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4 毫秒
1.
<正>2010年,节水灌溉示范与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2010年中央安排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资金2亿元,建设143个项目区,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综合技术;中央安排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资金1亿元,建设84个项目区,可为近100万个羊单位提供补饲,结合舍饲、圈养、草原围栏和轮牧、休牧等措施,使750万亩(50万hm2)天然草  相似文献   

2.
“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的联合通知中,提出了将从基本建设投资中拿出少量资金,专门支持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以增产粮棉为主要目标的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来引导和配合节水增产重点县和节水型井灌区的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国节水灌溉的普及。这也是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本世纪末再增加400亿公斤~500亿公斤粮食生产能力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建设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有三层含义:其一必须是节水灌溉项目,这是大前提;其二必须达到高起点、高科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发展节水灌溉、建设节水农业是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矛盾的关键之举。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有大中型灌区水利设施的维修和完善”,“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了加快节水灌溉发展步伐,国家大幅度增加了节水灌溉的投入。特别是今年,国家在中央财政债券资金中安排了12.5亿元用于节水灌溉。 全国节水灌溉的发展势头很好,领导重视,群众积极。各地根据实际,因地制宜总结出了本地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并已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国务院确定的2010年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目标,当前要着重抓好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工作、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建设和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建设。  相似文献   

4.
秦皇岛市节水灌溉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皇岛市在实施《河北省1998-2000年节水灌溉3年发展规划》项目中,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就及节水灌溉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及节水灌溉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论述了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中应以节水增效为中心,加大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干支渠防渗衬砌、田间节水灌溉改造及灌区灌溉管理设施的建设,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直接节水增产效益,同时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秦皇岛市在实施《河北省1998~2000年节水灌溉3年发展规划》项目中,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成就及节水灌溉效益进行了分析,并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政策措施、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及节水灌溉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农业节水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节水潜力最大的领域,节水灌溉是科学灌溉,是效益农业新技术;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是宁波社会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资源,把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加强宣传,增加投入,推广各项技术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根据泾惠渠灌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论述了节水灌溉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灌区节水灌溉发展中应以节水增效为中心 ,加大灌区水源工程建设、干支渠防渗衬砌、田间节水灌溉改造及灌区灌溉管理设施的建设 ,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灌区供水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水分生产效率以及直接节水增产效益 ,同时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水资源是重要的基础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是不可替代的资源,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有水资源的持续供给作为保证。然而水资源是有限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松辽流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农业节水尤为重要。研究各种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提出农业节水措施和保障措施,为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依据。一、节水灌溉技术在松辽流域的适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灌溉排水制度向节水、高效和环保方向的不断发展,各种节水灌溉技术也正在不断推广和应用。近年来,虽然喷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当今灌溉的发展趋势仍是以地面灌溉为主。因此作为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主要措施的渠道防渗,也必然在今后灌区建设或改造中得到普及,它是灌区实行节约用水,建立高产稳产基本农田,提高经济效果的重要而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德强农场自列入山东省节水灌溉高产示范区项目以来,始终把节水优先放在工程建管的第一位,强化组织领导、技术创新、质量控制和制度建设,建立了"五网一体系"和"工程运行管护体系"的新型节水灌溉模式,真正实现了"两节、两省、两增"的良好效果,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显著提高,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2014年7月24日,李克强总理亲临德强农场节水灌溉高产示范区视察,对农业节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示范区建设标准高、措施硬、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建设"优质、高效、高产"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从2013年起,云南省加快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但高效节水灌溉措施中的滴灌措施系统造价普遍较高,在有限的资金条件下制约了云南省高效节水灌溉的发展。文章以华坪县荣将镇芒果基地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为基础,论述了在保证项目可行性、实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经济性的优化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笔者简述了我省河西地区丰富的农业土地资源与极为紧缺的水资源的尖锐矛盾,农田水利与节水灌溉现状,提出了节水灌溉的科学定额标准及其理论依据,提出了开源和节流解决这一矛盾的长远设想和近期措施。特别强调了在近10~20a内国家及我省建设资金紧缺的现实情况下,实施节水灌溉,在投资方向上向常规节水灌溉措施加大倾斜度,是解决河西农业水利问题、扩大灌溉面积的最优决策。文中介绍了各种主要节水措施,并对其优缺点及现阶段的可行性作了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黄河流域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黄河流域河道外缺水量为75.3亿m3,缺水率为14.5%;2030年河道外缺水量为104.2亿m3,缺水率为19.0%。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灌区工程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只注重单项节水灌溉技术,缺乏综合技术集成;节水良性运行机制不建全,有待建立节水补偿机制;资金投入不足,节水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等。农业节水发展思路是加大投入力度、明晰灌区初始水权、将节水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等,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的面积指标。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和灌区的渠道防渗是建设节水型农业的主要工程类节水措施,在干旱区,如何统筹安排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和渠道防渗建设,本文通过对二者相关关系及对地下水位影响的简要分析,提出几点初步的想法,为今后地区节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水资源量和用水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灌区发展规划,分别对灌区渠道防渗衬砌、种植结构调整、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田间节水灌溉定额的应用、加强灌区管理等措施的节水潜力进行了分析,并对灌区不同节水措施集成情况下的节水潜力进行了测算。节水潜力不是几种节水措施潜力的简单累积,建设不同的节水工程节水潜力不同;灌区通过节水工程改造挖掘的水资源潜力,应通过水权转换优先用于工业发展,并应严格控制新增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节水灌溉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水资源贫乏、时空分布不平衡、含沙量大、水污染严重,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存在水资源浪费严重、节水意识淡薄、节水灌溉发展缓慢、缺乏针对灌区特点的节水技术研究等问题。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采取井渠结合的灌溉方式和建设渠系配套工程等节水措施,可缓解灌区水资源紧缺的局面;节水灌溉可减少泥沙的引入量,从而减少泥沙对灌区生态环境、土地资源以及河流等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建设农业强国、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进国家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分析节水灌溉面临的新形势,阐明了新时期节水灌溉高质量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健全政策制度、强化两手发力、增强管理与服务、加强技术创新、催化效益驱动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山东省将农田水利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建设投入力度,去冬今春完成投资291亿元,建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5.9万项,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 216万亩(1hm2=15亩,下同),为全省粮食增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一、坚持节水优先,着力提升农业用水效率把节水灌溉当作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力实施节水战略,连续11年实现农业增产增效不增水。一是抓好节水灌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  相似文献   

20.
四子王旗牧区节水灌溉示范项目通过综合运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措施,有效的提高了当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生产管理方式,是区域新牧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实施不仅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带动周边地区及全旗节水灌溉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