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园林树木对重金属的吸收情况,以北京市陶然亭公园、紫竹院公园、中科院植物园、马甸公园、皇城根遗址公园和营城建都滨水绿道不同环境绿地为样地,选择样地间共有的园林树木,采用ICP光谱仪测定了6种树木叶片和一年生枝条中重金属锌(Zn)、铬(Cr)、镍(Ni)、砷(As)和汞(Hg)的含量,以此为基础,采用隶属函数法将6种树木单位重量对5种重金属的综合富集能力进行排序,并对同树种叶片与当年生枝、5种重金属吸收量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树种叶片和一年生生枝条单位重量中重金属含量有显著差异,且因重金属种类而异。Zn、As含量最高的为金银木,Cr、Ni、Hg含量最高的依次为圆柏、侧柏、丁香;丁香富集Zn、Cr、As的能力最低,白皮松富集Ni能力最低,侧柏富集Hg能力最低。2)树木叶片和当年生枝单位重量对5种重金属综合富集能力排序为:金银木>侧柏>圆柏>油松>丁香>白皮松。其中,针叶树种中圆柏、侧柏、油松富集5种重金属的综合能力显著高于白皮松(P<0.01),阔叶树种中金银木吸收重金属的能力显著高于丁香(P<0.01)。3)树木不同器官中重金属含量也不同,不同树种间叶片与枝条中仅Cr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461(P<0.01),其他4种元素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同树种叶片和当年生枝Cr和Ni吸收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其他元素吸收之间未呈现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对北京园林绿地选择净化空气树种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北京地区园林树种选择和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北京城市园林绿化中树种应用状况进行了调研,结合对北京城市自然地理概况以及不同树种特性的分析,提出了适宜北京城市园林绿化的优良园林树种名单,包括基调树种5种,骨干树种55种,一般树种114种,潜在价值树种73种,为政府部门、园林规划设计和苗木生产单位更好地应用园林树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00种园林树木冻害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周敏功 《中国园林》1997,13(4):42-43
了解园林树木的抗寒性,选择抗寒性强的树种是防治冻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李春娇  董丽 《景观设计》2010,(5):98-101
园林植物的选择是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和城市多样化景观的基础.也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城市现代化.国际化进程速度的加快,城市建设需要更多优良的园林树种来改善.美化环境。因此,如何全面评价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对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园林树木的配置要做到科学合理,一般来说,要按照平面关系进行规则式配置,按立体层次配置和按合理的距离配置.  相似文献   

6.
基于台风危害的厦门地区园林树木受损原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2016年9月16日1614号台风对厦门绿地的严重影响,通过为期2个月对台风现场实地调研以及相关部门抢险的数据统计,第一时间了解此次台风中厦门重要园林树种的受害状况,分析树木在台风中的受损原因。台风灾害发生后给厦门市的园林树木以及景观带来巨大的损害,因此对于厦门地区园林树木受损原因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研究了受损原因后,才可以在灾前以及灾后对重要的园林树木种进行栽培养护管理,增加厦门绿化的抗灾能力以及灾后的及时恢复工作。  相似文献   

7.
基于CFD模拟的台风“山竹”对深圳市园林树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研究台风对园林树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对台风影响园林树木的灾前预测模型研究和灾后统计分析研究的成果较为丰富,但关于灾时台风对园林树木的影响研究较少涉及。以深圳大学后海校区为研究范围,采用Phoenics软件进行CFD模拟,探索灾时台风对园林树木的影响。研究发现受损树木的分布与风速的强弱分布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风速、树木高度及冠幅与受损树木比例显著相关。根据分析结果,从植物配置、立地条件改善、树木养护与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今后园林树木抗风灾影响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查清水木坚蚧(Parthenolecanium coni Bouche)、白蜡绵粉蚧(Phenacoccus fraxinusTang)和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3种蚧虫形态特征、寄主植物和生活史的基础上,确定了防治适宜时期,筛选出高效安全农药,防效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了北林园林学院园林树木教研室的发展与变迁,以及课程演变、教材建设与科研工作,指出围绕我国园林绿化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是树木教研室面临的主要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愈演愈烈,近年来风灾频率和强度的上升趋势有增无减。树木作为台风灾害最直接的园林要素,攸关城市生态安全,灾前树木抗风能力的科学预估至关重要。通过实地调查收集上海市常见园林树种的形态数据,综合构建形态特征指标体系,系统聚类归纳出棕榈形、卵圆形、塔形、扇形和长卵圆形5种常见形态。结合实地测定,对树木进行有限元建模,基于特征参数和风荷载模拟数据,分析不同形态特征因子对树木所受风荷载的影响。加强对树木的形态结构特征的研究,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树形的树木在受风荷载作用时的应力状态,确定其容易受损的部位,从而采取合理养护措施以提高园林树木应对风灾危害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以蔺草(Juncus effusus)、水菖蒲(Acorus calamus)、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和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4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两两组合培植对水中Cr6+、Zn2+、Pb2+、Ni2+、Cu2+的富集效果和转运系数。研究表明:水生植物组合对金属富集具有相对的专一性,选择适当的水生植物组合可提高植物对金属的富集量,(蔺草‖凤眼莲)和(蔺草‖慈姑)组合有利于富集Cr6+;(蔺草‖水菖蒲)、(水菖蒲‖慈姑)和(凤眼莲‖慈姑)组合有利于富集Zn2+;(凤眼莲‖慈姑)组合有利于富集Pb2+;(蔺草‖凤眼莲)和(蔺草‖慈姑)组合有利于富集Ni2+;(蔺草‖凤眼莲)、(蔺草‖慈姑)和(水菖蒲‖慈姑)组合有利于富集Cu2+。凤眼莲分别与蔺草、水菖蒲组合时,相互促进Zn2+转运;凤眼莲与蔺草组合时相互促进Ni2+转运。  相似文献   

12.
吕晓倩  张银龙 《中国园林》2020,36(12):101-105
城市攀缘植物具有吸附颗粒物及累积重金属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对6种攀缘植物叶片单位面积吸附不同粒径颗粒物、叶面颗粒物及叶片中重金属含量进行研究得出: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单位面积吸附总颗粒物量最大(12.56mg/cm2),七姊妹(Rose multiflor...  相似文献   

13.
张德顺  刘鸣 《中国园林》2020,36(2):106-111
园林树木的服务功能直接影响着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但是,多年以来,园林树种选择机制和方法却缺少理论支撑,常常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通过上海50种园林树种\"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的构建和17个性状变量因子分析发现,树种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服务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在形态上,树高决定了树木形态和树冠大小,对小气候调节、径流调蓄、空气净化和消声减噪等调节服务具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叶片性状影响固碳释氧,以及养分供给等生态系统过程,并最终反馈在树种种间服务差异上。树种的文化服务直接与人类偏好相关,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权衡与取舍。\"植物功能性状-生态系统服务\"评价框架为园林树种的选择和树种规划提供了一种客观理性的方法,便于针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相应的树种选择依据,以实现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的定量化与最优化。  相似文献   

14.
市树是重要的城市名片,彰显了一个城市独特的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和精神风貌。科学选用市树对提升城市植物景观风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与知名度等均有重要意义。通过广泛的数据搜集与整理,对中国377个城市的市树选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梳理和总结了中国市树设立概况、树种构成特征、发展沿革和变更因素等。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市树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树价值创新与应用拓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中国各城市市树设立现状进行分析,多维度地呈现市树选择和应用中的科学性及多样性,以期为我国城市市树选择与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利用植物对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和固定能力来修复和净化污染水体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生态修复方式,黄菖蒲和再力花作为一种观赏价值较高、生物量较大、适应性很强的多年生挺水草本植物被广泛应用于湿地景观设计中。为了验证黄菖蒲和再力花固定水体Cd和Pb的能力,本研究通过探索盆栽试验和野外试验,分析了黄菖蒲和再力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中Cd和Pb的累积浓度,结果表明,黄菖蒲地上和地下部分吸收Cd的能力都较强,具有净化和固定底泥中Cd的能力;而再力花地下部分吸收固定Pb的能力较强,具有净化和固定底泥中Pb的能力。因此,可以在湿地景观设计中配置一定比例的黄菖蒲和再力花,成熟期后收割地上部分进行适当处理,能够起到净化水体、固定底泥中重金属Cd和Pb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广西苦苣苔科植物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苣苔科植物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流行的观赏花卉。我国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丰富,类型众多,且特有现象突出,但对其观赏价值的开发却比较少。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特点、观赏特性及园林应用作了初步的分析及研究,其结果:广西大部分苦苣苔科植物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其中有32种苦苣苔植物可直接应用于园林中。对广西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引种驯化、选育、园林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黄颂谊  陈峥  黄桂莲  何少云 《中国园林》2020,36(11):127-132
临江大道及其带状公园是广州市沿江道路绿化和滨江绿地,是该城市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2018年第22号\"山竹\"台风的影响,临江大道园林树木受损严重。基于临江大道行道树安全检测评估,综合\"山竹\"台风灾后临江大道及带状公园的树木受损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的树种其抗风性差异较大;对6种重要的不同树种倒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关的种树之间的倒伏差异极显著。从树木安全评估角度去探讨滨江园林树木受损、树种选择与种植情况,为华南地区城市滨江园林树木养护和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