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碳钢与不锈钢在腐蚀浆料中冲刷腐蚀交互作用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安峰  邢建东  周心艳 《铸造》2003,52(4):260-263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系统地研究了碳钢与不锈钢在腐蚀浆料中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及其电化学行为。试验表明:①冲刷腐蚀和动态纯腐蚀极化曲线与静态纯腐蚀极化曲线截然不同,两者的腐蚀机理存在本质的差异;②T8钢以腐蚀失重为主,18—8不锈钢以冲刷失重为主,两者的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占其总失重率的60%以上,表明耐蚀不耐磨的18—8不锈钢和耐磨不耐蚀的T8钢在冲刷腐蚀工况中均难以胜任;③T8钢的冲刷腐蚀失重率和交互作用失重平均是18—8不锈钢的6倍以上,表明在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工况中,材料必须首先具有一定的耐蚀性,然后再考虑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冲刷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研究铬系白口铸铁在液-固两相液中冲刷腐蚀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提高白口铸铁铬含量,不仅可以明显减小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而且显著降低冲刷腐蚀总失重率;(2)纯腐蚀失重率接近纯冲刷失重率的20倍,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约占总失重率的70%,因此在本实验条件下,铬系白口铸铁的失效机理是以腐蚀加速冲刷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法系统地研究了20钢基体、两种Ni基涂层(Ni60JH和Delelo50)以及对比材料lCrl8Ni9Ti不锈钢在液/固两相流(5%H2SO4 15%石英砂)中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实验表明:(1)在冲刷速率为5—10m/s时,Ni60JH涂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比基体高8—15倍多,并优于1Crl8Ni9Ti不锈钢;DelelO50涂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比基体高3—5倍多.(2)随着冲刷速率的提高,4种材料的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在冲刷腐蚀总失重率中所占比例显著增大,由低速时的45%增加到高速时的80%,从而使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在冲刷腐蚀总失重率中占主导地位.(3)在纯腐蚀中,Ni60JH涂层和1Crl8Ni9Ti不锈钢以均匀腐蚀为主要特征,而DelelO50涂层和20钢以选择性腐蚀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与耐冲刷腐蚀合金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旋转失重实验研究了两种σ相强化的候选材料S1,S2和作为对比的316L在10%H2SO4+15%刚玉砂介质中的冲刷与腐蚀的交互作用规律及其与耐冲刷腐蚀合金设计的关系。结果表明,低含量,小尺寸的σ相对S1钢耐蚀性的影响不明显,仅能提高其低流速条件下的抗冲刷性能。相反,高含量大尺寸的σ相能显著提高S2钢在各种流速条件下的抗冲刷性,从而导致其交互作用和总失重率显著降低,尽管其耐蚀性相对很差,冲刷和腐  相似文献   

5.
铸造高合金不锈钢在稀硫酸水砂介质中的冲刷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平  蔡启舟  魏伯康 《铸造》2007,56(2):181-184
采用电子探针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成分Cr-Ni-Mo合金对铸造高合金不锈钢金相组织的影响,采用自制的冲刷腐蚀试验机比较了不同Cr-Ni-Mo成分高合金不锈钢和25.20不锈钢在模拟的强冲刷弱腐蚀介质条件(0.1MH2SO4+10%si02)中的冲刷腐蚀行为。结果表明,Cr、Mo合金元素促进组织中σ相的析出,Ni抑制σ相的析出;高合金不锈钢的冲刷腐蚀特征均表现为纯冲刷作用为主,腐蚀为辅,同时腐蚀与冲刷之间有很强的交互作用;or相没有降低高合金材料的耐蚀性,但明显提高了其抗冲刷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Cr系白口铸铁动态间腐蚀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定向凝固技术制备Cr系白口铸铁,用提取相表面订法制备碳化物蔗样,用失重法测定样品的腐蚀失重率,并通过电化学法探讨Cr系白口铸铁在腐蚀介质中的动态相间腐蚀机理,结果表明:(1)Cr系白口铸铁动态相间腐蚀失重率达Cr系白口铸铁冲刷腐蚀总失重率的50%以上,冲刷腐蚀交互作用失重率接近总失重率的20%;(2)碳化物与基体两相之间的腐蚀电位差是产生相间腐蚀的驱动力。在此过程中,高电位的碳化物为阴极受到保护,而低电位的基体为阳极补加速腐蚀,这是Cr系白口铸铁产生相间腐蚀的基本原因;(3)溶液的电阻效应使离碳化物超近的基体遭受的腐蚀严重,也促进相间腐蚀的产生,相间腐蚀发生后,在浆料冲蚀作用下,碳化物因暴露在外,得不到基体的支撑而被折断,加速 了材料的流失,严重地影响了Cr系白口铸铁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采用CO2激光器在45CrNi钢表面制备了5种不同钼含量的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借助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NiCrBSiMo激光熔覆层的腐蚀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对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镍基合金中加入钼,可以提高熔覆层的腐蚀磨损性能.熔覆层因腐蚀磨损导致的材料失重主要归因于纯磨损和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引起的失重约占总失重的24%~56%,纯腐蚀引起的失重可忽略不计.腐蚀磨损中的磨损失重是纯磨损失重的1.3~2.3倍,磨损增量超过交互作用总量的99%;腐蚀磨损中的腐蚀失重是静态腐蚀失重的1.4~2.7倍,但其量很小.  相似文献   

8.
用喷射式冲刷腐蚀实验研究了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和商用321不锈钢在含砂介质中的冲刷腐蚀行为,并计算了其在冲刷腐蚀条件下的力学和腐蚀交互作用分量。在单相NaCl溶液中静态条件下,高氮钢的耐蚀性能高于321不锈钢,在双相流介质中高氮钢的抗冲刷腐蚀能力亦高于321不锈钢。冲刷腐蚀不但加速了溶液中氧的传质过程,还破坏了不锈钢表面的钝化膜,使不锈钢处于活性溶解状态,以致电化学腐蚀速率增大两个数量级。交互作用中纯力学作用所占的比重最大。  相似文献   

9.
AISI316不锈钢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化学方法、微观形貌观察以及失重法分析研究了AISI 316不锈钢和Al2O3陶瓷摩擦副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磨损行为,探讨了摩擦对不锈钢腐蚀行为的影响以及腐蚀磨损交互作用。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摩擦作用显著增加了AISI 316不锈钢的腐蚀倾向,其腐蚀率显著增加。纯磨损量占总腐蚀磨损量的76%~88%,材料的损失主要是由摩擦作用所引起,腐蚀磨损交互作用量占总腐蚀磨损量的12%~24%,腐蚀磨损交互作用是影响材料耐磨蚀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模拟弱酸性铜矿浆,运用静态浸泡、动态冲击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测定了试样静态浸泡失重、冲击腐蚀磨损失重及电位-时间曲线、金电极极化曲线,定量计算出纯腐蚀、纯磨损、磨损对腐蚀、腐蚀对磨损等分量,分析了各分量在冲击腐蚀磨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相关机理.结果表明,造成铬钢材料流失的主要原因是纯机械磨损作用和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造成锰钢材料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腐蚀磨损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中以腐蚀对磨损的促进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1.
用旋转试片装置和失重法比较X70钢和16Mn钢在含沙溶液中腐蚀磨损行为,研究流速、介质pH值、温度等因素影响.结果表明,2种管道钢存在相同临界流速,045 m/s,高于临界流速时,腐蚀磨损失重明显增加.同时温度升高也使钢的失重增加.此外腐蚀和磨损的交互作用十分明显,尤其在酸性介质中,交互作用影响可占总失重量的80%以上.X70钢抗腐蚀磨损性能较好.原因是X70钢易形成致密保护膜和有较高表面硬度.前者导致在酸性和弱碱性介质中,X70钢的失重较小,只有在强碱性下,二者腐蚀磨损失重几乎相同;后一因素使得X70钢在高流速下有较好抗磨损性.   相似文献   

12.
模拟油气田环境,采用高温高压釜进行失重法腐蚀实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散X射线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研究油管钢P110在不同温度下的CO2 腐蚀产物。结果表明:静态和流速为5 m/s时,随着温度的升高,P110钢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前者在100 ℃时达到最大,后者在60 ℃时达到最大,且在160 ℃时,两者腐蚀速率趋同;温度大于140 ℃时,流速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已不再明显,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腐蚀速率变化趋于平缓。温度通过影响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产物膜因子和膜的厚度等,进而影响材料的腐蚀速率。  相似文献   

13.
<正> 钽是一个负电性强的金属,其平衡电位相当低(E_(Ta/Ta_2O_3)=-0.81V),无论是在氧化性的还是在还原性的含氯化物的酸中(即使氧含量很小)都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Ta_2O_5),这种膜的粘着性能好,牢固且稳定,在低于260℃的温度下有很好的保护性。由于钽的提炼和加工困难,价格昂贵。因此,研究和开发渗钽技术有它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碳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交流阻抗测试技术、扫描电镜及表面能谱、失重 法、微生物分析等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对碳钢腐蚀的影响,及在含和不含硫酸盐还原菌的海泥构成的宏电池腐蚀中碳钢的腐蚀行为.18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有菌泥中碳钢的自然腐蚀速度均大于在灭菌泥中,两者相差35倍.说明海泥中硫酸盐还原菌增大了碳钢的腐蚀速率.在有菌和灭菌海泥构成宏电池时,有菌海泥中碳钢作为阳极,腐蚀速率比自然腐蚀状态下有所增大,加速率为119%.而在灭菌海泥中碳钢作为阴极,腐蚀速率比自然腐蚀状态下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15.
模拟深海压力对2种低合金钢腐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杰  李相波  王佳 《金属学报》2011,(6):697-705
通过腐蚀失重、电化学测试、锈层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海水压力对不同成分2种低合金钢(X和Y)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X钢更易受到海水压力的影响而被加速腐蚀.深海压力均加速了2种低合金钢的阳极溶解速度;压力对于X钢的氧扩散还原过程影响很小,而海水压力的增加导致Y钢阴极电流密度降低的原因是腐蚀产物直接参与了阴极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