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开环聚合型酚醛类树脂——苯并恶嗪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论述了开环聚合酚醛树脂——苯并恶嗪中间体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苯并恶嗪的合成、性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等方面的进展.结果表明,苯并恶嗪树脂具有良好的固化性能,而且具有较高的耐热性,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耐热型树脂.  相似文献   

2.
苯并噁嗪树脂插层蛭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蛭石精矿和膨胀蛭石的组成和结构,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进行了有机化处理,再通过熔融或溶液混合插层苯并恶嗪树脂制备了苯并恶嗪树脂插层蛭石纳米复合材料,并采用蒙脱土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表明:蛭石业矿是由蛭石、水金云母及金云母所组成。有机化处理使蛭石晶层的d001由1.46nm增加到2.67nm,并出现二级衍射峰d002=1.34nm。苯并恶嗪树脂插层后,蛭石层间距进一步增大,插层效果优于蒙脱土,而水金云母层间距没有变化;复合物固化后,有机化蛭石和水金云母的特征峰都消失了,表明形成了苯并恶嗪/蛭石纳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3.
以酚类化合物、甲醛和胺类化合物为原料合成含苯并恶嗪环结构的树脂溶液,用其浸渍玻璃布,在热压下苯并恶嗪发生开环聚合,从而制得一种新型开环聚合酚醛树脂基玻璃布层压板(MDAPF-2-GF)。性能测试表明,这种层压板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可用作180℃下工作的结构材料及电绝缘材料。  相似文献   

4.
苯并噁嗪树脂作为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具有低收缩率、低介电常数、低吸水性和灵活分子设计性等独特性能,受到学术界和工业上极大关注。在石油资源逐渐枯竭和全球性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天然可再生原料为基础的生物基苯并噁嗪树脂在原料来源及性能提升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较多进展。文章聚焦于生物基苯并噁嗪树脂的酚类来源,以木质素分解酚类、植物提取酚类、以及生物质衍生酚类三个类别归纳分析近年来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研究进展,探究各种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结构与性能相关规律,并展望今后生物基苯并噁嗪的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5.
3,4-二氢-1,3-苯并恶嗪开环聚合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技术分析研究了3,4-二氢-1,3-苯并恶嗪开环聚合反应过程,并对固化树脂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4-二氢-1,3-苯并恶嗪开环聚合反应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共同作用使得开环聚合反应在220 C~271.7C范围内有一个平缓的放热峰,峰顶温度为235.5 C,固化反应为1.08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72.6 kJ/mol.3,4-二氢-1,3-苯并恶嗪的固化工艺为190 C/1 h 200 C/2 h,后处理工艺为220 C/2 h.固化树脂的弯曲强度为84.3 MPa,冲击强度为9.4 kJ/m2.  相似文献   

6.
无溶剂型苯并口恶嗪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对苯二酚,苯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方法合成了苯并口 恶嗪,确定了合适的合成条件,苯并口 恶嗪的组成和结构用IR、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以对苯二酚,苯胺和甲醛为原料,采用无溶剂方法合成了苯并口 恶嗪,确定了合适的合成条件,苯并口 恶嗪的组成和结构用IR、NMR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苯并噁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苯胺,苯酚为原料合成苯并口恶嗪.研究了加料次序、催化剂的选择、反应时间及各种固化因素.最后制得红棕色无定型态的固状物———苯并口恶嗪聚合物,其分子量为5.495X105.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苯并噁嗪树脂(BZ)固化温度高和固化后韧性差的问题,首先制备了苯并噁嗪叔铵盐(Bz盐),并通过阳离子交换反应对蒙脱土(Na-MMT)进行改性,得到Bz盐改性蒙脱土(Bz-MMT);其次,将Bz-MMT与BZ共混,通过除泡和加热固化,制备了苯并噁嗪树脂/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PBZ/Bz-MMT);最后,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A)等对Bz-MMT、BZ和MMT的混合物以及固化后的PBZ/Bz-MMT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分析,分别考察了Bz盐的用量对Bz-MMT层间距和热稳定性的影响、Bz-MMT对BZ的固化温度以及对PBZ/Bz-MMT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Bz盐用量的增加,Bz-MMT的层间距基本不变、有机含量提高、起始热分解温度降低;采用Bz-MMT改性BZ,不仅可以降低BZ的起始固化温度,而且能有效地提高PBZ/Bz-MMT的"残炭率"、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  相似文献   

10.
以工业循环水中的防蚀剂——苯并三氮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大孔树脂S-8吸附苯并三氮唑的最佳条件,探讨了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S-8树脂吸附苯并三氮唑废水的最佳条件:吸附时间为90min,吸附温度为35℃,pH值为9,相对树脂用量为0.1g.S-8树脂吸附苯并三氮唑的过程符合Langmuir方程,为单分子层吸附、优惠吸附,在吸附温度25℃时的饱和吸附容量为160.59mg/g.S-8树脂吸附苯并三氮唑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1.
介孔SBA-15/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合成了孔径SBA-15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利用超声波分散法制得了SBA-15/环氧树脂复合材料,TEM和氮气吸附脱附测试显示制备的SBA-15孔径为5 nm。通过SEM测试观察了介电复合材料中填料的分散情况;同时采用热失重分析、介电常数测定等方法对该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BA-15粒子的填充,可以提高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降低其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12.
为不降低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而实现增韧,近年来人们又发展了用耐热性高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增韧环氧树脂。采用聚芳醚酮树脂( PAEK )粉末为改性剂,制备高性能双组分环氧树脂材料,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和热重/差热分析仪对材料的脆断断口形貌和碎末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纯环氧树脂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放热反应,而环氧树脂共混体系的升温DSC曲线表现为吸热反应;同时PAEK粉末的加入显著提高了环氧树脂浇注体系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SEM分析结果表明,PAEK粉末的加入,提高了基体材料的韧性。  相似文献   

13.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不饱和氨基甲酸酯、丙烯酸异辛酯和交联剂, 以悬浮聚合的方法制备高吸油性树脂。考察了聚合温度、单体、交联剂和溶剂萃取树脂对高吸油性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新合成的树脂是一种吸油速度快、吸油容量大、热稳定性好的高吸油性树脂。  相似文献   

14.
采用原位法成功合成了摩擦材料用纳米氧化铝纤维改性酚醛树脂.利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合成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纤维可降低酚醛树脂的固化温度和表观活化能.通过热重分析(TGA)对合成树脂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铝纤维对酚醛树脂热性能的影响较小.通过冲击强度测试和断口形貌分析研究了合成树脂的韧性,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铝纤维对酚醛树脂韧性有显著影响;随着纳米氧化铝纤维含量的增加,改性树脂的冲击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含量为1.8%时,达到最大值,与纯酚醛树脂相比,提高了约91%.  相似文献   

15.
纳米CaCO3改性环氧胶粘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纳米CaCO3对环氧胶粘剂的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环氧胶粘剂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其力学性能、粘接性能、柔韧性能以及热性能均得到提高,能完全取代昂贵的白炭黑对环氧胶粘剂的补强作用,降低了成本。用异佛尔酮二胺(IPD)与酰胺基胺树脂作环氧胶粘剂的复合固化剂,可提高胶层的玻璃化温度,又可改善胶层的韧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二苯基硅二醇与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在SnCl2 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含硅环氧树脂(CNE - Si),并用FT - IR、1 H - NMR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 TGA分析了含硅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Si -基团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采用非等温 DSC方法探讨了含硅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过程,用T -矱外推法确定了含硅环氧树脂在线性酚醛树脂固化剂作用下的固化工艺参数,即:起始固化温度为 110℃,最快的固化反应温度为125℃,后固化温度在170℃附近。用Kissinger和Ozawa法进行了动力学研究,得到了其固化反应活化能、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为含硅环氧树脂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粉/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导热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金刚石粉、环氧树脂E-20、甲醚化氨基树脂、助剂制备成导热绝缘胶粘剂,在130℃保温30 min,210℃保温10 min固化.胶粘剂固化后导热系数随金刚石粉体积含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少,存在一个极大值.相同金刚石粉体积含量下,较大粒径的金刚石粉之间能形成更好的物理接触,有利于导热性能的提高.用常用经验导热模型拟合胶粘剂固化后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在金刚石粉体积分数小于16.6%时,Maxwell方程能较好拟合胶粘剂的导热系数;体积分数为16.6%~44.7%时,Bruggeman和Agari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胶粘剂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8.
采用熔融预聚法制备N,N’-4,4’-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MI)/二烯丙基双酚A(DBA)/聚醚砜(PES)/聚醚酮(PEK)(简称B/D/P/P)改性树脂体系。研究了改性树脂的固化反应性、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并对不同配比PES/PEK增韧后树脂体系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EK/PES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树脂的韧性和强度。在合适的配比下,5wt%PEK/PES的加入就可使改性体系较纯的基体树脂体系冲击强度增加68.5%,弯曲强度增加50.8%。另外,改性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也较纯的体系以及单一热塑性塑料改性体系有所提高。PES/PEK同时加入效果比PES和PEK单个加入的改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并利用有机化的纳米SiO2为改性剂制备纳米改性环氧树脂胶黏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观察无机纳米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无机纳米粒子在复合材料中分散性良好,而且聚氨酯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形成了“孔洞结构”.采用电子拉力机、TGA以及介电谱仪等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20.
Preparation of the Heat Resistant Adhesive of NBR Modified BM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Kind of homogeneous resin,which can be used as thermal resistant adhesive and matrix for composite ,was prepared by bis(4-maleimidophenyl) methane(BMI),4,4‘-diaminodiphenylmethane(DDM),aniline(An),phenol type epoxy resin(F-51) and nitrile-butadiene rubber(NBR) through solution eopolymerization.The reaction from prepolymerization to curing of the resin system was studied.And the factors fuch as raw material ratio and curing temperature,which affect thermal resistance and adhesives of cured product,were also analyzed.SEM and IR spectra were utilized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s of toughness and reaction of modified B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