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董传盛  曾真  谈熙  闵昊 《计算机工程》2012,38(7):230-232
传统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算法较复杂不易实现。为此,设计一种适合于硬件实现的数字预失真算法。考虑对模拟射频部分引入的环路延迟和相位偏转的补偿,采用2块大小为32×16的查找表作为预失真模块,存储针对不同输入幅度信号的调整系数,以预先抵消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用调制方式为64QAM OFDM信号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的预失真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将部分传输序列与递归最小二乘法相结合的OFDM非线性失真自适应补偿技术。利用部分传输序列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使用递归最小二乘法拟合高功率放大器的幅度/幅度和幅度/相位特性曲线,对OFDM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补偿系统的非线性失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收敛速度快,能对高功率放大器引入的非线性失真进行有效的补偿。  相似文献   

3.
研究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传输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HPA(High power amplifier)的自适应预失真方法。为了减少HPA非线性对OFDM传输系统的影响,通过改进的限幅法与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相结合,降低OFDM信号的峰均比值,扩大HPA的线性化范围,从而补偿功放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变步长的最小均方LMS(Least meansquare)算法,并将其应用到基于记忆多项式模型的数字预失真系统中。仿真结果表明:结合峰均比抑制技术与自适应预失真技术,其性能优于单独使用自适应预失真技术,而且新的算法能有效地改善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带外频谱抑制达到28dB。  相似文献   

4.
胡莉莉  艾渤 《软件》2011,32(5):45-49,77
功率放大器是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功率放大器固有的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导致信号产生严重的失真。目前大多数文献都集中于无记忆功放线性化研究,随着OFDM等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兴起,功放的记忆效应对信号的影响愈加显著。本文从功放记忆效应产生的原因入手,利用双音输入信号对其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阐述了记忆效应对功放输入信号的严重影响。基于此,本文重点探讨了功放的有记忆预失真技术,对国内外功放有记忆预失真技术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峰平比高是OFDM技术的固有缺点之一,因此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是非常重要的.采用了一种改进的RASCAL算法来实现查找表自适应预失真,并使用Simulink对OFDM系统进行模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不仅可进一步降低互调失真9dB,还能明显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6.
宽带信号未经补偿而通过高功率放大器,会产生有记忆的非线性失真。为了补偿这些失真,介绍了一种基于正交多项式的自适应预失真方法。基于正交化准则,提出正交多项式组的推导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得到循环对称复高斯分布下的正交多项式组。采用间接学习结构和递归最小二乘方法对这种基于正交多项式的预失真器系数进行求解,并给出递归最小二乘的迭代公式。最后介绍仿真所采用的两种功放模型,并使用所述的预失真方法对基于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的预失真性能做了仿真。结果表明,该预失真方法能有效地补偿高功率放大器失真。  相似文献   

7.
针对功率放大器的记忆非线性特性给通信系统带来的失真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滤波器查找表(FLUT)预失真方法.在FLUT方法的基础上,改进FLUT预失真结构及简化自适应更新部分.采用传输窄带序列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弥补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利用二维滤波器码表补偿功放的记忆效应.通过将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分开处理,降低神经网络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方法能有效降低系统误码率,抑制带外频谱扩展,减少带内失真,与原FLUT方法相比,对记忆功率放大器有更好的线性化效果.  相似文献   

8.
宽带RF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无线需求和无线业务的不断增加,传输信号必将不断向高速率宽带宽发展。在宽带应用中,由于传输信号带宽增加,RF功率放大器不同于窄带输入下的无记忆特性,将表现出与频率有关的记忆非线性特性。针对宽带功率放大器线性化的记忆预失真技术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综述了宽带RF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线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和分析了目前最主要的几种记忆预失真器的模型和对应的自适应预失真方案,最后给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研究多偏重在不同算法的仿真方面,对具体实现技术的研究较少。为此,设计一种基于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的自适应数字预失真器。采用多项式查找表电路来实现预失真功能,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内的EDK工程完成系数计算,以避免全硬件实现带来的复杂性。以IP核的形式下载到Xilinx FPGA上,并在测试平台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预失真器能改善功放的线性度,对于8MHz带宽的OFDM信号和doherty结构的GaN功放,ACPR可改善8dB,并且具备自适应功能,可较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环境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滤波正交频分复用技术(F-OFDM)中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问题,设计一种基于反馈项的数字预失真联合波峰因子降低技术的新结构对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进行补偿.波峰因子降低技术采用部分传输序列和压扩变换的融合算法,最大限度的降低输入信号的峰均比,使功放的工作区域无限接近于饱和区.为优化联合结构提出基于反馈项的短期输出信息的多项式模型应用至数字预失真间接学习结构中.仿真结果表明,新结构能够真实的捕捉到功放的非线性特性和记忆效应,有效地减少带外频谱扩展和非线性失真,缓解功率放大器的幅值和相位失真.  相似文献   

11.
OFDM系统中基带预失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无线OFDM系统中功放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基带预失真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考查其对不同功放特性的自适应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基带预失真技术对OFDM系统的功放非线性恶化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无线OFDM系统中功放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基带预失真技术的解决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考查其对不同功放特性的自适应有效性,结果表明该基带预失真技术对OFDM系统的功放非线性恶化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3.
对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系统中宽带GaN功率放大器的建模与预失真线性化方法进行研究。应用一个带有记忆的多项式模型来建模GaN功率放大器及其逆特性,并通过递推最小二乘法(RLS)辨识模型参数,然后利用预失真间接结构实现了GaN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器。最后,仿真验证预失真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记忆多项式模型可以对GaN功率放大器进行建模并实现线性化。  相似文献   

14.
传统功放基带预失真方法在系统环路延迟补偿精度下降时性能迅速下降,已有的基于累积分布函数的方法无需精确的环路延迟补偿,但其忽略了功放的相位非线性,应用受到限制。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方图匹配方法求解功放幅度和相位非线性特性,从而构建基带预失真器的方法。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功放的幅度和相位非线性,效果优于传统方法,且无需进行环路延迟补偿。  相似文献   

15.
为补偿正交频分复用(OFDM)通信系统中由记忆高功率放大器(HPA)引起的失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方法。对Wiener、Hammerstein和Wiener-Hammerstein模块化模型的HPA各自构成了一个有记忆自适应预失真器。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模块化模型能快速、简便地实现记忆放大器的线性化,而且具有满意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一种最小二乘/奇异值分解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预失真技术中存在记忆非线性放大器预失真的问题,分析数字预失真器的结构和常用预失真器的识别算法,对经典最小二乘/奇异值分解(LS/SVD)算法进行改进,以较少资源获得较高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LS/SVD算法能实现记忆非线性放大器的快速、高效线性化,提高记忆非线性放大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单载波频域均衡(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omain Equalization,SC-FDE)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符号间干扰(ISI),相对于OFDM,具有较低的峰均比(PAPR),因此成为宽带无线通信关键技术之一。传统的SC-FDE系统需要在发送帧前面加入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且CP长度要大于信道最大多径时延,这就降低了频带利用率,使得发射机功率增加。在取消CP情况下,通过隐训练序列获得信道脉冲响应估计信息,之后利用虚拟补零技术,恢复发送信号和信道的循环卷积,并通过迭代处理消除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3 d B后,算法误码率便接近相同信噪比条件下的高斯白噪声信道,性能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预失真技术的有记忆功放线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通信系统中,具有较大峰均比和带宽的线性调制信号经过大功率功放会产生非线性失真和记忆效应.针对高峰均比的宽带输入信号,提出一套联合峰均比抑制技术和基带自适应预失真技术来改善功放非线性失真的可行方案.并仿真了峰值抵消算法和自适应预失真算法,结果表明对于峰均比为7.6dB的输入信号,经过1dB的削峰处理后,预失真器改善带外频谱抑制25dB左右,有效的补偿了功放的非线性失真和记忆效应,提高了功放效率,对功放线性化技术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李备 《电脑与信息技术》2013,21(2):26-28,47,63
数字预失真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大功放线性工作区间来提高功放效率。数字预失真做为自适应系统,在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架构中都试图使得进入预失真器的信号与从功放耦合的反馈信号的差值趋于最小。因此输入信号和功放反馈信号在时域上必须要严格对齐,从保证预失真器的收敛。但是由于进入预失真器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再经由DAC、射频处理链路、反馈射频链路和反馈下变频得到对应的反馈信号,使得两者间存在一定时延差。常见的延时估计法有插值估计法和基于自适应算的估计算法,文章提出的基于QRD—RLS的延时估计方法具有实现简单以及适应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功放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影  南敬昌  梁立明 《计算机仿真》2009,26(12):303-306
为了克服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和满足制定的功率谱密度要求,数字基带预失真技术以其良好的线性度、宽带宽、高效率和全自适应性等优点成为解决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问题.文中在详细地分析数字基带预失真系统原理和单位延迟抽头多项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记忆效应的数字基带预失真电路,并在ADS环境中实现了系统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对功率谱密度的改善最大能达到30dBm,具有很好的预失真效果.故构建的系统级仿真电路对实际的数字预失真系统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