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焦东  武书彬 《中国造纸》2020,39(9):20-24
以广州某造纸厂废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造纸厂Fenton污泥制备得到的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絮凝法对废水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探究了絮凝过程中PFS用量、PAM和PFS的体积比及处理温度对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絮凝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造纸废水中的COD含量,响应面法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FS用量1.04 mL/L,PAM和PFS体积比4.99,处理温度31.54℃。在最优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造纸废水中COD_(Cr)的去除率为39.6%,与响应面法模型预测值(39.5%)接近。研究还表明,响应面法可科学地优化絮凝法对造纸厂废水中COD去除的处理方案,且能在较少试验次数下验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深度处理造纸二级生化出水,以COD_(Cr)去除率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不同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条件;并对COD_(Cr)降解规律进行了反应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常温下,初始p H值3、电解电压10 V、通气量5.1 L/min、Fe~(2+)浓度0.6 mmol/L、反应时间60 min时,废水中COD_(Cr)去除率高达90.5%;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三维电极-电Fenton法氧化降解过程符合准一极反应动力学规律。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改性微电解材料与Fenton氧化、混凝工艺联合处理印染退浆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微电解/Fenton/混凝为最佳组合工艺,出水B/C为0.44。利用该工艺处理COD_(Cr) 5315 mg/L、PVA 0.68 g/L、B/C 0.10的印染退浆废水,废水pH调至4、微电解材料一次投加量465 g/L、停留时间60 min,并测定微电解出水Fe2+含量,以确定在最佳Fenton反应条件(n(H_2O_2)/n(Fe~(2+))=15∶1,pH=4,反应1 h)下30%H_2O_2投加量。将Fenton反应出水pH调至8,利用残余的Fe~(2+)、Fe~(3+)进行混凝沉淀30 min,然后生化3 d,印染退浆废水的CODCr去除率达到96.65%,PVA去除率达到86.76%,符合印染污水间接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采用Fenton耦合微电解-混凝沉淀-活性炭吸附处理某染料中间体生产厂氧化塘浓缩废水,确定最佳处理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Fenton耦合微电解反应中,海绵铁用量为150 g/L,活性炭用量为150 g/L,双氧水用量为200 m L/L,硫酸亚铁用量为40 g/L,反应4 h后,废水COD为1 360 mg/L,色度为512倍。调节微电解出水p H=8,投加100 mg/L聚合硫酸铁(PFS)混凝沉淀,出水COD降为972 mg/L,色度降为32倍。上清液投加10 g/L活性炭进行吸附,出水COD降为496 mg/L,色度降为2倍。Fenton耦合微电解-混凝-吸附工艺处理氧化塘浓缩染料废水,出水达到了CJ 343-2010《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OD为496 mg/L,色度为2倍,COD和色度的总去除率可达97.7%和99.9%。  相似文献   

5.
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助凝剂,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硫酸铝和硫酸亚铁4种混凝剂对无碳复写纸涂布废水进行常规混凝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厌氧污泥作为强化剂,考察强化剂对混凝法处理涂布废水的强化效果,并对混凝絮体进行粒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PAC处理效果优于PFS、硫酸铝和硫酸亚铁,在PAC与CPAM投加量分别为400 mg/L和6 mg/L时处理效果最佳,COD_(Cr)、固体悬浮物(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8. 6%、98. 9%和99. 1%;厌氧污泥强化混凝对CODCr的去除具有显著的效果,在PAC、CPAM和厌氧污泥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4 mg/L和10 m L/L时,CODCr去除率达74. 6%,比常规混凝处理提高约6个百分点,而PAC和CPAM投加量比常规混凝处理分别减少50%和33%;絮体的粒径和SEM分析表明,厌氧污泥强化混凝处理产生的絮体粒径增大,吸附能力增强,沉淀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印染》2017,(15)
研究废水处理氧化技术Fenton、O_3、UV/H_2O_2及其组合工艺对印染废水COD_(Cr)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O_3+Fenton+UV/H_2O_2组合工艺中,反应总时间2h,其中O_3氧化反应30min,Fenton反应1h,UV/H_2O_2反应时间30min。在处理1 L废水时,Fenton反应中加入30%H_2O_2 1 mL,FeSO_4·7H_2O 0.68 g,n(H_2O_2)/n(Fe~(2+))物质的量之比为4:1;UV/H_2O_2反应中,30%H_2O_2投加量为1 mL,废水的COD_(Cr)从504.2 mg/L降至48.9 mg/L,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含铁装饰原纸生产废水污泥为原料,NaClO3为氧化剂,经过酸溶和氧化过程,制得了液体聚合硫酸铁(PFS)絮凝剂。研究了酸溶过程中反应温度及时间对铁溶出率的影响。以Fe2+含量表征PFS质量,考察了NaClO3用量、氧化时间和温度对PFS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酸溶过程中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5 h,反应温度80~90℃;NaClO3氧化制备PFS的适宜条件为:n(NaClO3)∶n(Fe2+)=0.18∶1,反应时间3 h。制得的PFS各项指标均符合GB14591—2006中规定的PFS一级标准要求,PFS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优于市售PFS和PAC,适宜用量为30~45 mg/L;对制药废水的絮凝效果与市售PFS无显著差别,适宜用量为20~30 mg/L。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动态电化学氧化方法,通过调整氯化钠用量,实时在线测定了模拟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原水和出水的pH值、电导率以及电流,并离线测定了出水的脱色率与COD_(Cr)。结果表明:随着氯化钠用量的增加,模拟染料废水出水的脱色率增加,COD_(Cr)明显降低;阳极反应形成氢氧自由基和次氯酸促进染料分子降解;当阳极电流密度48 mA/cm~2,极板之间距离30 mm,停留时间8 min,染料质量浓度为50 mg/L时,脱色率达到99.8%,COD_(Cr)的去除率达到92.3%;每消耗1 kWh直流电和31 g的氯化钠时,可使1.736 g酸性大红染料脱色,或者去除16.1 g COD_(Cr),该技术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阳离子高分子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丙烯酰胺和聚2-羟基丙基二乙基氯化铵的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聚季铵盐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絮凝剂(PAQD),并将其用于造纸废水的处理,研究了体系pH值、絮凝剂用量和水温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值4~9范围内,PAQD絮凝剂对废水均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常温、pH值7.0、PAQD用量5 mg/L的条件下,SS、COD_(Cr)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1.8%、80.5%和94.1%;温度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不大;与常规絮凝剂A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NPAM(非离子聚丙烯酰胺)、PAC(聚合氯化铝)及PFS(聚合硫酸铁)相比,PAQD絮凝剂具有投量少、絮凝沉降速度快、滤饼含水率低、上清液透光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采用厌氧生物滤池(AF)-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组合工艺处理制浆废水,考察该工艺挂膜阶段以及挂膜成功后稳定运行阶段对废水COD_(Cr)和SS的去除效果,并探究了稳定运行期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DO)浓度两个因素对COD_(Cr)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温18~28℃、进水pH值6.5~8.0、COD_(Cr)浓度11000~15000 mg/L、SS浓度20600~26600 mg/L、水力停留时间8 d的操作条件下,出水COD_(Cr)稳定在40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97%;出水SS稳定在350 mg/L以下,平均去除率高达98%。出水水质达到GB8978—1996《废水综合排放标准》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可排入城镇废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