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作为近代福州商业中心,双杭街区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历史商业街区,包含众多建筑类型。该文对其建筑进行全面的梳理和分类,并细致分析不同会馆的特色做法及其出处,福州商会园林建筑特色,上、下杭路口的两典型行当和双杭街区两种类型的住宅。  相似文献   

2.
福州双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福州的商业贸易中心,在明清时期空前繁荣,形成以"商"为主的大型多功能商业贸易街区。文章从福州商贸历史、区位条件、主要功能形态等方面对双杭历史商业街区的形成特点进行剖析,进而对其现状的保护和开发提出笔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城市的发展是不断摒弃旧有事物的过程,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求限制发展。为平衡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和满足现代生产生活发展的必需性,我国大量历史文化街区被改造成基于现代体验式消费需求和满足城市社区生活需要的户外商业步行街区。本文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的常见问题,归纳国内古今商业街特点,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引入对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成果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福州上下杭历史街区是由于港口贸易而形成的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商业文化内涵,这里孕育了早期的物流业,是闽商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本文以探究城市历史商业街区的价值为目的,在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的基拙上,介绍了福州古城的成陆过程与上下杭的由来,分析了上下杭街区与福州古城的关系,通过对上下杭街区形态、肌理和建筑特色进行现状分析,探究上下杭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街区蕴含着丰富的城市记忆,反映了城市发展的有机更新,同时体现了该城市街区的传统文化特色。以对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的反思为切入点,论述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必要性,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初期存在的诸如单纯静态保护、过度商业开发、"仿真更新"假文化蔓延等问题,并基此以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为例,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梳理、总结了其保护与更新经验,提出了当前解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面临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福州三坊七巷南街地段建筑设计方案为例,从历史空间、城市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角度出发,探讨了历史风貌区建筑更新的设计出发点和设计要义。新建筑在建筑尺度与规模上形成历史街区与现代城市生活主轴的有机对话与和谐过渡,体现福州民居与现代建筑杂糅的建筑空间和形态。  相似文献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随着人们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探索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对城市中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的认识不断加深,保护理念和实施策略也日趋成熟。我国在经历了一个城市盲目发展的阶段以后,开始在保护城市中特有的历史风貌的同时,将历史地段的保护合理地纳入与城市总体环境同步发展的范畴.已经越来越引起政府、建筑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蔡萌  侯洁静 《城市建筑》2023,(10):46-49
历史商业街区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道,蕴含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体现着地方最具在地特色的风土民情,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传承和发展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成为更新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以青岛台东历史商业街区为例,从历史、经济、规划、建筑等多个方面提取台东历史商业街区的文化元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传承和重塑台东历史商业街区文化的策略,从文化重塑的角度为台东历史商业街区的更新改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传统历史街区作为城市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因素。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作为中国最具文化代表性的街区,在建筑空间、街巷空间、景观园林空间体现出地域文化特色。本文从三坊七巷的改造背景入手,通过对三坊七巷改造前后公共空间环境的对比分析,以及对商业运营情况的探讨,以期探寻文化历史街区更新中本土化继承的完美方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福州的三坊七巷为例,旨在研究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整体保护和更新方法。探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对历史文化街区实施可持续的动态保护避免其阻碍现代化城市建设,以使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自发式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市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街巷、院落、建筑及民俗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中华巴洛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规划是基于文化生态及有机更新等理念,从物质文化形态层面、文化与社会经济层面及文化价值与社会层面进行的保护和更新。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前提下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区域的活力、创造与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新文化,为传统风貌的保护和地域文化的传承,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全面复兴,探索适合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一种,反映了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剪影,是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缓解城市病对街区的损坏,诸多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了传统商业街区的更新保护,但早期粗放式的更新建设带来了街区的商业空间格局地位下降、物质形态庸俗化、同质化及城市商业文脉中断等问题。针对这些遗留问题,文章尝试以微更新作为传统商业街区的精细化更新手段,以城市触媒元素为更新落实的切入点,以温和低冲击的方式从物质形态、非物质形态及公共政策导向由表及里地探索传统商业街区的现代化更新保护。  相似文献   

13.
浅谈十八梯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玛璐 《华中建筑》2012,(7):127-130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重庆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传统建筑文化氛围正在逐渐被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所取代。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传统本土文化对于城市个性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重新审视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价值。该文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对典型的老重庆街区十八梯片区进行分析,讨论其价值与挑战之所在,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证城市正常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与振兴历史街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文献资料,详细分析了福州三坊七巷和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现状,结合其街区主要构成要素及其价值,查阅文献资料,立足两者不同的历史地位以及规划实施后的具体情况,结合街区改造更新成果,对福州两大类型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化与再生提出策略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要福州马厂街区历史悠久,建筑风格受西方影响,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征。这些建筑蕴含着福州的历史与社会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印记。对现有历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是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延续的需要。针对福州马厂街区的现状分析其建筑特征,思考当下马厂街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设计方法,以此试图探索一条适合马厂街区发展的建筑历史文化传承思路,为当下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南官河畔的台州路桥十里长街,是一典型滨水历史街区,本文力求从实际出发,在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历史商业街区的城市特征价值,研究体现城市历史特征的构成元素,挖掘滨水历史街区的核心原形空间,从而明确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复兴商贸街区、增添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内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已经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这些历史建筑及其所处的街区已经被视为城市的特殊符号之一。该文通过分析宜昌市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改造案例,首先梳理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的保存价值及现状问题,进而提出二马路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念,接着探讨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更新的措施:保护与修复、维修、更新与利用,并获得一些启示,以期为今后设计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永胜  张定青 《华中建筑》2010,28(4):132-135
通过西安市三学街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规划设计案例,探讨了对历史街区和传统建筑进行保护和更新的过程中,要想挖掘传统文化及建筑空间的内涵,就必须在延续城市文脉、保护历史街区空间格局与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提升现代居住生活品质,为城市增添活力,从而使历史街区在传统回归中具有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城镇化“下半场”, 城市发展的范式产生转变,历史街区价值逐渐 显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更新进程 中的重要类型。本文聚焦纽约历史街区保护更 新模式的研究,以纽约格林威治村历史街区为 研究案例,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纽约市《城市 地标保护法》出台后,纽约市应对不同尺度、不 同类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模式机制。研究 以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项目为对象,从历史街区 遗产价值与更新模式相互关联的维度,梳理历 史街区的发展背景和空间演化过程,解析了历史 街区的层积性的历史价值、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和 多样性的美学特征,详细阐释了应对历史文化传 承和城市更新发展双重目标导向下,纽约历史街 区从建筑单体到街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项目 的保护更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面临着个性趋同的危机。历史街区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成为发展城市个性的重要方面。然而,在街区开发中,城市特色与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街区逐渐走向"千街一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其发展脉络后,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入手,分析街区建筑、街巷和文化等特征,探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思路及策略,力求保护与恢复街区的功能与风貌,探索适合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