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门窗》2013,(2)
建筑公司现场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模板支撑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以后的施工中应注意本文中提到的缓冲处理技术、加强抗侧移技术、模板立杆传力方式、可调承托选型等技术处理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3,(2)
建筑公司现场施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模板支撑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工程中常见的事故原因及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在以后的施工中应注意本文中提到的缓冲处理技术、加强抗侧移技术、模板立杆传力方式、可调承托选型等技术处理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在高耸建筑物脚手架的施工中,卸料平台布置、转角立杆布置不对称,悬挑型钢支撑架支撑砼龄期不到,支撑砼强度不足时,型钢支撑架无法安装,脚手架最高允许搭设高度不明确等问题,本文通过60m高耸框架剪力墙结构排烟囱外脚手架施工,分析了卸料平台、烟囱转角立杆排布,提出了适当调整脚手架内立杆距外墙间距,并通过型钢支撑架受力验算,得出适当增大脚手架内立杆距墙间距,合理布置立杆间距,可解决卸料平台、转角立杆间距布置不对称、不统一,型钢支撑架在砼强度15MPA时,悬挑脚手架搭设8m高度,安全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林伊宁 《建筑安全》2010,25(4):13-17
本文对现行施工模板支架结构理论的核心—立杆稳定计算的力学模型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指出立杆稳定不是支架稳固的充分条件,致使模板倒塌的第一位因素也不是支架中的立杆失稳。如何确保模板施工安全,走出理论误区,以几何不变结构理论指导工程实践,是本文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5.
苏黎锦 《建筑》2012,(18):71-72
本文根据工程实例对高大模板施工的基础处理和支撑工艺进行研究,并结合荷载、底模模板、小楞、大楞、立杆的稳定性、立杆的基础的验算,验证施工方案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常见的叠合板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施工过程中预制底板的承载力、变形及立杆稳定性,分析施工常用的支撑架最大立杆间距,为施工过程的策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周胜飞 《石材》2024,(4):58-60
碗口式钢管支架具有规格统一、连接部位牢固、安拆方便、承载力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房建施工中。通过测试整体碗口式支架和单根立杆的荷载-位移变化趋势,具体呈现为限位销失效、横杆接头断裂、节点部位立杆弯曲、碗口开裂及断裂等;在加载单根立杆时可将其视为碗口节点铰接且为轴心受压构件,立杆出现破坏的部位主要为立杆下部位置两碗口节点间的弯曲变形。基于此,该文章对碗口式钢管支架应用过程中的受力变形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更好的设计和施工碗口式支架,确保其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立杆是扣件式钢管脚手架中最重要的一种杆件,其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值大小的规定直接关系着这种脚手架的安全与设计功能的发挥。本文通过对国内各地立杆垂直度偏差实测数据,用概率及数理统计分析的科学方法,确定了在一定保证率范围内不同架设总高度的立杆安装垂直度允许偏差值,做为检查施工质量的标准之一。它反映了国内二十一个城市中许多施工企业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质量的平均先进水平。此标准基本上是可行的,可以列入国内施工规范的统一标准内。  相似文献   

9.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脚手架规范)颁布施行后,有的施工现场脚手架立杆、立杆基础、纵向水平杆、脚手板等搭设质量仍不符合脚手架规范要求,达不到检查与验收标准,存有安全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认真执行新的脚手架规范;脚手架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写内容不全面,针对性不强,不能指导施工;架子工仍沿袭传统方法搭设等。本文旨在对脚手架搭设中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促进脚手架规范的落实。1立杆架设1.1立杆接头位置不符合标准1.1.1现象(1)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设置在同步内;…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建筑工程中高大支模架支撑施工管理体系及施工工艺流程,对高大支模架支撑施工所需材料、机械、设备等作了阐述,并探讨了立杆、水平杆、剪刀撑斜杆等主要施工技术,以确保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1.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新建铁芯车间采用大跨度单层结构厂房,属于超高、超跨度的大型混凝土结构工程.参照相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提出高支架搭设方法.同时,对基础、立杆、水平杆等构件进行构造处理,对支撑钢管、扣件和立杆进行稳定计算.通过采取施工各阶段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提前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2.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具有承载力较大,装拆方便、运用灵活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模板支撑体系中。本文对扣件式模板支撑体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施工中容易导致模板支撑倒塌事故的危险源,主要包括荷载偏心、立杆外伸长度、扫地杆设置、扣件周转后质量、扣件拧紧力矩、立杆对接等。并针对分析所得到的危险源,提出了几点控制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某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支撑立杆轴力和楼板相对位移进行现场实测,得到了多层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立杆的内力时程曲线和楼板的挠度曲线;探索了多层模板支撑体系传力路径和荷载传递规律。进一步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了多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期性能分析模型,将数值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实现了对多层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期的模拟。  相似文献   

14.
由于当前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在具体项目应用过程中存在项目进度难以把控、综合效益控制难的缺点,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了BIM技术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协同平台上进行参数设计,建立BIM三维模型,能够前置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前修改方案避免施工错误,缩短了工期和成本。同时,通过BIM技术能够检验出建筑主体结构的立杆地基承载力、纵向水平杆、立杆稳定性、允许搭设高度、横向水平杆等指标的计算值,且均超过其允许值,说明结构较为稳定,质量验收达到设计标准,验证了BIM技术在工程施工管理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某医院住院综合楼项目15层会议室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主梁跨度22.7m,为大跨度型钢现浇混凝土梁,属高架支模施工.为保证本次施工安全及结构质量,采取立杆基础底板下搭设对应支撑措施、梁底增设交叉支撑及立杆、梁两侧布置剪刀撑,水平及竖向剪刀撑的增强布置等措施,有效地保证了梁体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规定的计算方法,完整验算了某跨线桥施工中支架立杆在桥梁自重及施工活荷载作用下的稳定性和地基承载力,证明施工时采用的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采用找零立杆的方法,解决了因纵横坡较大不便调整支架高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某大跨度预应力超重梁的模板支架体系的设计施工方案,强调指出模板支架体系构造措施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保证梁模板侧向稳定的施工做法,阐述了立杆地基础处理方法,提出了模板支架施工可操作性问题及立杆最小间距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建筑使用的脚手架来讲,其架体侧向的稳定是由连墙件所决定,而在设置连墙件时存在缺陷则容易对施工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连墙件设置缺陷受到风荷载而对脚手架立杆的最大弯矩造成的影响,分析其中的规律,进一步提升对脚手架设计的合理性。通过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模拟连墙件同时和内、外立杆连接以及只和内立杆连接两种形式,分析其中的变化和相应的规律。从实际的模拟结果得出,连墙件和内立杆单独连接会导致立杆的弯矩提高,并减少承载力,所以连墙件要和内立杆与外立杆同时进行连接,避免弯矩增加。  相似文献   

19.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施工企业常搭设较高的钢管扣件式落地脚手架,这需要采用双排双立杆脚手架.在脚手板层层满铺的情况下,双立杆脚手架可搭设至50m左右高度(通常双排单立杆脚手搭设高度在30m左右).由于《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以下简称规范)中对双排双立杆脚手架的构造形式没有具体规定,也没有明确其稳定性计算原则,导致出现多种双立杆脚手架搭没方案.  相似文献   

20.
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施工现场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扣件式钢管模板只是临时的支撑体系,在房屋市政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因此,本文就四种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进行建模计算,得出屈曲荷载,为施工提供参考。本文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模拟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通过分析发现,顶步跨中和顶层伸出端发生最大位移,四个模型的失稳形态位置不一样。悬伸段高度变化对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体系的屈曲荷载影响很大。当超过500mm时,应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来确保支撑体系的安全。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小于等于300mm时,模板支撑体系的失稳形态是出现较均匀的大波鼓曲;当立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大于等于500mm时,模板支撑体系的失稳形态是顶部起主导作用的局部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