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家用冰箱总制冷负荷的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洪海  崔兴华 《制冷》1996,(4):41-44
本文详细讨论了家用冰箱中各项热负荷的计算方法,给出了家用冰箱总制冷负荷计算的数学模型,并对箱体绝热层传热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证明了文中所建立的数学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双回路冰箱循环补气压缩机的仿真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双回路冰箱中的新型中间补气压缩机的运行状况进行了研究,其目的在于研究该种压缩机应用于家用冰箱的可行性。在压缩机的热力学模型基础上对某冰箱厂的全封闭压缩机进行了改造和试验,并对该模型进行了仿真与优化,初步得出补气口缝隙x的最佳取值范围为0.5mm~0.66mm。  相似文献   

3.
孙志学  张乐  陈晨 《包装工程》2018,39(14):18-22
目的针对家用电冰箱抽屉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盛装物品过多或者温度过低而结冰,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非常不方便的问题进行研究。方法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可分离式冰箱抽屉设计。首先通过功能分析建立冰箱抽屉的功能模型,然后进行理想化水平分析得出理想解,再运用TRIZ理论中的物质-场模型进行物质和场分析,最后利用TRIZ矛盾冲突矩阵进行冲突解决。结论通过以上基于TRIZ法的分析,最终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并进行家用电冰箱抽屉改良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4.
家用冰箱冷冻,冷藏室温度场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家用冰箱内的流动与换热建立了物理和数字模型,并对一台万宝冰箱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张琳  王永强  李雪瑞 《包装工程》2023,44(22):92-101
目的 构建冰箱CMF低碳设计碳足迹核算系统,为企业实现冰箱CMF设计低碳制造和节能减排提供工具支持。方法 以产品碳足迹核算流程为依据,确定家用冰箱CMF设计过程中的碳排放源,综合考虑冰箱面板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建立碳足迹核算模型,并基于计算和数据管理两个维度,构建冰箱CMF低碳设计碳足迹核算系统。结果 成功构建了冰箱CMF低碳设计碳足迹核算系统。结论 通过对冰箱CMF设计方案进行碳排定量分析,按照碳评价结果,对冰箱CMF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并对生产工艺过程进行绿色低碳优化,从而对冰箱的低碳设计决策产生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谷波  廖源华 《制冷》1995,(4):1-6
本文采用制冷系统热动力学观点,分析建立了小型制冷系统各部件的动态模型,并用计算机对家用冰箱在使用HFC-134a和CFC-12的性能进行了仿真预测,发现用HFC-134a后能耗增加大约8%,压缩机输入功率减少3%,冷凝压力升高0.7bar,系统流量减少26%.为验证仿真结果,在同一台冰箱上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说明仿真结果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家用冰箱的节能减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用冰箱作为家用电器重点的耗电大户,已成为城镇居民家庭主要耗电源。家用冰箱的节能减排,已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为确保家用冰箱的节能减排,一是要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二是要重在政府与市场的管理措施,对其产销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8.
异丁烷冰箱动态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异丁烷冰箱已成为国际上环保冰箱的主流,研究该类冰箱的动态仿真对于开发优质异丁烷冰箱,保护环境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我们在以往制冷装置动态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异丁烷冰箱的具体特性,引入新的仿真算法,开发了以Windows95作为操作平台的异丁烷冰箱动态仿真软件。通过实际冰箱的实验验证,证明了软件的可靠性。该软件已交国外公司使用。  相似文献   

9.
家用制冰机结冰过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磊  蒋德伦 《制冷》2007,26(1):10-13
根据家用制冰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利用焓法对其制冰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采用全隐式格式开展有限差分数值模拟研究。在一台家用制冰样机上进行实验测试,通过改变环境温度观测冰层厚度与制冰时间的关系,并将实验结果与数值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实测值之间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小于3%。升高环境温度,在同样的时间内成品冰厚度减小,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程敏  陈满儒 《包装工程》2017,38(21):94-97
目的研究冰箱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特性。方法利用Pro/E建立冰箱缓冲包装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适当简化,然后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冰箱缓冲包装的振动和冲击特性进行模拟分析计算。结果求出了冰箱缓冲包装的固有频率与固有振型,以及在公路运输过程中受到振动和冲击下的动态响应。结论所提出的模拟产品包装系统的振动和冲击特性的方法,不仅缩短了产品的设计周期,而且为电子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间冷式冰箱蒸发器结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间冷式冰箱蒸发器的结霜工况进行了模拟。在改进现有的计算霜表面水蒸气过饱和度公式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间冷式冰箱蒸发器的霜层生长模型,并模拟出结霜过程中的结霜量,空气侧压降,霜的密度和厚度随时间的变化。通过与实验数据的比较,结霜量的误差在10%以内,空气侧压降在25%以内,该模型能够有效的模拟间冷式冰箱蒸发器的结霜过程。  相似文献   

12.
替代工质HFC152a/HCFC22冰箱压缩机阀片厚度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冰箱压缩机的数学模型。对QD75GA型冰箱压缩机的工作过程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对使用替代工质HFC152a/HCFC22的QD75GA型压缩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将优化前后的压缩机分别装在同一台冰箱上,对冰箱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对压缩机阀片厚度的优化提高了替代工质冰箱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闵春华  凌长明  李军  叶姝菡 《制冷》2002,21(3):10-12
在家用冰箱冷藏条件下,将荔枝浸泡保鲜剂,进行保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冷藏和保鲜剂的共同作用对荔枝的防腐圾保鲜有较好的效果。且给出了荔枝浸泡保鲜剂的时间对贮藏效果的影响,荔枝的贮藏受气流的影响,以及妃子笑荔枝较三月红荔枝耐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新制冷剂THR02的应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已经或即将禁用CFC-12。目前有多种替代方案,但各有优缺点,国内外正在研究新一代的替代物。本文提出一种可直接灌注的长期性新替代物清华2号(THR02),并对其在家用冰箱中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制冷剂与润滑油和材料的相容性;系统硬件未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直接灌注进行压缩机和冰箱的热工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压缩机和冰箱的耐久性试验。  相似文献   

15.
带负载冷柜运行模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台128L家用冷柜进行了动态运行模拟和实验研究。提出了热力系统的两个计算区域之间,通过质量传递或热量传递耦合起来,对所研究的系统,传热,传质分别采用热流量和压力作为耦合变量。传质边界为毛细管,压缩机,传热边界为各物理边界,模拟了带负载冷柜的运行过程,提出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计算带压仓负荷的开机过程,能大大节省计算时间,并用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6.
作者参阅了大量文献并结合本人在研究、开发中的体会,介绍了国内外家用空调器的目前概况及发展动态,文中最后对家用空调器的认证及商检问题也作了简介,可供从事家用空调器设计、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方面的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葛住军  张健  刘惟惟 《制冷》2007,26(4):1-5
本文分析了家用除湿机噪声产生的机理,运用噪声源诊断的分步运转、频谱分析等方法,对家用除湿机噪声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判断出主要的噪声源,结合实验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现有风扇进行了优化,为降低除湿机噪声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在同一平台下对常用的不同类型冰箱进行仿真设计,通过提出冰箱部件的通用计算模型(压缩机通用计算模型、换热器通用计算模型和箱体通用计算模型),和开发多类型冰箱仿真平台的数据交互方法和系统控制策略的集成方法,建立了多类型冰箱的集成式仿真设计平台。通过实验对设计平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多类型冰箱的集成式仿真设计平台能够对常用类型的冰箱进行仿真计算,计算得出的冰箱耗电量和开机率的计算误差都在10%以内。  相似文献   

19.
家用热泵空调的系统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学迅  田怀璋 《制冷》2000,19(2):1-4
本文通过对家用热泵型空调的运行分析,针对热泵型空调自身特点,主要考虑制冷剂充灌量和蒸发器结霜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建立系统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蒸发器结霜做了动态计算,分析了蒸发器结霜和制冷制充灌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20.
风冷热泵除霜过程动态特性模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动态特性的研究是风冷热泵(机组)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热气除霜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基本守衡定律出发,提出了风冷热泵热气除霜过程的动态特性模型,重点模拟了这一过程中霜层侧的传热传质和制冷剂侧压力变化情况。回顾了热气除霜过程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采用分布参数求解模型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比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动态特性模型,但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的良好吻合证明了这一模型的有效性,可以应用于风冷热泵的全过程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