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沟水库位于迁西县旧城乡唐沟村东北,属滦河系,系小(1)型水库,于1976年9月开始兴建,1979年9月完成。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4km2,总库容106.81万m^3,兴利库容66.22万m^3,死库容18.9万m^3。 坝型为粘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7m,坝顶长度110m。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岸边开敞式宽顶堰溢流型式,堰顶设计高程61.7m,堰顶设计宽7m,最大泄量30m^3/s。放水洞位于大坝左侧。型式为浆砌石拱涵.断面尺寸为1m×1.5m,最大放水流量1.3m^3/s。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堰塞湖渗流稳定性,通过钻孔资料及试验获取关门山沟堰塞坝地层结构及物理参数,采用Visual Modflow建立堰塞坝三维渗流模型,研究堰塞坝在1 705,1 710,1 715 m和1 720 m四种水位条件下的渗透特性及稳定性。根据渗流模拟成果,得出了4种水位条件下出水口平均渗透坡降和最大渗透坡降,并与堰塞坝允许坡降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渗透坡降与水位呈正相关性,最大渗透坡降出现在下游出水口附近。当堰塞湖水位达到1 715 m时,堰塞坝部分细颗粒将被带走;当水位达到1 720 m时,坝脚处将出现较大范围的渗透破坏。根据渗透坡降变化趋势,拟定1 719 m为堰塞坝渗透破坏临界水位。  相似文献   

3.
岗南水库正常溢洪道初建按大坝212m高程设计。1962年竣工。1966年为提高水库防洪标准.于10月正式动工改建,1967年7月主体工程竣工,最大泄量5640m^3/s。改建后堰顶高程由原来的198m降到了191m。改建后泄流形式、水流状况都有所改变,而下游挑坎仍为原建形式。  相似文献   

4.
陈开军 《小水电》2010,(6):33-34
1工程概况 二村水电站位于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二村,工程主要由引水堰坝、隧洞、压力管道和厂房等组成,装机容量为1260kW(2×630kW),引用流量1.57m3/s,设计水头137.5m,电站实际投资780万元,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12.15%,投资回收期6.8a。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堰塞坝开发利用理论,探究适宜堰塞坝料的密实方法和设计参数,研究了冲击碾压方法对堰塞坝料的密实效果和密实机理。基于相似定律设计了不同冲击轮质量及牵引速度的天然堰塞坝料室内冲击碾压模型试验,综合采用宏-细观方法测试了冲击碾压后的动应力发展传播规律、变形特性、颗粒运动和加固效果等。试验结果表明:(1)冲击轮引起的冲击荷载为三角形脉冲荷载,产生的接触应力随着牵引速度和冲击轮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引起的地基动土应力随着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增加;(2)冲击碾压对堰塞坝料地基表层的加固效果良好,地基内部动土应力和位移皆随深度迅速减小,深度3.6 m范围内的堰塞坝料强度提升明显;(3)提高冲击轮的速度对加固效果的影响更大,可以有效提高冲击动应力,进而使得冲碾加固效果向深层传递;(4)满足易贡堰塞坝料的冲击碾压参数为:冲击轮质量13.5 t,牵引速度3.46 m/s,碾压遍数12。  相似文献   

6.
唐家山堰塞坝形成机制DDA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唐家山堰塞坝的形成机制,采用了兼有真实时间和非连续大变形分析于一体的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以DDA方法为基本研究手段,以唐家山滑坡完成后形成的堰塞坝形态和位置作为目标函数,对唐家山滑坡过程进行复演; 通过对滑床强度参数、地震荷载以及河床泥沙等滑坡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了地震荷载下高速滑坡的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唐家山滑坡原因是汶川强地震载荷作用,使得滑坡滑床强度参数由静强度参数降低为动强度参数,由此引发高速滑坡。滑坡从启动到停止,其速度变化曲线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滑坡滑动总的持续时间约37 s,其中,在0 ~25 s内滑坡速度较大,最大滑速达25 m/s, 平均滑坡速度15 m/s。滑坡体高速滑到河川后,形成堰塞坝,在滑体中下部主应力方向发生偏转,最大主应力与河床边界近于平行,量值达6~7 MPa。在滑体前缘与后缘一定范围,滑体被解体,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7.
1概况 杨庄闸位于淮安市西郊活动坝,始建于1936年9月,因抗日战争被炸毁一部分,1952年修复加固。共5孔,单孔净宽10m,净高5.1m(原设计净高6.6m),闸总宽67.7m,总长89.4m,设计流量500m^3/s,设计水位15.0m。主要结构形式为:基础为1662根松木和杉木桩,其中上游护坦基础594根、闸底板基础690根、下游消力池基础378根;混凝土平底板,溢流堰面顶面高程V8.5m(原设计无溢流堰),顺水流方向底板长度16.0m;闸墩、胸墙、工作桥、公路桥、两侧空箱岸墙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8.
肖家桥堰塞坝是由于“5.12汶川大地震”强震作用导致右侧边坡出现大规模垮塌而形成,距离安县县城约31km。根据中国科学院现场测量,堰塞坝坝顶高程760~770m,下游河床高程698m左右,堰塞体高度57~67m,坝顶顺水流方向长度390m。垂直水流向长度260m,  相似文献   

9.
汾河二库是一座大型的狭谷型水库,库容1.33亿m^3 ,泄洪工程主要是布置于坝体的四个底孔和坝面溢流段。为研究泄洪工程的合理布置方案,进行整体水工模型试验。主要内容为:1)四个泄洪底孔布置于溢流堰右侧的原方案泄洪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坝后水有不均匀,左侧回流范围宽约70m,长达250m,边岸流速局部可达6m/s以上,超过岩石的抗8冲流速。坝脚、边岸、变电站及防洪堤首部等处形成严重冲刷;2)试验表明原布置方案如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后,即尽量减少泄流底孔开启孔数,把溢流堰的泄洪能力参与到泄洪中,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使用后流态有所改善;3)通过布置方案的优化比较,将泄洪底孔对称布置于溢流堰两侧的修改方案,使坝后流态彻底改善,冲坑基本均匀,冲坑最深点抬高了5-7m。  相似文献   

10.
土耳其是世界上修建高双曲拱坝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3座坝高在200m以上的双曲拱坝,其中1座已经完工,另外2座正在建设中.①伯克坝,位于杰伊汉河上,在锡尔坝和阿斯兰塔坝之间,坝高201m,坝顶长270m、厚4.6m,坝底厚29.9m,厚高比为O.148,坝身体积73.5万m^3,库容4.27亿m^3.泄洪设施有4个表孔溢洪道和右岸的2条泄洪隧洞,可分别下泄2000m^3/s和2750m^3/s流量.  相似文献   

11.
周威  王芳 《水力发电》2001,(9):38-39
引子渡水电站工程在可研阶段进行了全年导流、枯期导流的方案比较,推荐枯期导流方案。在招标设计阶段对导流方案进行了优化,采用枯期围堰档水,汛前抢筑坝体临时断面挡水的导流方式,导流设计流量为1170m^3/s。优化设计后左岸导流洞长663.9m,右岸导流洞长805.43m;上游围堰堰顶高程987.0m,最大堰高19.5m,下游围堰堰顶高程982.0m,最大堰高13.5m。坝体度汛标准为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5780m^3/s。  相似文献   

12.
1工程基本情况艾辛庄橡胶坝建在澄阳新河进口深槽上。上游河流众多,艾辛庄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4420km2,洪水均由滏阳新河承泄,原滏阳河节制闹与橡胶坝组成艾辛庄枢纽,联合运用调节两河水量。滏阳河限泄150m3/s,滏阳新河深槽设计250m3/s,滩地3340m3/s,校核6700m3/s。坝高3.8m,底宽33m,上口50.lm。1.1工程结构形式主体工程主要有底板、护坡、坝袋、充泄水系统及连接底板与坝袋的锚固部分。采用坝袋不穿孔双锚固形式,坝袋边卷入木压梁,留出压边,再用混凝土压块与预埋的地脚螺栓固定在锚固槽内。坝袋为三胶二市锦纶橡胶坝如附…  相似文献   

13.
龙滩工程上游碾压砼围堰为大坝全年施工的临时挡水建筑物,其结构型式见图1。上游面设50cm宽变态砼防渗。最大堰高73.7m.堰顶宽度7m,堰轴线长386.9m,砼总量为52万m3。围堰挡水标准按实测10年一遇洪水设计,洪峰流量为14700m^3/s。  相似文献   

14.
田庄水电站位于石津灌区总干渠上,是一座以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季节性电站,装2台ZZ600-LH-330型水轮机,装机容量2×2500kW,设计水头6.2m.设计流量2×53.3m3/s。电站下游1.1km处,设一台堰,此台堰塞高水位延伸至电站尾水,使机组在设计流量106.6m3/s时,工作水头仅为5.92m,机组出力4700kW,达不到满出力。为使电站达到设计出力,于1990年初对台堰进行了拆除改造,使电站效益得到了显著提高。1台堰改造方案田庄台堰是60年代为电站下游的石家庄热电厂供水而修建的,此堰高2m,宽32m,堰体为浆砌石外包钢筋混凝土结构。70年…  相似文献   

15.
一、石头沟水库概况 石头沟水库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是海浪河一级支流石头沟上的一座小Ⅱ型水库,库区集雨面积20km2,总库容131万m3。水库大坝总长256m,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9m,现坝顶平均高程316.35m,坝顶宽4m(兼作农道)。大坝迎水面为干砌石护坡,水库溢洪道宽30m,长120m,堰顶高313.65m。采用面流形式消能,最大泄流水深1.4m,最大泄量77m3/s,  相似文献   

16.
唐家山堰塞坝泄流对坝坡稳定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汪明元  徐晗 《人民长江》2008,39(22):48-51
采用极限平衡有效应力法研究了不同上游水位下唐家山堰塞坝坝坡的稳定性,评估了该堰塞坝滑坡的可能性,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泄流方案提供了依据。同时,对泄流后该堰塞坝坝坡以及泄流形成的新河道岸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泄流对坝坡稳定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可能导致唐家山堰塞坝下游坝坡滑动破坏,应在水位达到高程675 m前采取泄流措施降低库水位,以确保下游侧坝坡的安全;泄流后剩余堰塞体的稳定性较好,不会发生大规模滑动;泄流形成的新河道岸坡可能发生局部垮塌,但其规模较小,应不会造成堵塞断流和影响行洪能力。  相似文献   

17.
窝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532m,其中溢流坝段全长274.2m,共设12mX12m弧型工作闸门14扇.堰面为实用堰型,堰顶高程8480m.闸门设胸墙档水,水库正常高水位96.6m,相应库容5.43亿m3.水库原设计中防洪限制水位77.8m,低于堰顶高程.每年工作闸门的检修、保养安排在水位低于堰顶的某时段内进行,因此,设计中没有设置检修闸门.由于窝水库上游的观音阁水库已建成运行,削减了窝水库各频率的洪水,在窝水库百年设计标准不变的情况下,防洪限制水位由77.8m抬高到86.2m,即超过堰顶1.4m,孤型工作门某些项目的检修无法进行,因而提…  相似文献   

18.
基于PFC3D离散元软件,开展雅砻江唐古栋滑坡1967年失稳堆积堰塞坝的反演模拟,并基于反演参数对强变形A区失稳堆积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① 通过开展唐古栋滑坡1967年失稳堆积堰塞坝的反演分析,校核得到一组合理的细观力学参数;② 强变形A区失稳并整体下滑约1 600 m后在河谷堆积形成堰塞坝,堰塞坝形态呈中部高两边低的梯形形态分布,坝顶宽437.91 m,坝底宽994.39 m,坝高92.65 m;③ 堰塞坝在3种不同来流量下发生溃坝,其洪峰流量均远大于楞古水电站拟选坝址校核洪水流量。通过模拟发现,PFC3D软件对于模拟滑坡堰塞坝堆积过程及堆积形态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获取堰塞坝堆积的三维形态和较准确的坝高。  相似文献   

19.
1排沙工程修建与排沙调度运用石壁水库1958年4月兴建时正常库容为500.3×l04m3,至1984年4月,有效库容已淤积86.62%,仅剩66.9×104m3。坝前库底淤高11.6m,溢洪道口库底淤高13.1m,距堰顶只差0.5m,水库濒临报废。基于1984、1985年两次水库泄空冲刷分析,省市主管领导、科技人员多次现场研究,确定增建排淤泄洪工程,把原开敞式溢洪道改为深孔排淤泄洪闸,设单孔弧形闸门,宽7m,高6m,胸墙挡水,闸底高程143.00m,较原溢流堰顶降低9m,如图1所示,最大泄洪量为382.9m3/S,并拟在库内设置导冲潜坝和动力搅泥船供辅助清淤。工程…  相似文献   

20.
一、工程概况 陇县段家峡水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作发电、养鱼、防洪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土坝高43m,坝顶长187.5m,坝顶宽12m,坝顶高程1090m。1991年实测总库容为1587.4万m~3,其中防洪库容736.4万m~3,兴利库容851万m~3,侧槽式溢洪道位于土坝右肩,总长258.7m,侧堰坝长95m,设计堰顶高程为1083m(1081m高程留有缺口)。溢洪道设计流量580m~s/s,校核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