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丙烯膨胀阻燃剂PPN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合成了一系列聚丙烯(PP)的膨胀阻燃剂PPN,红外光谱显示PPN为蜜胺(MEL)交联聚磷酸胺结构。PPN/尼龙66(PA66)复合组分对PP有良好的阻燃作用,阻燃体系氧指数最高可达34.2。实验认为,MEL对该阻燃PP体系的磷氮协同效应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氮磷无卤阻燃剂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热聚合的方法制备了氮磷无卤阻燃剂M PP,用于阻燃玻纤增强尼龙6。通过在阻燃体系中引入成炭催化剂杂多酸(HPA)和阻燃改性剂(CR),成功地解决了玻纤增强尼龙6燃烧时的“烛芯效应”问题。系统研究了HPA和CR对玻纤增强尼龙6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阻燃剂M PP是由三聚氰胺聚磷酸盐和三聚氰胺焦磷酸盐构成,以前者为主。杂多酸和CR对M PP具有协效阻燃作用,加速了尼龙6燃烧时的成炭化学反应,改善了炭层结构。当在阻燃体系中添加2%的杂多酸和2%的CR时,玻纤增强尼龙6可达到UL 94 1.6 mm V-0级的阻燃性能,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
几种常用阻燃剂对环氧树脂的阻燃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氧树脂阻燃剂开发的现状,研究了三聚氰胺多聚磷酸酯(MPOP)、包覆红磷、甲基磷酸二甲酯(DMMP)、和9,10-二氢-9-氧杂-10-磷菲-10-氧化物(DOPO)4种阻燃剂在环氧树脂中的阻燃应用,分别讨论了单阻燃剂体系和双阻燃剂体系的阻燃效果,应用极限氧指数测试和水平-垂直燃烧测试评价阻燃改性环氧树脂的阻燃性能。在单阻燃剂体系中,加入20gMPOP可以使LOI值达到25.3%,UL-94V-0级;而双阻燃剂体系中,加入DOPO的MPOP体系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DOPO可以在提高相应的环氧树脂LOI值的同时减少MPOP的使用量。与只使用MPOP的体系相比,5gDOPO和20gMPOP共同使用可以将环氧树脂的LOI提高到30.5%同时垂直燃烧等级为V-0级。  相似文献   

4.
阻燃ABS树脂及其合金的研究进展,无卤阻燃型覆铜板的最新进展,纳米级氢氧化镁的研究进展,三(三溴苯氧基)三聚氰酸酯的合成,焦磷酸蜜胺盐的合成与表征,磷钼酸钙阻燃抑烟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钢结构防火保护新技术——喷射无机纤维防火护层,三聚氰胺磷酸盐在推进剂绝热层中的应用及作用机理,尼龙增强膨胀型阻燃PP的研究,基于成炭剂复配技术的膨胀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性能研究,煤基聚乙烯/蒙脱土复合材料的阻燃特性,超细活性无机复合阻燃填料在PVC中的应用研究.[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共聚阻燃尼龙可以有效解决尼龙可燃性和燃烧熔融造成火势扩散的问题,在航天航空、建筑、纺织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对尼龙主要的阻燃改性方法进行了介绍,详细阐述磷系阻燃尼龙、氮系阻燃尼龙、协效阻燃尼龙等新型共聚阻燃尼龙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并从阻燃性能、综合性能、阻燃剂的研发角度对阻燃尼龙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通过配方设计,在通常聚磷酸铵-季戊四醇一三聚氰胺体系中,加入2%前期发泡剂磷酸二氢胺。形成低高温复合发泡体系,大大提高了涂料的防火性能。通过正交实验建立了蜜胺磷酸盐-季戊四醇-三聚氰胺防火体系.提高了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研究了蜜胺磷酸盐和聚磷酸铵的互配作用。  相似文献   

7.
4A分子筛对MPP阻燃PA6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恒温聚合得到的三聚氛胺聚磷酸盐(MPP)为阻燃剂,4A分子筛为协效剂,制备了阻燃PA6.研究了4A分子筛用量对阻燃PA6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分子筛便可以显著提高PA6的阻燃性能,在加速体系成炭的同时使炭层结构发生变化.当MPP、4A分子筛质量分数分别为20%、4%时,阻燃PA6的氧指数可以达到30%,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8.
无卤阻燃PA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综述了无卤阻燃PA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三聚氰胺衍生物(主要是其氰尿酸盐MC及聚磷酸盐MPP)和反应型磷化合物阻燃的PA,以及阻燃PA/无机物纳米复合物.讨论了上述几类阻燃PA的现状及阻燃机理,预测了新世纪前10年阻燃PA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今后宜加强的阻燃PA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防火涂料是一种既有装饰功能又有阻燃功能的功能性涂料。采用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所组成的膨胀型阻燃剂与超细氢氧化镁构成复合阻燃体系。利用极限氧指数(LOI)、锥形量热仪评价超细氢氧化镁对阻燃涂料阻燃和抑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氢氧化镁粉体添加于涂料中起到了良好的阻燃抑烟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四种阻燃级别达型到94V一0的新型阻燃尼龙用于注塑成刑电子/电器部件。Chem聚合物公司出品的这些混合物既包括了含卤、玻纤增强材料,也包括无卤非增强材料。尼龙6品级包括Chemlon233GVH。  相似文献   

11.
采用自制的新型膨胀型阻燃剂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对玻纤增强的PA66进行了阻燃,利用氧指数(LOI)、垂直燃烧(UL-94)评价了其阻燃作用,发现MPP单独使用就有良好的阻燃效果,添加25%时,阻燃材料的LOI为38.O%,能通过UL94V-O级试验,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明显的膨胀成炭现象。并利用TGA、XPS、SEM等对成炭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探讨了MPP阻燃玻纤增强PA66的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两种磷酸蜜胺盐和一种焦磷酸蜜胺盐,分别与APP按不同的比例复配,并添加到PP中,进行了氧指数的测定和垂直燃烧性能测定以研究其阻燃性能,同时进行了TGA热分析和拉伸试验以研究其成碳效果和添加阻燃剂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蜜胺多孔材料的性能及其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蜜胺多孔材料的自组装法、微球法、发泡法、浸渍法、模板法等制备方法;同时针对蜜胺多孔材料存在力学性能差、强度低等缺陷,总结了包括添加致孔剂、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等方法,介绍了多孔材料的具体应用,展望了蜜胺多孔材料的发展前景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李珍芳 《材料保护》2001,34(5):32-33
由于PA1010作防腐蚀涂料存在高温氧化、耐光性、耐强酸性差,因而采用未酯化型环氧树脂与尼龙1010共混,制得改性尼龙1010防腐蚀涂料。讨论了改性树脂、助剂、颜填料对涂层性能的影响,应用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尼龙涂料附着力、化学稳定性、耐酸性都明显增强,本涂料附着力、耐候性、耐蚀性优良,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矿物阻燃填料是传统防火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库,检索了1990年至2022年有机防火涂料中矿物阻燃填料研究的文献,介绍了矿物阻燃填料的研究应用情况。文献检索及专利分析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外对矿物阻燃填料在有机防火涂料中的应用研究关注度呈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钢结构防火涂料、阻燃机理、表面改性、热稳定性等方面,矿物阻燃填料研究种类从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镁为主逐渐转为以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可膨胀石墨和黏土矿物为主,种类多样化、成分多样化和结构复杂化是近年来有机防火涂料中矿物阻燃填料的研究趋势,矿物阻燃填料的纳米化、协同阻燃以及表面改性等技术将不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透明防火涂料研制的难点在于成膜树脂的理化性能和使用寿命,以及高效、用量少、性能稳定的阻燃体系,将阻燃体系与成膜树脂结合在一起是透明防火涂料研究的方向。合成低聚磷酸酯可用作透明防火涂料阻燃体系的脱水催化剂,含发泡剂组分的改性氨基树脂用作成膜树脂可减少阻燃剂用量,将阻燃剂接枝在成膜树脂上可提高防火涂料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P-C-N膨胀阻燃体系、膨胀石墨配合P-C-N膨胀阻燃体系、鳞片石墨配合P-C-N膨胀阻燃体系,对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影响,以及不同膨胀倍数的膨胀石墨、不同含量的膨胀石墨和鳞片石墨,对防火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C-N膨胀阻燃体系对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热释放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在膨胀型防火涂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膨胀石墨配合P-C-N膨胀阻燃体系,可提高防火涂料膨胀碳层致密性和均匀度,增加其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8.
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化学家格哈德·漫茨等发明了一种制造尼龙薄膜的方法,这种薄膜可能用作汽车的防锈光滑涂层或是地下通道壁的防乱涂、乱画涂层。聚酷胺(尼龙)不溶于大多数溶剂,因此不容易将尼龙加工成薄膜。温茨的方法是在存在被称为环糊精的环状分子的条件下制造聚酷胺。疏水性的聚酷胺在环糊精的中央疏水性孔内合成,从而有“串珠成项链”的效果。聚合的尼龙分子由于环糊精的特殊形状组合成平行的人字形线。但是环糊精的外表面是亲水性的,所以尼龙的合成过程可在水中进行,而不必使用有毒的溶剂。一旦聚酷胺合成,就可用水或其他…  相似文献   

19.
浅析军用阻燃涂料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军用阻燃涂料的发展起因、主要类型及作用原理,并对典型阻燃涂料在军事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季戊四醇双磷酸蜜胺盐的合成及应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磷酸、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季戊四醇双磷酸蜜胺盐,工艺条件稳定,产品热分解温度高,将该阻燃剂应用于聚丙烯。取得良好的阻燃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