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贵金属》2006,(7):29-29
BMO Nesbitt Burns Inc高级经济师Bart Melek认为,商品市场近期出现的大幅调整,是由于美国的升息预期以及美国经济放缓所致,但与前次的调整不同,此轮长期的牛市未改,因为供应面暗示,一旦市场的泡沫破除,价格将重返升途。前次能源的调整原因是由于库存供应,金属的调整是由于商业周期情形的改变、货币政策的改变,以及美元因素。此番调整却只有升息概念,而且只会适度升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贵金属》2005,(9):2-7
内容提要:与“双赤字”下美元汇率将继续贬值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双赤字并不是影响中期内美元走势的主要因素,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美国经济基本面所决定的国际资本流动才是决定中期美元强弱的关键。2001年的美元贬值,其原因能够从国际资本流动的视角得到很好的解释。随着美国经济继续保持相对高增长、  相似文献   

3.
《重型机械科技》2005,(2):14-14
自2004年1月份至9月份,除中国因宏观调控钢材价格出现回落外,全球主要地区钢铁行情都呈现逐月上涨走势。支撑钢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废钢、铁矿石、焦炭等炼钢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原料短缺和早先淘汰产能限制成品钢材供应增长;美国经济强劲复苏,欧洲、日本经济改善,带动市场整体需求上升;独联体国家内需好转,  相似文献   

4.
《中国贵金属》2006,(7):30-31
尽管美国的各项经济数据显示不容乐观,全球通涨的威胁如潮,各国纷纷升息,但很多分析师坚持,商品牛市尚未结束。  相似文献   

5.
《中国贵金属》2005,(11):2-4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国的贸易赤字和美元贬值一直是经济学家讨论不休的热点话题,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极为关注的政策问题。近几年来,特别是2004年美国贸易赤字(与美国GDP的比例)创下美国历史新高以后,美元也加速下跌。而从2005年年初至当年7月中旬,美元汇率似乎来了一个“绝地大反击”,美国经济表现稳健,美元汇率也摆脱了2004年跌跌不休的颓势,走出一波反弹路线。可2005年7月中旬以后,尽管美联储宣布了第10次加息,但美元重新步入熊途,颓势难挽。2005年上半年强势美元的激情回归是昙花一现,还是国际外汇市场的“王者归来”真的在悄然上演?更为现实的是,在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与美国贸易赤字相伴随的美元动荡不定,会对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可以预料的较大冲击:也有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美元汇率的波动或美元汇率冲击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发展,如果是这种情况,则会给各国的宏观经济带来灾难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6.
汇率回升是暂时现象.尽管美元汇率最近出现回升,但是这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现象。在过去三年中,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虽已经下跌14%,但今后仍可能会再跌10%至15%。导致美元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长期居高不下。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美元汇率下跌了30%,而当时的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只有3.4%。2004年,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中国铜、铝等有色金属需求非常旺盛,刺激新增资源大幅增长,并与成本一起双双推动市场价格强劲增长。尽管经济刺激退出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美元汇率也出现阶段性反弹,但受全球经济复苏和中国经济增长加速的影响,预计年内铜、铝等有色金属需求旺盛增长的态势难以扭转,市场行情将继续高位运行。  相似文献   

8.
回顾2012年,铜价在完成了2011年快速回落的行情后,展开了区间震荡的走势。2012年铜价走势主要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欧洲债务危机持续以及美国财政悬崖等因素的影响。而2012年下半年,美国相继推出了QE3和QE4,QE3给铜市注入了强劲动力,QE4并未给市场带来太多惊喜,只是取代了扭转操作,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宽松规模,总的宽松规模仍然维持不变,因此铜价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在2013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世界经济展望》中预测,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4.3%,继续保持较为强劲的态势,但仍过度依赖美国和中国。如果美国和中国经济同时疲软,全球经济将显著放缓。  相似文献   

10.
1.2004年国内外铝价走势分化严重。对比2004年国内外电解铝价格走势易见,以2004年4月国家宏观调控为分水岭,国内铝价一蹶不振,徘徊于16000元/吨上下,与国际铝价的稳步攀升形成鲜明的反差。简言之,国际铝价的上扬主要是基于全球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  相似文献   

11.
回顾2012年,铜价在完成了2011年快速回落的行情后,展开了区间震荡的走势.2012年铜价走势主要是受到了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欧洲债务危机持续以及美国财政悬崖等因素的影响.而2012年下半年,美国相继推出了QE3和QE4,QE3给铜市注入了强劲动力,QE4并未给市场带来太多惊喜,只是取代了扭转操作,但并没有进一步扩大宽松规模,总的宽松规模仍然维持不变,因此铜价并未受到太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焊接》2005,(3):60-60
进入4月份,国内期、现货铜价在库存急剧下滑的推动下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尽管其间LME三月期铜价未能有效突破3300美元的振荡区间上沿,但仍然难以抑制国内铜价的飙升。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内精铜供应无法满足4月和5月份国内消费旺季的强劲需求。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决定性作用在此期间体现得淋漓尽致,美元汇率等次要因素对于短期铜价走势的影响则略显苍白,而国内存在大量所谓隐性库存的说法更是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贵金属》2007,(10):38-39
摩根士丹利称,即使美国次级债危机令美国的经济增长受限,发展中国家经济强劲增长仍将支持商品价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贵金属》2005,(1):1-3
2004年以美国开始升息为标志,全球进入了利率上升周期。美联储在6月23日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6年来的最低水平1%提高到1.25%。此后又4次提高利率,在12月4日将联邦基金利率提高到2.25%。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的金价在多重困境中波动迂回,最终显现出了其强劲的上涨势头,创出457美元/盎司的16年高点.与2003年相比,2004年地缘政治对金价的影响有所减弱,而美元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美国庞大的双赤字使得美元一再贬值,欧元兑美元创下了1.36的历史高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贵金属》2006,(7):2-2
充裕的资金流通过资产膨胀带动经济强劲增长。但美国、欧洲和日本的通胀压力可能会迫使其央行采取更激烈的收缩政策,造成流动性减少,资产估值缩水,引发周期性的熊市。全球经济四年来的快速增长和世界股市连续三年的牛市或将终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贵金属》2006,(4):2-2
全球升息的预期不断加强,预示着全球主要政府债券市场将经历持续的大规模抛售。  相似文献   

18.
《中国贵金属》2005,(7):1-3
2004年,世界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发达国家经济稳步向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势强劲:贸易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国家和地区间经济贸易的相互影响加强。2005年,支持世界经济增长和贸易扩张的各种有利因素不会发生大的逆转。但将受一些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如石油价格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9.
国际市场 1.铝消费市场。2006年,全球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亚洲和欧洲地区表现突出,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油价居高不下,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日显,主要发达国家连续上调利率,以平抑过热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国际大宗商品一度因为金融机构去杠杆化而遭遇重挫,价格大幅缩水;而到2009年,随着世界各国纷纷采取降息、注资和加大政府投资等手段刺激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复苏超过预期;对此直接表现就是国际金融市场上股票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强劲上涨,以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上市交易的铜铝铅锌锡镍为例,其价格上涨速度远远超过经济复苏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