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实施我国水能资源区划工作,提出了我国水能资源区划的总体思路和原则,进而指出了我国水能资源区划实施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我国水能资源综合评估的要素及评估方法,最终给出了我国水能资源区划的框架,可为我国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水力发电学报》1993年第三期刊登水力电力研究所陆钦侃的文章“我国经济可开发水能资源初步估算”。提出我国经济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为2.9亿千瓦,年发电量1.26万亿千瓦时。我国50年代估算的全国水能资源,只按各河流逐段平均流量和天然落差计算的理论水能蕴藏量,累计得5.4~5.8亿千瓦。77~80年对全国水能资源更全面的普遍,除再次核定理论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合年电能5.92亿千瓦时外,根据各河流规则或安排梯级开发共11000多座水电站,统计得全国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共计3.78亿千瓦,年发电量1.92千瓦时,相当于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1992年8月英刊《国际水力发电与坝工建设》刊登“世界水能资源”,列出了全世界各国的理论水能蕴藏量、技术可开发量和经济可开发量三个级别的水能资源,我国只有前两个数字,缺经济可开发量。  相似文献   

3.
流域水能资源规划是水电建设前期工作的基础。文章指出了流域水资源规划的目的、任务,针对当前我国流域水能资源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青海省境内黄河上游水能资源概况,从自然条件、经济效益、淹没损失、施工条件四个方面分析,说明开发这一水能资源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开发黄河上游水能资源可为青海省提供充沛的能源,对繁荣城乡经济,促进工农牧业发展,改善青海省经济效益差的局面都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建议继龙羊峡之后尽快建设李家峡水电站。  相似文献   

5.
藏东南是我国水能资源富集区,建设藏东南水电能源基地,开发藏东南丰富清洁的水能资源,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将发挥战略作用。由于藏东南是极为特殊的地区,建设藏东南水电能源基地将面临跨境河流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移民和宗教问题、经济技术问题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华中电网水电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介绍了华中地区水能资源概况以及水电开发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华中地区水能资源特点,提出了华中电网水电可持续发展战略,并针对水电开发和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现状,探讨了加快水电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C-D生产函数理论方法定量分析了水能资源投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全国经济规模的发展速度大于水能资源规模的开发速度,在中国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水能资源作为基本要素的投入很难被资金与劳动力要素有效代替,水能资源投入对第二产业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6.66%、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8%,为国家水电开发及制定宏观经济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流域水能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就境内流域水能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和充分利用水能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能源缺失的大环境下,从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分析了水电在能源结构中的主导地位,进而从陈旧的资源价值观念、产权制度不合理、资产管理意识和价值核算体系的缺乏、传统电力体制制约及开发利用不合理等方面对水能资产流失程度及成因进行论证.从提高水能资产保护和利用意识、完善水能资产管理及核算体系、积极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加强环境保护并推进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引入市场机制、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藏东南水能资源的开发潜力与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任东明  张庆分 《中国能源》2010,32(12):10-13,28
本文首先对藏东南水能资源量和水电开发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在充分估计未来开发背景和各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藏东南水能资源开发潜力进行了预测。认为藏东南水能资源的开发将对"西电东送"工程起到支撑所用,同时对电源地区和受电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行业、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优化资源组合,制订一套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现场监理人员配置管理标准迫在眉睫。在识别影响要素的基础上,区分施工阶段及专业项目测算监理服务工作量,并通过实地调研、数据统计分析及假设检验等方法,提出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监理人员配置办法。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主体水资源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各国制度及文化不同,导致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显著差异。为此,梳理并分析了沿线国家水资源管理体制,在11个"一带一路"水资源一级分区中选取了13个代表性国家,从水资源管理决策部门、组织结构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对其水资源管理体制进行总结归纳,将其分为分散管理、多部门管理、大部门管理、专设部门管理和非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五大类,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最后从实现"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对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四点建议,即完善区域内各国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提出"一带一路"区域视域下的统一水资源管理框架;将公众参与管理的行为上升到政策层面进行管理和推动;推进"一带一路"区域水资源管理协商机构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价、等级的划分及其预测模型对促进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大意义。以北京市为例,依据其水资源特点,考虑其供需情况,提出了影响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风险因子分别为人口规模、气候条件、管理制度、水体污染以及回收利用率,进而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及BP神经网络算法等理论,对北京市2011~2015年间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并提出了缓解北京市未来水资源短缺风险的主要途径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加强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李伟  赵庆展  汪传建 《水电能源科学》2012,30(5):123-126,86
基于兵团空间信息系统和数据资源现状,分析了其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和应用优缺点,提出符合兵团现状的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通过采用适度集中模式的兵团空间信息资源平台集成兵团多源、多时态、多部门的空间数据,实现了兵团跨部门、跨平台的空间信息共享服务,为兵团农、水、土、生态、公共安全行业及各师团部门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应对气候变化亟待加强水资源开发和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当前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异常情况下,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与水资源短缺问题之间明显有相互促进,产生恶性循环的趋势。因此,水利水电开发和建设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必须要解决好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澄清误导公众的虚假宣传,加速我国的江河开发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特别要重视龙头水库的建设,尽快提高我国水库的蓄水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层面的水资源管理,尽快研究、实施动态汛限水位的防洪管理措施,科学调度水资源,让已建成的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出最大的生态环境效益。保障水资源的供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相似文献   

16.
鉴于调度环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及调度数据资源标准化是实现智能电网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重要基础,阐述了综合数据平台系统功能架构和逻辑层次的划分,探讨了标准规范体系、元数据管理和数据编码规范的数据规范化工作,从接口体系、交互界面、通用交换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数据标准化接口,并介绍了标准化数据在数据质量综合辨识、可扩展数据综合搜索、集成式电网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应用,为电网调度控制和综合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要: 为寻求解决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与水质污染双重问题的措施,以天津市空港经济区为例,根据其气候特征,制定了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设计量化目标,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以人工湿地为主要手段的水资源综合管理规划方法,并选用PCSWMM模型对经济区降雨和水资源分配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湿地的建立可达到水平衡、防洪与水质指标的要求,可见基于LID的城市综合水资源管理规划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资源源承载力是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确定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以鄂尔多斯市为例,基于非参数评价模型无需假定评价函数的具体表达形式,综合评价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并揭示了评价标准数据自身隐含的的评价信息,提出重视水资源综合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具相当规模并有一定潜力,该方法直观简便,行之有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加强河湖水生态监控工作对促进我国河湖健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着眼于我国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治水矛盾的战略转变,立足于"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新时代水利工作重心,分析了加强河湖水生态监控的必要性和高新技术在水生态监控工作中的适应性,结合沙颍河流域实际情况提出了新时代沙颍河流域水生态监控框架体系,明确了水生态监控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监控范围及对象、监控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措施等,具体给出了水生态监控的工作流程,并详细阐述了其重点建设内容。研究结果有助于创新河湖水生态监控工作,为水资源管理一张图、一张网建设探索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