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临清济美酱园山东临清济美酱园创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初始规模很小,后来不断发展,清代末年已拥有千口大缸。民国初期,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并称为"江北四大酱园"。相传,清乾隆帝乘船沿运河南下,曾在临清凤凰岭下船。地方官员把济美酱园制作的红豆腐乳献上,深得赏识,当下朱批红豆腐乳为进朝贡品。  相似文献   

2.
北京的"六必居"酱园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传奇经历的老字号商店.关于"六必居"酱园店堂牌匾的故事更是版本繁多.今年是"六必居"酱园创建的480周年.现将"六必居"酱园及其榜书的来龙去脉,按照:企业的创建和发展、店堂牌匾的沿革,以及"六必居"牌匾与严嵩榜书的比对等3个专题整理出来,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3.
槐茂甜面酱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有益作用,在消费者中有良好的口碑。 该实验研究了其风味物质的构成及对产品品质的影 响,分析了影响其风味品质的香气成分和呈味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 结果表明,从槐茂甜面酱中鉴别出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 酸类、酚类和杂环化合物等共81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多种是食用香料,半定量分析表明呈香物质中醛类含量最高(8.869 μg/g),其次 是酯类、酮类和酚类。 对槐茂产品呈味物质的分析表明,两种鲜味氨基酸和6种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74 g/100 g和2.14 g/100 g、鲜味 和甜味氨基酸分别占18种总氨基酸(TAA)的相对含量为38%和30%、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EAA)占TAA的相对含量为27.5%,而苦味 氨基酸的总含量为2.25 g/100 g。  相似文献   

4.
谁是酱园鼻祖,其实并没有统一的说法.通过祖师神崇拜这一民间信仰的分析,考证了酱园鼻祖的几种说法及来历,提出了蔡邕作为酱祖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在车水马龙的西长安街南侧,繁华的西单路口有一座驰名中外的百年老店——天源酱园.欣闻该园天字牌酱菜系列制品被北京市技术监督局评为“向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推荐产品”,记者采访了天源酱园经理李书胜.  相似文献   

6.
四百多岁的致美斋酱园是广州第一家酱园,也是中国四大酱园之一,至今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酱料。  相似文献   

7.
一、上海酱园业的兴起酱园业(今称酿造业)是个历史悠久的行业。上海的酱园业先是集中在老县城周围,旁及南汇、川沙,后来随着租界的扩展和人口的骤增而迅速发展。酱园业的同业公会设在南市福佑路117号,名为“上南川酱园业公所,”立堂名为“受和堂”。“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会址迁至法租界西门路大华里4号,改称上海市酱园业同业公会,在日伪统治时期又改称上海市制酱业同业公会,上海解放后再改称上海市酿造业  相似文献   

8.
影响绍兴腐乳质量的原因沈子林(浙江省绍兴市酿造总公司312000)绍兴腐乳具有色、香、味都臻上乘的特色,是绍兴传统名产。早在明成祖年间(1403~1425年),当年的“谦豫”酱园“俞合兴”酱园,“通关”酱园生产的腐乳就已闻名海内外。此后是“咸亨”酱园...  相似文献   

9.
乌镇手工酱     
《食品与生活》2014,(6):62-62
正清咸丰九年(1859年),乌镇人陶叙昌创立了以自己名字为号的"叙昌酱园",此为乌镇有历史记载以来的最早的酱园。155年来,叙昌酱园的酿造工艺与产品品质始终如一。走人乌镇西栅景区内的叙昌酱园,晒院内整齐地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新闻的视角通过对坐落在绍兴的中国酱文化博物馆的接触,追述了绍兴特色酱及酱园文化,深刻认识到了绍兴酱业及酱园文化的历史价值及深远意义,并还原了部分绍兴酱园的建园特色及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1.
解放前的旧绍兴,工业生产较落后,除锡箔业外仅有酿造业较有一点基础。绍兴的酿造工业大致可分酿酒与造酱两种,农村的绍酒作坊专酿黄酒,而城镇的酱园则酒、酱兼酿。旧时,绍兴城镇著名的酿坊和酱园有高长兴、沈永和、谦豫、沈通美刘合兴、咸亨、同兴、鉴湖、稽山等数十家。这些酱园、酿坊历史悠久,都是些百年老字号,在社会上信誉卓著,久享盛名。 笔者的父亲(沈永康,字锦海,号彭年)及亲友过去曾就业于刘合兴官酱园,现将长辈们在世之日常常谈起的刘合兴酱园创业史及该园的经营作风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上海钱万隆酱园钱万隆酱园始创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已有134年历史。1897年,钱万隆被清政府户部盐漕部院授予"官酱园"金字招牌,这也是国内酿造业老字号中唯一获得"官方"认可的酱园,这块古老的招牌历经劫难,"文革"中,是老工人藏在木匠间的刨花堆里才得以保留至今。钱万隆酱园的创始人之一钱锦南,当时是"奉南川"三县的著名绅士。清  相似文献   

13.
正北京六必居"六必居"是全国闻名的中华老字号,位列我国"江北四大酱园"和"中国四大著名酱园"之首。相传北京六必居酱园店创办于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年),如今挂在六必居店内的金字大匾由明朝大学士严嵩题写。六必居原是山西临汾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兄弟开办的小店铺。俗话说开门七件事,而赵氏兄弟的小店  相似文献   

14.
绍兴酱缸是绍兴三缸(酱缸、酒缸、染缸)之首,绍兴酱园业是绍兴最早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外向型行业.  相似文献   

15.
旧上海有一些独特的景观,随着历年的建设发展如今早已不复存在,酱园便是其中一道消逝的风景线,过去买酱油叫做拷酱油,伙计们用吊提从瓮里舀出酱油,倒入漏斗,灌进瓶里,卖酱油是个专营行当,就连建筑门面也与众不同,完全不像现在买卖酱油如此方便和普遍。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这不仅是一个空白,简直是天方夜谭,然而对于上了年纪的上海人来说。扯起老酱园“一斤酱油两吊提”的话题,总能唤回久远的回忆,泛起淡淡的怀旧情感。 上海滩上的老酱园分为两个部分,生产场所叫酱栈,有一个很大的露天园场用来晒酱。经营场所也很特别,都是高墙石库门,门匾右面是字号,左面则书“官酱园”三字。字字斗大,十分醒目,显示出工商兼营的“酱园”气派,而只从事零售的店铺则只能称之为“绍坊”了  相似文献   

16.
酱园老板投资开酱园。尤如地主置地一样,把它看作是传代的万世基业,但他们的子女由于读大学、留学,受到资本主义教育影响,又瞧不起这个封建古老的百年老园。由于酱园业资本家,老一辈习惯于使用老管家,不亲自管理企业,小一辈学“洋派”。不愿守此旧业,因此。大多数酱园都是由资方代理人(经理)管理。这些经理又多数是本行业学徒出身,被资本家看中提任的,他接受了封建传统的一套管理办法并作为自己的守则,从而帮助资本家压迫职工。经理对企业掌有人事  相似文献   

17.
兰花萝卜 传说六十多年前,岳阳古镇由于岳阳楼驰名中外,来往客商甚多,商业市场繁荣,土特产品丰富,当时一些私营酱园为了满足过往旅客的需要,精心制作了簑衣萝卜这一产品,因用料讲究,质量较好,而闻名远近。到一九四三年加工簑衣萝卜的酱园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55年 佚名     
<正>佛山市公私合营海天酱油厂组建,首任厂长于无名声中拉开海天大幕。1955年,佛山25家实力卓著、美味悠远、享誉港澳的古酱园合并重组,"海天酱园"因是其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产品品类最多、影响最广的老字号酱园,众人遂推其老板为首任厂长,并以其园名为厂名,即今之佛山"海天酱油厂",其工艺也得以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19.
座落在南市食品的聚美斋酱园开业以来,顾客盈门,群众排队争购,日销货额达一千多元,创历史日销量的三倍。该酱园继承天昌酱园的传统,腌菜花色品种多,口味齐全,咸、甜、酸、辣,样样都有,传统的名酱菜就有二十多种,如酱八宝菜、酱八宝色瓜、酱黄瓜、酱萝卜、酱黑菜等。在制做上选用优质原料,用天然面酱、加工工艺严格。如酱八宝菜,所用藕片、酱兰、黄瓜、银苗等均切成不同形状,使名牌酱菜风味独特,誉满津门,顾客赞不绝口,争先购买。该酱园除经销本市名牌酱菜外,还引进三十多个省市地区的名品酱菜。有北京六必居、天源、东城酱菜厂生产的优质产品;有  相似文献   

20.
酱腌小菜滋味鲜美,秋季又是适合酱腌的菜蔬上市的季节.为了满足部分消费者亲自尝试制作的愿望,我们请了北京天源酱园的技术人员,介绍几种原料易得、操作简单的酱腌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