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设计元素在满足陶艺实用功能和审美方面的作用,以及从传统、自然和工艺材料几大层面展开和解读设计元素在陶艺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沙窑在唐代富裕、稳定、自由的社会风气下,地处偏僻之乡的长沙窑工匠们在没有样式限定、思想自由的状态下大胆操作,以娴熟的技法随性而就,其概括性,写意性,趣味性,文化民俗多元性等造型语言,对传统陶瓷艺术在当代的文化传承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罗湛英 《陶瓷工程》2009,(11):28-30
长沙窑器具敦实的造型、写意般的釉下装饰图案是对楚地民风生动活泼的反映。其装饰题材体现了湖湘人平和、朴实,热爱生活的特征,书法装饰和伊斯兰图案则反映了对现实的关注,装饰中的佛教文化形象又表现出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两个特征表现出长沙窑陶瓷器具兼具了入世和出世的精神之美。长沙窑的陶瓷艺术受着诸多文化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是其根基。长沙窑造型和装饰艺术体现了湘楚文化精神特点。  相似文献   

4.
长沙窑器具敦实的造型、写意般的釉下装饰图案是对楚地民风生动活泼的反映。其装饰题材体现了湖湘人平和、朴实,热爱生活的特征,书法装饰和伊斯兰图案则反映了对现实的关注,装饰中的佛教文化形象又表现出受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两个特征表现出长沙窑陶瓷器具兼具了入世和出世的精神之美。长沙窑的陶瓷艺术受着诸多文化的影响,而源远流长的楚文化是其根基。长沙窑造型和装饰艺术体现了湘楚文化精神特点。  相似文献   

5.
彭莉  汤红艳 《佛山陶瓷》2013,23(9):46-47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全球化文化浪潮的风靡,使得设计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何在众多作品中找到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是当今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民间陶瓷作为民众使用最广的陶瓷器具,在历史时期中是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器物。本文以湖南长沙窑为例,探讨民间陶瓷长沙窑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为现代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孔六庆 《陶瓷研究》2003,18(3):25-33
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的产生,振奋中国陶瓷史的一件大事。以花鸟画为主,同时展开的人物画、山水画以及书法表现,一开中国陶瓷装饰的新格局。而其绘画风格的粗笔放写,完全迥异于唐代宫廷工笔写实的工笔表现风格。那种自由潇洒的挥写笔意,却合当时“逸品”绘画的格调。如果中国文化艺术有南、北不同文化属性存在的话,长沙窑陶瓷绘画显然具有“南方性”的艺术特质。  相似文献   

7.
刘紫艳 《陶瓷》2025,(4):103-106
长沙窑历史发展久远,其作品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充分地与诗歌、书法等元素结合,对于研究陶瓷装饰的多样性及书法艺术载体的多种可能性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长沙窑在文化历史背景发展之下所呈现出的风格特征,剖析了长沙窑的书法装饰语言的独特性,进一步探讨书法与陶瓷艺术的联系,书法文字图式对于陶瓷装饰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孔六庆 《陶瓷研究》2003,18(4):30-34
唐代长沙窑陶瓷绘画的产生,是振奋中国陶瓷史的一件大事。以花鸟画为主、同时殿开的人物画、山水画以及书法表现,一开中国陶瓷装饰的格局。而其绘画风格的粗笔放写,完全迥异于唐代宫廷工整写实的工笔表现风格。那种自由潇洒的挥写笔意,却合池时“逸品”绘画的格调。如果中国文化艺术有南、北不同文化属性存在的话。长沙窑陶瓷绘画显然具有“南方性”的艺术物质。  相似文献   

9.
适者生存是万事万物不变的生存法则,陶瓷自产生以来到今天,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时间考验,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现代陶艺兴起以来,快速发展,硕果累累,这得益于不同时代流行艺术元素在陶艺设计中的应用。正是现代艺术元素在陶艺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赋予了陶艺产品鲜活的生命力,也因此得以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景德镇陶瓷》2011,(3):I0085-I0085
何秀江西鄱阳人。自幼酷爱美术,2003年随师孙文革。景德镇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景德镇高岭陶艺协会会员。作品《童乐图》《语雨风情》《仕女图》陶艺等获全国、省市金银铜奖。荣获瓷都千年华诞“突出进步奖”。作品深受大师的指导和海内外人士的喜爱与收藏。  相似文献   

11.
彭建祥 《佛山陶瓷》2006,16(10):35-37
长沙窑作为一个没有太多文献记载的民间窑场,在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刺激下,异军突起,开创了釉下多彩彩绘新工艺,书写了诗文装饰等艺术特色,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新颖别致的造型以及瓷器的外销等方面都取得过突出的成就,在我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彩的篇章。目前收藏长沙窑瓷器成为热潮,但市场上赝品充斥,为此有必要就长沙窑瓷器的鉴赏与鉴定作一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浙江发现和使用瓷石的过程,说明了瓷石是我国发明和发展瓷器的决定性物质基础,对于浙江瓷区的形成和青瓷客体系的发展所起的巨大历史作用.确立了浙江自东汉至宋代的我国瓷器生产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3.
繁昌窑作为目前已发掘的最早大规模专烧青白瓷的窑场,在皖南青瓷群中崛起,并以优良的瓷质率先成为南方青白瓷的早期生产中心,引起陶瓷考古界的重视.首先,它是新兴的陶瓷品种,却在短时间内打开了南方市场;其次,无征兆的崛起,与一般南方瓷窑青白瓷生产过渡规律有别,这应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南唐国的政府行为直接相关;再次,其制瓷工艺与技...  相似文献   

14.
燃气高温梭式窑在艺术陶瓷创作中的应用及烧成操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陶瓷艺术教育在各大、专院校的兴起,高温梭式窑也成为高校艺术陶瓷创作中常用的教学、科研设备。本文结合陶艺教育需求及陶瓷艺术瓷烧成特点,对高温燃气梭式窑炉的烧成操作以及窑炉日常管理维护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古陶瓷数字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实际上就是对古陶瓷器型轮廓进行轮廓识别、轮廓形状提取等一系列的数字处理过程。它是古陶瓷器型研究领域中尝试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选用5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对古陶瓷器型进行边缘提取,对比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实验表明,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边缘提取算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在湖南省铜官陶瓷总公司推广应用实例,论述本技术改革传统隧道窑预热带及冷却带的结构.开发利用隧道密的烟气度热.进一步挖掘冷却带余热的潜力.使隧道窑余热利用率由30%左右提高到50%以上。用来烘干陶瓷半成品、石膏模、匣体取代锅炉蒸汽干燥,节能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江夏区至鄂州市梁子湖地区存在一百余座古窑址,其中有代表性的窑址群如"湖泗窑址群""青山窑址群"等,自20世纪70年代在江夏区湖泗镇夏祠村首次发现北宋青瓷瓜棱执壶起,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市考古所、武汉大学考古学专业、江夏区考古队曾在20世纪80~90年代中期前后对湖泗镇下浮山窑址、土地堂镇青山窑址等进行多次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8.
罗永平 《广东化工》2014,(13):139-140
玩具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之一。随着玩具中有害化学物质对儿童的健康产生的危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儿童玩具的安全性也逐渐受到重视。儿童玩具中有害物质主要有重金属、增塑剂、多环芳烃及部分有机物等。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玩具中有害化学物质的要求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根据耀州瓷装饰纹饰的特点,将其划分为动物、人物、植物、山水、博古、其他6大类,每大类又细划为几小类。笔者对各类纹饰的文化内涵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耀州瓷某些装饰纹饰蕴含着追求富贵多子、祈求宗教护佑、向往幸福美满、注重品格修养、热衷古物收藏及吸收域外文化等6种民众心理。  相似文献   

20.
顾瑞云 《江苏陶瓷》1998,31(3):9-10
主要讨论了大瓷套冷炸、温度循环试验中炸裂及瓷套经磨削入库后开裂的原因。提出了在配方中K2O和Na2O含量不稳定的情况下,微调配方中长石的含量,确保配方中K2O和Na2O含量的稳定,从而稳定坯体的烧成温度,解决了瓷套在温度循环中开裂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