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素霞 《硅谷》2012,(12):48-48,108
基于数据结构的程序递归算法设计是当前软件设计中比较的常用的一种方法和技术。由于递归程序算法省略程序设计中的很多操作细节,大大简化程序的设计过程,而且递归程序算法的结构看起来非常清晰,并且程序的易读性也很好,最重要的是递归程序算法的正确性可以比较容易得到验证。总之,递归程序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从对递归算法的介绍谈起,然后对递归算法的实现策略进行系统的分析,最后就递归算法的设计方法及其应用进行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针对语音自适应增强的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必须已知参考信号的约束条件,将小波技术引入RLS算法中,提出了一种语音自适应增强算法—小波递归最小二乘算法(WRLS)。无需参考输入和输入信号的延时量,而是用小波分解、合成技术初估期望信号,以此获得先验误差;再用RLS算法求解滤波器权系数修正量;同时采用"块"和"符号"技术减少权系数修正的运算量,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增强效果明显优于谱减法和小波增强法。  相似文献   

3.
在水下爆炸冲击载荷作用下,舰船通常采用冲击谱来考核设备抗冲击性能。但由于没有统一计算标准,不同工程人员采用冲击谱的算法不同,得到的计算结果差异很大。针对现在已有冲击谱的不同计算方法,分别采用直接积分法、递归法、三次样条法、递归滤波法等计算方法对滤波后的信号求解冲击谱,通过改变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分析不同计算方法的使用条件、精度、效率。结果表明在采样精度一定时,与其他方法相比,递归法、递归滤波法计算效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实际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4.
戴逸松  李雅琴 《计量学报》1996,17(2):142-148
用于非有理谱随机信号功率谱估计的非递归带通数字滤波算法,即使采用FFT快速算法,仍有计算量较大的缺点。因此,对于较宽频率内随机信号谱估计不太实用。由于递归带通数字滤波算法在大减少计算量,可以用于同信号谱估计。本文讨论了这种算法用于谱估计的性能,给出算法参数选择原则,并给出谱估计实例。  相似文献   

5.
量块组合(38块组)自动选择的递归算法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量块组合选择原则、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将计算机编程技术创新性地引入量块组合选择,设计一套递归算法用于38块组量块选择计算,实现了量块的自动选择,提高量块选择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Hanoi塔问题非递归算法的比较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Hanoi塔问题现有的五种递归算法和非递归算法进行了时间测试,发现现有的非递归算法随着盘子数n的增大,在时间效率上不如递归算法,在空间效率上的优势也不明显.作者采用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非递归算法.本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较大地优于现有的非递归算法,也明显地优于递归算法.并且可以根据需要,增大编码的重数,从而使时间效率成倍提高.  相似文献   

7.
针对金属板疲劳损伤演变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提出了基于Lamb波交叉递归分析的疲劳裂纹量化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从结构动力学角度采用交叉递归图分析了损伤信号与无损信号在相空间中的非线性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交叉递归量化分析(cross-recurrence quantification analysis, CRQA)特征对Lamb波信号中的裂纹损伤进行表征。接着,结合CRQA特征的状态相关性、单调性、鲁棒性及特征间的关联性进行特征的优化选择,采用支持向量描述模型对优选特征进行了融合,构建了金属板疲劳损伤的统一量化指数。最后,采用铝板随机裂纹仿真试验与铝板弯折试验对该研究提出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amb波交叉递归分析的损伤评估方法突破了Lamb波的多模态性、散射性、损伤波包的微弱性造成的损伤特征提取困难的问题,不仅能够对金属板疲劳损伤进行有效的量化评估,还具有较好的噪声鲁棒性,在复杂结构疲劳损伤检测与评估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盲自适应多用户检测的典型算法主要有:最小均方算法、递归最小二乘算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而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收敛速度快、跟踪性能强,数值稳定性好。本文在同步、异步加性白噪声、用户满载、阵发性强干扰等通信环境下对算法的时间平均信干比(SIR)、平均输出能量(MOE)和误码率(BER)作了仿真测试,对比分析了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治法解决L型骨牌覆盖问题,给出了逻辑结构清晰的递归算法,并用Java语言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递归图只能对信号进行定性分析,不利于其深入应用的缺点,应用递归定量分析方法对各种故障模式振动信号进行定量分析.采用确定率和层流率组成齿轮故障识别的特征向量,并结合高斯混合模型实现齿轮故障模式识别.以齿轮故障实验台上所测取的实验数据为对象,分别采用Re-substitution检验法,Jackknife检验法和Independent dataset检验法对提出的方法和RBF人工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递归定量分析与高斯混合模型相结合应用于齿轮故障模式识别具有更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1.
目前都是数据信息爆发时代,目前高校大学生数据管理系统缺乏大数据处理技术,对相关信息和数据处理到较为片面化,所以该文在在线教育基础下,对高校学生大数据管理系统进行设计,该文主要从当下在线教育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大数据管理系统进行分析,对总体构架进行描述,着重分析其算法,该设计主要采用Apriori算法和决策树算法,在这2种算法中,系统可根据算法进行分类处理,并对当下在线教育环境下的高校学生大数据管理系统应用进行设计,主要采用Apriori关联算法进行计算,以教育系统中成绩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规则1、2和3自信度分别为100%、50%、50%,所以学好组合数学的学生,有助于算法设计,组合学生数据表明先学课程便于后期理解,能够提高高校学生的成绩。  相似文献   

12.
肖沐林 《硅谷》2010,(19):185-186
H.264/AVC是JVT(联合视频组)和MPEG(活动图像编码专家组)联合提出的具有更高压缩效率的视频编码标准,主要分析本编码器主要采用的快速算法有:帧内模式快速选择算法、帧间模式快速选择算法、快速运动搜索算法等内容,对于进一步深化设计H.264/AVC编码器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可视化技术目前常常用于科学计算的结果展示.针对不规则三角网(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递归生长算法,提出将可视化技术从应用于TIN生成结果扩展到应用于TIN生成过程的思想,探讨了面向过程动态实时可视化的内容,将图元可视化内容归纳为颜色、尺寸、位置和文本4种状态.结合Delaunay三角网的递归生长算法,深入研究了活动图元的位置状态问题,利用OpenGL验证了动态实时可视化的可行性.这一思想可有效支持TIN相关算法的研究与设计.  相似文献   

14.
基础频率响应的离散时间有理近似是构建基础振动分析的时域递归算法的起点,离散时间有理近似的稳定性和精度决定时域递归算法的稳定性和精度。该文采用双线性变换法从基础频响的连续时间有理近似获得离散时间有理近似,避免离散和连续时间频率相等情况下由于离散时间有理近似的周期性而产生的高频尾部丢失和混叠现象,保证离散和连续时间有理近似的稳定性和精度一致。基于部分分式展开,获得的离散时间有理近似分别实现为直接型和并联型时域递归公式。通过分析几个典型基础振动问题并与Wu-Lee集中参数模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双线性变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品配合图的装配顺序自动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装配顺序规划( ASP) 是基于装配建模的装配工艺顺序的自动规划生成, 是DFA( 面向装配的设计) 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采用配合条件法进行装配顺序求解, 装配体采用其部件与部件间的配合关系来描述, 从部件间的配合关系可得到其装配体配合图。本文还在原算法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些约束来降低算法的计算量, 使得算法更为简洁。该法在AutoCAD®设计平台上实现, 并采用装配体实例加以检验。  相似文献   

16.
结合所开发的原材料切割系统,详细介绍一个切实可行的算法。在算法实现中采用递归程序非递归化,提高软件的运行效果。实际原材料切割数据在软件系统下的运行结果表明本文在解决原材料切割优化问题中的效果是极为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首先阐述了关键步分解法的基本思想和操作步骤,然后重点论述了该方法在算法设计与描述中的具体应用.实践证明,与结构化设计方法和Jackson系统开发方法相比,该方法在算法设计与描述中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给出利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设计光学薄膜的具体过程.由数字滤波器设计软件,按照光学薄膜的设计要求给出光学薄膜目标谱传递函数,将光学薄膜传榆矩阵表示为格型数字滤波器传输矩阵的数学形式,导出等光学厚度光学薄膜传递函数的递归关系式.利用光学薄膜传递函数递归关系,采用剥层算法计算出各膜层的折射率,得到满足目标谱传递函数的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描述了线缆绝缘断面尺寸测量系统的构成、系统标定、图像识别、数据计算的设计思路和部分算法,以此说明该测量系统在该测量领域具有准确、高效和数据的可追溯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MOTIF合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军  谢铁邦 《计量学报》2004,25(3):207-210
MOTIF合并算法本质上是一种递归算法,因此给程序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中详细分析了MOTIF合并算法的设计要点,给出了算法的伪代码,并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演示了算法的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