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方位取点法选取采样点,移动拟合出二次曲面来逼近实际地形。对采样点处的逼近误差进行Kriging统计,获得待定点处高程逼近误差的最优估值。进行了基于Kriging统计的移动曲面拟合综合模型的模拟计算,通过单一曲面模型和Kriging统计模型的逼近误差及精度的比较,验证了综合内插模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朱恂  辛明道 《化工学报》2004,55(7):1060-1065
微三角形截面通道是现代工程实际应用中常涉及到的流动通道.针对微三角形槽道利用正交函数法求解了滑移流区内带温度跳跃边界条件的能量方程,对不可压缩气体在微三角形槽道内充分发展层流滑移流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了轴向定热通量加热、周向均匀壁面温度条件下微三角形槽道内的温度分布和换热特性的分析解.计算结果表明:正交函数法适用于微三角形槽道内滑移流动换热特性的分析计算;在滑移流区,微三角形槽道内的平均Nusselt数随Knudsen数的增加而减小,其随高宽比变化的分布曲线随Knudsen数的增加而平行下移,Nusselt数比随Knudsen数的变化关系基本不受高宽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储集体中油水分布复杂,常规容积法难以提供一个具有合理确定性的储量数值的问题,提出可利用物质平衡法和改进后的童氏图版法计算原油的动态地质储量,并对物质平衡法和改进后的童氏图版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实例计算说明应用该方法可以给油藏标定一个更合适的采收率,较之于容积法计算结果更符合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4.
根据湍流场理论,将近地大气层折光系数作为具有先验统计特性的随机参数,按照滤波的方法计算三角高 程测量从测站到目标间的视线上各点的大气垂直折光系数,改善了折光系数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童氏图版是在大量的实际数据统计基础上得到的,对于国内的某一具体油田不一定适合。对童氏图版采收率预测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童氏经验系数由7.5变化至5.25时,采收率预测误差达到20%。在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大量的实际生产数据可以对童氏曲线进行拟合,从而得到一个新的适合某一特定油田的童氏图版,在对图版进行修正的过程中,由于童氏曲线有两个待定系数,用一组动态数据无法拟合出新的童氏图版。基于迭代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一种童氏图版采收率预测的动态修正方法,先假定一个油田最终采收率值,用动态生产数据拟合出新的童氏图版经验系数,得到新的采收率预测值,设定某一迭代精度,当采收率预测结果满足精度要求即为最终的采收率预测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新的童氏图版采收率预测方法能比较准确的预测最终采收率值,更符合油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李本文  张文玲 《化工学报》2010,61(2):296-301
针对三维长方形炉内具有吸收-发射介质的辐射换热,基于Chebyshev配置点谱方法和Schur分解开发了直接求解辐射离散坐标方程的求解器。针对离散后所得到的三维矩阵方程,分别用两种方法进行求解,一种是用张量积将三维转变成二维然后直接用Schur分解求解;另一种是自行开发三维Schur分解直接求解。数值实验表明,在相同的输入参数下,新求解器具有很好的精度,尤其相比于标准离散坐标法,新求解器能节省大量计算时间。特别是基于三维Schur分解的直接求解器,在相同的输入参数下,计算时间只有标准离散坐标法的10%~1%。  相似文献   

7.
以物质平衡和注采平衡原理为基础,运用矿场统计法、物质平衡法等多种方法对新站油田目前的合理注采比进行了研究,制作了不同油气比,不同含水条件下保持地层压力所需注采比图版,应用矿场统计法统计出新站油田无效注水比例为36.3%,并最终确定了新站油田中含水期开发的合理注采比是2.0。  相似文献   

8.
从存水率的定义出发,给出计算存水率的两种计算方法。首先,根据丙型水驱规律曲线,推导出存水率的计算方法,绘制出存水率理论图版,由实际存水率值与理论图版关系评价注水利用情况;其次,通过物质平衡、注水和水侵关系计算得到驱动指数,将驱动指数法计算存水率值应用到油田实际生产中,分析开发效果,两种驱动指数法计算的存水率,排除了边底水的干扰,能正确表征注水利用率状况。  相似文献   

9.
针对短波长剩余静校正量在一共炮点或共深度点道集内是随机量的特点,本文从理论上提出了多道统计剩余静校正的原理,用互相关法求相对剩余静校正量,并用统计法分离,最后可求出记录道的剩余静校正量。通过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运算简单,工作效率高,有效的解决了短波长引起的误差,达到了精细勘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广泛,使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对此类油层识别精度低。通过研究油层表现出低电阻率的主要原因,构建孔隙度解释图版、渗透率解释图版和含油饱和度解释图版,用电阻率曲线重叠法和视地层水电阻率法两种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梅蓉  李传浩  卢俊安  白旭 《辽宁化工》2012,41(12):1279-1281,1286
以Arps经验递减曲线方程(指数递减、调和递减、双曲线递减)为理论基础,以五里湾油藏递减期实际生产数据为依据,利用目前常用的递减类型判断方法(图解法、试凑法、曲线位移法、二元回归法、及递减曲线标准图版法)并且结合广义递减曲线标准图版法对产量递减类型进行判断.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验证,进行综合判断能提高结果的精确度,选择出最佳的递减类型.通过实例计算,说明综合判断法[1,2]计算五里湾油藏递减参数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已处于高含水期,且常规开发难以实现对每一个层每一块(层块)储量的一次动用和高效的水驱波及,因此提出了复杂断块油藏的立体开发技术。本文以永安油田永3断块为例,利用油藏工程方法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对立体开发经济政策界限、单层开发政策界限、井网井距技术政策和复杂蛄构井技术政策界限进行了研究,得到不同油价下直斜井、水平(分支)井的经济极限初产油量、累积产油量争经济极限含水的政策界限图版;确定了不同油价不同井距提高不同采收率满足单层开发所需油层厚度图版;厚层简单断块油藏边缘注水效果好于边内注水效果,斜对井网好于正对井网;多薄层简单断块油藏三角形井网较交错排状井网更利于提高水驱波及体积.  相似文献   

13.
莺歌海盆地浅层气存在低阻特征,气水关系十分复杂,给流体性质的判别带来了很多的困难。针对储层岩性和电性,结合常规资料对气、水层的响应特点,综合录井、测井、阵列声波、岩石力学参数等相关资料,提出了气测组分识别法、气测录井图版法、纵横波比值法、阵列声波岩石力学参数特征法、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版法等为主的一套储层流体判别方法。通过对莺歌海盆地24口井的研究分析,系统的总结了莺歌海盆地浅层气的成因和测井识别方法,较好的解决了莺歌海盆地浅层气的识别难题,为天然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此篇论文主要写了叶轮直纹叶片在DMU-70eV的五轴数控铣中的加工方法。首先介绍了叶片的造型方法,通过木模截线图和轴面投影图获取型值点进行三维造型;然后根据叶片成型原理来进行刀路规划,让工作台旋转至合适角度,使刀具能够沿轴面截线方向走刀;接着详述了刀距和刀具加工起始点坐标的计算方法,通过B样条曲线插值方法来求新的型值点坐标;最后编写刀路,并进行加工模拟仿真。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图版校正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但图版数量少且不考虑井轨迹与地层角度变化,适用范围有限。本文从测井仪器响应出发采用反演的方法对围岩进行校正,该法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尺寸复合材料薄膜表面信息采集,提出一种组合式测量方法,将摄影测量系统与三维扫描系统结合,进行数据采集和拼合,从而完成模型重建。首先通过CCD相机对布置在物体非接触表面的标记点和编码标记点完成区域定位,根据基于SVD分解的配准算法,通过若干区域的公共编码标记点使区域数据拼合到全局坐标系统。将三维扫描仪测得的局部数据通过标记点在区域坐标系统中定位,根据配准算法完成局部数据在区域坐标系统下的拼合,进而配准到全局坐标系统。对整体优化配准后的数据进行曲面重构以及平面度分析等进一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区域和局部拼合误差合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油藏水驱采收率的计算方法:水驱曲线法、油水粘度比法、童氏图版法、波及系数矫正法等进行了归类对比分析,针对华北油田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计算的基本原理和适用条件,形成了适合计算华北稠油油藏水驱原油采收率方法,优选出目前较为适合的的原油采收率计算方法,回归得到研究区块的采收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了华北油田某普通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神泉油田侏罗系气藏受构造和沉积控制,气层中间发育夹层水且存在油气倒置现象。此外,油气层均表现为低阻特征,利用常规油气层识别技术无法准确识别。通过对测井和录井资料的筛选与统计,利用“孔隙度一电阻率交汇图版”和“湿度比一平衡比交汇图版”可有效识别油气层。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图版校正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快捷,但图版数量少且不考虑井轨迹与地层角度变化,适用范围有限。本文从测井仪器响应出发采用反演的方法对围岩进行校正,该法结果可靠,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宽频带雷达罩设计经常从气动外型通过电性能设计得到蜂窝夹层厚度为变厚度的雷达罩的内型。加工后雷达罩成型阳模往往与产品的内型相比产生偏差,从而导致电厚度的不准确。从有偏差的阳模外型出发,通过雷达罩内型面点处的法线、位置角度及相关点附近的厚度函数,形成将内型面点处的法线转换成外型面对应点处的法线的转换矩阵,通过反演循环逐步逼近外表面的数据点。随着循环的进行,转换矩阵的数值及相应点的坐标数值将逐步稳定,当相邻两次矩阵及坐标值变化满足精度时,则循环终止。利用循环终止时的外型面点的坐标、法线及变厚度蜂窝的厚度公式,便可得到夹层结构雷达罩的内外层蜂窝外型面。这样,在模具有偏差时,也能得到符合电厚度要求的雷达罩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