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夏昆冈 《电脑自做》2003,(12):39-52
2004年便是PC声卡诞生的二十周年了,而在近一两年,随着主板板载声卡成为标配,声卡市场萎缩非常严重。再加上本来声卡技术发展就不及主板和显卡那样迅速,以致一些刚刚入门diy的用户对声卡的名字感到不解。“卡”在何处?市场说明了一切,从声卡诞生至今。无疑它正进入了一个重要而特别的阶段,虽然我们不知道PCI界面的声卡今后会怎样。但是我们不妨看看声卡是如何走过这2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遵循“摩尔定律”,20年对于电脑硬件的发展来说可谓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体现在我们所关注的CPU、显卡等配件上,对于声卡的发展来说也是如此。20年以前,我们能从电脑中获取的声音仅限于PC喇叭所发出的;在1984年诞生的ADL1B带着我们走进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脑音乐时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多媒体PC的大众化,声卡逐渐成为了每台PC的必备品;今天,声卡能做到的不仅是单纯地播放音效和音乐,高品质的音频回放、录音等性能也是随着用户对电脑音频的要求增高所必须要达到的。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声卡,本刊策划的这次评测并不只限于横向的对比,文章中囊括了声卡的发展史,各种音频芯片的介绍以及当前市场上流行的声卡综合评测等。2004年,正是声卡发展的第20个年头,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用平常看横向评测的眼光来审视本文。与其说是一篇评测文章, 倒不如说是一场声卡的演义。  相似文献   

3.
在上个部分中,我们回顾了声卡的历史,认识了经典的声卡产品,并且了解了目前声卡的部分相关知识。这次我们要回到现在的声卡市场(下文谈到的“声卡”不包括板载与外置),进一步了解目前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4.
今时今日,恐怕许多用户并不了解声卡的发展历程。时值声卡诞生20周年之际,我偿特别推出《声声不息——声卡历史漫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声卡20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电脑爱好者》2010,(20):80-81
从1984年第一张声卡的诞生到现在,声卡已经诞生25周年,这25年变化太大。由简单发声,到支持192kHz/24bit,从硬件波表合成,到多声道实时音效合成,每一步都精彩万分。声卡的出现,同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数字录音变为主流;音乐欣赏习惯变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喜欢用碟机放音乐了;通讯方式也变了,现在可以和朋友语音聊天也无需担心高额的花费了;教学方式也在悄悄转变,多媒体教室也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生活因此改变,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6.
Soomal 《微型计算机》2009,(34):94-102
如果没有声卡,我们今天的PC娱乐将不会如此多姿多彩。从英国公司Adlib Audio1984年推出世界上首款PC声卡至今,声卡这一与PC应用息息相关的硬件已走过25个春秋。从ISA到PCI,再到PCI-E;从单声道到立体声,再到4.1、5.1,乃至7.1;从模拟到数字;从独立到板载,再至USB、IEEE1394外置……声卡见证了PC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影音娱乐的发展与变革。诞生与成长,辉煌与沉寂,《微型计等机》将以全面而又独特的视角,为你发掘声卡风风雨雨二十五载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在上个部分中,我们回顾了声卡的历史,认识了经典的声卡产品,并且了目前声卡的部分相关知识,这次我们要回到现在的声卡市场(下文谈到的“声卡”不包括板载与外置),进一步了解目前主流产品。  相似文献   

8.
冰峰 《大众硬件》2004,(3):92-96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娱乐中,坐在电脑前的人们似乎已习惯了种种由电脑营造出来的声音陪伴:悠扬的乐曲、紧张刺激的轰鸣、清晰的人语……它们让电脑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的耳朵也史无前例地在电脑前得到满足。带给我们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声卡。 声卡从诞生之初走到今天,其发展历程既曲折,又充满传奇色彩,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公司的兴衰史。不过,目前的声卡对广大DIYer来说已显得愈发陌生了,因为整合声卡的大行其道和独立声卡  相似文献   

9.
帅伟 《电脑爱好者》2004,(12):11-11
“声卡=创新”,如果时光倒流三四年,那这绝对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公式,甚至是一个信念,一种荣耀。从1985年第一块“魔音卡”诞生,到“声霸卡”品牌的创立,之后从16位声卡到32位、64位、128位声卡,创新始终站在声卡领域的技术前沿。只不知,今天第一次购买电脑的用户是不是还能认可这个公式了,甚至是否知道这个公式了?  相似文献   

10.
声卡在现代电脑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很少有人装机器而不配声卡的,最不济也要把主板上内置的AC97软声卡利用起来,没有声音,还谈什么多媒体? 当前我们可以选择的声卡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主板内置AC97软声卡;2、主板内置硬声卡;3、PCI声卡。我们分别讨论它们的特点,并据此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  相似文献   

11.
1声卡的快速安装 声卡安装包括声卡硬件的安装和声卡软件(驱动程序)的安装两部分,通常情况下是先将声卡插到插槽里,然后再为其安装驱动程序。相信大多数人都已经意识到,这是建立在我们已经明确知道所要安装声卡的生产厂商及具体型号的基础上。而我们的声卡所配带的驱动程序往往是某一厂商所生产的一系列声卡的所有驱动程序,而在安装过程中,一旦选错声卡的型号,轻则使声卡不能完全发挥其潜力,重则根本无法工作。遇到这种情况如何处理呢?我采取的是反其道而行之方法,即“三步走”的战略:先装驱动程序,再装声卡,最后将二者结合…  相似文献   

12.
《网络与信息》2000,14(12):56-57
声音的表现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主观感受。第一块声卡自1984年诞生起,电脑不再显得苍白,开始真正传递声讯。人们对电脑的声音却抱着知足常乐的态度,一直以来沉浸在嘶哑、沉闷、混钝的状态,把一首悠扬的乐曲旋律演绎得肢离破碎(或许你没有注意到),甚至夹有杂音噪声。在多媒体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高科技数码光纤传导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电脑声音悦耳动听,赶快把耳朵叫醒吧!一起来大饱耳福。面对市场上众多声卡品牌,数码声卡的高昂价格,让人一时间无从选择的同时,更觉囊中羞涩。日前刚刚推向市场的红网3D魔音声卡让笔者着实…  相似文献   

13.
一直以来,主流消费类声卡市场被巨擎创新(Creative labs)把持,其他品牌的声卡只能在极低端市场分得一杯残羹。进入2003年,我们突然惊喜地发现,除了创新之外,还有很多不错的选择!而寂寞已久的声卡市场就像春天的花儿一样,变得多姿多彩!我们要说,这样的感觉,真的不错!  相似文献   

14.
大象 《电脑校园》2004,(11):35-35
Windows 2003是微软针对企业级用户推出的一款操作系统,由于是针对服务器需求的,所以Windows2003对声卡、显卡等硬件的默认设置做了相应的处理,而个人用户在使用时经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服务器端操作系统和个人用操作系统有一定区别的缘故,那么针对一些Windows 2003的问题,我们可以自己动手来更改设置,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1.声卡不工作或者玩游戏时声音严重滞后在Windows 2003中,多数声卡都能继续使用它们在Windows 2000/XP中的驱动程序,而较老的声卡的驱动就只有手动安装了。可是在装好声卡以后,用户经常遇到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YoYo 《微型计算机》2004,(5):38-41,78
2002年初,创新为全世界酷爱音乐的人们带来了首苏PC外置声卡Sound Blaster Extigy。除了USB 1.1接口速率较低以外,它的规格至今仍未显落后。时隔两年,创新另一款采用高速USB 2.0接口的外置声卡Sound Blaster Audigy 2NX诞生了。作为知名的Audigy 2家族成员,它有哪些改变呢?  相似文献   

16.
榴莲 《大众硬件》2007,(9):52-61
1984年,英国的Adlib Audio公司推出了一款被命名为魔奇的声卡,虽然它只是通过FM合成信号发声,但是却令计算机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发声能力,而不再是PC喇叭的滴滴答答声。1989年,创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第一款SoundBlaster声卡,虽然它并不是地球上首款声卡,但是他的出现却有着划时代的意义。SoundBlaster拥有8bit的采样大小和单声道模拟输出能力,比起魔奇声卡,SoundBlaster真正拥有了数字信号的处理能力,而不是简单的合成。这款声卡推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令创新取代了Adlib Audio,一举成为PC音频领域的领导者。随后的创新声卡发展史也几乎成了声卡行业的发展史,虽然也受到了来自帝盟的激烈竞争,但最终凭借Sound Blaster Live!一统江湖。但是高手寂寞的产业也将是活力渐失的产业。随着Intel AC’97标准的推出,集成声卡开始快速占领市场,并且随着集成声卡的发展,独立声卡的市场份儿也在大幅下滑。目前,保守估计,80%的攒机用户都不会安装声卡,如果加上品牌机,这个比例可能更小。创新历时三年,才于2005年8月2号发布Audigy2代真正意义上的下一代声卡——Sound Blaster X-Fi。缓慢的产品开发进度也反映了市场的需求大幅下降,此时的独立声卡市场硕果仅存的也仅剩下创新一家。时过境迁,来到2007年,高清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追逐的新高点。而此时我们不但看到了创新在运营模式上的创新,也看到了板卡巨擎华硕的新举措——发布了高端声卡“Xonar D2”。华硕表示,尽管声卡市场越来越小,但高阶市场仍有极大程度上的发展,加上次世代HD—DVD、Blu—ray音像播放加以支持,相信将会令高阶声卡市场再度回春。  相似文献   

17.
最初人们接触声卡,为其发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激动人心的音效而兴奋。经过几年的发展,声卡已经成为电脑的标准配置,几乎所有的家用电脑和大量商用电脑都配有声卡,这无疑与声卡的低廉价格有着密切关系。不过这几年来声卡的发展似乎停滞了,很少有人知道声卡  相似文献   

18.
双城 《电脑》1997,(1):19-21
自从CREATIVE公司为PC机上设计、生产了第一张声卡开始,CREATIVE公司的产品SOUND BLASTER卡(声霸卡)就几乎成了声卡的代名词,而PC也开始向MPC走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并给我们的PC带来了丰富多采的声音世界.然而从CREAflVE的SB(SOUND BLASTER)到波表(WAVE TABLE),这步走得并不轻松.让我们先来看看CREATIVE的第一代产品SOUNDBLASTER,它是张8位的单声道声卡,而它的后继产品SOUND BLASTER 2.0同样也是8位声卡,但当时已给人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奇妙感觉,尤其在PC上玩游戏的效果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电脑自做》2002,(1):11-11
自从第一张数字CD唱片诞生,我们的资讯娱乐就高速向数字化转变,数字化的优势很明显——最忠实的传输方式,不受外界干扰。在以数字音频为基石的电脑音频领域,数字化的步伐同样急速,如今带SPOIF/光纤输出的声卡比比皆是,连主板自带的AC97声卡都开始附送SPDIF/光纤输出扩展端子,不过市场上支持数字接入的音箱屈指可数,即使有一般也是5.1声道的高端产品,价格昂贵,一定程度阻碍了数字化音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奕 《电脑爱好者》1998,(12):51-52
在上篇中我们学会了如何用声卡播放背景音乐,现在让我们来研究如何播放“声效”。我们能听到的任何声音都可以用“声效”的方式记录和播放,这也就是声卡给我们提供“声效”功能的最主要好处。录音时用一系列的数值表示声波图像上的点,从而近似地模拟出某段声音的波形,而放音的过程正好与之相反。这些工作由声卡全部代劳,我们要干的就是把声音数据从磁盘中读到内存里,然后告诉声卡“开始播放吧”,剩下的事情就是欣赏美妙的声音了。 我们仍旧采用现成的驱动程序播放声效。这次我们采用的是CT—VOICE.DRV,这同样也是SoundBlaser的驱动程序。但与SBFMDRV.COM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