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耀 《中国电力》2016,49(9):104-108
直接空冷机组可采用高背压供热和低背压抽汽供热两种方式,为了比较两种方式的热经济性,构建了热经济性分析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比较了定主蒸汽流量和定功率条件下,某330 MW机组不同供水温度和热负荷时,高背压供热(背压为34 kPa)与低背压抽汽供热(背压为10 kPa)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结果表明,供水温度不高于70 ℃,供热负荷越高,高背压供热相比低背压抽汽供热的节能优势越明显。供水温度升高,高背压供热需抽取中压缸排汽,导致经济性减弱;供水温度越高,高背压供热方案相比低背压抽汽供热的节能优势减小。如果供热负荷较低时,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高背压供热机组的部分电负荷转移到临机上。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660 MW梯级供热机组耦合电锅炉运行特性分析,提出一种确定机组实时运行最佳经济背压的方法.试验表明控制机组主蒸汽流量和外界热负荷工况,参考最佳经济背压运行能有效增加机组的输出功率,可提高机组运行热经济性.机组梯级供热改造后,供热能力提升约440 GJ.在保证对外供热负荷不变时,梯级供热可降低发电机功率86 MW...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粤泷电厂2×135MW纯凝式机组供热改造的实施方案.在不改变汽轮机通流结构的前提下,采取在主蒸汽管道、低温再热蒸汽管道和高温再热蒸汽管道上开孔抽汽降温降压的供热改造方案.经汽轮机厂家进行强度和机组轴向推力校核,供热抽汽改造后,汽轮机高压5~8级、中压5~10级动叶片安全性均合格,轴承推力及比压均在允许范围内.在满足用户用热需求的同时,减少SO2、NOx、烟尘的排放.  相似文献   

4.
以某330 MW供热改造机组为例,通过分析机组热负荷与电负荷的现有匹配方法,提出在保证机组运行安全的基础上,按照以热定电原则确定机组最低发电负荷的方法。介绍了利用能量平衡关系分别求取机组低压缸最小进汽量、凝结水流量、主蒸汽流量、供热抽汽量及最低发电负荷的计算过程。经计算不同供热抽汽量对应的最低发电负荷,整理后得出了机组供热抽汽量和最低发电负荷之间的函数关系。认为在某些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机组最低发电负荷与供热抽汽流量呈线性关系,并给出了关系曲线。该曲线充分考虑了机组的安全性,现场应用时只需确定机组抽汽量即可查出对应的最低发电负荷。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机组负荷低时导致供热能力不足或蒸汽品质不达标等问题,通过对再热冷段、再热热段以及主蒸汽三种抽汽供汽方式开展相关理论计算,分析出三种抽汽供热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制定不同负荷、不同供热流量等工况的多汽源协同供汽经济运行策略,实现热电负荷解耦,多汽源大流量协同备用、协同供汽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孙首珩  初立森  任萍 《吉林电力》2015,43(2):19-21,32
针对近年来供热机组改造问题,对热负荷的确定及汽源参数的选择、热网首站的匹配、热化系数的选择、热网循环泵的匹配与驱动选择、热网管网的匹配及热网疏水回收、换热设备的配置、改造后运行调节注意事项、热化系数对安全和经济性的影响、供热改造对电网调峰的影响等逐项因素进行了系统论述分析,指出,采取适当措施对供热抽汽的偏高能量加以利用;采用尖峰集中供热锅炉房并入热网系统,使热化系数降低,供热负荷大幅度增长;加强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7.
袁忠明 《电工技术》2023,(11):219-221
随着周边用户供热量逐渐增加,单机再热冷段供热负荷最大时瞬时流量已达80 t/h,机组运行中再热器关闭容易超温,低负荷时段再热蒸汽压力偏低,不能满足工业热用户用热需求。结合黔北发电厂供热改造机组设计情况,采用两机并列供热运行方式,可在不增加投资改造前提下尽量满足当前热负荷需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亚临界机组大流量供热需要,采用再热冷、热段及主蒸汽等多汽源协同对外供热方式,对相关设备系统进行改造,分析三种抽汽供热方式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制定了多汽源协同供汽经济运行策略,可实现热电负荷解耦、多汽源大流量协同供汽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以某330 MW热电联产机组引射汇流供热改造为研究对象,分别基于等效热降法与热力试验法对机组210~320 MW负荷80 t/h供热下引射汇流与再热热段供热进行了计算对比,结果表明等效热降法计算误差在可控范围内,引射汇流供热装置利用冷段高品质蒸汽引射五抽低品质蒸汽实现了热能的按质利用,提高了机组供热经济性,在供热流量80 t/h机组负荷在230 MW以上时降低煤耗约2 g/kWh。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一种利用供热(再热)机组工业抽汽过热度的新型节能系统-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并运用等效热降法对其进行了热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供热蒸汽冷却系统具有节能效益显著、设备投资少、系统简单、运行调度灵活等优点,是解决供热(再热)机组工业抽汽过热度太高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