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一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导致沥青路面剥落。这些因素主要是路面排水系统不健全,路面压实度不足,集料表面粉尘太多,集料拌和时不够干燥,集料强度低易碎,沥青混合料设计采用透水的开级配类型等。引起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水损害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SHRP计划中已进行了大量的水损害方面的研究,并推荐采用AASHTOT283方法作为统一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所做  相似文献   

2.
使用消石灰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水损害的根本原因是沥青从集料上发生了剥落.试验表明,用消石灰取代部分矿粉,可以有效地增强沥青抗剥落性能,同时还可以改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能力、抗疲劳能力以及抗老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大彬  周雄  郭雷 《石油沥青》2013,27(3):61-64
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对路面使用性能有重要影响。依据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针对沥青混合料中集料的分布状况进行直接的研究,借此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建立了沥青混合料离析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并比较了四组沥青混合料试件截面上的集料对X、Y轴的转动惯量的差别,借此定量的评价热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前 ,很多公路机构使用体积法控制Superpave混合料的生产 ,选用总混合料的空隙率( Va)和矿石集料的空隙率 ( VMA)作为质量控制参数。本篇论文分析了沥青粘结料的体积数据与集料级配间的关系。美国联邦公路总署 ( FHWA)将收集到的体积数据作为其示范计划 90—— Superpave沥青混合料的设计及现场管理——的一部分 ,该计划包括一些热拌沥青 ( HMA)的实际生产项目。这些项目于1 995— 1 999年间在全美国范围内实施 ,用于评估“质量控制”概念并验证研究室取样、压实和体积测定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 :在沥青生产过程中 ,Va和VMA与沥青粘…  相似文献   

5.
沥青混合料和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及一些外部因素可能会导致沥青路面剥落。这些因素主要是路面排水系统不键全 ,路面压实度不足 ,集料表面粉尘太多 ,集料拌和时不够干燥 ,集料强度低易碎 ,沥青混合料设计采用透水的开级配类型等。引起沥青路面水损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水损害的研究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SHRP计划中已进行了大量的水损害方面的研究 ,并推荐采用AASHTOT2 83方法作为统一标准。而我国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少 ,还没有一个较为科学的统一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6.
SHRP 是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的简称,包括沥青、路面的长期性能、公路运营和混凝土结构四个研究领域。沥青研究项目共有九个合同,其中 A-002A 合同是研究和制定沥青与改性沥青的标准试验方法。A-002A 研究小组认为,制定新规范的关键在于确定野外路面的损坏模式,使室内试验与这些损坏模式相吻合。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他们选择了以下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主要的损坏模式:低温收缩开裂;温度疲劳开裂;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因塑性变形而形成  相似文献   

7.
吴小恋 《石油沥青》2021,(1):57-60,72
水损坏是沥青路面早期破损的主要原因之一,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性能.本研究对不同消石灰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开展水稳定性试验,确定最佳消石灰掺量为1.3%;对采用基质沥青、掺加抗剥落剂的沥青进行黏附性试验对比分析,发现掺加抗剥落剂的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更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采用掺入消石灰和抗剥落剂的双重措施来保证含酸性集...  相似文献   

8.
知识园地     
《石油沥青》2006,20(4):72-72
一种废旧沥青改性剂;路用冷拌冷铺沥青料的制备方法;硅藻土改性路面用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方法;沥青路面热再生加热器;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正>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餐厅烹饪油代替原油生产沥青的技术,生产的生物基沥青在外形和使用性能上很像石油基沥青。石油沥青每吨售价为700~800美元,是汽油价格的一半。采用废烹饪油制沥青技术,每吨沥青可以减少近200美元的成本,使道路建设便宜很多。沥青只占铺路用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5%左右。HMA必须耐磨且稳定,能够经得起交通和天气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花岗岩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沥青混合料内部组成对粘附性和水稳定性的影响.从级配、集料、沥青和抗剥落剂的选择角度入手,综合解决花岗岩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通过对两种典型级配的研究,确定出适用于花岗岩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类型;对不同酸性的集料和同种类沥青之间的粘附性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发现集料和沥青之间的粘附是有选择性的.因此,在选择材料时可以优先选择粘附性和水稳定性较好的集料和沥青进行组合;通过不同抗剥落剂对水稳定性的提高程度,确定了最佳的抗剥落剂类型.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高温下的耐剪性与道路交通荷载和行车密度的增长有关。路面塑性变形所产生的波浪、拥包及车辙不仅造成运输营运费用的增加,而且还降低了行车的安全性,所以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加以解决。在许多高度发达的国家中,为提高沥青路面的耐剪性,都使用各种聚合物外掺剂,尽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成本要明显增加。聚合物的品种多种多样,但主要是能够与沥青有良好相容性的热弹塑性聚合物和热塑性聚合物。显然,不同品种的聚合物对沥青混凝土耐剪性提高的程度是有所区别的。各种级配组成的沥青混合料使用聚合物  相似文献   

12.
集料吸入沥青数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集料吸入沥青数量评价方法,以便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得出正确的空隙率、骨贺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从而满足路面性能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实测沥青混合料在150℃,老化4h最大理论密度的方法可以决定集料吸入沥青数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13.
沥青粘滞性对混合料蠕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解决沥青路面的车辙、拥包等问题出发,研究了沥青混合料的蠕变特性、沥青结合料的剪切蠕变,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与沥青粘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认为,现行的马歇尔试验方法不足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热稳定性;蠕变试验能充分反映沥青混合料的粘流性质,说明沥青路面产生车辙的机理;沥青结合料的粘度对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有直接影响,因此抗车辙沥青结合料必须具备足够的粘度。  相似文献   

14.
李德超 《石油沥青》2008,22(1):49-52
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的取样质量对试验结果有着显著的影响。研究利用工地生产的混合料对运料车、摊铺机后及路面钻芯三种不同的取样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三种取样方式获取的混合料试验的实验室特性在数学理论统计意义上没有显著的差别(沥青用量除外),但运料车上取样时很容易发生离析现象,导致获取的级配偏细、沥青用量偏高及空隙率偏低。  相似文献   

15.
硬质沥青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外30号硬质沥青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概述,通过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低针入度的硬质沥青具有优异的高温性能和良好的低温性能,能够有效地增强路面结构、克服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提高路面寿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我国夏热冬冷或冬温气候分区较广阔以及路面重载、超载较多的特点,应加快硬质沥青产品开发和路面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外刊文摘     
1984年美国 I-95公路在施工后几个月出现了深达6.35cm 的车辙。原因可能是沥青含量过高,路基变形,密实度不够,使用高云母含量的集料以及过早开放交通。新的实验沥青混合料使用最大尺寸为1.9cm 的集料,虽不是最大密实度的级配,但矿质集料的空隙(VMA)合理,防止30号筛以下的细矿料过量,使用 AC-30沥青代替 AC-20,加1%的水介石灰作为填料和抗剥落剂,使用锤击75次的马歇尔设计等。初步结论是:(1)在减少早期车辙方面胶结料不如级配重要;(2)开放交通时混合料的温度对早期车辙有很大影响;(3)测量车辙深度用1.83m(6英尺)的直尺要比1.22m(4英尺)的直尺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重庆地区高速公路使用效果更好的新路面结构,结合重庆涪南高速沥青路面工程,进行了湖沥青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重庆地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下面层的应用研究。研究中为降低湖沥青改性沥青加工难度和确保湖沥青下面层的工程质量,取消软化点评价指标,以弥补湖沥青改性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差、抗车辙能力弱等缺点。通过改进的湖沥青复合改性方案对25%掺量的特立尼达湖沥青改性AC-25C沥青混合料进行了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并与常规沥青路面性能进行对比,同时进行试验路验证,为重庆地区湖沥青改性应用于路面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温拌沥青路面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具有节能减排、高性能、延长施工时间等优势,在工程中广泛应用,着重对其延长有效碾压时间进行了研究,掌握其碾压阶段降温速率情况,对指导温拌沥青路面碾压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室内试验模拟了基质和温拌(掺加改性剂FH-3)两种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首先通过整体测试分析两种混合料的内部降温速率特性,证明越靠近试件中心,混合料温度越高,降温越慢,且不同层面的降温速率各不相同;另外通过温拌与基质沥青混合料测试对比,结果显示降至同等温度,温拌混合料降温速率较慢,可以有效延长了5~7 min的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9.
《石油沥青》2007,21(5):72-72
1专利名称:环保改性沥青;2专利名称:高熔点天然沥青在石油沥青改性中的应用;3专利名称:一种热贮存稳定的聚乙烯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4专利名称:沥青改性剂及其使用方法;5专利名称:沥青砼钢桥面及其铺装方法;6专利名称:沥青路面坑槽冷拌修补材料SBS沥青液及其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用双层稀浆混合科填补20mm左右较深车辙时自身很容易产生车辙的原因,阐述了开发集料最大粒径为20mm的MS-6型超粗稀浆混合料的必要性。发现稀浆工艺与热拌热铺工艺不同,它不但要求集料级配能使微表处的密实度达到最大,而且首先要求的是集料级配能使稀浆混合料的和易性达到最佳。因此,总结提出了最佳和易性级配曲线理论、集料颗粒排列理论和反粒子干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最大密实度级配曲线理论确定了MS-6型微表处集料级配范围以及最佳沥青用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