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本文依据核潜艇核事故的特点和规律, 着重介绍了核潜艇发生核事故时艇内、艇外医学应急救援及辐射防护工作的开展要点, 同时关注该类人群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核动力潜艇核应急救援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核动力潜艇的事故类别,分析了潜艇核事故应急响应的特点,对海上核救援中的一些特殊问题——应急状态与应急计划区划分、专业技术救援力量的构成及任务、港区烟羽内外复合照射的防护、海上核救援装备与技术保障能力建设、与失事核潜艇处置的相关问题等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欧美、日本、印度等国家的核事故应急组织建设以及核应急装备的研发情况,介绍了我国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组织建设的现状,以期为军队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组织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任务实际和训练要求,介绍了辐射监测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对做好该项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核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内容包括迅速有效地对受照人员和危重伤员进行医学处理,并对公众和应急工作人员做好防护,减少人员受到的各种伤害。本文介绍了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核应急医学救援分队的组建、发展过程,并总结分析历次救援演习,以供承担核应急医学救援的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医疗机构担负区域性核事故医学救援任务时应具备应急响应能力。本文通过分析核事故医学应急响应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与指标要求,研究构建医院核应急响应能力体系建设的模块、要素与路径。医疗机构担负并完成好核事故医学救援任务,需要建立完善的系统支持,即人员、装备、设施、预案、训练、技术模块构成的医院核应急响应框架体系,坚持训练准备和技术水平维持。  相似文献   

7.
简述了灾难救援医学发展的概况、国外核应急医学救援队伍的组建及运行模式等,重点介绍了福岛核事故后国外核设施场内应急救援队的构建、俄罗斯和美国核事故救援队的概况、救援队运行模式及国外救援队伍的培训演练,分析了国内针对核事故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建设进行培训和演练的现状、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国内外核应急相关标准,结合国际重大核事故医学应急处置经验及国内核应急演练经验,分析我国核事故医学应急现场处置现状,并重点就严重核事故现场医学救援过程中“辐射防护、伤员分类、去污洗消、心理干预”等方面分析探讨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操作层面的流程优化建议,以助于提升核应急专业救援队伍能力。  相似文献   

9.
核动力舰船在海上发生核事故时,利用直升机快速转运危重伤员能提升整体救援时效。本文以直8型救护直升机为例,介绍了利用救护直升机开展海上核事故应急救援时应采取的防护措施,以及后送伤员的救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核事故辐射损伤的特点,分析核应急防护的行动要点和医学应急救援处置要求,提出部队核事故/件早期、中后期的防护措施及应急能力建设路径,为部队官兵科学应对核安全威胁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个体特征识别方法,结合核事故应急决策的特点,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核事故应急决策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求解个体标准识别决策的个体特征,并基于个体标准,对核事故应急决策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实例研究计算表明,该方法的决策结果合理、客观、可靠,为核事故应急防护措施的最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方法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国家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是以欧洲核应变决策支持系统为技术平台、结合我国核电站的环境特征建立的我国自己的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借助于评价模型和有关的环境监测信息,对放射性释放给环境和公众可能产生的风险作出分析和预测,成为决策者确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防护行为的技术支持工具。本文介绍我国核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组织、进展情况以及今后的应用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核燃料溶液系统瞬态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核反应堆乏燃料后处理主工艺流程中,核燃料通常以溶液状态存在,可能发生核临界事故。研究核临界事故的产生机理和事故源项,对预防事故发生、缓解事故后果、事故应急响应与医学诊治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点堆动力学方程结合二维热传导方程,开发了基于圆柱形溶液贮存容器的瞬态特性分析程序GETAC,利用该程序计算了法国SILENE瞬态实验装置模拟临界事故功率随时间的变化,得到了功率振荡在不同反应性引入大小、方式和有无外中子源等情况下的变化规律,计算分析结果与瞬态实验测量数据以及国外其他程序计算结果较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构建了核电事故应急过程的GERT随机网络模型,在分析日本福岛核事故应急救援过程的基础上,研究智能计算方法与传统随机网络相结合的途径。将应急过程分解为串联环节和并联环节,将并联环节作为串联环节的一部分,先以整体为对象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再单独分析并联环节。分析了应急资源对各救援环节的作用,在应急资源一定的前提下提出了对应的粒子运动速度矢量受限。利用速度投影矩阵纠正粒子运动,得到了资源受限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了应急过程中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降低了核电事故应急的时间消耗。  相似文献   

15.
研究核事故应急演习监督评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索并首次实践了一种“无预先通知、无演习脚本、无专门准备、多重突发事件叠加”的核事故综合应急演习监督评估模式,分析了这种模式的良好实践,并讨论了后续深入开展相关工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国对于后处理工业的需求随着核电事业的迅猛发展变得愈发强烈,为了满足后处理工业安全发展必不可少的核应急需求,为核应急工况下后处理厂的核应急响应与决策支持提供依据。针对后处理厂1A柱有机相着火事故这一基准事故,结合实际工艺流程及监测手段,选取了核应急工况下的可获得参数(有机溶剂泄漏质量等)作为输入,在有机相燃烧速率经验公式基础上,结合后处理的工艺特点,引入少量修正建立了后处理厂1A柱有机相着火事故源项估算模型,并使用FORTRAN编程语言开发了相应软件。数值验证结果表明,该估算模型可以满足后处理厂1A柱有机相着火事故的核应急需求。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等方面论述核事故应急工作的必要性和兰州铀浓缩厂事故应急与准备工作的现状及对策。在本厂的核燃料生产中,存在着发生核事故的危险。因此,做好和规范本厂的核事故应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福岛核事故,对全球核电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世界各国及相关国际机构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我国也出台了多项整改措施,出版了很多文件,加强核应急管理。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整改后核电厂核应急工作关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供核应急从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某高校342名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核应急知识认知程度。该校大学生核应急相关知识得分较低(45.6±11.3分),仅19.30%掌握。除户籍外,性别、年龄、专业不同大学生的核应急知识掌握程度和日本核泄漏担心程度不同;除年龄外,性别、专业、户籍不同大学生对我国核电站分布知晓情况不同;性别、户籍不同大学生对核事故关注程度不同;年龄、户籍不同大学生对学校核应急培训兴趣程度不同。应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大学生核应急知识认知,面对核事故时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