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性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创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高亦兰  王海 《华中建筑》1999,17(1):101-104
文章从人对环境的感知,人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环境如何反映社会文化等方面对人性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创造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人性化建筑外部空间的四项设计原则整体性,开放性,多样性和可识别性。  相似文献   

2.
李广杰  胡英 《华中建筑》2007,25(10):118-120
住区环境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塑造美观的环境,而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和精神层次的需求,塑造人性化的住区环境.该文以居民对住区环境的需求为切入点,从住区的基本生活设施和活动场所的微气候、空间领域感的塑造、交往空间的塑造和自然环境的可参与性探讨了住区环境人性化设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人性化居住区空间环境设计的人性化,就是为人们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物质环境及精神环境,居住区空间环境既要具有观赏性又要具有实用性,做到形式与功能的统一。在提出居住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居住空间人的心理因素,指出了居住空间环境人性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徐嵩  张慧华 《四川建筑》2011,31(5):13-14
在城市生活中,小型公共空间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而在实际的城市设计中往往忽视对此类空间的塑造.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分析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与塑造小型公共空间的关系,提出了塑造良好小型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即应遵循人性化的原则,采用宜人的尺度并创造阴角空间,从而为城市设计中塑造更好的场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创造人性化的旅游环境与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熙  严健 《四川建筑》2007,27(1):28-29
充满人性化的旅游环境与景观的塑造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传达对自然的关爱、对人的关爱、对动物的关爱的环境与景观将是今后设计师们需要花大量心血去研究的。这里有方法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观念与思路的问题。在一处充满人性化的环境景观中所体验到的种种,仿佛是一次与睿智的哲人之间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6.
充满人性化的城市环境与景观的塑造已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传达对自然的关爱、对人的关爱、对动物的关爱的环境与景观将是今后设计师们需要花大量心血去研究的.这里有手法的问题、有技术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观念与思路的问题.在一处充满人性化的环境景观中所体验到的种种,仿佛是一次与睿智的哲人之间的心灵对话.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 ,旧城商业街区建设出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街区建设忽略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 .主要从城市设计专业角度 ,探讨如何在旧城商业街区中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符合现代人生活的人性化外部空间环境 .运用人文主义的观念与方法 ,融合建筑学、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等学科知识 ,对现行的旧城商业街区建设进行反思并指出其缺点 ,提出用环境整治的方法与途径来营造人性化外部空间 ,以解决旧城商业街区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小城镇广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城市广场人性化设计理念,从人在广场空间中行为、心理需要出发,确定了小城镇广场人性化设计要素的研究方法,以此对小城镇广场建设提供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研究和挖掘,探讨一些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下的大学校园教学要求以及高校师生需求的外部空间塑造.校园为大学生们正规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和获取更加丰富知识的场所,校园交往空间在传统大学的现代化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交往空间的创造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校园室外交往空间的塑造上以“人性化交往空间”为原则,创造内在属性上符合、满足使用此空间的物质与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0.
关注就诊者就医环境和医护工作者工作环境,并进行人性化设计是医疗建筑设计的永恒主题.通过对日本多家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进行调研,分析并归纳其人性化细节营造要点,以期为我国医疗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郑光复 《新建筑》1997,(4):46-49
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人控中介性生活环境。建筑的精髓在于实体与空间共同造就生活环境。建筑不是征服自然,是保护人去融入自然。它还体现人与社会之间即对抗又契合的关系。建筑环境的物质性可以转化为某种情趣、意境与美。环境是建筑的特性与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地下空间开发作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可行性方案日益受到大众的关注,可预见未来进入地下工作及生活的人群占比将增加。除面临高湿度、低空气质量、幽闭等地下特殊生理环境挑战外,地下作业人员情绪问题、睡眠节律紊乱、低控制感、恐惧等身心失能状态也是影响工作绩效、幸福感及作业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深入探讨了地下环境特征对人类身心状态的具体影响,并对未来构建地下人类宜居、生产及科研一体化空间提出可行性建议:构建地下宜居空间不仅要优化物理空间环境,同时需重视地下作业人群的身心健康主动管理,即基于人-环-任务评估的基础上对地下作业人群失能状态进行早期发现、干预,从而提升人群生存质量及人力资源效能。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舒适的厦门住宅室内环境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环境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不同需求而创造出的人工环境,是经过改造后的物质环境。人在不同行为状态下对环境有不同的生理需求,要求建筑室内空间满足其听觉、视觉、热感觉和健康的要求并力争达到舒适。在1000份对厦门市室内环境各方面品质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分析出现在厦门市住宅中有关室内环境品质存在的不足,提出改善住宅中室内环境品质的一些意见,使人们更加关注综合性的、舒适、健康的建筑室内环境。  相似文献   

14.
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中国当前城市建设面临许多非人性化的人居环境忧患。对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其后的新城市主义思想从理论上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表明了城市设计理念从科技理性向自然和人性的转变,阐述了新城市主义本质内涵是人居环境思想。启迪人们应从人本主义角度探讨城市建设,用人本思想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保持人、自然和人居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城市环境才能走上真正健康之路,对城市开发区建设具有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国土空间治理背景下,解决城乡发展不协调、生态系统不健康等问题,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城市物理环境,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议题。风环境、热环境、声环境的数据综合分析及城市物理环境与空间形态的耦合优化研究,为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撑。从城市物理环境量化模拟入手,结合多尺度城市设计整体性实践,构建物理环境现状模拟-耦合优化-设计提升的方法框架,并通过钱塘江滨水区的实证研究,探索了城市设计过程中基于城市物理环境模拟优化的城市空间形态布局及多尺度优化策略,以期将精细化的城市设计思维融入空间规划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浅谈居住区景观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聪龄  沈涛 《山西建筑》2007,33(6):11-13
从社区的自然环境、交往空间的创造、环境设施的配置、人文景观、居住区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点,指出在现代居住区景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充分满足人自身的需要,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吴萍  周瑾 《山西建筑》2011,37(5):11-13
以大连大有恬园居住小区二期为例,叙述了其节能、节水等生态建设手法以及在整个规划方案布局上体现的生态住区理念,包括环境空间突出"山""水""绿",住区空间规划"瘦""露""透",以期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8.
一个成功的建筑设计不单单是其本身设计方案的优越,更取决于其建筑外部环境的景观设计,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营造一个接近自然的郁郁葱葱的人工环境,是建筑设计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建筑空间的延续,也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论文通过寺河矿井综合楼广场景观设计为例,运用景观设计的各项要素来探索如何营造独具特色的综合楼广场.  相似文献   

19.
孙晓峰  徐科峰  刘翠 《华中建筑》2007,25(9):111-112
数码时代的来临不仅使物质产品改朝换代,同时也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住所不管在空间尺度、空间类型还是空间的细部处理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该文通过对数码时代人类生活方式以及人类住所物理空间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对新形势下人类住所设计的新特征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与其体力活动水平和健康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且严重依赖绿地自身及周边建成环境。针对既有研究多集中于可达性分析的局限性,从可达性和吸引力双重视角出发,结合大连市老年人绿地活动调查数据,深入探究建成环境与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的统计学关联性。研究发现:与空间临近性相比,绿地实际可达性对老年人活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绿地类型影响老年人的使用频率,社区公园和游园是高频体力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高品质的绿地环境、与居住用地相混合、临近生活性街道,以及周边多样化网点布局,均可正向调节老年人绿地使用频率。为营造老年友好型绿地,从空间配置、场所塑造、路径可达和功能诱发4个方面,提出结构化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