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4 毫秒
1.
与传统的C/S模型比较,P2P在网络资源利用率、消除服务器瓶颈等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当前主流P2P网络模型存在的可扩展性不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阻碍了P2P系统的发展。在对当前P2P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及改进,比较巧妙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适用于校园网络的文件共享模型。结果表明,在新型的模型下校园网的健壮性得到增强,网络拥挤的情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基于P2P技术的校园网络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对等网与传统的B/S网络模式相比,具有传输速度快、无中心化等优点,因而被广泛的用于校园网的分布式计算、流媒体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同时P2P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网络带宽瓶颈、安全管理等问题.为此,结合P2P技术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了流量识别和控制、端口及网址过滤等解决方案,并对其在校园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P2P网络模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网络技术中C/S模式与P2P的工作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P2P的优越性;分析目前网络技术中4种不同的P2P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2P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P2P网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P2P是网络计算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将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和Web站点中任何地方的闲置资源。P2P技术对于目前占绝对主流的C/S计算方式以及基于Web的架构都是很好的补充。  相似文献   

5.
高效搜索P2P网络上的资源是P2P网络实现最为关键的问题.通过引入移动agent,在混合式P2P网络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划分的网络搜索模型,设计了基于移动agent的网络搜索算法,从而实现了P2P网络搜索的灵活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由于P2P网络节点的匿名性和贡献资源的自愿性,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从而引发了P2P网络中的搭便车问题。在分析搭便车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多种典型的激励机制,讨论了基于博弈论的P2P系统激励机制,并给出了该机制的数学表述。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网络用户数量的海量增长,传统的CDN网络根本无法满足广大网络用户的网络需求。P2P网络的出现,为系统在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实现高可扩展性带来了契机。虽然P2P网络有效地缓解了网络用户海量数据需求紧张问题,但是,由于P2P网络自身的系统设置问题,致使该网络中节点的可信度较低,"搭便车"现象严重,因此也严重地制约了P2P网络的快速发展。信任机制能够对系统中的节点可信度进行有效判断,降低交易风险。文章重点探索P2P网络合作节点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8.
将网络技术中C/S模式与P2P的工作模式进行比较,阐述了P2P的优越性;分析目前网络技术中4种不同的P2P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P2P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在线共享短视频改变了传统的客户/服务器(C/S)视频观看方式,但也增加了服务器带宽压力。针对这一问题,引入P2P技术,构建了SShare系统。研究了重叠网构建和基于点播相似度资源查找算法。仿真实验表明,SShare系统可大大减少服务器带宽资源的消耗。  相似文献   

10.
运用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以中美两国P2P网络借贷平台以及各自具有代表性的公司为基础,从发展模式、运营模式和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比较,梳理目前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美国P2P行业发展中的优秀经验供中国借鉴,包括加快征信系统建设、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加强各监管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C/S和P2P相结合的VOD系统应用模型,使用视频服务器来提供影片内容,保证内容的合法性,各客户机之间形成一个P2P网络,并以JXTA作为技术支持,来实现一个最大发挥C/S和P2P优势的VOD系统。  相似文献   

12.
P2P技术成为目前网络通信的主流技术之一,由于具有通信过程不易受单点故障影响以及易于扩展的特性,使其得到广泛应用。首先介绍P2P相关技术,详细设计基于P2P的师生互助系统的功能模块,研究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系统的实施可以方便师生实时共享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表明:系统运行性能稳定,对师生互助交流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系统开发效率,降低成本,建立P2P智能重叠网络中间件模型,将基本的P2P服务从具体业务功能中剥离出来,并封装成独立的P2P服务中间件对外提供服务;该模型采用基于应用层的物理网络拓扑探测技术,改善overlay拓扑,使其与底层物理网络结构趋于"吻合";聚集邻近的节点,形成虚拟的超级节点,作为整体对外提供服务,从而"弱化"peer的动态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综合链路评估算法,择优选路,提高网络搜索和传输效率.仿真实验和测试结果说明P2P智能重叠网络中间件模型能明显改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4.
将P2P网络中的激励模型引入到流媒体点播系统的设计中,促使节点提高对系统的贡献,从而在节点之间建立一种公平的互相交易的环境。本文对P2P网络中基于微支付的模型、基于互惠的模型、基于信誉的模型进行阐述。在响应优先级、带宽占用率以及服务质量等方面,通过区分服务策略引起基于P2P的IPTV环境下终端节点间的竞争,从而提高IPTV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局域网环境中的即时通讯,方便局域网用户的资源共享,设计并实现局域网用户的即时语音通讯工具。该软件的网络通信采用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程序架构采用基于C/S(Client-Server)与P2P(Point to Point)相结合的模式,即软件客户端之间的通讯采用P2P架构,局域网用户与服务器之间采用C/S架构。仿真实验表明,该工具能方便地实现局域网互联,具有良好的语音通讯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传统的描述语言并不是专门为P2P系统设计的,不能准确地描述P2P系统的体系结构,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向P2P系统的描述语言P2P_ADL。该描述语言根据从共享资源管理,P2P网络规划与管理,P2P协议的编译与解释三个方面将P2P体系结构抽象为一个三层的体系结构模型,并在各层内赋予相应的可扩展机制,然后针对不同的体系结构层次及可扩展机制提供了相应的语义解释。文中通过实例分析,表明了P2P_ADL是一种为P2P系统专门设计的体系结构描述语言,能够准确地描述P2P系统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主流P2P网络模型搜索效率低,大量的消息通信造成网络负荷过重,以及网络扩展性不高问题,分析了现有P2P模型,同时考虑网络通信时延,提出了基于节点之间通信时延的P2P搜索模型.该模型通过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逻辑上的分组,然后分别建立组内和组间的搜索策略,以减少消息通信量及网络负荷,提高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