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喜欢"网络教研团队"这个赛项可以追溯到10年前,那时我也曾带着三位同伴参加苏州市的首届比赛并拿到了"十佳网络教研团队"的称号。当然,喜欢的另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比赛的形式吸引人,这也许只有亲历者在感受过现场的"非人生活"之后才会有强烈的认同感。而所谓的"非人生活"只是我对现场两天比赛过程中选手的高度紧张和忘我精神的一种比喻,"非人"也可以解释为对"非一个人"战斗之团队互  相似文献   

2.
星期一上午,忙忙碌碌,忙完学校一周开始的常规工作,坐在办公室整理文件材料.初冬的阳光也刚刚开始洒进窗台,我接到了金陵馆长的一个电话,要我去担任信息技术整合课初中语文组的评委.记忆从这一瞬间蔓延开来,2005年11月,我带队参加了第一届"网络团队赛",在高新区实验初中的赛场和平江实验学校的答辩会场度过了紧张忙碌、思维高速运转的一天半时间,这一新生事物带来的头脑风暴,久久不能平息,赛后我写了两篇小文章<比赛的反刍与回味>、<拼脑力,也拼体力>发在苏州教育博客上.时光飞逝(人到中年,越来越体会到这个词语的深刻),5年过去了,这一比赛已经成为一项传统的比赛盛事.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参加过无数次的比赛,惟有这一次,感受是非常独特的.  相似文献   

3.
2008年6月底接到区信息中心的通知,我校学生骆舟的DV作品进入了NOC活动全国决赛,甚是高兴.兴奋之余,却有些忐忑,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我,都是第一次参加全国大赛,事先没有参加过相关的培训.我们立即详细查看了现场比赛规则,在NOC的官方网站上下载了现场比赛的指导PPT,按照实际水平制订了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网络教研团队列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赛项以来的第五届比赛,侃侃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的目的,有助于参赛教师把握网络教研团队竞赛的宗旨和方法,在竞赛中取得好成绩,在教师发展的道路上发展得更好。网络教研团队竞赛是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托网络通讯技术,通过同侪互助的协作方式,在参与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设计、反思与完善教学设计、可视化陈述与答辩的竞赛过程中,快速  相似文献   

5.
2010年7月,我们分别来自于上海市三所中学的信息科技教师组成的教研团队来到无锡,参加第八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项目的决赛.从拿到参赛课题--<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苏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那一刻起,在历时三天的比赛中,我们先后经历了个人教学设计、团队教学设计、网络循环评价、反思完善团队设计稿、可视化陈述与答辩等过程.为了将教学环节设计得更完美,使教学更高效,每个晚上我们都讨论修改到深夜,虽然睡眠时间仅三四个小时,我们仍然在第二天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  相似文献   

6.
2011年7月21日,我第一次走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赛场,成为此赛事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小学数学组的评委。两天的评审工作中,我与参赛教师共同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对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课堂有了充分的感受和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21日,我第一次走进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赛场,成为此赛事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小学数学组的评委。两天的评审工作中,我与参赛教师共同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对现代信息技术支持的小学数学课堂有了充分的感受和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我校物理学科部一行四人,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教师赛项--网络教研团队的比赛,来自全国各地148个团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9.
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简称NOC活动)全国决赛于7月23日在河北省鹿泉市落幕,站在太行山抱犊寨上眺望落日余晖下的鹿泉一中(赛场所在地),让我忆起2008年在武汉大学举行的第六届NOC活动全国决赛的情景。第六届NOC活动首次设立网络教研团队竞赛项目,决赛参赛队不足50支。比赛历经2天半,参赛团队要完成个人教学设计、团队教学设计、评价兄弟团队教学设计、完善教学设计和陈述与答辩等竞赛环节。从评价阶段开始,就进入了思辨与收获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9年10月23日至25日,我校物理学科部一行四人,参加了第七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的教师赛项--网络教研团队的比赛,来自全国各地148个团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相似文献   

11.
该团队荣获第十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2012年7月28日至30日,第十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决赛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数百支代表队参加了教师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角逐。三天的比赛,紧张、忙碌而又充实。从第一天上午拿到参赛课题——北京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天游峰的扫路人》那一刻开始,我们团队经历了个人教学设计、团队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兄弟团队教学设计、反思与完善教学设计、可视化陈述与答辩等过程。赛场内外,经历了同伴互助下自我  相似文献   

12.
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意义和目的◇根据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发展态势,选择当前主流的应用项目,基于网络环境,组织教师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应用研究,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水平的提升。◇通过设计、评价、反思、完善设计等比赛环节,让教师体验运用"基于设计的研究"的策略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的作业流程,倡导教师运用这种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3.
背景2014年8月7日至10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教师赛项全国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我与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的周丽花老师及来自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的胡彬老师组成的跨校团队参加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比赛。赛项规定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兄弟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四个环节。整个赛程安排时间紧凑、紧张,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很高要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环节中有关“整合点”的分析,是赛项中的一个难点。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通常是建立在入木三分的“整合点”分析基础之上的。想要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必须有效地发掘教学设计中有价值的“整合点”,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整合点呢?  相似文献   

14.
新学期刚开始,山东省教研室的老师通知我准备一节教学研讨课,让全省的信息技术教师能亲身体验一下我的优效课堂。回想起参加各级优质课比赛的时候,很多教师的课堂模式无法推广使用。有的教师利用自创的交互式教学网站进行网络平台教学,但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2010年7月,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在无锡举行.我们来自江苏省吴江市中学的高中组数学07团队的三位队员,在比赛中通过不断磨合、不断改进,利用NOC竞赛平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较好地完成了比赛任务.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究竟有什么作用?"这是某位领导在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疑问.领导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疑问,难道是领导不了解信息技术吗?不是.显然,信息技术受了委屈,我要为信息技术讨个说法.  相似文献   

17.
如何将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与网络教学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呢?下面我就以<木兰诗>一课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网络环境下的古诗词教学.  相似文献   

18.
壹 我们学校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经济条件一般,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硬件设施自然也没有发达地区先进,许多教师对于网络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或者说虽然有些了解,但并没有作过多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要开展网络团队教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9.
<正>我是谁?是产品的选择。我从哪里来?是团队的选择。我将到哪里去?是用户的选择。简介若是有人用尼采的三个人生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到哪里去?—来探寻创业者的使命和意图,你多少会说,有些矫情了吧。可是,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不仅  相似文献   

20.
采访问答:问:请问您是第几次参加NOC活动?您参加NOC活动有哪些体会?答:从第二届NOC活动到现在,我已经参加三届活动了。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认为NOC活动是一个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其中,网络中文和网络英语是两个比较有趣的项目。网络中文项目将网络搜索技巧、资源整合与语文巧妙地结合了起来;网络英语的构思更巧妙,它的比赛形式就是对英语能力与网络应用能力的综合考查,是对学生真正能力的考查。从NOC活动的整体设计上看,网络中文与网络英语是所有赛项中含金量比较高的项目。我仔细看过竞赛规则后,觉得这两个赛项不但能反映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