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基于薄层模型的有限频率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军 《石油物探》2005,44(5):445-448
地震射线层析成像需要进行旅行时和射线路径的计算,而复杂介质的地震射线追踪方法受到地震波频率有限的影响。为此,提出了基于薄层模型的有限频率井间地震波层析成像方法。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即在Fresnel带内寻找长度最短的路径,在弯曲射线追踪方法表示旅行时大小的目标函数中,加入一项与射线长度有关的惩罚项,把有限频率地震射线追踪问题转化为求解该目标函数无约束最优化问题,从而实现基于薄层介质模型的有限频率地震射线追踪,最后通过反演计算实现井间地震射线层析成像。该方法计算简单,易于实现,理论模型试算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井间地震技术是油气田勘探开发中一项新技术, 是将震源系统和接收系统分别放入井中,在目的层进行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通过记录波的旅行时、振幅和频率等参数,利用其资料高信噪比、高分辨率的特点,结合测井或地面地震资料进行解释,以了解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该文针对江37-江372井井间含油砂体不连通情况,应用井间地震技术,采集了江37-江372井的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速度层析成像和反射波成像处理, 反演出了波阻抗剖面、孔隙度剖面和渗透率剖面,通过分析解释,确定了井间地下构造特征和储层岩性变化,验证了井间地震技术解决井间储层细节描述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井间地震测量数据的反射波成像及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比井间速度层析成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剖面能用于井间储层精细解释。本文采用非均介质的射线追踪算法,按照实际井间地震观测系统计算共炮点道集的反射波时间场,然后将反射波能量在共反射点上叠加,得到井间地震反射波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4.
井间地震和逆VSP联合层析成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研究井间地震和逆VSP联合层析成像时,充分考虑了波射线在纵、横向非均匀介质中的弯曲效应。首先采用打靶法进行两点射线追踪,用奇异值分解法解病态方程;然后设计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试验,并用上述方法对实际井间地震和逆VSP资料进行处理,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当地下介质比较复杂时,利用射线追踪可能出现盲区。为了克服盲区给反演计算带来的影响,可对盲区改用直射线代替曲射线追踪。  相似文献   

5.
在开发地震中,井间地震时移属性是由油田开发工程(如注水等)前后井间地震资料所提取的差异属性,它主要包括了波场振幅差异、频率差异、吸收衰减差异以及速度差异等波场运动学和动力学差异信息。分析认为,水驱过程中储层的物性及含流体性质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并将影响到地震波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因此,分析研究水驱前后地震波场差异属性的变化规律和特征,可为分析预测水驱前缘提供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文章结合实际资料,通过井间地震时移属性分析,包括振幅、频率和层析反演速度等时移属性,探讨了时移属性异常与水驱前缘的相对关系,进一步验证了方法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地震,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储层物性参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地震、测井资料联合反演技术,是利用地震,测井数据的互补特性,从井间地震数据中反演地层的物性参数。共分三步进行:(1)查清井间地层构造形态,应用Born近似反射线性反演技术,从叠前或叠后地震记录中得到反映层速度界面的反射系数剖面,效果相当于有或叠后的偏移剖面,并用作非线性反演的井间几何形态约束信息;(2)求取井间地震波参数,应用最优拟合牛顿法学线性反演技术,分别得到地层反射系数,波阻抗和介质速度参数  相似文献   

7.
波动方程法井间地震成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井间地震波场丰富,含有反射波、直达波和管波等多种波型。为实现井间地震成像,首先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波场分离,提取反射波信息;其次通过直达波层析成像估算偏移速度场;最后利用Gazdag相移方法对实际资料进行偏移处理,获取井间高分辨率成像剖面。  相似文献   

8.
适当的观测系统是保证野外地震记录采集质量的关键。为此,运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设计制作井间地震模型来研究了井间地震观测系统的设计问题。通过对观测系统类型和参数选择的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井间距的大小对所接收的波场有很大的影响,设计井间地震观测系统时,应当力求将射线的入射角控制在临界角以内;下倾激发、上倾接收得到的井间记录能更好地反映井间介质的变化。上述结论可用于指导实际的野外采集观测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井间地震波场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井间地震技术能够实现两井之间构造和储层等地质目标的高精度成像,数值模拟技术是研究地震波在井间传播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认识井间地震的复杂波场。利用声波方程建立井间波场数值模拟计算公式,选取一对实际井的声波测井资料建立了速度模型,进行井间数值模拟,得到了合成记录,对记录波场进行分析,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上、下行反射波和直达波的时距特征。不同观测系统设计参数的成像试验表明,数值模拟可以帮助优化野外观测系统的设计,降低井间地震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品质因子Q值估算方法通常是基于VSP资料或者叠加的地面地震资料,在薄互层存在的情况下.它们难以提取地震子波及有效地分离固有衰减和散射衰减。为了获得更可靠的地震波衰减图像,研究采用了一种基于Walkaway井地联合地震资料的波形反演来求取Q值的方法。通过理论模型的数值计算分析,探讨了初始模型厚度、Q值及噪声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合成的Walkaway井地联合地震资料的衰减估计结果表明,波形反演的Q值估算方法充分利用了各种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信息,避免了初至拾取和波场分离等处理困难,并能减小可能的人为误差,提高计算的精度。将该方法用于某油田的高分辨Walkaway井地联合地震资料Q值估计,结果表明,介质品质因子Q与介质性质和孔隙流体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井间地震勘探的误区及出路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井间地震勘探的目的是获得主频和分辨率都很高的地下记录。然而,目前的井间地震勘探陷进了一个误区,即井间地震勘探的大部分射线都落在临界角以外的区域。本文通过对一些实例的分析,确信井间地震勘探的射线入射角小于或大于临界角是成功或失败的标志。文中采用弹性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论证,当地层水平时,在井下激发,地震波场在左、右两侧很快超过了临界角,形成极为复杂的波场紊乱区(笔者称之为“牛角尖”)。在这个区域内,射线理论已经不再适用,初至也无法准确拾取,造成了井间成像的极大困难。据此,文中明确指出了今后发展井间地震勘探工作的出路在于将射线的入射角控制在临界角以内并保证震源有足够的能量。  相似文献   

12.
近地表沙层的黏弹特性引起的地震波能量及频率的吸收衰减不容忽视。本文基于黏弹性介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研究了近地表不同Q值情况下地震波穿过黏弹介质后的地震波场特征,通过波场频谱特征分析了影响地震波能量及频率吸收衰减的因素,即Q值越小、激发子波的主频越高、传播距离越远的地震波能量及主频吸收衰减越严重。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伏地表沙层缝洞型模型,研究近地表沙层对中深部储层反射波的衰减及对缝洞型储层成像的影响,对实际地震资料的振幅、频率的恢复补偿以及提高分辨率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井间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潜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井间地震技术,讨论了旅行时层析成像技术和井间反射波处理技术,提供了模型数据处理结果和实际井间地震数据处理结果。通过研究表明,井间地震技术能够提供井间层析成像剖面和高分辨率井间反射波剖面,结合井孔资料,可以进行油藏精细描述,指导油气开采。井间地震技术还可用于油田注采和强化采油的动态监控,在油田开发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井间直达波层析成像的井斜校正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钻井过程中由于地层倾斜等原因,导致井的轨迹不是过井口的垂线,而是一条空间曲线,这就造成井间地震成像计算所用的初至旅行时存在偏差,影响成像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解决井斜校正的方法。通过对合成井问地震记录和实际记录进行试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解决井斜造成的直达波旅行时误差,可提高速度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多波地震技术在致密砂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波地震技术的瓶颈,结合苏里格地区勘探实践,通过应用转换波静校正、多波联合速度分析及一致性处理等技术,有效改善了转换波的成像质量;在岩石物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波AVO分析、多波联合叠前反演及交会技术,降低了单一纵波预测的多解性,提高了储层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苏里格气田地表条件复杂,北部为沙漠、草原区,南部为黄土塬地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如何解决不同地表类型的静校正问题是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探讨和分析了折射波静校正、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和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等方法在该气田多个工区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折射波静校正方法对于具有稳定折射层的地区,应用效果较好;走时层析反演静校正是一种非线性反演近地表速度模型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复杂地区的静校正问题;初至波线性拟合静校正是一种剩余静校正方法,可以进一步解决残余的静校正。因此,解决苏里格气田复杂地表的静校正问题必须根据实际地表地质条件,采用组合静校正,实现多种静校正方法的优势互补和有机组合。  相似文献   

17.
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在西部复杂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校正技术在复杂地表区地震资料处理中至关重要。在中国西部地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低速带横向速度变化较大,静校正问题严重。传统的野外静校正和初至折射静校正方法在复杂近地表条件下很难求准近地表速度模型和静校正量。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通过非线性算法反演出准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求出准确的静校正量。给出了层析反演静校正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包括射线追踪和联立迭代重构法反演。通过在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的实际应用,明显改善了地震叠加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地表Q值模型建立方法及其地震叠前补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地震成像是松辽盆地中浅层砂岩-泥岩薄互层地质条件下储层识别与描述的基础,而近地表疏松介质引起的地震波衰减与频散,极大降低了地震分辨率。依据松辽盆地的近地表结构特征及其对地震波的衰减特性,提出了利用近地表调查资料与地震初至波幅值建立空变Q值模型的方法,并依此为基础发展了叠前地震数据近地表吸收振幅补偿与相位校正方法,来提高地震成像的分辨率。多个三维地震工区的处理结果证实,该方法具有展宽地震频带、保持相对振幅关系以及叠前压制低频噪声的优势,与常规处理成果相比,能够在保持地震低频成分的前提下展宽频带约10 Hz,为储层研究与水平井部署提供了高品质地震数据。  相似文献   

19.
复杂三维表层模型层析反演与静校正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针对三维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问题,本文研究了三维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及静校正方法。该方法利用了三维地震直达波、回折波、折射波及三者组合的初至波和具有三维空间变速优势的三维层析反演,实现了适应速度任意变化的复杂三维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此法对初至的要求是,只需检测首先到达的波的起跳时间,无须解释此波的类型;三维模型正演采用以费马原理为基础的三维网络法射线正演方法;三维层析反演采用带阻尼的最小平方QR分解迭代算法。采用上述措施不仅可提高表层速度模型层析反演的可靠性,为三维地震资料层析静校正提供合理的表层速度模型,而且提高了计算效率,增强了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瑞雷面波调查表层结构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能量强、衰减慢,可利用时频分析理论来描述其频散分量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石油勘探中,所关注的地表结构可简化为低速带、降速带和高速基岩三层模型,面波的大部分能量都集中在基阶模态中,形成的频散特征相对简单。因此,利用石油地震勘探记录中的瑞雷面波来调查表层结构是可行的,它具有中等尺度的探测能力。但石油勘探从激发到接收,都采取各种方式来压制面波,因而需要开展多方面的研究:①结合面波、折射初至波和微测井信息的联合反演;②地震记录中适合面波分析的炮检距范围、道间距与表层分辨率的关系;③排列横向地形起伏变化对面波传播规律的影响;④高保真提纯面波信号的方法;⑤运用时频分析提取频散曲线的方法;⑥针对三层结构的面波正反演方法。总之,充分利用地震记录中的面波信息调查表层结构将会为静校正量的计算和地震精确成像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