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3033t/h锅炉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二为一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能海门电厂3 033 t/h机组锅炉原引风机和脱硫系统增压风机均为2台静叶调节轴流式风机,运行电耗偏高,为降低厂用电率,将脱硫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二为一,并对引风机进行增速扩容改造。该方案实施后,机组满负荷运行时厂用电率下降0.335%,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进行湿法脱硫、电袋除尘器和低温省煤器改造后,引起的锅炉烟气系统阻力变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保证锅炉机组的正常运行,提出对引风机、增压风机改造的几种选型方案,并对各方案进行了相应的论证分析。同时对引风机改造初投资及故障经济性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对改造工期、改造后运行控制、脱硫岛区域布置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结论为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除尘系统改造中引风机与增压风机合并方案优于分开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3.
1000MW机组引风机与脱硫增压风机合并改造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某电厂2×1 000 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引风机和脱硫系统增压风机均为2台静叶调节轴流式风机,运行电耗偏高,为降低厂用电率,拟将脱硫增压风机与引风机合并。对此,提出用1锥形管段代替脱硫增压风机本体主要部件,并对引风机进行增速增容改造的方案。该方案实施后,机组满负荷运行可使厂用电率下降0.237%,节电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保国策深入落实,国电浙江北仑第一发电有限公司需对其No.1机组进行脱硝改造,为判断机组脱硝改造后引风机能否满足需求,开展了引风机以及增压风机热态性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变频器调节时引风机运行效率偏低,现引风机风量裕量比较合理但风压裕量留取过高,与烟气系统匹配性不佳。增压风机运行效率在额定负荷时较高,但低负荷时运行效率偏低,脱硫系统总体阻力较大,增压风机与脱硫系统匹配欠佳。建议对叶轮进行局部改造,将原有引风机及增压风机合并成联合风机,并对烟道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机组运行可靠性,降低机组运行厂用电消耗,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超临界600 MW机组锅炉在脱硝改造中增设引风机的选型进行了分析,通过对分设与合并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以及引风机采用动叶可调、静叶可调及变频静叶可调几种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认为采用变频静叶可调轴流式风机,且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分设的方案最为经济.  相似文献   

6.
张锟 《电气时代》2012,(8):62-63
燃煤电厂脱硫系统配置 烟气脱硫系统由增压风机、吸收塔、烟气换热器及烟道等组成。自锅炉引风机来的烟气进入吸收塔中洗涤脱硫,经脱硫后送回尾部烟道进入烟囱排放。由于烟气经原烟道、烟气换热器、吸收塔及净烟道等阻力设备,烟气压力受到一定损失,需增设增压风机来补偿烟气流动中的压力损失,目前老机组改造均采用锅炉引风机后加装增压风机方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热电厂300 MW机组锅炉引风机和脱硫增压风机进行热态试验,确定引风机、增压风机二合一改造方案:将原有2台G158/280型静叶可调轴流引风机改造为SAF26-17-2型动叶可调轴流引风机,取消增压风机。改造后,根据热态试验数据分析,引风机最高效率达83.3%,风机性能数据达到设计值,满足脱硫系统增容、脱硝改造后烟气系统阻力增加的要求,降低了设备改造投资与运行维护费用,提高了设备效率和机组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增加SCR烟气脱硝系统及取消脱硫旁路,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需对烟气系统风机进行扩容改造。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一的改造方案应用于工程实际,相比于只对引风机扩容、增加1 000 Pa压升的改造方案,虽然初始投资大,但改造后的引风机具有调节反应快、高效区范围大、运行经济等特点,对比改造前后的经济和运行参数,改造后引风机节电20%左右,变工况调节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对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进行了引风机、增压风机合并改造,取消了脱硫烟气旁路系统及增压风机。结合现场试验数据和历史运行数据的对比结果,以及引风机的耗电率、烟气阻力、脱硫系统运行工况等,分析了内蒙古京隆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引风机、增压风机合并改造后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合并后由于脱硝系统、脱硫系统和除尘器阻力的增加,引风机耗电率也有所增加,负荷600 MW时增加0.2823%、负荷500 MW时增加0.2651%;新引风机选型合理,因风机数量减少系统运行可靠性得以提高。同时对改造后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运行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各电厂,在当前严格的环保政策的要求下,对脱硫系统旁路进行拆除,拆除后烟气将只能通过引风机与增压风机进入吸收塔,一旦增压风机故障,机组将不得不停运对增压风机进行检修的实例出发,对增压风机改造的各个方案,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姜桂荣 《电站辅机》2014,35(4):10-12
对锅炉后烟道进行技术改造后,因烟道阻力增加,原有的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压头不足,需同时进行风机的升级改造.在系统中采用了引增合一的联合风机,改进了逻辑控制电路,提高了风机的自身保护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陶小宇  程亮 《广西电力》2014,37(4):28-30
为了满足安装SCR脱硝系统设备后系统阻力增加的工况,对烟气系统进行改造。采取将引风机和脱硫装置的增压风机合并为轴流式引风机的改造方式。分析了改造前引风机、增压风机串联运行控制方式,改造后引风机运行控制方式,及改造前、后脱硫装置对锅炉主保护MFT的影响。改造后脱硫装置对锅炉主保护MFT的影响减少,运行控制方式简化,锅炉和脱硫装置运行稳定性强,维护成本减少。  相似文献   

13.
陈伟中 《广东电力》2012,(8):126-130
在分析锅炉引风机控制系统和脱硫增压风机控制系统的对象特性及其对炉膛负压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协调控制的概念,并对2个系统的优化设计和参数设置情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通过降低脱硫系统的阻力,优化增压风机调节系统中锅炉总风量前馈值以及比例积分(proportional integral,PI)调节器的控制参数,可有效维持炉膛负压稳定。  相似文献   

14.
为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华能海门电厂1 036 MW超超临界机组对全厂功率最大设备引风机进行技术创新,在国内首次将引风机由常规的电机驱动改为汽轮机驱动,并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并设置,不再单独设置增压风机,采用此方案后明显降低了厂用电率,减少了6 kV大电机启动对厂用电系统的冲击,引风机可实现变速调节,减少节流损失,节能效果显著。汽轮机驱动引风机运行稳定,调节炉膛负压功能良好,能满足满负荷运行时对引风机性能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引风机和增压风机合并运行是新建大型火电厂脱硫系统一种新的运行方式,该运行方式可有效降低厂用电率.以北仑电厂三期超超临界机组脱硫系统为对象,比较了引风机和增压风机技改前后的运行方式和节能效果,分析了不同负荷下采用不同风机组合的优化运行方式,并对这种运行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做出了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6.
吴伟  程世军  王东振 《电力建设》2012,33(8):103-105
火电厂生产工艺环节较多,任何一个工艺环节的节能降耗工作,其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烟气脱硫系统投入运行后,这方面节能运行的潜力尚可发掘。在机组运行时保持锅炉炉膛负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增压风机入口负压设定值,研究增压风机和引风机消耗的总电功率的变化趋势。最终得出在试验压力范围内,不同的机组负荷下,引风机和增压风机总功率消耗均随增压风机入口压力增大而降低的结论,为火电厂的节能降耗工作积累经验,并为运行调整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7.
无增压风机的WFGD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增压风机的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在启动和停运过程中,当烟气进行旁路和主路的切换,会对锅炉的炉膛负压产生明显的影响。只要整个启动和停运过程尽可能慢,减少烟气压力波动对炉膛负压的影响,并及时调整引风机,就能保证锅炉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8.
以600 MW和1 000 MW级大型火电机组为例,讨论了合并锅炉引风机和增压风机为联合引风机的可行性。通过对比,分析了联合引风机方案和锅炉引风机脱硫增压风机分设方案的投资额和运行成本差异。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分析,得出联合引风机可行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