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24)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是通过音乐各基本要素综合在一起,体现出一个独特的形式整体。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要素的作用能使音乐课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文章从音乐要素是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基于音乐要素把握适切的教学原则,如"从音乐中来,回到音乐中去""感认交替,循序渐进""手舞足蹈,实践体验"原则;以及根据原则建立"试听训练""综合训练"两种教学模式这三个方面阐释了音乐要素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以期给一线音乐教师带来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34)
<正>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以能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对比其他的艺术类型,音乐是最抽象的,这就给我们音乐教学带来挑战。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变得丰富起来,由过去只要求教给学生几首朗朗上口的歌曲变成让学生学习各种音乐要素(如节奏、速度、曲调等等)、了解音乐作品的风格种类(如属于声乐,还是属于器乐,抑或是属于戏剧音乐等等)、知道乐器的种类(如钢琴、二胡、吉他、小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音乐已经成为初中"副科中的副科"。所以,音乐教师要主动作为,从有利于学生成长出发,用心探索并用足用好有限的音乐课堂,通过创新形式、优化内容来提供优质高效的音乐教学,化解目前音乐教学遇到的困难,实现音乐课在新形势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正>新课程改革以来,音乐课堂开始逐步增强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鉴赏音乐的能力,即越来越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持续探索新颖的教学理念与创新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教学课堂中,从而为小学生今后的音乐学习道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5)
音乐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基础课型。一切音乐欣赏实践活动必须依赖于听觉,因此,要保证音乐课"聆听"的质量和效果,首先,应尽量营造、创设良好的聆听氛围。这就包括良好的教室环境、音响设备、音响资料、不拘一格的坐姿以及身体语言放松的参与。其次,应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地以"问"辅"听"。教师在聆听中向学生提出启发性而又针对性强的问题,能使学生聆听的指向性更加明确,目的性更强。再次,在对比音乐聆听中感知音乐要素。感知对比音乐作品中的节奏、旋律、力度、情绪、风格等音乐的表现要素。最后,畅所欲言,让学生大胆地"说"。只有认真积极参与聆听的过程才能大胆地"说"。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9)
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是人们情感的寄托。在音乐教育方面,中学音乐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艺术欣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中学音乐课作为音乐的启蒙课,肩负着引导和鼓励学生学习和创造音乐的责任,教师应当积极探索中学音乐课的重要教学模式,并且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中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师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幼儿师范学校,音乐课更显得重要。一、重新认识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音乐课是凭借生动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进行德育渗透。有道是:"移风俗,莫善音乐",千真万确。音乐课正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6)
<正>中师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师教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幼儿师范学校,音乐课更显得重要。一、重新认识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科特点音乐课是凭借生动的音乐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美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进行德育渗透。有道是:"移风俗,莫善音乐",千真万确。音乐课正是通过生动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节奏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思想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2)
音乐作为一门可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不但可以丰富学生内心感受,还能提高他们情感体验的能力。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落实发展,给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音乐课一直游离在初中课程之外,很多学校的音乐课"名存实亡",为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汲取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22)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感情是音乐的灵魂,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每一个视障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在其中去探索,去触摸,去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教师应结合视障学生学习的特点分析、探讨如何开展适合视障学生发展的音乐课,从而更大化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他们欣赏和钻研艺术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7)
小学的音乐教育应重视拓展学生的想象力,上好一堂音乐课应注重课程的导入和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挥想象力,用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思维活跃、心情开朗、有时效地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22)
<正>音乐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身就是最受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们享受生活乐趣的一条途径,几乎所有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离不开它。但由于长期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教师已经习惯于练声、视唱、节奏训练、学习歌谱、歌词的传统套路,学生仍然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运转,所以,很多学生并不喜欢上音乐课,一上音乐课请假的学生就特别多,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思考:如何让音乐课展示出更多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喜欢呢?我尝试着做了一些探索。一、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音乐新课标要求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32)
音乐是人文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音乐学科不是入学考试科目,学生普遍不重视音乐课,因此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成为音乐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鉴赏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本文主要从歌唱课、感受和鉴赏、创造三方面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0)
作为一名教师,提高学生的兴趣是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当然音乐课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充分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呢?这是每位教师都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如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了几点看法,希望对广大音乐教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9,(30)
如今,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为了减轻课业负担,就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学音乐虽然不是小升初的必考科目,但是其对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的培养十分关键。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探索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在每周一节的音乐课上燃起学生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激情。  相似文献   

16.
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音乐课不仅是一种审美活动,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步骤。因此,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音乐教学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情感;音乐教学要创造表演,启发学生表达情感;音乐教学要参与活动 激活学生情感。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让学生热爱音乐,让音乐美好学生的心灵。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33)
小学音乐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部分有趣的游戏,通过游戏来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更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并且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游戏中学习到音乐知识,从而培育良好的音乐素养。文章从学校管理者、音乐教师、家长三个角度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音乐游戏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2)
<正>新课标实施以后,陈旧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了,以前的音乐课上,大多都是教师教、学生学,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更谈不上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才能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课堂上做了一些探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做法。一、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进入音乐的神奇世界音乐是一门感染人的艺术,任何人只要走进音乐的世界,无不为它的神奇魅力倾倒。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之所以不能主动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10)
<正>音乐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之一,是没有国界的语言,它能渗入心灵,陶冶情操。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是比较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音乐课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单一化。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音乐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这为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9)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教育是以审美为核心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是通过聆听音乐、欣赏音乐而达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