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基于ZIGBEE通信模式下一种新型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并分析了监控中心收到数据的准确程度,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能够满足吉林省对土壤墒情监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北方干旱地区土壤墒情预测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利用邢台市土壤墒情监测资料,对墒情预报模型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建立了适合于该区域的土壤墒情预报模型,最后用实测数据来检验模型的准确性.该模型可对土壤含水量、灌溉时间和灌溉定额进行预报,通过实际检验,模型能满足本区域土壤墒情预报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国墒情信息自动采集起步较晚,在站网布设、仪器设备研发、信息采集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土壤墒情监测和抗旱减灾工作。为此,进一步规范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设计与工程建设,保证土壤墒情自动测报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现有墒情监测方式主要分为人工墒情监测、固定墒情自动监测、移动墒情自动监测三种。其中,移动墒情自动监测以其机动灵活、简单方便、快速高效等特点,在土壤墒情监测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土壤墒情信息采集主要方式之一。文章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有关国家墒情项目设计和技术规范,系统地论述了移动墒情自动测报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提出了移动墒情站点布设原则、监测功能、仪器配置、信息传输与接收方式等,为土壤墒情工程设计、站网建设、监测与评价、运行管理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衡水市土壤墒情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衡水水文局对衡水市15处土壤墒情站进行墒情监测,分别对水浇地作物、水浇地白地、旱地作物、旱地白地4种土地情况进行墒情变化分析。通过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分析,为农业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林巧 《吉林水利》2016,(12):26-28
本文分析了大连市土壤墒情采集手段落后的原因,详细论述了大连市墒情系统的设计、 开发、 建设过程.该系统实现了大连地区土壤墒情监测、 信息传输的自动化,可以实时掌握全区的土壤墒情状况,为抗旱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该系统的设计理念及建设经验可以供相关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阳 《东北水利水电》2021,39(11):47-50
针对土壤墒情监测仪器率定方法复杂、标定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文中提出了采用环刀法进行传感器公式率定的技术,建立各次土壤含水量与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对应关系,并成功地应用到了辽宁省土壤墒情监测站监测仪器率定实践中.研究成果对于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精度提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平原区土壤墒情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冬小麦和夏玉米为典型作物分析了河北省平原区土壤墒情变化特点,研究3个旱情试验站土壤墒情变化规律,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行了分区研究,创建了代表山前平原区、中部平原区、滨海平原区的区域土壤墒情模型和高精度区域预报方案,揭示了河北省平原区土壤墒情变化规律和演变趋势,对类似地区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干旱灾害防御工作中,土壤墒情的高低是判断干旱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启动应急响应开展各类抗旱行动的判别依据。当前黑龙江省采取多种方式获取土壤墒情数据,全方位做好土壤墒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旱情发展变化,既坚持传统的人工抗旱报表方法和气象部门的人工取土测墒外,还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以及固定移动土壤墒情监测仪器获取墒情数据。文章介绍了卫星遥感技术与自动土壤墒情测报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及其在黑龙江省土壤墒情监测中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提出了4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土壤墒情监测数据通信能力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北斗卫星与GPRS的土壤墒情监测系统。利用基于TDR的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墒情数据,并以规定报文格式通过北斗卫星与GPRS传输至控制中心,北斗卫星为主信道,GPRS为备信道,实现主、备信道自动切换功能,进行多信道多协议土壤墒情监测传输、显示、查询,为抗旱减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土壤墒情自动监测系统工程建设已经开展了十年之久,然而,由于监测仪器的误差过大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土壤墒情监测自动化的目标始终未能实现。同时对土壤墒情监测误差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结合土壤墒情监测实际工作需要,对插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器的监测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插管式土壤墒情监测仪器监测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少这些误差的有效办法,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对于早日实现墒情监测自动化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田间持水量可以反应土壤对作物水分的供给状况,通过和土壤结构以及其他土壤水分参数的结合,可以有效监测土壤旱情.但是传统的室内和田间测定方法都较为复杂,为实际土壤墒情监测带来了一定难度[1,2].本研究采用优化的沙箱法测量田间持水量,通过对淮北平原的三种代表性土壤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沙箱法对于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土壤墒情的日常监测工作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测定手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干旱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抗旱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工作,提高土壤墒情信息的时效性,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土壤墒情信息。为了使墒情监测数据准确可靠,文章分析了墒情固定监测站数据产生误差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都江堰灌区优化配水系统,基于MODIS数据对都江堰灌区大区域遥感墒情提取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对Modi s和地面实测数据来源、特点进行描述,然后基于MODIS 1B遥感数据及区域特征建立都江堰灌区大区域墒情提取模型,在实际计算基础上进行了数学模型优选和参数率定并对表层土壤墒情分别进行了反演,获得了都江堰灌区表层土壤墒情分布图,最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技术对及时掌握土壤墒情,优化水资源调度与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国产中高分辨率卫星,并采用修正垂直干旱指数(Modified Perpendicular Drought Index,MPDI)对黑河中游灌区进行土壤墒情遥感动态监测,分析灌区2017年土壤墒情变化。结果表明,2017年黑河中游灌区土壤墒情整体较好。此外,MPDI模型具有精度高、范围广、时效快、全物候期的优势,可以长期应用于黑河中游灌区的土壤墒情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开封地区降水量偏少,旱情发展严峻。及时掌握监测的土壤墒情信息,对抗旱减灾、农业灌溉、政府职能部门领导决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叙述了土壤墒情的概念、测墒方法及其优缺点、土壤墒情的观测时间、墒情要素及旱情标准,并对2013年开封旱情做了分析,探讨了逐步完善的测墒改进措施,展望了未来土壤墒情的监测趋势。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现有土壤墒情预报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新疆膜下滴灌棉花生育期内土壤含水率实测资料及相应气象资料建立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蕾期、花铃前期和花铃后期棉田土壤墒情预报的经验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基于土壤含水率变化与温度、降水量(空气饱和差)的关系建立的两类经验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均基本吻合,相对误差平均值在7.5%以内,相对误差平均值最小为4.74%;模型所需参数较少且容易获取,预报精度较高,适合于新疆棉田土壤墒情预报.  相似文献   

17.
为及时掌握河南省土壤墒情信息,为旱情预报预警提供基础数据,文章结合实际详细设计了土壤墒情站的建设方案,详细介绍了站网布设、站点设计、土壤墒情系数率定,对工程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辽宁省加大了土壤墒情监测设施设备的投入,在西部地区建设固定式土壤墒情自动测报站的基础上又配备了便携式土壤水分自动采集仪。为了提高监测数据准确性,辽阳分局对采集仪进行了参数率定及野外人工土壤墒情对比实验工作。根据实验分析成果,结合多年来人工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经验,了解并掌握了采集仪工作原理及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新安江模型计算参数与实测土壤墒情耦合相关分析,建立了新安江模型计算参数wu+sm与表层土壤含水量的高度相关性,并通过这种相关性实现了新安江模型对土壤墒情变化过程的模拟,模拟的土壤墒情变化过程与实测过程相关度达到0.7以上。新安江模型与土壤墒情耦合模型通过临近流域的验证,验证历史干旱程度与历史记载、降雨距平、连续无雨日等干旱指标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土壤墒情是旱情监测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反映旱情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指标。根据陕西省墒情监测站规划建设情况调查及调整方案,通过分析评价全省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现状,分别从站网布设和监测管理应用两个方面,提出水文局墒情站升级改造、发墒情监测部门内部工作管理及信息对外发布软件功能的建议。确保土壤墒情监测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