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北京服装纺织》2013,(8):214-215
他是《结婚十年》里的小吴,是《大时代》里的关虎,是《新版亮剑》里的黄大勇,是《神枪》里的酒井栗饭。一部部作品,一个个角色,让郑楚一在表演中不断历练和成长。他说,演员是一个更需要认真和踏实面对人生的职业,其中的辛苦别人看不到,更体会不到。"这就是我现在的人生,但是我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不后悔的。踏踏实实的走好属于自己的人生路,这就够了。"  相似文献   

2.
吕斌 《美食》2006,(1):52-52
小吴三十五岁生日的这天,恰逢他心沥血经过三年时间编写的一本新书也式出版了,欣喜之余他妻子做了一桌丰的酒菜,请来亲朋好友来家聚会助兴。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喜之日小吴不知不觉多喝了几杯酒。到第二天早上,上班时间他还未起床,妻子跑进去一看,原来丈夫要起床但怎么用力两条腿就不听使唤,甚至连脚也不能动了,她吓坏了,赶快慌慌张张地小吴抬到医院急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老年人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共享养老"模式下养老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以及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从设计的视角提出"共享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策略,旨在实现养老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逐步形成"共享养老"模式下的老年人居住环境设计体系,实现我国"共享养老"模式下老年人居住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思邈认为许多老年人之所以不能安享天年,多与饮食不当有关。因此反复强调:“不可为食损命。”他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将老年人的饮食宜忌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为我们提供了老年人的饮食原则和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秋天是一个进补的时节,很多老年人会依照习俗进行"贴膘"。但"贴秋膘"真的适合所有老年人吗?老年人秋天应该怎样正确地进补?老年人秋天饮食还应注意些什么?以往的"贴秋膘",是因为人们平时不能经常吃到鸡、鸭、鱼等动物性食物,体重总体来说偏瘦,所以秋天要多吃肉。但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天天能吃到各种各  相似文献   

6.
"医养融合"型社区是一个兼具老年人医疗系统与照护中心并存、康复关怀与生活照料相结合的专属社区。本文以"医养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环境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养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和服务需求,提出了"医养融合"型社区居家养老环境设计的策略方法,旨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健康,快乐,舒适的安享晚年。希望能够形成一套具有科学理论、人文特性和社会价值的居家养老环境设计系统。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我国老年人科学有效地进行乒乓球运动健身提供了建议,并且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分析乒乓球健身对于老年人的益处另外还拓展了乒乓球基本常识,力求让老年人更加科学进行乒乓球健身。使老年人更加清楚明了乒乓球的原理和训练方法,以及乒乓球运动在生理和心理发挥的积极作用,制定对于老年人乒乓球运动处方,让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乒乓球运动健身的队伍中,也是对于我国"全民健身"政策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8.
我国唐代著名医药学家、百岁老寿星孙思邈,非常重视老年人养生保健,并积累了丰富经验。他认为,精神、情绪、饮食等方面的自我调节,对老年人养生保健尤为重要。他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篇》中提出的“十二莫”、“十二少”、“十二多”主张,以及关于健康饮食的许多论述,都是养生中的真谛,对现代老年人养生保健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吴的宝贝儿子叫浩浩,今年才两岁,入夏以来,随着气温渐渐升高,浩浩的饮料消费也日益见长。奇怪的是,尽管一天到晚肚子灌得鼓鼓的,体重却不见增长,最近小脸还瘦了一圈。每到吃饭的时候,小家伙就皱眉头,不肯拿羹匙。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以及深度访谈,掌握老年人生活行为的规律,研究CCRC模式下的老年人生活行为模式以及空间需求变化,并着重分析了居住在CCRC的老年人三种主要行为模式即起居行为,休闲行为,就医行为。基于移动状况分析老年人的起居行为,基于行为类型、活动人数、空间及时间分析老年人的休闲行为,基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支付能力分析老年人的就医行为。有助于对未来养老社区的空间设计能够更好的把握"以人为本"的原则,使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正验光员小吴提出一个实例问题:某顾客,男,22岁,验光前检查视力(裸视或原镜视力)小于等于0.2(单眼),请问该顾客有做雾视的必要吗?做雾视时需要让顾客看5米远的视标,如果有两位以上的顾客时,做雾视的顾客会占用验光仪较久的时间,从而增加其他顾客的等待时间,甚至有可能会失去其他顾客。小吴问道:雾视时可不可以让顾客离开验光台去注视室外的远方物体来达到雾视的效果?在给予验光处方前,哪些情况是需要给顾客做雾视的呢?围绕本验光案例,一些验光从业者纷纷回复,表达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些老年人因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片面追求"老来瘦"而刻意吃素,也有些老年人出于观念、信仰或其他原因而选择吃素。吃素的人一般都吃些什么呢?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老年人到底有没有必要吃素呢?如果吃素,该注意些什么呢?对于能够科学合理吃素的老年人来说,因为总脂肪食用较少(特别是饱和脂肪)、胆固醇、总蛋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随着岁数的增加,他们的身体的状态也越来越不好。使用新的技术应用在老年人医疗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现阶段移动设备的普及以及网络的大范围覆盖,使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从移动端获取信息。传统的"有病上医院"已经无法满足现时代老年人对健康的要求。文章通过研究信息传播效率高的微信公众平台,结合老年人医疗的实际情况,使用云计算服务搭建了一款面向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4.
《食品界》2015,(8)
<正>近日,全国不少地方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发出通知,进一步加强对以会议(讲座)等形式销售保健食品行为的监管。同时提醒消费者,不要轻信虚假宣传。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骗术"也在升级,形形色色的"花招奇出",总有老年人上当受骗。为什么骗子总是盯着老年人不放?是不法分子的骗术高明还是市场监管存在漏洞?保健食品销售市场鱼龙混杂,谁来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健康不被"忽悠"?  相似文献   

15.
正自古帝王将相四处寻丹问药,以祈求延年益寿甚至达到长生不老,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可能是最会养生的皇帝——康熙。康熙皇帝知识渊博、文理兼通,他对中医、养生更是有着独到的见解。对于饮食养生的看法他认为饮食要懂得节制,会控制食欲,并要懂得忌口。康熙在《庭训格言》中说到,"节饮食,慎起居,实却病之良方也"——健康不能依靠医药、灵丹妙药,而是有序、有节、有度地饮食起居。"凡人饮食之类,当各择其宜于身者,所好之物不可多食"、"各人所不宜之物知之即当永戒"等,都是康熙的养生箴言。他还认为老年人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高年人饮食宜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于身有益。"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民政局消息,今年北京市将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大型、连锁餐饮企业进驻社区,包区、包片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据介绍,2015年北京市将集中力量解决老年人就餐问题,制定老年餐饮服务企业和困难老年人营养餐补贴政策,建立"中央厨房+社区配送+就餐、送餐、助餐"老年营养餐服务体系,综合解决老人就餐问题。  相似文献   

17.
《广西轻工业》2018,(5):84-85
关于老年人交互设计,过往研究多集中在界面简洁明朗、关注情感诉求方面,少有涉及老年人遇到操作困难的求助方式、老年人社交与社会关系的建立、老年人的产品使用动机与激励方式。本文提出老年人交互界面设计的五个特性,不仅包括信息轻量性和交互直接性,而且就上述问题,创新提出远程辅助性、多维社交性和粘度稳定性。这对设计过程中的产品功能定义、界面层级和逻辑、界面布局和控件、操作引导和反馈、文案设计、视觉界面设计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亦将这些设计方法运用于"老年人智能睡眠监测器Lunar"的交互设计上,为设计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家具》2016,(6)
目前国内处于老龄化社会,本文通过对现阶段60~80岁的老年人问卷调查及结构式访谈,探究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行为习惯特点等,结合当下厨房空间的构造特点,对厨房空间系统从尺寸与外观上进行"无障碍设计",可以减少老年人独自使用厨房空间时的安全隐患,满足老年人自主生活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9.
探究智能化技术在老年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根据老年人的特征,从老年人的日常辅助、监护装置,以及心理精神层面的设计出发,分析智能化技术在老年家居产品中的应用。基于老年人的需求,分析老年人智能家居产品的功能性、可操作性和"适老性",提出智能化技术在老年人家居产品设计中的设计策略,提高老年人群对产品的接受度与掌握度。智能化技术为老年人产品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从老年人的诉求和对新技术产品的接受程度来说,老年智能家居产品设计需从使用者特征和需求出发,细化定位人群,使智能化技术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正传奇棒球运动员尤吉·贝拉(YogiBerra)曾说过:"未来将不会是过去我们所以为的样子。"他的意思是,如今我们所面临的现状,与过去我们畅想的明天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占社会相当比重的老龄群体来说,这已经是现实了。今天,比昨日科幻小说描绘的场景还要光怪陆离。如今的老年人更健康,更积极,更容易与他人和环境互动。老年人通常被定义为从65岁开始,在今天的社会背景下连这一标准甚至都有可能延后。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和预测,2014年美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为15%,预计到2030年上升到24%,距今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