为556 L,吸收速率常数(Ka)为1.05 h-1。同时发现,肌酐清除率(CCR)对卡培他滨的清除有显著影响。 结论:所得模型稳定,能较好地拟合卡培他滨在中国乳腺癌患者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可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订。  相似文献   

6.
王香溢  盛洁  王秀  郭岩  陈志武 《金属学报》2021,26(3):271-27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氘代氯化琥珀胆碱(2H-Suc)在大鼠主要脏器分布。方法:大鼠皮下注射2H-Suc 4 h后,用UPLC-MS/MS法测定血清和相关脏器中2H-Suc含量;色谱柱:Luna NH2色谱柱(2 mm×100 mm, 3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等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电喷雾离子化源进行检测;考察该方法的线性关系与检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清和肾组织中2H-Suc的检测限分别是0.04 ng/mL和0.05 ng/mL,线性范围分别是0.3~100 ng/mL和0.5~1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小于15%,回收率在85.30%~96.76%之间,经过处理后的样品不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大鼠皮下注射2H-Suc,在血清及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中均检测到2H-Suc,其中肾脏中含量最高。结论:UPLC-MS/MS法是测定大鼠体内2H-Suc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2H-Suc在大鼠血清及心、肝、肾等中均有分布,肾脏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使用N-甲基-N-亚硝基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诱导SD大鼠膀胱肿瘤模型,观察4-羟苯维胺酯(4-HPR)的对大鼠膀胱肿瘤的干预效果。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A组)、造模组(B组)、造模处理组(C组、D组、E组),处理组分别予以4-HPR、阿霉素(ADM)、卡介苗(BCG)行膀胱内灌注。给药结束后1周处死大鼠,用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膀胱肿瘤中COX-2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 ;用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 标本病理结果提示4-HPR、BCG、ADM对MNU诱导肿瘤的发生有明确的干预效果(P<0.05)。4-HPR能有效抑制COX-2的表达及微血管的生成并促使肿瘤细胞的凋亡(P<0.05)。结论 4-HPR、BCG、ADM对MNU的致癌过程均有干预作用,4-HPR与ADM、BCG的抗癌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且其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T-707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吸收和排泄。方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CT-707,单次给予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300 mg(120 μci)[14C]CT-707混悬制剂空腹口服,使用液体闪烁计数仪(LSC)测定血浆、粪便和尿液的总放射性,用WinNonlin(8.1版Pharsight)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血浆中总放射性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各时间间隔收集尿液和粪便的重量及放射性物质浓度,计算尿液和粪便中总放射性的回收率。结果:6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300 mg [14C]CT-707 552 h(23 d)后,血浆中总放射性的平均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t为(1 049.15±589.38) ng·Equ.g-1·h,AUC0-∞为(2 288.64±511.05) ng·Equ.g-1·h,Cmax为(229.00±63.66)ng/Equ.g,Tmax和t1/2分别为(2.83±1.47)h和(6.17±2.43)h。排泄试验结果显示:CT-707主要从粪便中排泄,粪便平均累计回收率约为(76.24±3.43)%,部分从尿液中排泄,平均累计回收率约为(3.41±1.00)%,总的平均累计回收率约为(79.65±3.26)%。CT-707耐受性良好,未报告严重的不良事件。结论:健康男性受试者单次空腹口服CT-707混悬制剂后,吸收迅速,消除较快,大部分通过粪便回收,安全性及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9.
徐洁  宋玲  陆军  王欣  张晴  张伟  李宁  张永杰  陈西敬 《金属学报》2015,20(12):1373-1377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 分别静注给予大鼠 2 mg/kg 和比格犬 1 mg/kg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和比格犬血浆、组织液和排泄物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并用统计矩法得到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静注给予大鼠和比格犬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所得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 (43.00±6.26) 和 (651.53±175.89) mg•L-1•h-1,CL: (0.047±0.007) 和 (0.002±0.001) L•h-1•kg-1,t 1/2 : (5.39±0.50) 和 (87.18±28.58) h,MRT 0-∞: (7.04±0.46) 和 (118.20±30.12) h,VZ: (0.110±0.067)和(0.119±0.068) L/kg。静注给予大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药物迅速而广泛地分布于各组织中,但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相对于血浆中较低。大鼠静脉注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36 h内只有 0.23%±0.10%的药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结论: 静注给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与氟比洛芬的其他剂型相比明显延长,说明该剂型可以延长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同时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较少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组织分布实验中,灌胃给予50 mg/kg的GL-V9混悬液后,根据既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集相应的血浆样品和胃、小肠、肝脏等组织样品,然后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后通过UPLC-MS/MS法测定其中的GL-V9含量。排泄实验中,同样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的GL-V9混悬液,按照既定的时间段收集粪便、尿液和胆汁样品,测定排泄样品中GL-V9的含量,获得相应的累积排泄率。结果:各组织和排泄样品中GL-V9在2~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后GL-V9由胃肠道逐渐向肝脏、肺、肾组织分布,在脑、心和血浆中的含量较低。排泄实验表明,口服给药后,粪便中GL-V9排泄量最高,累积排泄率达(75.41±41.77)%。结论:GL-V9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肺和肾脏组织,而粪便则是GL-V9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空腹条件下静脉滴注受试制剂丁苯酞注射液(规格:5 mL:25 mg,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与参比制剂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商品名:恩必普)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两周期、双交叉给药试验设计,选择24名健康受试者分别交叉单次静脉注射丁苯酞注射液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00 mL,输液量(100±5) mL(输液泵允许有5%以内的误差),时间55 min。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 /MS)法测定血浆中丁苯酞浓度,使用WinNonlin 6.4软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24名健康受试者输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后,丁苯酞的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541.0±78.6)ng·mL-1·h和(525.0±76.1)ng·mL-1·h;AUC0-∞:(571.0±82.1) ng·mL-1·h和(555.0±88.1) ng·mL-1·h;Cmax:(295.0±62.7) ng/mL和(291.0±56.5) ng/mL;Tmax分别为0.92(0.33, 0.92)h和0.92(0.33, 0.93)h。t1/2分别为(16.60±6.85) h和(15.80±5.88)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AUC0-t,AUC0-∞,Cmax的几何均数比值(GMR)的90%置信区间均在80.0%~125.0%的范围内。结论:受试制剂丁苯酞注射液与原研丁苯酞注射液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须美燕  吴伟  李翠 《金属学报》2020,25(1):68-74
目的:研究国产奥美沙坦酯片与原研奥美沙坦酯片(商品名:Benicar)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空腹状态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双交叉试验设计,24名健康志愿者在空腹状态下单剂量口服国产奥美沙坦酯片(受试制剂)和原研奥美沙坦酯片(参比制剂)20 mg,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奥美沙坦的浓度。采用WinNonlin7.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max分别为(702.08±149.24)和(706.50±127.00)μg/L;tmax分别为1.98(1.33-4.00)和1.98(1.33-3.50)h;AUC0-t分别为(4 516.93±995.07)和(4 543.74±818.45)μg·h·L-1;AUC0-∞分别为(4 578.16±1 005.73)和(4 605.70±820.54)μg·h·L-1;t1/2分别为(8.00±1.07)和(7.94±1.30)h。受试制剂/参比制剂Cmax、AUC0-t、AUC0-∞几何均数的比值分别为98.60%、98.33%和98.30%,其90% CI分别为92.33%~105.29%,91.86%~105.26%,91.89%~105.16%,均落在80.00%~125.00%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C-MS/MS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适用于临床试验中奥美沙坦血药浓度测定;国产奥美沙坦片与原研奥美沙坦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在兔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6只新西兰兔耳缘静脉注射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2.0 mg·kg-1后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联用技术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并用3p97 软件拟合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和结论: 兔耳缘静脉给药后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半衰期T12α是0.10 h,消除半衰期Σ12β 是6.4 h,曲线下面积AUC 为183 μg·h-1·L-1,中央室分布容积VC 为4 L,清除率Cl 为12.9 L·h-1。HPLC-MS 联用方法测定F2 血药浓度,灵敏度高,专属性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种预防方(湖北方,肺炎二号方)的主要化学成分,并结合网络药理学研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HPLC-Q-TOF/MS)对该方剂的入血成分进行全面分析,采用TCMSP数据库、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平台对鉴定得到的入血成分进行靶点预测,并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7.2绘制关联网络图,最后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B-Dock在线分子对接平台对关键靶点与入血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并利用Ligplot软件展示Affinity值较好的对接组合,以验证肺炎二号方对新冠肺炎的预防作用。结果:该方剂的体外化合物识别共有52个化学成分,其中入血成分13个,主要来自黄芪、麸炒白术、防风、金银花和陈皮。上述化合物作用于17个核心靶点,包括MAPK3、TNF等靶点与炎症有关,MPO等靶点与氧化应激有关,VEGFR、KDR等靶点与血管内皮有关。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入血化合物与关键靶点间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肺炎二号方中所含化合物通过参与调节炎症、氧化应激、血管和细胞生理等活动,调节IL-17、PI3K-Akt、MAPK等通路来发挥预防新冠肺炎功效。  相似文献   

15.
胡霞敏  曾繁典 《金属学报》2005,10(7):828-831
目的: 研究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规律。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检测方法, 测定正常大鼠及脑缺血大鼠经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 mg·kg-1后β-七叶皂苷钠的血药浓度,并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及正常大鼠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5mg·kg-1后, 其药代动力学模型符合二室模型。正常大鼠在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大约20 min 后, 其血浆药物浓度已下降50 %,T1/2α=0.343 h, T1/2β =23.325 h 。约2 h 后,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速率减慢。而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缺血30 min 后, 静脉注射β-七叶皂苷钠后, 其体内药物代谢规律与正常大鼠不同, 药物的代谢速率减慢, 且在3 h 出现一个较低的血药浓度峰, 随后血浓下降。结论: β-七叶皂苷钠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体内的消除较正常大鼠慢, 在体内停留的时间较长。提示β-七叶皂苷钠在临床的对症治疗时应考虑其药代动力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王璐  郑昕  王维聪  赵洪云  马宇翔  张力  胡蓓  江骥 《金属学报》2018,23(10):1147-1152
目的: 评价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多次口服马来酸艾维替尼胶囊,体内代谢产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7例中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次口服350 mg马来酸艾维替尼胶囊;清洗期后其中3例受试者患者继续350 mg QD连续给药28 d,4例继续175 mg BID连续给药28 d。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方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艾维替尼5个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并用WinNonlin 6.4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5个代谢产物中,半胱氨酸结合产物MII-2血浆暴露量最高,占原药的血浆暴露量的3.32%~5.57%。N-去甲基产物M1占原药的血浆暴露量的2.14%~4.24%,单氧化产物M2占原药的血浆暴露量的0.56%~1.00%,酰胺水解产物M4和乙酰半胱氨酸结合产物MII-1暴露量较低,其中MII-1绝大多数样本在血浆中浓度低于定量下限0.1 ng/mL。 结论: 监测的5个代谢产物血浆暴露量均未超过原药血浆暴露量的1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试验制剂托伐普坦片与参比制剂托伐普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中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入选24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参比制剂和试验制剂 3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血浆中托伐普坦的浓度,经DAS 2.1 软件处理参数,并进行双单侧t检验确定是否等效。结果: 试验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Cmax为(179±97)和(189±86) μg/L;tmax为(2.5±1.1)和(2.5±1.0) h;AUC0-t为(1153±488)和(1225±528) μg·h·L-1;AUC0-∞为(1161±492)和(1232±528) μg·h·L-1;t1/2为(5.6±2.0)和(5.6±2.0) h。试验制剂对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为(95.8±18.7)%。结论: 试验制剂托伐普坦片与参比制剂托伐普坦片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