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以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成虫为试虫,对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根茎提取物的有效杀虫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含有多种对玉米象和谷蠹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主要活性物质为8-细辛醚。未知化合物2可能为石菖蒲根茎内新发现的一种杀虫活性物质,但其分子结构、活性作用方式需要进一步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水菖蒲水提物对谷蠹和玉米象的触杀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绿色环保、价格低廉的水剂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药膜法研究了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水菖蒲根茎水提物对谷蠹、玉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触杀活性,并且对谷蠹成虫的触杀活性明显强于其对玉米象成虫的触杀活性,对谷蠹成虫0.46mg/cm2处理4 d后校正死亡率就达到100.0%,而对玉米象成虫1.50 mg/cm2处理4 d后校正死亡率达到90.8%.处理4 d后对谷蠹、玉米象成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及LD50分别为:谷蠹y=3.17+5.45 x,0.26 mg/cm2;玉米象y=-0.36+9.50 x,1.09 mg/cm2.  相似文献   

3.
石菖蒲根茎甲醇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甲醇冷浸法和溶剂萃取法,研究了石菖蒲根茎提取物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熏蒸、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石菖蒲甲醇提取物以石油醚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石油醚萃取物对玉米象具有较好的触杀、忌避、种群抑制活性和防治效果,药膜法处理72h后对玉米象的LC50和LC95分别为38.54μg/cm2和160.70μg/cm2,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24h后的忌避率为83.83%,饲料拌药法1 000mg/kg处理后对玉米象的种群抑制率、防效与10mg/kg马拉硫磷处理效果差异均不显著;石油醚萃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很高的忌避活性,滤纸药膜法39.30μg/cm2处理72h后对其忌避率为91.17%。  相似文献   

4.
采用药膜法,测试了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 Soland根茎提取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 (Fab.)成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对两种试虫均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用170.32μg/cm2处理试虫72 h后,β-细辛醚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校正死亡率为分别为95.92%和100.00%,菖蒲烯酮对玉米象和谷蠹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16%和98.66%。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以不同比例混合使用对两种试虫均可起到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当β-细辛醚和菖蒲烯酮以4∶1混合使用时,对两种试虫的触杀活性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作为一种优良的杀虫植物,石菖蒲以粗提物来防治储粮害虫更具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28℃环境温度下,利用三角瓶熏蒸法,测定了辣根素对3种仓储害虫的熏蒸毒力。结果表明,熏蒸48 h后,辣根素Ⅰ和辣根素Ⅱ对赤拟谷盗、谷蠹和玉米象成虫均具有明显的熏蒸效果。辣根素Ⅱ对3种仓储害虫的熏蒸效果均更好。辣根素Ⅰ熏蒸处理48 h后,对赤拟谷盗、谷蠹、玉米象成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赤拟谷盗Y=-3.94+4.77X,6.68μL/L;谷蠹Y=-4.73+11.11X,2.67μL/L;玉米象Y=-4.22+7.47X,3.68μL/L。辣根素Ⅱ熏蒸处理48 h后,对赤拟谷盗、谷蠹、玉米象成虫的毒力回归方程和LC50分别为:赤拟谷盗Y=-4.17+5.65X,5.47μL/L;谷蠹Y=-1.82+5.39X,1.95μL/L;玉米象Y=-2.90+6.04X,3.02μL/L。  相似文献   

6.
研究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土荆芥挥发油,气相-质谱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用密闭熏蒸法、点滴法与滤纸扩散法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进行了测定。从土荆芥挥发油中共检出96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有:(+)-4-蒈烯(36.136%)、2-蒈烯(23.897%)、邻伞花烃(10.992%)、驱蛔素环氧化物(9.047%),驱蛔素(4.882%)等。土荆芥挥发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熏蒸活性LC50 值分别为1.35 mg/L和2.83 mg/L;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的触杀活性LD50值分别为16.80 μg/头和29.35 μg/头;当浓度为58.975 ??g/cm2时,处理2 h和4 h,土荆芥挥发油对玉米象的驱避率分别为45%和47%,对赤拟谷盗的驱避率分别为76 %和80 %。土荆芥挥发油对玉米象和赤拟谷盗两种仓储害虫均有良好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可望从土荆芥挥发油中发现对两种仓储害虫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7.
土荆芥提取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波辅助冷浸提取法以4种不同极性的溶剂(100%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土荆芥活性成分进行粗提,测试粗提物对谷蠹和赤拟谷盗的触杀与熏蒸活性.结果表明:土荆芥4种溶剂提取物对谷蠹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0.468 mg/cm2剂量处理3d后致试虫校正死亡率达81.67%~ 100%;丙酮和100%乙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熏蒸活性,丙酮提取物在0.36~0.52 g/mL处理3d后均致试虫全部死亡,100%乙醇提取物在0.52 g/mL处理下致试虫校正死亡率高达94.64%.土荆芥乙醇、丙酮和石油醚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具有明显的触杀活性,在1.144 mg/cm2剂量处理3d后致试虫高达91.67%~ 100%的死亡,但4种溶剂提取物的熏蒸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石菖蒲粉、提取物及复配剂对玉米象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石菖蒲粉、提取物、提取物与凯安保混配剂进行拌粮,研究对玉米象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石菖蒲粉以8000mg/kg浓度处理稻谷,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39.67%,对F1代的种群抑制率为94.72%;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对玉米象成虫及F1代均具有很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以石油醚提取物的效果最明显,250rag/kg处理浓度下,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5.40%,对F1代的种群抑制率为100.00%;石菖蒲4种溶剂提取物与凯安保的混配中,3种处理浓度中玉米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及F1代的种群抑制率均为100.00%,最佳浓度为提取物125mg/kg+2.5%凯安保乳油0.125mg/kg,化学防护剂可减少3/4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谷蠹不同虫口密度和为害时间对玉米加工品质的影响,为谷蠹蛀食玉米的有效利用和谷蠹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以河南玉米为试材,以谷蠹为试虫,设置不同虫口密度进行为害,测定不同为害期玉米粗淀粉含量、破损淀粉含量、淀粉颗粒形貌、淀粉糊化特性、粗脂肪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品尝评分值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和为害时间的增加,玉米品质指标变化幅度增加;谷蠹为害65 d时,各处理组玉米中粗淀粉减少幅度和破碎淀粉增加幅度都不超过8%,而在为害25 d时脂肪酸值和过氧化值上升幅度都已超过10%。初始虫口密度为15、25头/kg和5头/kg的玉米中淀粉的糊化特性分别在谷蠹为害25 d和45 d时出现明显变化,尤其是衰减值下降超过10%。另外,谷蠹为害会造成玉米淀粉颗粒形态改变,制成窝头颜色加深,表面粗糙,品尝评分值降低。因此,在玉米储藏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谷蠹虫口密度,并适时安排出库,合理进行加工,以降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土荆芥挥发油对谷蠹和米象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采用密闭熏蒸法、点滴法和滤纸扩散法对谷蠹和米象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进行了测定。土荆芥挥发油对谷蠹和米象熏蒸活性的LC50 值分别为1.07 、0.56mg/L;触杀活性LD50的值分别为16.09 、9.62μg/头。在最大浓度为58.975 ??g/cm2时,处理2 h和4 h,土荆芥挥发油对谷蠹的驱避率分别为64%和82%,对米象的驱避率分别为33%和55%。土荆芥挥发油对谷蠹和米象两种仓储害虫具有良好的熏蒸、触杀与驱避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