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专利所提出的采煤工作面自动化迈步式液压支架为英国弗里有限公司所创制。该支架可随工作面的推进自行前移。该支架组包括下列装置:两个支撑顶板的液压支柱千斤顶;一个处于两支柱千斤顶之间以使支架作水平移动的液压迈步式千斤顶;压感开关(它可在一个支柱千斤顶顶柱子过程中遇到阻力时调节压力);自动程序控制装置。作业程序如下:缩回一个支柱千斤顶,缩回或伸出迈步千斤  相似文献   

2.
<正> 1 DC90A型便携式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阻力检测仪完成单位煤科总院开采所鉴定日期1991-01-20 技术水平国内先进该仪器可在工作面快速进行单体支柱工作阻力检测。采用电阻应变原理,可与YJK4500本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工作面过空巷基于传统支护方法,不能较好地适应多变的地质条件的问题,以大同煤矿集团永定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81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基本顶变形特征,提出了综放工作面过空巷泵送支柱技术。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距空巷距离减小,利用泵送支柱支护的空巷围岩垂直应力呈"双峰"-"孤峰"-"双峰"变化,围岩移近量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说明泵送支柱能够承受工作面超前支承应力,保证工作面安全通过空巷。该技术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空巷顶底板最大移近量为282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152mm,围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高档普采工作面中的单体液压支柱的特点及其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单体支柱三用阀性能的微机辅助测试系统张日华,管前新(昆明工学院)DZ系列单体液压支柱为恒阻式支柱,它与金属顶梁相配合,供煤矿一般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支护顶板用。三用网是单体支柱的最重要部件,由于批量大、检测项目较多,实现自动检测,对提高生产率、减小劳动...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液压切顶支柱作为普采工作面的一种新型特殊支护设备而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支柱的广泛使用中,更需要对其工作性能和密封性能进行测试和检查,以保证其正常工作。本文介绍了新近研制成功的ZYL-200/300型切顶支柱试验机,内容包括该机的技术特征、主要特点,试验方法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第一根DZ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由煤科总院北京开采所设计,于1978年在常州科试中心试制成功后,经过十年的推广使用取得了较好的声誉,特别在发展高档普采工作面中效益更显著。本文介绍常州科试中心在制造单体液压支柱中的工艺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各作业工序对电磁辐射测量的影响,在长沟峪煤矿回采工作面进行跟班测试,并对各回采工序的电磁辐射监测信号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绞车、刮板输送机、电铃等电气设备对电磁辐射测量的影响最大,是在线式电磁辐射监测的主要干扰源;支柱加压、人员走动等非涉电作业活动对电磁辐射测量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为现场使用电磁辐射临界值法判别煤岩动力灾害危险时排除干扰源的影响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BJZ-1型泵站节能自控仪王起明(湘潭矿业学院)乳化液泵站(简称泵站)是煤矿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液压支架和移溜的动力来源J一般泵站距使用地点较远,其工况为满负荷与卸荷交替24小时运行状态。特别是中小型采煤工作面,满负荷运行时间约15%,不仅大部份...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影响回采工作而来压显现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通过Levenberg Marquardt优化算法来改进人工神经网络,以现场实测工作面支柱支护阻力、超前支护下沉量和推进步距等作为样本值,建立了综采工作面矿山压力来压预警预报神经网络模型,并以此为核心设计了回采工作面预报预警系统,该系统包括工作面及两巷数据录入与管理、数据综合处理、数据动态曲线分析、压力预报预警、数据报表打印等功能。并利用该系统对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矿新源井12101同采工作面来压进行预报预警,正确地预报了工作面的来压及各种安全因素的预警,避免了回采工作可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工矿自动化》2019,(5):104-108
在分析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石泉煤矿19022工作面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提出适用于石泉煤矿的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方案:回采巷道超前加强支护选择高强度锚索配合单体液压支柱迈步抬棚;对采空区至超前支护段的巷道顶板实施预裂爆破,构成卸压时的断裂切顶线;工作面后方的沿空留巷采用贴帮丛柱+单体液压支柱抬棚+液压抬棚的形式进行补强支护。矿压监测结果表明,巷道顶板平均下沉量为95 mm,两帮平均移近量为225 mm,符合巷道断面变形要求;巷道支架平均支护阻力为33MPa,符合巷道支护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工矿自动化》2017,(11):90-93
针对榆林矿区某矿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风巷采用超前支架、单体支柱或木垛进行超前支护存在支护效果差、支护速度慢、支护成本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大采高垛式液压支架。对该支架在顶梁偏载与底座扭转、顶梁扭转与底座集中载荷、顶梁集中载荷与底座偏载3种工况下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应力云图和变形云图发现该支架整体受力均匀,无明显应力集中现象,且支架未出现较大变形;对该支架进行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支架支护作用下的巷道围岩变形量小,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巷道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技术现状,并将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分为生产设备、辅助设备、测控系统;针对目前业内工作面名称混乱的情况,认为"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命名比较恰当;提出了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技术可划分为综采工作面局部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半自动化、综采工作面全自动化、综采工作面智能自动化4个等级并给出了具体特征;介绍了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的发展途径,指出把自动化综采工作面看成是一台可以自动行走、自动割煤、自动支护、自动装煤、自动运煤的大型机器更符合实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综采工作面的无人化和少人化是解决煤矿安全的核心课题。文章指出应从综采系统的整体角度来思考自动化采煤问题,并将综采工作面的设备分为生产设备、辅助设备、工作面控制中心,指出了各种设备的控制要求;重点阐述了工作面控制中心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介绍了综采无人工作面的组成,给出了综采无人工作面的系统架构及特点;最后认为综采无人工作面可实现四级监控、三级控制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5.
《工矿自动化》2019,(12):7-11
冲击地压危险性是孤岛工作面的一种自然属性,防冲减压会影响孤岛工作面正常推进速度,加大煤层自燃危险性,因而确定孤岛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时,必须要考虑防冲要求。针对以往孤岛工作面安全推进速度的确定较少考虑冲击地压危险性的问题,以济宁二号煤矿93下05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终采线处上下邻近采空区的贫氧特性和工作面采空区的危险性区域分布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当O2体积分数为6%时,煤样由初始条件氧化至达到临界温度的时间为253d,应保证工作面在253d内回采完毕;考虑防火要求,安全推进速度应不小于为3.7m/d;考虑防冲要求,优化后未保护区和保护区的安全推进速度范围分别为3.7~5m/d和5.04~8m/d。该推进速度不仅保证了93下05工作面回采期间三面采空区的煤自燃安全,而且不会给工作面带来新的冲击地压危险,确保了工作面生产周期内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16.
<正>由天地(常州)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刨煤工作面控制通信装置用于刨煤工作面,实现对刨煤机、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工作面巷道带式输送机及泵站的工况检测、控制与保护,工作面及工作面巷道语音对讲和预警,工作面数据上传等。装置主要功能:具有远控、自动、检修、点动多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煤科院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新研制成功,用于维修单体液压支柱设备的四种机器。它们是清洗支柱表面的QX-1型喷射式清洗机;清洗支柱小零件的LX-1型零部件清洗机;珩磨支柱油罐用的HM-1型立式珩磨机;测试三用阀性能的ZS-7型三用阀试验台。文内就机器的结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立足于采煤工作面下单体液压支柱各点的压力值的点面分析。对实际作业中各个支撑点处的压力值进行数据采集。在各个点出设置压力阀值,通过空间数字模型下的压力值进行差值和变异分析,将空间中的点压力值转变成空间曲面压力网,得出超出压力阀值和压力变化急剧的区域,以便于对危险区域进行监控和防护。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针对现有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仅针对整个矿井,无法体现工作面通风情况的问题,提出了高瓦斯工作面通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得出了直接影响工作面通风效果的8个评价指标,包括工作面风速、工作面温度、工作面湿度、工作面粉尘浓度、风量供需比、工作面瓦斯体积分数、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回风巷瓦斯体积分数,给出了各评价指标的取值范围,并建立了各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于寺河煤矿W1301工作面通风效果评价,结果验证了该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正> 一、自动化技术的现状在日本,采煤工作面越深煤层越薄,同时伴随着高温、潮湿,在此情况下既要确保安全,又要提高生产率,就必须开发各种高性能的采煤设备,并实现其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