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东庞煤矿9号煤资源丰富,为高硫气肥煤和肥煤,黏结性很好,适当降硫就可用于炼焦配煤,此品种在周边用户群中有一定的需求。通过对东庞矿区的2号煤和9号煤进行配煤、煤质分析、40 kg焦炉炼焦实验等,研究配煤指标变化和成焦性能。镜质组最大反射率实验结果表明:配煤具有煤种的单一性,其工业性质及黏结性等指标具有近似的数学加权性,通过配煤入洗可以实现高低硫资源煤质指标互补。将研究成果用于指导实际生产,改造东庞矿洗煤工艺,新建东庞矿西庞井选煤厂,实现高硫煤的全部配煤入洗,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中高硫气肥煤品种,扩大了炼焦资源和高硫煤用途,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2011年生产高硫精煤111万t,直接增加收入1.5亿元。  相似文献   

2.
余楚勇  盛建文 《煤化工》2013,41(1):61-62,57
对价格较低的高硫气肥煤进行了工业分析、煤质分析、岩相分析和40 kg小焦炉试验,并将其用于配煤炼焦。结果表明,高硫气肥煤部分替代肥煤炼焦是可行的,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焦炭质量得到了保证,同时降低了配合煤成本。  相似文献   

3.
为了节约我国稀缺的炼焦煤资源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使高硫煤作为炼焦配煤的掺合料成为可能,采用理论推理和实验对比的方法,进行了高硫煤的炼焦硫分的转化实验和不同有机硫含量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高硫煤中富含有机硫容易出低硫焦煤,无机硫中黄铁矿在高温分解时会在煤的有机质作用下无机硫向有机硫的转化。瘦煤、焦煤、肥煤、气煤在干燥基全硫的质量分数为1.00%~2.50%时,瘦煤、焦煤、肥煤、气煤中优化的有机硫的质量分数一般小于70%、70%~90%、大于90%、大于95%。该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具有模拟生产效果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煤化工》2019,(6)
鉴于优质焦煤资源短缺,高硫焦煤配煤炼焦备受关注。在实验室模拟炼焦条件下,对山西兑镇和柳林地区7个批次的高硫焦煤的炼焦特性及煤岩组分进行分析,探究高硫焦煤的结焦性能;同时考察了不黏煤、弱黏煤等低黏煤在配煤炼焦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与柳林高硫煤相比,兑镇高硫煤单种煤焦的冷强度较高,热强度较低;在配煤炼焦时,兑镇配煤焦的冷强度多数低于柳林配煤焦,但其热强度优于柳林配煤焦,如柳林3配煤焦的M_3为4.02%,M_(13)为94.66%,而CRI*为43.20%,CSR*为69.13%;配入低黏煤可改善焦炭耐磨性和抗碎性,同比例添加条件下,配弱黏煤焦炭质量优于配不黏煤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5.
使用俄罗斯低硫肥煤代替国内高硫肥煤,配合山西的高硫焦煤,取得了较好的配煤炼焦效果,焦炭质量稳定,同时降低了配煤成本.通过40 kg小焦炉试验、灰成分分析、显微分析等,对俄罗斯低硫肥煤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当俄罗斯肥煤挥发分超过33%后,俄罗斯肥煤配比小于5%时,对焦炭冷、热强度没有明显影响;配比超出7%时,焦炭热强度...  相似文献   

6.
齐婳 《煤化工》2007,35(1):16-19
为稳定改善6m焦炉焦炭质量,以20kg小焦炉试验、岩相检测、焦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检测为主要试验手段,对现用气煤、1/3焦煤、焦煤、低硫肥煤、高硫肥煤、瘦煤等煤种作了配煤炼焦试验,优化了配煤结构。并从经济效益出发,在保证焦炭强度的条件下,提高了气肥煤配量,进一步优化完善了6m焦炉的用煤结构,年新增效益7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7.
对柳林高硫焦煤和俄罗斯肥煤2种改善型煤种煤质进行分析,并分别对比同类常用炼焦煤,结果表明,柳林高硫焦煤和俄罗斯肥煤均为单一煤种,属于优质炼焦煤,具有较高的G值、Y值,可以作为配煤炼焦的基础煤种。20 kg小焦炉炼焦试验结果表明,2种改善型煤种单种煤所得焦炭质量较好,与其他煤种均有较好的配伍性。工业单独配用后焦炭质量的对比表明,2种改善型煤种可改善焦炭质量,降低企业配煤成本。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霍西煤田灵石特种高、低硫肥煤煤质特征,概述了特种肥煤的工艺性质指标及煤岩特征,并将其与本地普通高、低硫肥煤的性能进行了比较。进行了10个配煤方案的配煤炼焦生产实践,结果表明,科学配入特种肥煤后,焦炭质量稳定,配煤成本下降,经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煤化工》2017,(5):57-59
为拓宽炼焦用煤资源、降低原料成本,益兴焦化进行了利用现有生产装置大比例使用高硫煤炼焦的生产实践。将高硫煤(硫分2.4%左右)和混合煤(硫分1.0%)按各自50%混配后进行炼焦,通过小铁箱实验、保证配煤均匀性和准确性等措施,确保了所产焦炭的质量;生产高硫焦导致了煤气中H2S含量偏高,烟气中SO2含量偏高,通过分别采取相应措施,问题得以解决。益兴焦化的生产实践证明,利用现有装置,大比例使用高硫煤生产高硫焦炭技术上可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焦炭质量,降低生产成本,采用陕北地区常见的气煤、肥煤、东风煤进行单独炼焦,分析3种煤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炭质量。在此基础上将3种煤按不同比例配煤炼焦,分析不同配比下焦炭质量的变化,研究最佳配煤方案。结果表明:气煤单独炼焦所得焦炭质量差,但配入气煤可增加产气率和焦饼收缩度;肥煤是优质炼焦煤,但单独炼焦所得焦炭气孔率高,需配煤以改善焦炭质量;东风煤无法单独炼焦,但少量配入可增加焦炭强度,减少优质炼焦煤用量。气煤、肥煤、东风煤质量比为1∶6∶3时,焦炭质量最好,孔隙小,无缝隙和绽边,色泽为银灰色,无海绵体,部分熔合;配煤胶质层最大厚度Y=20.4 mm,最终收缩度X=7.2 mm。  相似文献   

11.
胡炳旭 《河北化工》2014,(4):150-151
煤场库存关系到区域煤炭的供应关系是否能够平衡发展,保证其数据资源的精准性,是煤矿库存管理和控制的依据。针对煤场库存影响的因素进行探析,尤其是露天煤矿煤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从露天煤矿煤质因素对于煤场库存的影响出发,在此基础上依次从发热量、水分和灰尘3个角度探析了煤质因素对于煤场库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煤场来煤合理堆放,建立了与煤随机反射率有关的煤岩指标:离异值、范围容纳度、分布图重叠度、煤堆中心值、分布范围等.介绍了这些指标的作用与判别准则,用堆放煤反射率分布图叠加形成的反射率分布图等分析煤堆煤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针对指导生产的时效性与对来煤的代表性,采用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可方便实施上述功能.  相似文献   

13.
分形理论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煤粉的特征,为研究煤粉分形维数与水煤浆成浆浓度的关系,选取东胜矿区低阶煤(民达、东川和纳林庙煤)及准格尔矿区的黑岱沟煤样,将东胜煤与黑岱沟煤进行配煤、配煤结合粒度制浆。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了配煤后煤浆的粒度分布曲线,并用分形理论分析了不同粒度煤粉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影响煤加氢液化反应的因素很多,不同的煤对氢敏感度不一样,有的容易加氢,有的不容易加氢.显然容易加氢的煤在经济上就比较划算.在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煤岩显微组分含量分析的基础上,简要讨论了原料煤对煤液化的影响.在煤的组成和物理性质等与液化特征之间建立良好的对应关系,总结出适合煤液化用煤种的一些特性.  相似文献   

15.
华泽桥 《洁净煤技术》2007,13(5):5-6,16
神华煤制取高浓度水煤浆研发及工业性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水煤浆技术上的飞跃。为节省特别适合制浆的宝贵炼焦煤资源,低灰、低硫、高反应活性的神华煤水煤浆显示出极大的推广应用潜力。为神华煤又开辟了一条新的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16.
王进先  张汉水 《燃料与化工》1997,28(6):333-335,320
通过配型煤炼焦的工业和工业试验表明,焦煤配入量降低15~20个百分点,气煤和气肥煤配入量增加5~18个百分点,焦炭质量还在所改善。  相似文献   

17.
韩永振  郭肖选  季静静 《广东化工》2013,40(17):173-174
制约Shell煤气化装置长周期高负荷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煤质问题。文章对Shell煤气化配煤问题进行了探讨,通过以本地煤为主,外地煤为辅进行复配试验,找到了适合气化炉运行的配煤方案,从而解决了因煤质问题导致气化炉积灰或垮渣等因素,实现Shell煤气化装置长周期、高负荷运行。  相似文献   

18.
壳牌煤气化技术采用干煤粉进料,煤粉管线的稳定性对装置的试车及长周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介绍了越南宁平日投煤量1 300 t的壳牌煤气化装置煤循环的过程、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从原料煤灰熔点对Shell煤气化炉稳定运行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煤的组成对灰熔点的影响、渣的形态对灰流动性的反映和因配煤不均或气化炉水冷壁、烧嘴罩及烧嘴头发生泄漏等情况而导致生产波动时的操作方法,对同类装置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William E.H. King 《Fuel》1981,60(9):803-808
For more than 100 years, production of town gas was based on carbonization of coal. An active research effort laid the basis of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of coal gasification and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advanced processes. These were at or near the point of commercialization when they were overtaken first by efficient processes based on cheap oil feedstocks and then by natural gas. Work on coal gasification was resumed by British Gas in the early 1970's, initially under American sponsorship, because of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establishing substitute natural gas as a supplement to and an eventual replacement for natural gas. This led to a demonstration of methane synthesis from Lurgi gas, the extension of the range of coals acceptable to a Lurgi gasifier and the large scale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British Gas/Lurgi Slagging Gasifie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is process and of the down-stream conversion of the product gas to methane forms part of a substantial long term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Demonstration Programme. This should ensure that British Gas has access to appropriate proven technology when it eventually becomes necessary to supplement natural gas supplies. The principles involved in coal gasification are considered together with their appli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commercial proc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