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均匀设计方法在测点优化布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高耸结构响应实测中测点的优化布置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应用均匀设计理论来寻找测点最优或接近优化布置的方法.该方法同以往的传统方法有比较大的不同.作者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实际计算表明该方法有相当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在水润滑滑动轴承水膜厚度测试中的应用,测点的布置及测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实测与计算的起重机安全性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安全性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以某港口的一台门座起重机为实例,对其圆筒结构进行静态强度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的数据核算该门机配重配置的合理性,将实测数据与理论计算结果相比较,得出一致的结论:该门机的结构出现裂纹是由于现有的配重配置不合理所导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在水润滑滑动轴承水膜厚度测试中的应用,测点的布置及测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屋盖表面风压数据密度,通过有限测点的风压特征信息准确预测未布置测点的风压信息。风洞试验中,复杂的屋盖结构可以同时引入测点面积和脉动风压自根方差参量,采用优化本征正交分解法(POD法),提高识别精度。利用优化的POD法,在此基础上插值预测节点处的荷载本征模态值,从而进一步获得预测节点处的风压时间序列。对预测节点处实测风压与预测风压的均值、根方差误差进行比较分析,预测的风压均值误差最大达到8%,根方误差最大达到15.8%,同时分别在时域和频域范围内对实测风压与预测风压的时程曲线和功率谱进行比较,可知该方法能较好地对未布置测点的节点风荷载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6.
针对临涣煤矿采煤主井多绳摩擦轮提升系统运行时的振动现状,本文介绍了基于振动测试对矿井提升系统动力设备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法。通过合理的布置测点,采用幅值域、时域与频域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信号进行综合的数据处理分析。基于对振动信号进行谱阵分析,可以确定传动系统齿轮的啮合频率,由此找出产生提升设备振动的主要原因。最后基于振动烈度的指标,对提升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7.
结构连接特性的确定对于分析整个结构系统的动态特性非常重要。本文提出利用实测频响函数,分别对单个连接自由度进行独立辨识的识别计算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它具有计算简单,测试工作量小,工程应用方便等特点,实际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说明该方法有令人满意的辨识精度。  相似文献   

8.
广州新电视塔的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NSYS软件对高610m的广州新电视塔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态质量参与系数进行模态选择控制,研究了各阶模态振型对结构地震响应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这类非对称空间超高耸结构具有自振频率密集,桅杆的振型位移过大等特点;另外,对该超高耸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依振型贡献大小至少组合10个振型以上才能满足工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温度测试技术,重点介绍了光纤测温原理、光纤耦合和温敏元件的线性处理技术,并分析了表面发射方式的光纤耦合传输特性。在测温误差补偿方面,采用的数值拟合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对测温误差的修正,提高在线计算速度与精度。实测表明该技术适合应用在高电压、强磁场、狭窄空间的温度测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某预应力混凝土T梁桥,介绍了静力荷载试验的内容与方法,包括测点布置、荷载布置、加载方式以及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等.通过静力荷载试验与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手段,测试桥跨结构强度、刚度,检验桥跨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承载能力和结构变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结果表明,该桥结构处于正常受力状态,结构刚度、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1.
基于桥梁健康监测的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感器监测项目优化、数量优化和位置优化3个方面综述传感器优化布置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传感器位置优化,系统介绍了基于模态可观测性和基于损伤可识别性的传感器优化布置准则、布置方法和布置评价准则,对比分析各种布置方法之间的脉络关系、技术演变及其优缺点,最后指出传感器优化布置研究存在的几点不足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由于高层楼宇空间小、出口少的结构特性,受困人员逃生往往很困难。针对传统的被动引导逃生方式中信息获取有限、易产生人群聚集等缺点,该文提出主动式逃生导航的概念,设计了一种改进的K-Means室内定位方法,结合人群密度检测与环境信息采集,进行路径导航,实现了一套基于传感器网络与智能手机的定位导航系统。实验表明,该系统能较好地提高定位精度,避开火灾点,增大每个人的逃生几率,该文为室内逃生导航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UWB技术的无线定位系统的研究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采用UWB技术进行无线定位的优点和方法,使用Ubisense公司的标签和传感器构建了一个UWB无线定位系统,并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定位测试.测试结果表明,UWB定位能提供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判断结构是否存在一定水平的损伤,对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中所需的加速度传感器的最小数目及其位置进行计算.以损伤参量的灵敏度技术为基础,根据结构损伤对各种损伤参量的影响范围的不同,以遗传算法为工具,针对各种损伤参量得出所需传感器的最小数目以及其配置位置.通过对19自由度的简支梁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对于不同损伤参量进行损伤识别所需加速度传感器最小数目和位置,结果表明对于该算例,柔度法所需传感器数目较少,但是损伤位置比较难确定,而对于模态曲率和模态应变能所需传感器比较多.通过该布置方法可以对结构损伤情况的损伤位置有大致评估,对多损伤状态的最大损伤处有初步定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气候条件和其它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北方地区许多高层建筑设计表现了更重视自身设计的完善。而忽视了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协调设计.笔者就此问题总结了屋顶庭院、灰空间和室外广场等几种设计方法。以创造高层建筑底部的开放空间.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新的控制策略--复合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CMTMD).将钢结构建筑简化为多自由度体系计算模型,利用复模态理论推导出在高耸钢结构建筑的不同层上安装MTMD后,在风荷载作用下的随机响应.实例计算结果表明:CMTMD具有优于传统MTMD的控制效果.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7.
倾斜超高层建筑室内平面坐标传递精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放样工作中分析轴线控制点平面坐标的精度。对于倾斜超高层建筑高精度的控制点坐标传递,采用全站仪与激光准直仪相结合,在楼层上多次分段转折投测,逐段接力将控制点坐标传递到顶层控制点。在各楼层控制点上用全站仪测量出控制点到轴线控制点之间的边长,计算轴线控制点的坐标,并对其坐标精度进行分析。获得超高层建筑施工放样从控制点到轴线控制点多次分段传递平面坐标的集成方法和采用先进测量设备提高轴线控制点坐标的精度集成方法。为选择不同精度的全站仪和激光准直仪快速、准确分析控制点的误差,为优化施工放样方案、指导超高层建筑或倾斜超高层建筑在楼层上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工作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消防电气设计是一项与现行消防法规联系紧密、政策性很强、技术性较复杂的电气设计工作。从消防电气设计规范、系统基本形式、联动控制、线路敷设、消防水泵的控制启停等方面,探讨了高层建筑消防电器设计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的减震技术主要集中应用在基础隔振和消能减震体系中,有较好效果但使用条件也受限制。结合橡胶支座基础隔震和调谐质量阻尼器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在超高层结构中应用非线性"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震技术。同时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不同地震作用下采用了非线性"TMD"减震技术和不采用减震技术的某高层结构的地震反应,发现了非线性TMD技术对超高层建筑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该技术对超高层结构的减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介绍施工组织管理,施工组织设计问题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施工特点的关系,提出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重视施工方案的选择强化质量和安全管理,实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动态管理并行分阶段的编制,以确保现场文明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