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高层建筑桩筏(箱)基础中减少桩数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对于桩筏 (箱 )基础 ,当用桩达到一定数量后 ,再增多或减少桩数 ,对基础沉降没有显著影响。不少学者针对现行桩基础设计提出了可以从桩基础中抽出一定数量的桩而不会影响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工程实例来分析高层建筑桩筏箱基础设计中减少桩数的可行性 ,并就常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蒋建平  高广运 《建筑技术》2005,36(3):182-185
桩筏(箱)基础是当今高层建筑最常用的基础形式,其工作性状很复杂,是上部结构-筏(箱)-桩-土四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对其沉降的研究还处于半经验半理论阶段,误差较大,目前有关的沉降实测实例还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已有资料对研究高层建筑桩筏(箱)基础沉降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为桩基础运用带来了广阔的发展前途,在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地下发展,一层、二层甚至三层、四层地下室正在不断涌现,于是出现了桩箱,桩筏等形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带裙房的高层建筑基础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高层建筑的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的桩箱(筏)基础的优化设计原则、方向和计算方法.并用工程实例,验证带裙房高层建筑的桩箱(筏)基础优化设计,不仅能改善基础受力状况,而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按变形控制设计上海某10层办公楼桩筏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沉降控制的基础的设计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层数小于八层的多层建筑,且多使用直径小于25c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微型桩。上海嘉定某业务办公楼为地面最高10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在其桩筏基础设计中成功地应用了减少沉降桩理论,将原设计的110根φ650钻孔灌注桩减少至76根,节约了基础工程造价。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减少沉降桩基础设计,并提出了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结合某双塔高层建筑核心区桩筏基础和核心区外独立承台桩基础沉降变形监测资料,分析了嵌岩桩筏基础的沉降特征。结果表明,双塔核心区嵌岩桩筏基础沉降变形的整体性较好,沉降随施工加载过程增长较为稳定,而核心区外嵌岩桩基础的沉降对主楼施工和环境条件(如地下水)较为敏感,施工中出现了桩体上浮现象。根据桩顶荷载计算的嵌岩桩桩身压缩量与实测沉降相比,实测值远大于计算值。考虑嵌岩桩施工和桩筏基础工作特点,提出了穿越软土层的嵌岩桩筏基础沉降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沉渣效应和桩侧负摩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沉渣和桩侧阻影响的桩筏基础沉降估算方法,并通过本工程及文献中的工程实测对提出公式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7.
筏式和箱式承台弯矩的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现场测试以及高层建筑桩筏和桩箱基础的共同作用分析,提出了高层建筑桩筏(箱)基础底板的厚度、相对弯曲以及整体弯矩的确定方法。文中还给出了基底反力的统计值,角桩反力、边桩反力与桩的平均反力的比值的统计值,以利设计人员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梳理总结了北京中国尊超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创新的技术思路和设计成果,应用土与结构相互作用原理,将主塔楼与其相邻裙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与分析,遵循差异沉降控制与协调的设计准则,设计过程中桩筏协同作用的三维数值分析与桩基础设计密切结合。通过试验桩载荷试验研究超长钻孔灌注桩的荷载传递规律、荷载-沉降的工程性状、侧阻力变化特征,考虑桩筏协同作用按变形控制条件合理选择桩端持力层,优化设计桩长、桩径和桩间距,桩基础结构设计计算考虑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桩与土)共同作用分析。岩土工程师与结构工程师通力协作的团队工作完成了桩筏基础设计优化,超高层主塔楼与裙房之间不再设置沉降后浇带,实现了桩筏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高层建筑基础的设计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性,结合某高层办公楼设计中的基础选型案例进行详细分析,分别对桩基础、筏板基础和桩筏基础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桩筏基础对本工程的适用性,并提出基础选型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一、立项背景 高层建筑桩筏基础设计中,桩多采用等长、等直径均匀布桩、即等刚度设计.实测沉降表明,等刚度设计情况下,带裙房的高层建筑物主楼的差异沉降及与裙房间的不均匀沉降问题比较普遍,特别是框剪、框筒、筒中筒结构,主楼碟形沉降明显.现有的全国性和地方性规范对桩箱或桩筏基础设计问题涉及较少.带裙房高层建筑桩基优化设计与沉降计算的研究很有必要. 基于上述问题,如何寻求在提高承载力和控制沉降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是设计工作的重点.桩与筏板分担荷载的比例与沉降分析也是目前桩筏基础设计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1.
郑勇 《福建建筑》2012,(2):81-83
采用高置换率CFG桩的地基处理方法解决了一个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对CFG桩的单桩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了探讨,获得考虑群桩效应的CFG桩单桩承载力公式,并对比了几种变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设计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带裙房高层建筑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的理论研究以及实测调查,就高层建筑与裙房基础整体设计的一些问题提出看法与建议。其中包括整体设计裙房基础悬臂长度的建议值和相对弯曲参考值。推荐在软土地基合适的桩箱(筏)基础沉降计算方法以及上海各类桩持力层基床系数的建议值,以供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高翔  孙剑平  夏风敏 《建筑结构》2020,50(6):57-60,28
基于多桩型复合地基理论,将长短桩应用于复合桩基的加固设计中。针对某高层住宅楼桩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对桩基加固设计方案选择进行了比选,提出了采用补较长钻孔灌注桩加固处理预应力管桩基础的方案,并对该加固方案进行了计算分析。监测结果表明,沉降变形稳定,未出现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倾斜,取得了良好的加固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采用桩端压力注浆的工程实例,利用静载荷试验、沉降观测结果及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等多种方法分析,表明桩端压力注浆钻孔灌注桩在中、粗砂混合层中的承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考虑基础刚度的桩筏基础的沉降计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成浩  朱杰江 《工业建筑》2005,35(Z1):553-556
在简单介绍当前工程界关于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后,总结了传统的桩基沉降计算理论的经验,研究了考虑基础刚度的桩筏基础的沉降特性,提出一种实际可行的新的考虑箱(筏)基础-桩-土耦合作用的地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工程实例计算表明,该法计算结果稳定可靠,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16.
朱奎 《建筑技术》2009,40(6):490-492
温州地区某宿舍楼发生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建筑物结构出现裂缝。建设单位要求增加二层。在分析建筑物出现不良现象的原因后,提出采用锚杆静压桩和原有水泥搅拌桩组成刚-柔性桩复合地基对地基进行加固,取得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CRG桩施工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作者提出CRG桩可以按嵌岩桩设计,并提出其设计计算公式,文章就设计、施工和检测方法的若干原则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广州跑马地居住小区工程桩设计前,对CRG桩进行了低应变、高应变和静载试验,对试验结果做了对比分析。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工程桩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在B1栋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做了沉降观测,结果表明CRG桩对控制高层建筑的沉降达到了人工挖孔桩的效果,应用在高层建筑桩基础中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根据桩基沉降的计算原理,论述不同桩长桩型的沉降计算方法,并据此提出考虑共同作用的基础内力计算方法。针对某工程的基础特点,按照沉降控制和共同作用对基础进行了补强设计。  相似文献   

19.
高等级道路和铁路的工后沉降一直是理论界和工程界关心与研究的难点问题。本文以控制道路的工后沉降为主要目标,基于“桩-网”复合地基原理,把源于建筑地基的“按沉降控制设计”和“疏桩”观点,推广到软土路基情形,提出了新的“路基控制工后沉降的疏桩设计法”,结合算例说明了详细设计步骤;并成功地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