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根据木材阻燃机理 ,以氮—磷系阻燃剂为主对木材进行试验研究 ,经筛选提出了性能较好的配方 ,并对试验条件和配比进行了优化选择 ,确定了对木材浸渍处理阻燃效果最好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2.
钼酸盐是常用的缓蚀剂,为了降低水处理成本,本文选用钼酸盐、锌盐和HEDP为复合阻垢缓蚀剂,在对它们阻垢、缓蚀机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阻垢和挂片试验,分别用腐蚀速度、总铁离子浓度和阻垢率为指标,对该复合药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后得到结论。  相似文献   

3.
对火灾燃烧试验室用烟气处理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火灾燃烧试验室内各类火灾燃烧试验的火灾载荷、火灾燃烧试验产烟量、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了火灾燃烧试验室烟气处理方案,研制了烟气处理用水喷雾添加剂,建立了火灾燃烧试验室烟气处理验证试验模型,进行了多种火灾燃烧试验模型下的多种水喷雾添加剂和多种处理方式的试验,分析并验证了其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强夯法处理吹填细砂地基的设计及施工,并对孔隙水压力和夯坑沉降量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室内土工试验、扁铲侧胀试验、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及载荷试验对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采用夯扩碴土桩技术对某深厚杂填土地基进行了人工处理,运用静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分别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桩间土挤密效果和桩身密实度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松散的杂填土经碴土桩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200kPa。还对碴土桩设计、施工和检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8)
在综合分析目前常用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后,采用絮凝法对盘锦炼油厂排放的污水进行了处理。通过絮凝剂的遴选试验,确定所用的絮凝剂为硫酸铝、硫酸铝钾、壳聚糖,主要利用了破乳机理和架桥凝聚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明矾-壳聚糖和硫酸铝-壳聚糖的复合配剂处理含油污水的效果进行了条件试验,考察了不同用量时的处理效果。试验中对上清液的透光值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明矾-壳聚糖复配比硫酸铝-壳聚糖复配效果好,且明矾-壳聚糖配比为4∶5时,絮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陈远  何辉祥 《山西建筑》2009,35(16):122-123
从工程实例出发,通过现场试验,对强夯法处理饱和液化砂土施工设计参数、施工主要技术进行了分析,对现场试验确定的参数进行大面积强夯处理后,通过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以及静载试验表明,强夯法是一种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饱和液化砂土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的试验研究。从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该试验可有效改善后续传统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节省部分混凝剂和氯的投加量 ,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工程因建成后地面承载力要求较高,天然地基难以满足要求,且部分地区属于回填土,因此在进行独立柱基CFG桩地基处理前,需先对整个场地进行强夯处理密实加固。经过联合处理,并结合静载试验、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低应变试验等原位测试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工程建设中地基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对宁波北仑矿石堆场地基采用砂桩加固处理后的人工复合地基,进行了原位静力能控试验和现场静载荷试验,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陈彩萍 《山西建筑》2013,(34):157-159
依据相关试验数据,并结合进水SS曲线与COD的进、出水曲线分布图,研究了污水厂进水水量及水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厂区运行工艺在大水量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2.
季节性气温变化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宇 《山西建筑》2014,(16):149-150
根据太原某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效果和化验数据,分析由于太原市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温度变化对污水处理厂生物池运行效果与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调整污水处理工艺,从而得出了在不同季节下污水处理工艺更好的运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王建强  崔青松  张立娜 《山西建筑》2011,37(10):122-123
针对A2/O工艺运行过程中的不足和矛盾,以青岛出口加工区污水处理厂为例,研究了A+A2/O工艺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并通过现场运营得到了验证;测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BP神经网络原理及污水处理过程中BP网络模型设计,经过对苏州市某污水厂123组实测数据异点剔除和归一化处理后,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和学习,30组数据用来检验网络,并用另外70组实测数据进行了实际仿真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对各出水水质指标的模拟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5%,建立BP神经网络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过程模型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邓钊 《山西建筑》2009,35(4):48-49
针对污水处理厂一般的生产工艺流程,提出了污水处理厂建筑设计的特点,并在建筑设计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污水处理厂建筑的五大主要发展趋势,以使污水处理厂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将高浊度水清水回流工艺和旋流结团絮凝技术有机结合,同时对联合投加的絮凝剂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了受污染高浊度水净化集成技术.应用该技术对受污染高浊度水进行生产性试验取得了很好除浊和除有机污染物,同时可使出水的致突变活性为阴性.该技术用于生产、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7.
Liu SS  Liang TT 《Water research》2004,38(1):103-110
In this study, the recirculation of chemical sludge and integrated sludge were employed for enhancement of color removal in an integrally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he jar test was conducted for simulating chemical coagulation process with different coagulants, aluminum sulfate and polyaluminum chloride (PACl), after different activated sludge systems (with air or high-purity oxyge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sludge recirculation the process of coagulation for the color removal has up to 35% enhancement in comparison with no sludge recirculation. Meanwhile, the color removal enhancement of coagulant aluminum sulfate was approximately 2 to 3-times the color removal enhancement of coagulant PACl at the optimum ratio of return sludge. In coagulation process with influent color of 1220 true color unit (TCU), the optimum dosage of return sludge was 3010mg/L, when coagulant PACl or aluminum sulfate was employed. In coagulation process with influent color of 536 TCU, the optimum dosages of return sludge were 2340 and 4680mg/L using PACl and aluminum sulfat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8.
余涛 《山西建筑》2011,37(17):123-124
针对华南地区某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的特点和难点,探讨了该厂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介绍了AAO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并阐述了各主要构筑物工程设计及相关参数,为今后类似污水处理厂项目设计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19.
崔志刚  李艳  张贵权 《山西建筑》2009,35(19):184-185
通过LINPO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总结出该工艺能适应污水水质变化的要求、可节省基建投资、操作管理简便、对以后污水厂水量变化适应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从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吴硕 《山西建筑》2006,32(20):13-14
通过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处理厂的介绍,说明本工程厂区平面根据规划用地、工艺流程、外部及内部环境因地制宜进行布置,建筑立面造型综合考虑厂房的不同使用功能,力求打破以往的工业建筑模式,建成处处以人为本的生态花园式厂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