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蒋都钦 《化肥设计》2012,(5):40-41,45
针对全厂蒸汽系统富余50~70t/h低压蒸汽的状况,提出了采用低压蒸汽螺杆发电机组回收余热的技改方案;介绍了蒸汽余热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系统配置;简述了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技改效果表明,采用螺杆膨胀机组的发电效益约为10007万元/a,机组全套设备的投入约为1680万元,不到2年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2.
针对全厂蒸汽系统富余50~70 t/h低压蒸汽的状况,提出了采用低压蒸汽螺杆发电机组回收余热的技改方案;介绍了蒸汽余热发电系统的工艺流程和系统配置;简述了螺杆膨胀发电机组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技改效果表明,采用螺杆膨胀机组的发电效益约为1000万元/a,机组全套设备的投入约为1680万元,不到2年即可收回设备投资.  相似文献   

3.
王晓玲 《广州化工》2010,38(7):199-200,217
简述茂名石化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高压聚乙烯装置副产低压蒸汽余热发电工艺,本文介绍了螺杆膨胀机发电的工作原理、结构及技术特点、应用范围、应用方式及经济、节能效益。利用螺杆膨胀机回收蒸汽余热进行发电,发电后产生的凝液达到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提高余热综合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节电、获得高效益的目的。并认为螺杆膨胀动力机将在石油化工行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晁文雄 《中国水泥》2011,(12):52-55
蒸汽/热水闪蒸复合发电技术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中、低温余热的纯余热利用型发电技术。该技术主要以200℃~500℃的低温废气作为热源,通过余热锅炉生产出过热蒸汽和一定量的饱和水,将常规发电系统无法利用的部分低品位低温热能,通过闪蒸系统生产出饱和蒸汽,与过热蒸汽一起进入多参数汽轮机作功发电,从而增加余热发电功率。回收生产过程中的低温余热,用来发  相似文献   

5.
湿法磷酸装置浓缩工艺采用的挤压型石墨管换热器,能承受的蒸汽压力约为0.1 MPa,而生产中所使用的饱和蒸汽的压力一般为0.5 MPa,故需对其进行减压降温处理。提出采用螺杆膨胀发电技术来利用该部分热能及动能。介绍螺杆膨胀机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使用螺杆膨胀发电技术后,两套装置年节电效益为430万元,同时节约标准煤2 600余吨,减少CO_2排放量约8 000 t。  相似文献   

6.
企业余热回收项目所产生的余热蒸汽用途很少,一般用于采暖、洗浴,大部分对空排放,螺杆膨胀动力发电技术对低品质余热蒸汽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很好的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7.
己内酰胺联合装置是高能耗化工生产装置,能耗成本占比大,对装置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热能损失进行回收利用,将其转化成电能,可降低装置能耗成本。介绍了余热发电技术,并参考该项技术在国内相似企业成功应用的案例,探讨了这项技术在己内酰胺联合装置能源优化中的应用。利用余热发电技术代替装置现有的循环水冷却及高压蒸汽降温减压等技术,安装螺杆膨胀发电机组利用蒸汽压差发电,采用有机朗肯循环膨胀发电机对装置蒸汽冷凝液及反应热回收发电,是行之有效的装置节能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锌精矿制酸工艺中,利用余热锅炉回收高温烟气余热产生饱和蒸汽发电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沸腾炉、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参数,并结合设计工况分析了余热发电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座45 m~2沸腾炉单独配置余热锅炉,每台锅炉饱和蒸汽产量为12 t/h,中压饱和蒸汽输往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集汽缸。按年运行330 d计算,余热发电经济收益1 123.7万元,节约除盐水收益66.5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约Ⅱ类烟煤25 335 t,减排CO_2量42 723 t,减排SO_2量125 t,减排烟尘量294 t,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螺杆膨胀动力机结构和工作原理.螺杆膨胀动力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机组内效率高(65%~70%)、工质适用范围广、设备抗污能力强、适应工质参数及负荷波动等特点.金隆铜业在废热锅炉系统采用螺杆膨胀动力机代替电机驱动锅炉给水泵,既避免了长期困扰企业的锅炉漏水事故,又充分利用企业1.3~1.4MPa、192~195℃饱和蒸汽...  相似文献   

10.
水泥工业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水泥工业国产化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基本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对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设计要因地制宜,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采用单压进汽的凝汽式汽轮机组;利用余热锅炉产生双压蒸汽,配套补汽凝汽式汽轮机组;利用余热锅炉和热水闪蒸技术产生双压蒸汽,配套补汽凝汽式汽轮机组。利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采用国产装备,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建成后2.5~3年内可收回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