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联研制的T-64主战坦克是世界上最早在军队服役的第三代坦克,1970-1980年间成为苏联陆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没有对外公布这种坦克的具体性能数据,至今也未向任何国家出口。T-64坦克、T-72坦克和T-80坦克的关系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被外界基本搞清楚。所以,长期以来T-64主战坦克一起蒙着一层神秘面纱。随着T-64主战坦克的解密,对这种坦克的各种猜测有了较为准确的说法。  相似文献   

2.
T-64主战坦克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进行现代化改进,并在其底盘基础上研制了多种变型车,做到了物尽其用,并节省了研制经费和研制周期,为提高苏联陆军的战斗力作出了积极贡献。T-64坦克是第一种投稿战争中使用的莓三代坦克。它于1979年12月在苏军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首次亮相。T-64系列坦克共生产了14495辆,其中绝大部分是T-64B坦克,全部装备前苏军。到1994年初,俄军装备有11495辆,乌克兰军队装备2013辆,全部为T-64B坦克。本文主要论述T-64坦克的型号发展(各型号之间的主要区别)和变型车。  相似文献   

3.
郭兴 《国外坦克》2006,(9):33-36
T-64主战坦克的研制成功在世界上引起极大的轰动,是一种世界级的坦克。它比德国的“豹”2主战坦克早10年、比美国的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早12年、比英国的“挑战者”1主战坦克早14年。T-64主战坦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决定了苏制坦克的发展方向。但是,T-64坦克的问题也不少:发动机极不可靠,火炮和自动装置弹机也时有故障。为此,设计单位不断对其进行改进,使其成为当时苏联陆军一线主战装备,并为苏联后来的坦克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坦克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时印度与英国维克期公司签署了有关在印度南部的阿瓦迪市建立坦克工作的协议。该工厂于1966年建成,命名为阿瓦迪重型国辆厂,当时的任务是保障“胜利”坦克的生产。后来该坦克厂便成为印度坦克的重要生产地。先后生产过“胜利”,T-54/55,T-72M1。“阿琼”,T-90S等坦克。  相似文献   

5.
坦克乘员本节将探讨和评估坦克乘员组的演变过程,分析确定坦克乘员人数的依据,具体以苏军的T-34、T-54中型坦克和T-64主战坦克为例。T-34-76中型坦克乘员4人:车长(火炮引导手)、驾驶员(机械师)、装载手和炮长(无线电员)。4名乘员有3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承担2项职能。具有专长能力的人可以兼顾这些职能,而要此人同时履行全部职能从精神和体能上讲确实不可能。然而,如驾驶员可能会停住坦克,以排除坦  相似文献   

6.
苏联/俄罗斯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研制100毫米坦克滑膛炮,尔后首先在T-62坦克上采用了115毫米滑膛炮。从T-64A坦克开始安装125毫米滑膛炮以来,苏联/俄罗斯坦克一直使用125毫米滑膛炮。为了满足国际市场的需要,目前俄罗斯又研制出120毫米滑膛炮。  相似文献   

7.
郑翔 《国外坦克》2006,(9):25-26,31-32
T-64主战坦克于1966年12月30日装备苏军。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最早装备部队的第三代坦克。它采用的结构和技术方案在苏联坦克制造史上是新的,在世界坦克制造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可以说,该车是苏联坦克的继承与创新典范,其总体布置及其主要部件,如车体.炮塔,自动装弹机,传动装置等,在苏联后来研制的主战坦克上得到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长弓 《国外坦克》2005,(11):24-26,31-32
苏联坦克在二战中力挽狂澜,独领风骚。战后.先进的坦克技术更是让西方大惊失色、坐立不安。苏联有不同于西方独特的武器发展思路.再加上国内两大坦克研究设计局的争宠和政治上的微妙关系.苏联(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为俄罗斯)的坦克型号繁杂,常常给军事爱好者眼花缭乱的感觉,对每种坦克的发展思路和改进情况更是一知半解。本文将以苏联二战后的坦克发展为线索,着重介绍每种坦克的改进情况。二战后.苏联坦克生产集团有两个:原科京的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西方在战后称其为鄂木斯克集团;科什金的哈尔科夫设计局.后被称为下塔吉尔集团。鄂木斯克集团在二战期间的产品有:KV-1、KV-2.JS-2和JS-3.战后是T-10、T-64和T-80坦克。下塔吉尔集团在二战中的产品有:T-34和T-44坦克,战后是T-54.T-55、T-62、T-72和T-90主战坦克。苏联的所谓四大坦克研制基地.在西方人眼里实际上还是归属于两个超级复合体,那就是鄂木斯克集团与下塔吉尔集团。  相似文献   

9.
谢国华 《国外坦克》2006,(12):52-53
苏联T-72主战坦克从1973年开始装备苏军到1999年共装备28个国家达20000多辆。其低廉的造价和简单耐用的特点很受前华约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至今该车还在很多国家中服役。随着冷战的结束.主战坦克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现有主战坦克的改进和升级。南非IST动力公司看准了T-72主战坦克火红的改进市场.近日推出了T-72主战坦克的火控改进组件,这将意味着给T-72主战坦克带来更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俊阳 《国外坦克》2006,(2):38-40
位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莫洛佐夫坦克设计局曾研制并生产了闻名遇迩的T-54/55坦克,该坦克经过50多年的风雨洗刷,依然活跃在众多国家的装甲部队当中。为了使数量庞大的T-54/55坦克能够胜任不断更新的军事任务,莫洛佐夫设计局曾先后多次对它进行了改进。其中,T-55AGM主战坦克是改进比较成功的一种坦克.其综合战术技术性能与以往的T-55坦克相比有了质的飞跃,已基本达到世界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在苏联坦克制造业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科斯坚科撰写的专著编译而成。科斯坚科曾担任苏联部长会议军事工业委员会副主任,主管苏联坦克装甲车辆的研制与生产。他参与了T-54B、T-55和T-62坦克的设计工作。参与了T-10坦克和BMP-1步兵战车武器系统的设计,曾担任T-64坦克的主管工程师。本文根据其2001年出版的《坦克(人机环境)》编译。尽管此文撰写时间较早,有些例子和数据已显陈旧,但其提出的许多观点仍值得人们今天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郑翔 《国外坦克》2004,(2):27-32
俄罗斯T-90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开始于1990年(项目代号188),1993年夏季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城举行的武器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1994年开始小批量生产。到1995年9月,俄罗斯陆军订购了107辆,用以装备俄军远东军区的部队。此后该车在国际武器装备展览会上频繁亮相,寻求买主。出口型号为T-90C主战  相似文献   

13.
施征 《兵工科技》2003,(8M):50-52
T-64U型主战坦克是T-64系列中的最新型号,它由乌克兰莫洛佐夫设计局负责改进,其目的主要是用于乌克兰陆军装备的1500多辆T-6481/B2型主战坦克的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14.
施征 《国外坦克》2007,(12):40-45
于1999年9月出现的乌克兰T-64U型主战坦克(项目代号447AM-1),是T-64系列中最新的型号,它是由乌克兰莫洛佐夫机械设计局(也被称作哈尔科夫机器制造设计局)负责改进的,其目的主要是用于乌克兰陆军装备的1500多辆T-64B1和B2型主战坦克的现代化升级。  相似文献   

15.
生产量最大的中型坦克——苏联T-54中型坦克发展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54中型坦克是20世纪50-80年代苏联陆军中一种十分成功的主战装甲装备。从T-54-1坦克问世,发展至T-54B坦克,已正式成型。它与其改进型T-55坦克一起构成了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坦克,直到现在仍在不断改进提高。这不仅是因为这两种坦克达到了火力,机动性和防护力的最佳平衡,技术状态稳定,随时都可以由上至坦克工厂下至拖拉机工厂和重型机械厂大量生产,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代表了当时和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坦克设计的最高水平,奠定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战坦克发展的方向。 T-54/55坦克的总生产量达7万余辆,现仍有2.4万辆在62个国家服役,是世界上生产量最多的坦克,其中约5万辆由前苏联生产,其余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等国按照许可证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年的多次局部战争中,我们都可以看到T-54/55系列坦克的身影。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丰碑式的作用。本文重温它的设计思想,发展过程和改进思路,如果对读者深刻认识坦克的发展规律有所帮助,作者胜感欣慰。  相似文献   

16.
施征 《国外坦克》2009,(3):26-26,31-34
针对俄军装备的数以万计的各型T-72主战坦克,位于俄罗斯下塔吉尔的乌拉尔运输车辆设计局开发了一系列升级包,以期提升T-72坦克的关键性能。目前,设计局推出了2个  相似文献   

17.
《国外坦克》2013,(2):27-30
俄军已经宣布T-64坦克退出现役并报废,而乌克兰则在其基础上改进出T-64E主战坦克和BMPT-64重型步兵战车。该步兵战车其实就是将T-64坦克底盘首尾反过来改进而成的重型步兵战车。该型步兵战车火力齐全,配有1门2A42型30mm机关机关炮、2挺机枪、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和烟幕弹发射器。防护能力达到北约标准协定4569的4A级水平。战斗全重34.5t,乘员3人,载员12人。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是坦克生产大国,历史悠久,坦克发展自成一体,其战后发展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有T-72、T-80和T-90等,尤其是最新推出的“黑鹰”和T-95堪称第:代主战坦克中的佼佼者俄罗斯第三代主战坦克中产数量大,使用范围广,具有鲜明的技术个性,甚至从某些方面上看,俄罗斯算得上是坦克技术发展的拓荒者.它率先发展起来的一些技术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坦克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T-90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是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研制的第一种主战坦克,1993年夏季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城举行的武器装备展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尽管T-90坦克已装备俄军十多年,并在印度等国家的军队中服役,但它至今仍然是世界主战坦克中最优秀的车辆之一,被俄罗斯资深专家称为“祖国坦克制造业的骄傲”,在俄罗斯坦克制造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该车的情况,本文作者根据最新收集的资料撰写该坦克专题文章,向读者揭示T-90坦克鲜为人知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20.
据最新消息,秘鲁放弃采购MBT-2000坦克转购乌克兰台风-2主战坦克,也称为提丰(Tifon,希腊神话中的百头怪兽,口能喷火)。该车是乌克兰莫洛佐夫设计局在T-55坦克基础上采用大量新技术改进而成,其作战性能接近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水平。该车保持了T-55系列坦克的传统布局,但换装了更好的基本装甲、附加装甲、主动防护系统和口径更大的滑膛炮,安装了改进型火控系统和新的推进系统。从该型坦克的改进成功,可洞悉乌克兰战车技术发展动向,其后续技术进步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