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2 毫秒
1.
仿形车加工是利用样板或样件作靠模,通过仿形触头刀口在靠模上的接触移动,来控制车刀运动。实现加工。常见的仿形触头有图1(a)、(b)两种形状和安装形式,  相似文献   

2.
由西北橡胶工业制品研究所与上海煤矿机械研究所共同研制试验了一种新型组合式“Y”形密封圈。该密封圈安装在釆煤机内喷雾结构中的进水端作旋转封水密封使用。密封圈的结构是在“Y”形,(φ52×φ35×11)中嵌入一个“O”形圈(φ38.8×4。5)共同组合而成,其结构见附图。对这种密封圈以不偏心和偏心两种形式共进行了2800多小时的试验室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耐磨、抗撕、耐压(恒压、变压和冲击压力)以及寿命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图 1所示零件,为 C620-1车床车头箱变速手柄仿形盘。利用夹具加工的工序是铣切 12A4仿形封闭槽,加工光洁度要求5在立铣床上进行。因为生产量大,且仿形复杂,工艺要求自动铣切。 当然在一般夹具结构中,工件、滚子、仿形模板三者之间安装的关系,可以出现为下列两种形式:一为仿形模板固定,滚子与工件固定在同一个滑座上。另一为滚子固定,工件与仿形板同装于一个滑座上。二者皆能达到铣切目的,但前者是仿形板与工件上之曲线位置正好对称,而后者则为仿形板与工件上之曲线位置正好相同。 一般仿形夹具的设计是在滚子由仿形板高点至低点时,则强迫滑…  相似文献   

4.
传统T形三通管的流体动力学仿真表明,在管形分支处会产生强烈的涡流区和二次流现象,并产生了较大压力损失。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三通管形,将直角支管部分设计成两段弯曲的形式,以优化区域的长度以及两段弯曲管路的半径为设计变量,以最小化二次流和压力损失为目标,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新型三通管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新型三通管比传统T形三通管二次流减小了76.98%,压力损失减小了13.05%。为分支管路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剃齿刀是精加工齿轮的刀具,按结构分基本上有盘形和齿条形两种形式,其他根据被加工件的不同另有一些形式。剃齿法的出现约在1932年,比磨齿法晚,故采用也迟。齿条形的剃齿刀,由于成本昂贵,修正困难,应用不广(不能切内齿及有凸肩的齿轮),故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不多。现在各工厂所常用的大多是盘形剃齿刀,在机床、汽车、拖拉机及仪器制造等工业部门都已广泛的采用著。用剃齿法精加工齿轮,可能达到的精度,根据苏联奥尔忠尼启则机床厂的报导,剃削高频电流淬火后的齿轮,在主要的几何困素方面,都可以达到一级精度。因此,用剃齿法精加工齿轮,在很大的范…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现齿轮指状铣刀轴截形的精密磨削,基于齿轮仿形加工理论,推导了基于齿轮设计参数的铣刀轴截形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针对指状齿轮铣刀轴与砂轮轴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分别通过求解指状齿轮铣刀轴截形曲线的法线、向量合成,最终求解出了砂轮磨削指状齿轮铣刀时的两种运动轨迹表达式。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两种磨削运动中的砂轮运动轨迹进行了计算验证。结果表明,砂轮运动轨迹计算正确,该研究为齿轮指状齿轮铣刀廓形的精密磨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经论述证明,由铲磨得到的成形铣刀不可能在整个侧铲面上都是正确刃形,仅仅在原始截面内的刃形不存在理论误差。本文推导出了两种精确计算砂轮截形的方法——法线法和极值法。  相似文献   

8.
对0.75t汽车桥壳进行了液压胀形试验,分析了管件胀形的两种失效形式:胀裂和起皱。通过管件胀裂实验数据绘制出胀形极限图,并得到胀形系数和轴向应变之间存在线性比例关系Kr=l+δ-1.72ε2,揭示了管件材料的固有属性与外界加载条件对成形共同起着决定性作用。管件胀形中的起皱行为分为有益皱纹和有害皱纹。前者作为一种预成形方法能够为进一步成形聚集材料,管件成形的界限可得到扩大。  相似文献   

9.
针对机械密封中的波纹管疲劳失效引起机械设备故障的问题,以Ω形和U形波纹管为研究分析对象,采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用Ansys软件进行有限元静力学计算仿真,结合Miner疲劳损伤原理,对两种波纹管在不同预应力下的等效应力和疲劳寿命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表明:随着预应力的增加,两种波纹管的等效应力增加,疲劳寿命降低;波纹管的波峰和波谷位置都为应力集中位置;在相同预应力下,Ω形波纹管波峰处等效应力大于波谷处,U形波纹管波谷处的等效应力大于波峰处,U形波纹管易发生疲劳失效的结点数要比Ω形波纹管的多,更容易发生疲劳失效,Ω形波纹管的整体疲劳寿命大于U形波纹管。仿真分析结合Miner疲劳损伤原理所得结论可为预测波纹管的失效和波纹管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新型6自由度3-U~r RS并联机器人的奇异位形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新型6自由度3支链并联机器人的奇异位形,利用机构的运动学反解方程和雅可比矩阵得出了精确的奇异位形的解析形式。从运动学角度分析,奇异位形有3类形式,每种形式都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研究了该并联机器人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奇异位形,并画出了4种特殊位置的奇异位形。奇异位形的分析对该并联机器人的轨迹规划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良墉 《机械传动》1995,19(3):36-38
曲率修形是环面蜗杆一种新的新的修形形式。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直廓环面蜗杆实现曲率修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环面蜗杆的修形找到了一种先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数控仿形运动的基本特征以及影响仿形加工稳定性和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两种实用的控制方法。实验证明,此两种控制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数控仿形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数控仿形加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薄壁管液压胀形加载路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赵长财  周磊  张庆 《中国机械工程》2003,14(13):1087-1089
采用塑性变形理论研究了薄壁管液压胀形过程中轴向载荷与内压力的变化情况。在两种不同变形方式下对薄壁管胀形过程进行分析,分别就两种变形方式提出了薄壁管胀形过程中轴压与内压的理论计算方法,获得了管材在不同应变比下变形时的载荷变化曲线,探讨了薄壁管胀形工艺中确定加载路径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轮式装载机上有动臂缸和转斗缸两种形式的油缸需要对其形位误差进行控制。为了满足整机性能和装配要求,形位公差标注如下:动臂缸和转斗缸在活塞杆完全伸出时,铰轴(铰轴孔)相对活塞杆中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不得大于3mm,铰轴(铰轴孔)上尺寸为  相似文献   

15.
唐旭丽  郭清云  冯坤 《阀门》2014,(2):20-23
介绍了O形橡胶密封圈在安全阀中的主要应用场合、密封形式和设计要点,分析了实际工程中O形橡胶密封圈常见的失效形式,提出了安全阀O形橡胶密封圈的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T形槽机械密封摩擦副密封环端面间的液膜密封性能问题,建立了收敛形、直角形和发散形3种形式的动压槽液膜几何模型;并对3种不同形式动压槽的液膜流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对应端面流场的压力分布。讨论了不同工况对3种槽形结构密封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槽形结构的端面液膜压力分布规律相同,端面液膜压力均在左侧槽底部达到最大值,且动压槽两侧具有明显的压差,能够产生明显的动压特性;3种槽形结构的开启力和泄漏量均随着转速和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压力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相对于转速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较大;发散形槽比直角形和收敛形槽具有更强的动压特性,且拥有较高的开启力和较低的泄漏量,从而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随形水道的结构形式;对随形水道的设计计算和模具总体结构设计过程,以及模具的制造流程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随形水道模具的设计制造规则。使具有随形水道的模具能更加普遍地运用,从而使制品的精度得到提高,也使大型、薄壁的制品成型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前已述及,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双圆柱来代替V形架,定位圆柱的结构形式如图19所示。定位圆柱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四种:图19a为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两只定位圆柱的组合作用相当于一个短V形架,可限制工件的二个自由度。图19b为长定位圆柱,二只长定位圆柱的组合作用相当于一个V形架,可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图19c为带轴向定位台阶的短圆柱,二只组合起来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短V  相似文献   

19.
曾星绍 《流体机械》1997,25(7):48-49
V形密封圈以其优良的特性广泛地作为机械密封环(含旋转环、静止环)的辅助密封,被称为机械密封用V形密封圈。机械密封用V形密封圈是采用自紧密封原理的推压式唇型密封元件。当推压元件受到液力系统压向V形开口的压力时,其唇就张开,从而加强了密封作用。V形密封圈在机械密封中的使用形式一般有两种(如图1所示):(1)当V形密封图作为补偿密封环的辅助密封时,通常是将两个V形密封圈重送与一个撑环组合;(2)当V形密封圈作为非补偿密封环的辅助密封时,通常是用一个V形密封圈与一个撑环组合。V形密封圈的截面形状见图2。撑环的截面…  相似文献   

20.
刘媛媛  熊广  王杨  朱路 《光学精密工程》2017,25(8):2155-2164
太阳能收集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受限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采用光伏电池收集太阳能的方法易受环境与光照时间限制、吸收波段窄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对称U形缝隙的多谐振纳米天线阵列用于太阳能收集。该天线的单元结构是在银介质基板上刻蚀4个对称的U形缝隙,U形缝隙附近产生的表面等离激元相互耦合,使其在宽波段内产生多个谐振点,从而提高宽波段的平均吸收率。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分析了多谐振U形缝隙纳米天线阵列的吸收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天线阵列在400~870nm,960~1 100nm两个波段内吸收率较高,并出现多个吸收峰,吸收峰值最大可以达到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