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支架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杨太德 《锻压技术》2007,32(5):101-102,164
根据支架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围绕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简化模具结构,制订了复合模冲压成形的工艺方案.在冲裁复合模设计方面,解决了条料的定位、导向、卸料、出件、优化模具结构等技术问题.在弯曲、翻边、胀形复合模设计方面,借助"一面两孔"定位,解决了支架在成形过程中的偏移问题;通过控制成形模具的间隙,控制了弯曲回弹.实践证明,上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生产效率高,模具结构合理,能保证支架的形状及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2.
针对支架零件的结构特点与生产批量要求,对该支架零件进行了冲压成形工艺分析与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工艺方案,设计了一次弯曲成形复合模,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经生产实践,该模具结构合理,支架零件质量好。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金属托架的零件结构特点及成形工艺;介绍了金属托架落料冲压模、一次弯曲模、二次弯曲模的模具结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冲压模和弯曲模,重点说明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4.
为了保证弯曲时外壳零件多孔的形状,并降低模具的设计成本,通过对冲压工艺分析,对比不同工艺方案,设计了冲孔落料复合模与单工序弯曲模来实现零件的成形。冲孔落料复合模可一次实现多孔成形,保证多孔分布的均匀性及成形的高效性;弯曲模易于确定压力中心,可确保零件一次弯曲成形。该套模具可提高外壳冲压件的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客车边顶板的结构和成形工艺进行分析,确定了冲压工艺方案。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ynaForm计算得到制件的展开尺寸,由此设计了1副边顶板复合成形模,并对复合模的工作原理和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实际生产表明,模具结构合理、动作可靠、制件成形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可为同类制件的成形模具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根据订书机支架的材料、结构特点和尺寸精度要求,分析其冲压成形工艺性能,完成冲压工艺方案和模具结构的设计。确定订书机支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来成形。详细介绍了模具的主要结构特点及工作过程。根据零件结构特点,选择纵向排样进行设计,该排样方案包括冲孔、空工位、端部弯曲、空工位和切断、侧边弯曲5个工位。为了配合自动送料装置,模具设计了自动出件装置,采用楔形滑块结构,利用开合模动作,实现对成形件的自动推出;另外,为了保证条料的顺利送进,模具设计了浮顶装置。结果表明:采用多工位级进模成形订书机支架,可满足该零件所有特征的成形要求,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冲压生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面板零件的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了该零件冲压工艺方案,提出了采用剪切、弯曲复合模,并介绍了模具结构及工作过程,指出了模具主要工作部分零件的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了该零件的顺利成形。  相似文献   

8.
文建平 《锻压技术》2012,37(4):90-93
根据压板零件的用途和结构特点,对产品进行了冲压成形工艺分析,采用少废料排样,降低了冲压生产成本.模具利用并列双侧刃,保证零件的外形尺寸;采用活动弯曲凸模结构,解决了零件一次弯曲成形和切断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介绍了模具结构特点、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实际生产应用表明,该模具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生产效率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散热板制件的形状、结构特点及弯曲成形工艺分析,指出了弯曲成形过程中的难点,制定了合理的冲压工艺,设计制造了散热板制件的弯曲成形模,采用无凹模弯曲成形倾斜通风孔。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可靠,生产的制件合格,对类似制件的弯曲成形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介绍了基板成形工艺及拉伸成形复合模、弯曲翻边压筋复合模的模具结构、工作过程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二级浮动弹压复合模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曹阳根  陈熙 《模具工业》2005,(11):11-14
分析了脱排油烟机内支架复合冲压成形工艺方案,介绍了相应冲模结构设计。冲压工艺有冲裁、弯曲、不规则翻边、胀形、局部压凸、整形等。为优化冲压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第2副冲模采用了下模部分二级浮动弹压的结构,成功实现局部胀拉和翻边工艺以及压凸、弯曲、整形多道工序一次成形。  相似文献   

12.
锁挡铁零件是可折叠式托盘箱锁紧器上使用较多的关键部件,采用复合式冲裁工艺、工序整合、无搭边排样来优化模具结构。针对模具结构进行研究,重点分析凸、凹模部件复合功能的使用,对冲裁工艺逐步进行模拟试验,证明其结构合理、工艺可行。模具投入生产使用后证明其冲裁工艺与模拟试验十分吻合,零件生产质量稳定,成形合格率达到98%,生产效率提高10~12倍,材料成本节约35%~40%,模具结构简单、生产工艺高效。  相似文献   

13.
金龙建  洪慎章 《模具技术》2010,(5):20-22,45
在对安装板冲孔、弯曲、落料等成形工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零件采用多工位级进模的冲压方案,并介绍了该零件的工步、模具结构及模具加工。多工位级进模从模具结构上可实现快速更换下模镶件和大部分的凸模,提高了模具的重复装配精度。实践表明该模具结构灵活、可靠,达到了操作快捷、高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能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针对微形电机机壳采用板料卷圆生产的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7工位连续冲裁、6工位连续弯曲冲裁、单工位落料的16工步的360°卷圆成形连续级进模。模具整体工序包括连续冲裁、连续弯曲冲裁和冲裁落料3道工序。针对壳件的成形特征,采用1个工位冲出定位孔,6个工位对壳体上的9个特征进行连续冲裁成形及倒角成形;针对壳件的弯曲成形,采用6个工位对冲裁壳体进行连续弯曲成形,工步中设置了3个弯曲成形机构,分别为仿形凹模机构、楔紧块驱动的双侧滑块挤压弯曲机构及接口压入成形机构,来实现壳件的360°卷圆成形;为保证后续弯曲工步载料及内圆成形,将内圆成形件设计成一种可以跟随弯曲凹模做小距离的向上浮动的成形构件。最终成形的壳件由单冲头落料,并由气缸驱动的接件圆柱进行接料转移。模具结构整体布局设计简单合理,机构设置巧妙,可为同类壳件的生产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精密弹簧固定件复合模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精密弹簧固定件作了充分工艺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冲压加工工艺方案,通过排样设计,设计了落料、拉深、弯曲、冲孔复合模。并详细介绍了模具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6.
汽车过滤器后支架零件的形状和结构包含冲切、翻边、压印、弯曲和分离等冲压工艺特征。分析其零件结构、生产批量和冲压工艺性,采用级进模可满足零件生产要求。为保证制件的精度和连续冲压过程,设计了与分离工位角度相同的工艺切口,并在对应工位的模具设计了让位槽,确定了以冲孔、冲切、弯曲和整形为主的排样方案;采用导尺配合导正钉定位,设计了内外导向机构和弹性卸料装置进行压料和卸料以保证产品精度;对设计的模具进行了加工、试冲。结果表明,设计的10工位级进模结构合理,成形的产品符合尺寸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邓毅 《模具技术》2008,(4):14-16
分析了电器支架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和冲压工艺,介绍了零件的工步方案、模具的总体结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该零件的结构包含向下、向上和侧向弯曲,设计时对工序的布置进行了精细地考虑,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零件的外形采用分级冲裁,充分考虑凸模的强度和加工的便利。该模具具有结构紧凑、加工制造容易、工作平稳、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夹片落料、冲孔、压弯复合模具设计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根据夹片的结构特点及技术要求,围绕如何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简化模具结构,设计了这套复合模具。设计的关键是采用了一个活动的弯曲凹模和一个兼作弯曲凸模的顶出器,通过活动弯曲凹模的进退,将传统的分模加工合二为一,使落料、冲孔、压弯一次成形,避免了分模加工中定位误差的产生,从而保证了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手机C形弹片的冲压工艺,简要阐述了采用级进模设计的必要性。在制件展开后介绍了成形制件具有切侧刃、冲导正孔、冲废料孔、折45°角及折90°角等共7个工位的排样设计。该级进模采取标准的八块板结构,采用导料板进行导料,配合侧刃定距和导正销精定位。本文对卸料板和凹模板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加工说明,此外,对折弯成形凸、凹模结构也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微调电容片的冲压工艺,确定了零件排样方案和模具结构,采用组合式凹模结构简化了凹模加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解决了多副模具生产时定位不准、零件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