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疏港公路在海底抛石施工中,由于海面风力强、潮汐的影响大,施工和测控难度相对较高.为了适应海上疏港公路抛石施工的需要,基于DTM建模技术自主研发了海底抛石施工计算机辅助系统,用Visual Studio 2005编程实现了海底地形云图显示、抛石工程量计算和动态水深预警等相关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疏港公路海底抛石施工的工艺原理、流程和具体操作要点.研究结果表明:海底地形云图和动态水深预警可以直观反映海底地形情况,为施工组织和进度安排提供指导;根据潮水特点和不同船只安全航行水深,利用开体驳、平板驳等多种船只协同施工配合抛石,可以有效避免船只搁浅;采用陆抛进占法和大侧小中抛石法进行抛石施工,可确保抛石的准确性和密实性.  相似文献   

2.
基床抛石是防波堤主体建设基槽施工中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运用经过实测资料验证的二维潮流、悬沙数学模型,研究枸杞岛防波堤工程施工期由于抛石引起的悬浮泥沙在水体中的扩散输移.针对基础建设海域附近水动力环境进行计算分析,根据不同潮时所布特征站位的流速分布制定4种抛石工况,预测评价不同抛石位置及不同工况下悬沙增量的扩散过程及区域,并计算各工况下悬浮泥沙增量最大影响范围.结果表明,为减小抛石引起的悬浮泥沙扩散范围,在确定抛石位置时,需结合以往经验选择流速较小的弱流区,考虑不同工程区域同时施工对悬浮泥沙增量可能产生的相互影响,并注意工程海区的潮流性质以及地形和岸线变化.计算结果可为防波堤施工期抛石位置的选择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绍兴县口门治江中片围涂工程为例,详细阐述了防冲保护(抛石护底法)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原理.结合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对抛石护底的防冲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指出了抛石护底的实施方法、实施要点和实施效果.综合论述了河流涌潮区段粉砂地基抛石护底防冲保护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抛石围堰和模袋围堰在巢湖沿岸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安徽省合肥市巢湖沿岸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肥东段围堰施工中,根据围堰位置和施工条件,选用抛石围堰和模袋围堰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案,既达到了治理目标,又节约了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5.
在海底电缆三维三分量(3D3C)地震勘探中,海底电缆的三分量检波器的埋置方向对于采集资料的质量影响很大。海底电缆的布设采用的是放线船在定位仪的引导下沉放到海底的方式,由于缺少人为的干预,同时由于海底的起伏等原因,使得三分量检波器的沉放经常发生偏差。研究三分量地震数据的水平面校正,使用三维坐标系的旋转,将三个分量中的I分量和C分量校正到水平面上,将V分量校正到垂直方向上。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平面校正,可以消除倾角的存在所造成的三分量的能量混叠。  相似文献   

6.
淮河流沙洼段抛石护岸的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淮河流沙段抛石工程为例,介绍了抛石工程的施工程序,指出了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海底管线防冲刷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冲刷现象严重威胁着海底管线的安全运营.该文从海底管线冲刷机理入手,根据海底管线防冲刷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仿生防护措施--"人工草"固定法,并结合现有工程项目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海底冲刷造成的管道悬空问题,为海底管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指导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首先阐述了抛石挤淤的适用范围及其原理,然后结合工程实例,详细描述了其施工工艺及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标准,对该吹填淤泥区所布设的沉降监测点、周边隆起监测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分别进行了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得出相关结论,进而探讨抛石挤淤在本试验中的可行性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一般大于26.5 mm,其摊铺厚度可达12~18 cm,其施工工艺尤其是摊铺压实与普通沥青混凝土有较大不同.采用室内模拟降温试验评价了不同类型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大粒径沥青混合料表面降温速率大,其与混合料中间温差可达到15~25℃,然后保持到表面温度达到碾压终了温度,从而延长了有效压实时间;大粒径沥青混合料施工厚度大,储热能力强,对温度离析没有一般沥青混合料敏感;环境温度和摊铺厚度对大粒径沥青混合料的降温规律有很大的影响,而级配类型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的多.  相似文献   

10.
由于船舶建造过程中施工不当或船舶营运期间偶然事故,会造成船上局部电缆破损。本文以实船应用为例,推荐一种破损电缆的连接、修复新工艺以及使用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抛石挤淤防波堤的断面形态,研究表明防波堤断面形态为淤泥面正梯形和淤泥面下倒梯形的组合。直接抛石成堤的防波堤,需加厚加宽护坦才能保证防波堤的整体稳定。结合海阳港防波堤工程,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16组不同厚度和不同宽度的护坦组合,得到了最优的护坦参数。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不同土类的加固机理,结合珠海市某港口填海工程高能量强夯的工程实践,对抛石填海地区地基处理进行了强夯试验研究,提供了高能量强夯设计的施工参数及施工方法,根据监测结果可知,该场地在现有的设计参数作用下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抛石区抛石大小不均匀、临海等复杂地质特点,结合青岛奥运演艺大棚工程实例,阐述了避潮作业的关键技术,综合对比分析了旋喷桩止水帷幕及利用潮汐差进行独立基础施工两种方案,提出了科学合理、经济可行的避潮作业方案.实践证明,该方案减少了围护和止水成本,节约了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适合于抛石区及临海复杂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新型能源,90%储存于海洋环境中,其中以海底砂岩水合物储量最高,质量最好,最具开发价值。从海底砂岩水合物生成影响因素及储量预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在生成影响因素方面,主要阐述了海底砂岩粒径、界面特性、盐的浓度和气体组分对砂岩型水合物形成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影响原因;在储量预测方面,总结了勘探和数值分析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砂岩水合物储量的预测方案,并提出了海底砂岩水合物的研究方向:一是研究海底砂岩粒径对水合物的影响还没有统一的结论,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学者对于粒径范围没有一个统一的划分,因此把砂岩粒径统一到孔隙度对水合物的影响进行研究,更贴近海底砂岩水合物的实际情况;二是建立盐浓度与海底砂岩深度的函数关系,可以更准确预测水合物储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具体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水下抛石施工工艺,根据工程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水下抛石施工方法,即“抛准、抛足、抛匀”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海底电缆及其技术难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海底电缆的广泛应用,详细介绍了海底电缆的主要种类和基本结构,并从海底电缆的防水、软接头、防腐与防蚀、安全预警和测温、试验等方面论述了其工作原理、工艺、技术难点及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潜坝是控制分汊型河道河势的常用工程之一,一般位于汊道口门处,该区域流态复杂,建成后潜坝及下游经常会遭到不同程度的冲刷导致不均匀沉陷,对其进行抛石加固是维持其功能的重要措施。抛石以往多用于护岸加固工程中,传统的抛投落距公式适用于浅水区,对深水区抛石加固工程抛投落距研究不多,对抛投离散程度的研究更少,很难实现抛石准确定位。本文以长江下游和畅洲左汊口门潜坝加固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深水潜坝加固施工区水流流速的垂线分布规律,引入群体沉速的概念,推导出块石沉速、抛投落距和综合抛投离散参数公式,并用现场试验资料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确定了工程量扩大系数,实时实现施工准确定位及有效加固。该研究将传统的抛投落距公式延伸到深水区,同时对抛投离散程度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研究基于现场试验成果,可为潜坝加固工程和其他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可信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目前我国电缆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外径的测量及控制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的。人工用千分卡测量,由于操作上的差异及间断性,影响产品的质量电缆外径的大小,实际上反映了绝缘层的厚度。及时测量电缆外径尺寸并进行调节,控制绝缘层厚度较薄而又不进入下限,可以节约大量绝缘材料,又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在110kv电缆施工中,电缆附件为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电缆附件的质量问题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当在电气工程施工的时候,电缆的长度有时会出现不足的现象,所以我就要通过电缆附件,来对其电缆的两端进行连接,以保证电力设施的稳定性,由此可见,电缆附件在电气工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就对110kv电缆附件安装质量控制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旨在有效促进我国电缆工程的正常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钱塘江强涌潮区修筑桩式丁坝是对传统抛石丁坝的一次重要革新,但其施工却面临着恶劣的自然条件,施工技术缺少现成的经验.参建各方大胆创新、积极投入,终于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确保工程保质保量、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