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6 毫秒
1.
哈密地处祖国大西北,是一个小型地区广播电台。但是,随着广播节目播出时间的延长和节目内容的增多,我们深切感到传统录音设备技术指标低,故障率高,手动播出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有广播工作的要求。为了发展广播事业,提高播出质量,必须对广播电台传统的录音方式进行一场革命。为此,根据我台资金不足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步实现音频工作站自动化播出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以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对电视节目这一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这种要求,各电视台在播出图像质量、时间长度、播出时效性、节目多栏目及栏目时段化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对实现这一切起着关键作用的播出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完成“安全优质”的播出要求以及减轻播出人员的劳动强度,采取自动播出系统无疑是目前最佳的选择方式。 下面谈谈我对目前中小型电视台自动播出系统选型与配置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台的播出方式发生了变化,播出时间的增加以及播出方式变为硬盘播出,都对播出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加复杂细致的要求为了保障系统高可用和端到端的安全,我台在播出的各项操作流程、应急方式和人员管理的规章制度都在不断变化、更新,以适应新的运行方式和体制.本文从作者的实际工作情况谈谈电视播出机房的安全策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对“安全播出”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发射台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旧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因此对发射台进行自动化改造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刘燕君 《广播电视信息》2011,(2):100-101,99
广播已经证明是所有传播形式中非常有效的一种,广播对声音有更高的要求,通过优美的声音和具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给听众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技术上,在某一特定的场合直播,故其技术方案、播音设备、播出方式都要依据其特殊的环境条件来进行设计,配备,安装,以确保直播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数据化已经成为电视台主导的节目生产形式,以网络共享的方式进行节目制作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但制作与播出的联通效率依然不高。盐城广播电视台的节目制作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建成了硬盘播出系统,两边均以数据形式进行各自的流程,但制播互通环节依然是磁带,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数据形式将制作与播出打通,以建立新型的制播系统。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对电视画面质量和音响效果要求不断提高。为满足广大观众的需求,中央台和各省市电视台始终注重着设备的更新和升级。由于趋近性的心理,人们对县级广播电视台节目情有独钟,而目...  相似文献   

8.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播出设备逐步由模拟设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同时,广播电台播出节目套数逐步增加,播出时间不断延长。在这种情况下,建设一个高安全性、易使用、易维护的现代化播出系统,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电视台节目播出过程中,有效的提升广播电视台播出机房维护技术水平对提升节目播出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本电视台的实际发展情况,积极的探索出符合广播电视台发展的维护技术,不断提高机房的发射效果,从而促进广播行业的发展。此外还需要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不断完善播出机房维护管理制度,以便可以技术对各项故障进行处理,还要对机房的内部零部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从而为机房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广东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播出系统的安全性,按照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系统安全等保的要求,需要设计一套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防止外界非法操作对业务系统进行试探和攻击。广东广播电视台4K超高清电视安全以播出需求为基础,为适应全媒体时代下的电视节目的生产、播出,需要全面整合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现有超高清、高清、标清系统资源,重构电视播出业务生产流程,对系统进行安全加固,满足当前电视播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广播播出网以其数字化、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编辑方便、安全可靠等优点为各广播电台所接受,现在绝大多数广播电台已经使用广播自动播出系统。广播网要求安全系数很高,节目来源多种多样,另外自动播出网软件大都由专业软件开发商提供并安装,因此用户还不能完全掌握播出网软件特别是服务器的安装和配置,即使能够自行安装,每次重新安装都要向开发商索要产权密码,这些都向播出网的防毒杀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播出网的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12.
广播传输通讯中,因为各种干扰源的存在和环境的影响,广播信号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变现象,给广播信号的使用带来了诸多影响,因此需要对广播信号的传输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发现不合格的信号立即警报,及时的进行调整,进一步提升播出质量,确保播出安全。本文针对广播信号监测系统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分析,分享笔者所在单位解决广播信号实时监测的技术架构方式,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广播电台的某些节目以热线电话的形式来进行 ,加强了主持人与听众的直接交流 ,很受听众的欢迎。但也有些弊端 ,如一些根本无法预料的猝不及防的恶意电话和不良言论 ,很可能通过热线电话随之播出 ,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后果 ,也会严重损害节目的声誉。因此 ,通过热线电话形式来开展电话谈话类节目的播出安全性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目前各广播电台普遍采用安装广播延时器的方式 ,来保障播出的安全性。即把向外播出的节目经延时后再播出 ,当谈话类节目中出现不良言论时可及时进行删除 ,使之不能向外播出 ,避免造成恶劣影响。我台现有两套立体声广播…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广播事业的蒸蒸日上,人们对广播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中波广播发射机以高稳定、高效率、大范围的特点受到广播工作者的青睐。对于全固态广播发射机的管理和维护要符合经济、安全、不间断的原则。不断的积累管理维护的经验、不断提升对设备机械的使用水平,在日常管理和维护中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为设备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广播的正常播出。通过对全固态中波广播发射机房的特点进行总结,对机房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广播电台作为一种媒体其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已逐步向产业化过渡,节目上也从以前单一的向听众灌输的模式逐渐转变成互为交流、互为沟通的形式,广播节目办得日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电台内部的管理也在不断深化,以适应广播不断发展的需要,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因而提高广播节目质量及播出质量极为重要。 1999年,无锡成立全国首家广电集团,为实现集约化管理、专业化分工,成立了广播中心,原电台的技术、广告、财务等部门相应归并到其它中心。广播中心以集中抓节目质量、提高收听率为重点,于是,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视听媒体的融合互联进程加快,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所面临的信息网络技术环境从封闭的、绿色的、可信的安全环境逐步转变为开放的、互联的、不可信的非安全环境。安全播出保障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防护对象从链路式、单向化、区域性的播出传输系统,转变为网络化、双向化、广域性的多媒体信息交互系统,保障内容从广播电视节目扩展到包含音视频、图片、文字、数据等各种终端多媒体展现信息。面对安全环境和需求的变化,现有的安全播出的管理方式方法、技术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要求,亟待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如何考虑县级广播电台机房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和广播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广播节目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县级广播电台,播出时间比过去大大增加,信号由过去的单声换成了现在的立体声,传输也由一条铁丝、一只扬声器变成了光缆、电缆的混合传输、有线无线的立体覆盖,有的甚至还借助于网络,实现网上同步广播,使得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与制造厂家的多年努力,高清晰度电视传输格式已日趋成熟。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以数字方式播出高清晰度电视。数字电视广播不仅改善了目前的播出方式,同时还增加发射的信息量,扩展电视的服务范围。与普通电视不同,高清晰度电视所要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技术要求和日益复杂的广播环境,广播电视发射台的信号播控系统需要不断升级和改建。本文着重探讨了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信号播控系统的升级与改建,分析了升级的必要性和技术要点,从信源系统的改建、播出监视系统等方面,分析如何升级和改建广播电视发射台自动化信号播控系统,以降低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持续性,提高观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广播无线监测报警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我台广播事业的发展,广播的新型播出机制要求是:一方面主持人直播节目的比例增大,使得节目播出的人为控制影响因素增大;另一方面,由于全天24小时播出,以及调频发射采用固态发射机,广播信号的接收状态如何,都需要我们采取措施,完善和提高广播无线接收的监测和报警系统的功能,以保证广播播出的技术质量,确保广播信号稳定,正常进入千家万户。1 功能与要求为达到上述广播无线监测和停播检测报警的目的,我们对该系统提出下列功能要求:(1) 实现实时、直观的监测要求。将我台5套节目、7个频率(3个中波台、4个调频台)的广播信号,转化为用7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