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茶饮料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茶饮料工业发展迅速,是继碳酸饮料、瓶装水、果汁饮料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又一饮料新品种。 由于我国茶饮料市场潜力很大,大大小小的饮料生产企业都加入到茶饮料的生产行列,市场上该类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山西、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  相似文献   

2.
记者从北京市质监局获悉,质检部门近期对本市销售的茶饮料、碳酸饮料、含乳饮料、果蔬汁及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固体饮料、味精和糖进行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表明,茶饮料、固体饮料和味精产品的质量抽查抽样合格率为100%,含乳饮料质量的抽样合格率为75.0%,果蔬汁饮料的抽样合格率为92.9%,植物蛋白饮料和糖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最低,分别为66.7%和63.3%。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16日发布的一项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场销售的北京企业生产的茶饮料、固体饮料和味精全部合格,但碳酸饮料、含乳饮料、果蔬汁及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糖不同程度地存在质量问题。 含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经发酵或未经发酵)为主要原料,经调配、均质、灌装、杀菌(或杀菌、灌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饮料。此次共抽查15家企业生产  相似文献   

4.
《商品与质量》2010,(21):8-9
为保障饮料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我省企业生产的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等饮料产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46家企业生产的52批次饮料,经检验,合格50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为96.2%。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近期发布的一项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北京企业生产的固体饮料和植物蛋白饮料全部合格,但茶饮料、碳酸饮料和糖产品不同程度的存在质量问题。茶饮料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它和茶一样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此次共抽查5家企业生产的5种产品,合格4种,抽样合格率为  相似文献   

6.
(2010-02-11)为保障饮料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日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对我省企业生产的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等饮料产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46家企业生产的52批次饮料,经检验,合格50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为96.2%。本次监督抽查主要对饮料的苯甲酸、山梨酸、  相似文献   

7.
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促进茶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10个省、直辖市4l家企业生产的49种产品。合格44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8%。抽查结果表明,通过连续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国家监督抽查,促进了茶饮料产品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产品质量较好,部分小型企业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一是菌落总数超标。菌落总数反映出食品的卫生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296-2003《茶饮料卫生标准》中规定菌落总数≤100个。本次抽查中有1种冰绿茶饮料菌落总数实测为4900个,是标准限定值的49倍。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乳酸菌饮料概念、分类和保健功能,分析了乳酸菌饮料制作工艺,并结合国内外乳酸菌饮料市场分析、发展情况以及国内乳酸菌饮料市场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我国乳酸菌饮料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金花散茶是基于茯砖茶加工工艺开发的一种新型黑茶,其和传统茯砖茶相比具有金花菌含量高,口感与保健功效更佳的特点.以金花散茶作为原料,通过对比不同浸提条件下所制备茶饮料的色泽、香气和光密度,以探讨金花散茶饮料最佳提取工艺;另外研究了单宁酸、六偏磷酸钠和硅藻土三种试剂的使用对茶汤澄清度的影响;以及巴氏灭菌、微波灭菌与蒸汽灭菌方法对茶饮料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提条件为浸提时间20 min,浸提茶水比1:80,浸提温度90℃;添加六偏磷酸钠澄清效果最佳;最佳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汽灭菌法.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茶饮料的原产地之一,茶饮料可分为 果味茶饮料、碳酸茶饮料、红茶、绿茶、花茶饮料 等。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促进行业的健 康发展,国家质检总局对茶饮料产品质量进行了 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辽 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7家企业的产品,产品抽 样合格率为70.6%。 抽查结果表明:具有80%市场占有率的大 型生产企业,技术力量强大,设备先进,管理严 格,产品质量稳定。而一些小型生产企业产品抽 样合格率仅为46.7%,产品质量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燕麦茶饮料的制作工艺,以燕麦茶饮料中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以炒制时间、炒制温度、浸提比例为因素,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试验,得到燕麦茶饮料制作最佳工艺条件:炒制温度为175.41℃,炒制时间为9.39 min,浸提比例为1∶10.73.此时的燕麦茶饮料口感最好,性质最稳定.  相似文献   

12.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公布了对茶饮料和水果罐头的质量抽查结果。在抽查的52种茶饮料中,合格45种,抽样合格率为86.5%;在抽查的71种水果罐头(不涉及出口产品)中,合格51种,抽样合格率为71.8%。 抽查发现茶饮料的主要质量问题是:产品中咖啡因和茶多酚等重要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渐欲成长为软饮料行业生力军的功能饮料,如今正遭遇着一浪高过一浪的警示呼声。近期,北京市消协发出第3号消费警示,强调功能饮料无法替代水,旨在提醒消费者须明辨并慎用功能饮料。功能饮料这一市场“新宠”陷入了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4.
新春伊始,中国的饮料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饮料“红牛”,这是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之后进入中国的第三个世界品牌饮料,虽说姗姗来迟,却是牛气十足。这种30年前诞生于泰国,现已行销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的功能性饮料,以其卓越的“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功能,受到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了解娃哈哈的人,都会惊叹娃哈哈的发展速度;到过娃哈哈的人,都会赞叹娃哈哈的“非常”实力。放眼中国饮料市场,娃哈哈的身影无处不在。AD 钙奶、非常可乐、龙井绿茶、营养快线……,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娃哈哈产品大家族,几乎渗透到所有饮料品种! 在饮料这个高度开放的行业里,跨国品牌群雄纷争,国际竞争的战场摆到了家门口。与洋品牌的较量中,娃哈哈在这个几乎完全被跨国公司把持的市场上打出了一片天下!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果饮、茶饮、功能性等各种饮料层出不穷,但俗称汽水的碳酸饮料始终占据着市场中的较大份额。昨日,记者从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国内乳品饮料市场乳酸饮料、酸乳饮料、酸酸乳以及果乳饮品混杂难辨的现象,有关专家呼吁:应严格区分发酵型乳酸菌乳饮料和调配型乳饮料,避免误导消费者。这是日前在京举行的“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专家学者的共识。据中国轻工联合会副会长潘蓓蕾介绍,乳酸菌产业在全球大大超过了其他乳制品的增长率。在我国乳酸菌奶饮品目前正以每年25%的速度快速递增,有巨大的需求空间和市场机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市场中成熟适度的杏为主原料,加入一定的茉莉花茶,通过对市售汇源杏汁产品糖度、酸度及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并查阅了大量的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饮料的糖酸比及固形物含量的调整,通过大量的研究实验,最终得到了口感较好的杏汁复合饮料.因杏汁饮料能克服杏的不易储藏的缺点且能够保持杏的原有营养成分基本不受损失,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看来要喝上放心的酸奶饮料,除了政府部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之外,我们消费者学会一些一一鉴别方法也是必要的,都有些什么样的方法呢?色‘卜一--产口一一,、~司啤硕‘粉‘‘粉‘输呀一、~ 业内专家:消费者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辨别酸乳饮料的真伪,劣质的酸乳饮料由于含有各种各样的酸,饮用之后对舌头、喉陇有刺激.口感不好;优质的酸乳饮料含有自然的奶香,口感醇厚,令人回味。 另外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这是两杯来自市场上的酸乳饮料,优质的酸乳饮料晃动之后会有挂杯现象。劣质的酸乳饮料由于当中不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它没有挂杯现象,这样消费者就可以简单地来辨别它。 主持人:这是酸乳饮料的鉴别方法,假如说买到了刚才我们看到的厂家的产品的话.我们怎么办? 专家:可以向各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进行咨询、举报、反映,也可以通过我们全系统的12365这个投诉举报电话,这样一个平台向执法机关举报反映.我们会依法查处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20.
以大豆乳清废水为原料,酶解产生多肽制备新型饮料。热处理条件为95℃,15min;用胃蛋白酶水解大豆乳清蛋白,加酶量为8 000U/g,反应条件为37℃酶解2h;大豆乳清水酶解液加入0.1%柠檬酸、6.0%蔗糖和0.015%柠檬味香精后制得成品大豆乳清多肽饮料。产品口味偏酸,具一定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