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配合比,考虑四因素三水平,以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作为试验的考核指标,得到掺硅粉的二元胶凝体系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为:水胶比0.2,硅粉掺量0.2(硅粉/水泥),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用量5%,钢纤维掺量3%。在二元胶凝体系基础上掺加粉煤灰,通过优化,最终得到三元胶凝体系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水胶比0.2,硅粉掺量0.2(硅粉/水泥),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用量5%,钢纤维掺量3%,粉煤灰掺量0.2(粉煤灰/水泥)。  相似文献   

2.
通过常温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正交试验,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超细矿渣粉作为主要胶凝材料,研究了水胶比、粉煤灰掺量、硅灰掺量、石英粉掺量、胶砂比、钢纤维掺量和减水剂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和减水剂含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粉煤灰掺量对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性能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以常温养护条件下活性粉末混凝土的高强度为目标,通过大量的力学试验,得到优化的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为水胶比0.18、粉煤灰掺量20%、硅灰掺量25%、石英粉掺量20%、胶砂比1∶1.0、钢纤维掺量3.0%、减水剂含量2.0%。  相似文献   

3.
通过配制19组70.7 mm×70.7 mm×70.7 mm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立方体试块,研究了水胶比、硅灰、矿渣粉、减水剂掺量、钢纤维体积掺量及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强度和流动度的影响。依据试验结果确定出强度和流动性较好的活性粉末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并提出了配合比计算公式,为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赵群  吴东海  郭自力 《工业建筑》2006,36(Z1):854-856
研究了硅粉、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的影响和硅粉、粉煤灰混凝土28d强度规律及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增长规律。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25mm碎石及适量NF2-6缓凝高效减水剂,水胶比0.28,硅粉掺量5%,粉煤灰掺量5%~15%或硅粉掺量10%~15%,粉煤灰掺量5%~20%及水胶比0.31,硅粉掺量15%,粉煤灰掺量5%~10%时,可配制出C80高性能混凝土并且给出混凝土配合比参考公式。  相似文献   

5.
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采用525普能硅酸盐水泥、硅灰、超细粉煤灰、高效减水剂和标准砂等原材料及湿热养护工艺,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达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掺入一定量的钢纤维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近250MPa,抗折强度达45MPa,对超细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胶比和钢纤维掺量等因素于掺超细粉煤灰活性粉末混凝土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主要原材料对适用于预应力预制道面板的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的影响,针对适用于预应力预制道面板的RPC配合比,以水胶比、钢纤维掺量、减水剂掺量为变量,在标准养护和70℃水中养护的条件下,制作了不同配合比RPC试件,进行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RPC试件的强度随着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而提高,当减水剂掺量为1.7%~1.9%时存在最大值;综合考虑和易性和强度的要求,建议预应力预制道面板用RPC的最佳配合比为水胶比0.19、钢纤维掺量6%、减水剂掺量1.8%。  相似文献   

7.
根据紧密堆积原理,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基准配合比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q值、粉煤灰取代硅灰率、水泥类型、粉煤灰类型、减水剂和钢纤维的种类及掺量等因素对自密实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性及抗压、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q值、减水剂及钢纤维的种类和掺量是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当q值为0.25、KS-JS50型聚羧酸减水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2.1%、钢纤维A体积掺量为3%时,可配制坍落度在255 mm以上,标准养护条件下28 d抗压、抗折强度分别超过190、50 MPa的自密实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利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砂灰比、石英粉掺量、硅灰掺量、粉煤灰掺量和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通过较少的试验次数获得了RPC的较佳配合比。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水胶比、减水剂掺量、钢纤维用量、微硅粉及矿粉掺量对超高强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及抗折强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影响作用的大小。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水胶比、减水剂掺量及钢纤维用量对混凝土流动度及强度均有显著影响;在水胶比为0.20~0.22的情况下,掺入不低于2%的减水剂、不大于2.5%的钢纤维、4%~6%的微硅粉、10~15%的矿粉可制备得到抗压强度大于120 MPa、抗折强度大于20 MPa的自密实超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掺端弯形钢纤维活性粉末混凝上性能.采用52.5R硅酸盐水泥,标准砂,硅灰,石英粉,高效减水剂,端弯形钢纤维等原材料配制的活性粉术混凝土,研究灰砂比、水胶比及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上的强度、抗冲击性能与流动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钢纤维掺量为3%~6%,砂灰比为0.5时混凝上的强度与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1.
王震宇  王俊亭  袁杰 《混凝土》2006,(6):80-82,85
研究减水剂品种及成型技术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强度的影响,考察水胶比、粉煤灰、硅灰、石英粉以及钢纤维掺量对RPC的抗折、抗压强度及流动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粉煤灰替代部分水泥,可以改善RPC的流动度及强度,在热水养护下,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超过200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内掺钢渣、硅粉的C80高性能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群  吴东海  郭自力 《工业建筑》2004,34(11):58-60,84
研究了钢渣、硅粉掺量对混凝土强度与流动性的影响以及钢渣、硅粉混凝土强度规律。采用4 2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 2 5mm碎石、掺加适量NF 2 6缓凝高效减水剂 ,水胶比 0 2 6 ,钢渣、硅粉掺量均为 10 %或水胶比 0 2 4~ 0 31,钢渣掺量 10 %~ 30 % ,硅粉掺量 15 % ,可配制C80高性能混凝土 ,并给出了混凝土配合比参考公式。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2016,(8)
测试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浆体流动性能以及28 d抗压和抗折强度,分别研究了水胶比、矿物掺合料、钢纤维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流动性能以及28 d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当矿物掺合料掺入量较低,且钢纤维体积掺量超过1.5%,水胶比低于0.2时,同时聚羧酸高效减水剂掺入量需达到2%~2.5%之间,能够配制出流动度大于25 cm,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超过120、20 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改变水胶比、石英粉、石英砂等的掺量,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活性粉末混凝土流动度、强度的变化规律.讨论了超细钢纤维、短切碳纤维不同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强度及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0.23水胶比的活性粉末混凝土,3d热养护抗压强度为181.97 MPa,抗折强度为30.14 MPa,工作性良好;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电阻率随纤维掺量增加而不同程度减小.  相似文献   

15.
用正交设计法配制高强混凝土,对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水胶比、减水剂掺量、矿渣微粉掺量和硅粉掺量等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高强混凝土合理的配合比,并回归分析了高强混凝土劈拉强度与抗折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胶比和硅粉掺量对高强混凝土强度影响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冻融、抗渗、抗腐蚀、抗碳化等性能.通过试验,研究了水胶比、石英砂、粉煤灰、硅粉以及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选组分,在常压80℃热水养护下,可配制出抗压强度超过200 MPa、抗折强度近60 MPa的活性粉末混凝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原材料组分(高效减水剂、矿物掺合料)和配合比参数(砂率、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率是影响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匀质性和填充性的重要因素,本试验条件下合理砂率为50%~55%;20%粉煤灰复掺5%硅粉体系自密实混凝土表现出较好的流动性和黏聚性,但同时也需要高效率的高效减水剂并增大减水剂掺量来克服硅粉所产生的巨大内聚力,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理想外加剂;水胶比的增加将降低浆体的黏度,在较高水胶比体系下,可通过适当掺加硅粉或者增黏剂以满足浆体的黏聚性;硅粉在低胶凝材料用量体系中能起到较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水胶比、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掺量对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及水胶比、矿物掺合料和钢纤维掺量对UHPC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进行净浆流动度试验和UHPC抗折、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提高水胶比和增加粉煤灰掺量可以改善浆体的流动性,但会降低UHPC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增加矿渣粉掺量可以在改善浆体流动性的同时,提高UHPC后期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随着硅灰掺量的增加,浆体的流动性不断降低,而UHPC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硅灰掺量为25%时,UHPC的强度达到峰值,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23.7%和32.0%;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会提高UHPC强度,当掺入2%的钢纤维时,UHPC的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分别提高39.7%和59.1%。综合考虑,建议硅灰掺量在20%~30%之内为宜,矿渣粉掺量不超过30%,粉煤灰掺量不超过20%,钢纤维掺量宜取2%。  相似文献   

19.
掺粉煤灰和硅粉的C90高强度自流平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内掺粉煤灰和硅粉对自流平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 ;根据试验数据总结出高强度自流平混凝土的强度经验公式 ;分析了掺粉煤灰和硅粉的高强度自流平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规律 ;采用 4 2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5~ 2 5mm碎石 ,水胶比 0 2 6 7~ 0 2 85 ,内掺 10 %粉煤灰和 10 %~ 15 %硅粉 ,或水胶比0 2 6 6 ,内掺 2 0 %粉煤灰和 15 %硅粉 ,掺加适量的NF 2 6缓凝高效减水剂 ,能配制出C90高强度自流平混凝土。  相似文献   

20.
首先研究了各种减水剂和配合比设计对活性粉末混凝土(RPC)性能的影响。试验对水胶比以及硅灰、粉煤灰、磨细石英粉和钢纤维等原材料的掺配比例对RPC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流动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掺入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用量,可较好地改善RPC的强度和工作性能。最后提出了一种通过热水养护,抗压强度可以超过200MPa的超高强混凝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