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采写消防新闻时,除了要及时报道、客观分析外,还要将受众内心的悲痛、焦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通过恰当的形式转变为积极、良性的言行,丰富消防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本文分析了消防新闻报道在社会传播中的责任构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消防新闻中如何体现人文关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闻传播行业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受众迫切需要知晓近期发生的事实和最新知识.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新闻媒介,它的任务可谓重大.而在具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中,新闻记者又是进行信息采集和信息选取的第一人.信息传播方式多极化,新闻媒体的竞争也显得日益激烈,谁赢得受众的"眼球",谁就是优胜者.但这并不意味新闻媒体为了受众的最大化而违背新闻传播规律,去传播一些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来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  相似文献   

3.
孔涵 《西部广播电视》2014,(1):59+66-59,66
新闻传播过程中涉及到的主体十分多样,包括政党组织、新闻机构、新闻当事人、新闻看客等.从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与人的命运的角度来说,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精神首先体现在为受众服务方面.  相似文献   

4.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新闻传播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形式,社会受众也变成新闻信息的制造者以及传播者.自媒体新闻传播亦展现出和以往媒体不同之处,由于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伦理道德失范问题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一些违法乱纪行为,产生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故而,本文简要阐述了自媒体信息传播具有的特点,立足于自媒体新闻传播中的道德失范现象进...  相似文献   

5.
梁楠 《西部广播电视》2013,(12):104-105
作为现代社会中最有影响力、受众最多的公众媒体,广播电视在传播新闻信息、进行社会教育、提供文化娱乐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播音主持作为电视娱乐节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高.笔者将从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以及情感表达两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播音主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保证电视节目的高质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促使社会朝着信息化方向发展,信息传播充满了人们的生活,其传播途径十分广泛,同时传播量也十分巨大,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避免不了存在一定的虚假信息,这对人们的信息获取有很大影响,同时由于受众的认知能力不同,必定存在一定的认知失调情况,这就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本文针对虚假新闻传播与受众认知失调进行分析,并对降低受众认知失调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电视等一系列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报道的数量和新闻传播的速度明显上升.作为人类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新闻报道不仅要记录、传播当下社会现象和发展状况,挖掘新闻事件中的时代印记和社会意义,更要体现时代的价值标准与道德认同.但在当下各类新闻报道事件中,部分媒体为在第一时间内抢发独家新闻,往往忽视掉新闻报道的这一社会历史责任.笔者针对当今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问题,由“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为切入口,以期探寻解决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和社会责任的模糊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周迎 《西部广播电视》2014,(10):52-52,54
新闻是为最大限度满足公众的未知需求而存在,自诞生之日起就被冠以自由的标签负重前行.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完善,我国的新闻媒介的产业性质日益突出.新闻媒介“经济利益至上”的做法给舆论传播累积了隐患.笔者主要运用举例子等论证方法,站在客观角度分析了新闻媒介社会责任感缺失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关于新闻媒介重塑社会责任感的建议,希望能够帮助新闻媒介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1·22”青岛中石化榆油管道泄漏并引发爆炸的新闻报道分析,我们看到央视新闻在追求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同时,还采用flash动画这一新媒体的技术来对爆炸发生记录进行补充.社会传播环境风云变幻的今天,新闻采写方式的多元化缩小了媒体机构与普通受众之间的信息鸿沟.在新闻报道中,如何既做到了表现手法的生动呈现,同时又遵循最基本的新闻传播规律,是值得业内正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好的标题能让人一目了然,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在新闻标题上做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确看到了很多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的好标题,但也存在一些新闻标题不够准确的现象.新闻标题不准确,不但影响整则新闻的可看(读)性,更严重的是可能误导受众,影响传播效果.从笔者接触的各类新闻来看,就发现不少问题标题.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编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关系到基层广播电视新闻的质量,也影响着基层广播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人员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了解各种新闻媒介的优势及传播特征,了解受众的心理和新闻节目的定位,同时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优秀的新闻采编制作能力,才能为受众提供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传递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正确地引导舆论。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特点,接着论述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能力,最后给出提升新闻采编人员素质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受众的选择与接受是新闻传播效果好坏的前提,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介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效果如何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新闻媒介是以为大众服务为目的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是电视新闻栏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电视新闻编辑只有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每一位电视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受众的选择与接受是新闻传播效果好坏的前提,电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介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播效果如何与受众的接受心理密切相关.新闻媒介是以为大众服务为目的的,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是电视新闻栏目制作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电视新闻编辑只有满足受众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才能使电视新闻节目达到比较好的传播效果.因此,新时期电视新闻编辑如何进行创新就成为每一位电视媒体从业人员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张震 《西部广播电视》2014,(7):84-84,93
近年来,社会民生新闻因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气息不断深入人心,甚至成为了新闻发展的一个趋势.人们对新闻报道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越来越重视.而对于新闻报道的主体记者或媒体来说,经过探讨和认真总结,完全可以运用一些以往严谨的、成功有效的报道经验;同时,又能娴熟老练的在日常新闻报道中体现出大众认同的人文关怀来,最大限度地在报道中避免发生人文关怀失范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民生新闻主持人需要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开展民生新闻传播工作,通过实践与落实新闻工作者的眼力、脑力、笔力、脚力,加强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性了解,从群众角度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建设与群众之间的高效化沟通桥梁,创新节目结构与内容,在新闻采集、编辑、传播的全过程,都能够体现出民生新闻工作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持续深入发展,微信公众号作为新媒体当中传播最为广泛的媒介之一,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以及新闻行业的重视,微信公众号除了能够随时向受众传播各种新闻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粉丝互动活动的开展,促使信息传播的影响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面对微信公众号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氛围,对其内容的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相关从业人员应...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文化建设进程中,广播电视既是广大受众接收信息、感知外界发展方向、了解国家最新政策的重要渠道,也是社会文化氛围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声像媒介,广播电视具有直观的传播效果,在少数民族地区发挥着比其他媒介更重要的宣传效力。在藏区,除全国首个开播少数民族语言类节目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藏语广播外,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西藏电视台、四川广播电台、康巴卫视、青海广播电台、青海电视台等媒体都通过藏语新闻传播,将藏区人民与党中央紧密联系起来,使党中央的各项发展政策传递到藏区百万受众中。在国家经济、文化、传媒各领域快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藏区除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外,逐渐出现了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以互联网为枢纽的新媒体,新闻传播迈向了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力、影响力空前加强。但同时,由于藏区特殊的经济、文化、民俗背景,藏区全媒体新闻传播仍存在困境,对全媒体语境下藏区广播电视新闻质量的探索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新闻信息的传播和共享,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很大的转变,由单一落后变得多样先进,新闻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电视新闻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把握受众的真实需求,从受众角度出发,增强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及时性,提高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促进电视新闻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丰富,对新闻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成功的关键在于整个新闻的编辑,并且对新闻的传播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新闻编辑能够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才能快速吸引读者.因此,本文基于受众需求的角度,对新闻编辑创新措施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20.
在广播电视的声像传播系统中,主持人以一个媒介传播者的身份出现在受众面前,他们通过有声语言向受众传播各方面的信息以及新闻,他们的语言艺术特点,也会因为受众的心理变化以及审美视角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在当今新的语言环境下,播音主持的舆论导向、文化品位以及语言艺术都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改变,这种变化也会给大众传播事业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