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4 毫秒
1.
新疆喀什维吾尔族的花丝工艺历史悠久、造型别致、装饰精巧而富有变化,具有极深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从田野考察入手,通过其独特的造型、纹样及制作工艺,研究了维吾尔族和田式花丝耳环的装饰审美特征,透过维吾尔族的历史、生活、文化等方面,探讨了维吾尔族花丝工艺的传统及宗教审美特征,分析了维吾尔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观念。  相似文献   

2.
清代皮球花纹样起源于瓷器装饰纹样,明清时期在服饰上也屡见不鲜.它虽然不如尺寸较大的"喜相逢"等团花纹样那样繁复秀美、细腻雅致,但形态活泼、组合多样,具有其独特的造型趣味和审美寓意.通过查阅与分析文献资料,探讨皮球花源流及演变,解析皮球花纹样组合形式、造型特点及美学价值,希望借此推动传统清代皮球花纹样的传承与发展,为现代...  相似文献   

3.
苗族传统蜡染工艺装饰纹样种类丰富、形态各异、造型精巧,是民族艺术图案瑰宝,这些装饰纹样反映着苗族人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美好场景。通过对其装饰纹样分类、纹样造型等形制的分析,探究苗族先民自然崇拜的生命价值观,以及蕴含着独特的生态审美逻辑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丝绸纹样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工艺装饰中最重要的装饰工艺,为后世留下了诸多珍贵的工艺制品。其中,明代是古代丝绸织花工艺的高度发展阶段,一方面融合了唐代和宋代的彩色提花工艺;另一方面充分借鉴了元代的织金工艺,从而衍生出更加丰富成熟的纹样制作工艺。根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和文物造型记载,明代丝绸纹样主要包括动植物、几何、人物、器物等图案类型。与此同时,受到吉祥文化的影响,明代丝绸装饰纹样将各种象征"吉祥"寓意的图案素材组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形象丰富多彩,造型千变万化,带有独特艺术风格与艺术价值。卷草装饰纹样在花卉植物类装饰纹样艺术中以它特有的艺术造型延续了数千年,历经了唐代装饰纹样艺术的民族大融合之后,又吸收了外来民族风俗的特征,在唐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民俗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深刻影响着当时人们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6.
刘春晓  单筱秋  张毅 《丝绸》2020,57(4):112-118
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在中国古代装饰纹样演变历史中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文章从唐代团窠动物图形元素的色彩、纹样及工艺角度出发,分别对其色彩运用方式、图形造型特征与工艺技术呈现三部分进行剖析,总结唐代团窠动物纹样元素的艺术特征。同时,以丝巾造型发展和图案创新两部分为探索方向,结合形状文法以联珠对鹿纹为装饰元素主题,总结出唐代团窠动物图形元素在丝巾产品中的创新方式。力求唐代团窠动物创新图形能与丝巾产品完美结合,也为其他传统纹样在丝巾产品中的运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余琴琴  张玉萍 《西部皮革》2020,(1):92-92,94
通过从彝族首饰的纹样、造型、色彩、工艺、宗教、社会价值等方面入手进行彝族首饰的语义研究,从而获得造型语义与彝族首饰再设计的关系,同时得出彝族首饰设计的发展方向。地域文化再设计与社会生活、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认知,也为地域文化传承研究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晓辉  宋魁彦 《家具》2024,(1):56-59
为了给茛苕装饰纹样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提供新思路,对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历程和造型结构特点进行探究。茛苕装饰纹样是欧洲传统的装饰艺术纹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思想,对家具的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茛苕装饰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分析法以时代脉络为线索分析茛苕装饰纹样的演变与发展,并探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不同地域对茛苕装饰纹样造型变化的影响,得出茛苕装饰纹样的造型结构特点;采用变形重组法对提取的茛苕装饰纹样元素S形茛苕叶进行设计转变,得到茛苕装饰纹样在家具上的现代化创新应用思路,通过CAD与3ds MAX软件设计出具有茛苕装饰纹样的茶几家具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
《丝绸》2019,(12)
"暗八仙"内涵丰富,深受百姓喜爱,是宗教信仰、民间艺术、工巧技艺相融合而成的文化符号。文章从3 000余件近代民间服饰传世品中筛选出27件含有"暗八仙"纹样的实物样本,结合已有文献,厘清"暗八仙"纹样概念,对比服饰中"明八仙"纹样造型,从装饰服饰品类、装饰部位、纹样组合形态、实现技艺四方面探讨"暗八仙"纹样造型特征,并归纳其文化内涵。研究表明:经过符号化变革,"暗八仙"纹样造型适用性强、组合纹样题材丰富、实现工艺特殊,具有"除恶扬善、比仙寓寿、福泽祥瑞"的文化内涵,为深入挖掘与传承民间服饰遗产提供资料与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0.
马莹  宋魁彦 《家具》2022,(1):97-100
为推动传统家具文化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以继承和发展作为主导精神,完善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研究体系,为中国传统家具装饰纹样特征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以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图例分析与比较分析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分析凤纹和忍冬纹造型上的形象和布局,探讨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的特征及造型规律。在不改变纹样原有内涵的基础上,对清代宫廷桌类家具上的凤纹和忍冬纹进行提取与重组,从而进行纹样的创新设计,并应用于烫蜡产品装饰研究,从而得出清代宫廷桌类家具装饰纹样在烫蜡产品中的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1.
邢乐  付雅雯  梁惠娥 《丝绸》2020,57(4):101-106
祈寿纹样是指传达祈求长寿愿望的纹样,构成题材与造型表现多样。文章基于江南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东华大学服饰博物馆的93件带有祈寿纹样传世服饰品,从装饰题材和形式美的角度,对祈寿纹样的造型特征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比较出祈寿纹样在近代男装、女装、童装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进一步结合实例探析祈寿纹样的文化意蕴。研究认为,祈寿纹样造型包括艺术化变形与具象写实两种,纹样组合自由多变,在不同着装人群服饰中造型差异明显;祈寿纹样作为一种装饰载体,是民间百姓“护子佑子”的精神寄托,婚庆佳节和谐合好、生日诞辰长寿不老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2.
《丝绸》2017,(4)
中国岁时节日习俗内容丰富多样,在衣食住行上均有体现。明代出现与岁时节日体系相照应的应景纹样,随着时序的转换穿着相应的应景补服或蟒衣。文章基于对明代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的研究与探讨,根据图案、色彩、工艺手法归纳分析其艺术特征,从心理、文化等方面剖析其内涵。研究认为:明代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图案构成繁复精致、色彩搭配明艳富丽、工艺手法多彩多样,同时这些纹样是明人于传统节俗文化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而来,受到当时节俗文化、商品经济、文化氛围、宫廷制度、科技进步、思想碰撞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远东地区鄂伦春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山岭地区,故被称作"住在山岭上的人",常年以渔猎为生。鄂伦春族的民族审美心理多倾向于他们所熟悉的山林,因此其传统装饰图案的形象多来自于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动物和一些自然现象,从而形成了具有鄂伦春族文化特征的传统装饰图案艺术。俄罗斯远东地区鄂伦春族传统装饰图案艺术独具北方渔猎民族特色,其构成形式为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组合而成,鄂伦春族传统装饰图案有着独特的造型、丰富的样式,独具渔猎民族特征的图案有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和几何图案,造型构成形式多为单排连续形式结构、四方连续形式结构或多方连续形式结构,鄂伦春族传统图案装饰特征较强,图案内容丰富、造型饱满圆润。俄罗斯远东地区鄂伦春族传统图案艺术是一种象征符号,是族民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积淀结晶,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福。鄂伦春族人常年以渔猎为生,与天、地、自然为伴,因此族人们对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有着特殊的情怀,族人们以动植物为题材,通过概括抽象的造型手法创作出了独具鄂伦春族特征的传统装饰图案。植物纹样、几何纹样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鄂伦春族传统纹样的主要形式,其中植物纹样多数以抽象形态表现,其图案构成线条流畅舒展,造型生动形象;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鄂伦春族传统纹样中动物图案与人物图案形象较少,但其造型简洁、概括,形态准确、生动,多采用剪影的造型手法来进行创作,人物与动物的造型具象与抽象相结合,写实与概括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充分表现了鄂伦春族人们热爱自然、敬畏自然的民族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汉代云气纹样蕴含的文化内涵为背景,阐述了其典型的造型特征,并提出了云气纹样与家具装饰结合的可能,进而分析了云气纹在传统家具中的装饰应用手段,指明了云气纹独特的装饰特征对增强家具文化内涵存在的意义;以及通过直接装饰、抽象与重组、立体装饰等装饰手法,以现代审美观为基准,对现代家具装饰中云气纹样的应用途径进行探索,丰富家具装饰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5.
宝相花一般以某种花卉(如牡丹、莲花)为主体,中间镶嵌形状不同、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用圆珠作规则排列,像闪闪发光的宝珠,加以多层次退晕色,显得富丽、珍贵,故名"宝相花"。本设计结合了西方装饰艺术的手法与中国传统纹样,用宝相花的花枝连接珍珠打造一款首饰。  相似文献   

16.
水陆画是在水陆法会中使用的绘有佛、儒、道三教人物的宗教绘画。中国水陆画主要分布于北京、山西等地。文章以106幅首都博物馆藏明清水陆画及136幅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为研究对象,着重对其所绘之染织纹样的装饰部位、装饰题材、纹样风格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对部分常见纹样进行复原整理。研究认为:明清水陆画中所绘之染织纹样具有装饰繁缛、题材丰富、色彩富丽、装饰部位多样等特征,同时与同时代实物对照,具有相当强度的真实性,并受世俗染织纹样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陈文雨  宋魁彦 《家具》2022,(2):98-101+106
为探究苏州园林花窗的植物纹样对于装饰的影响,以苏州园林花窗芯植物纹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图例分析和归纳演绎的研究方法,分析并归出纳花窗芯中牡丹、荷花和向日葵植物纹样造型的形态特征与构图规则以及图案的文化寓意,使用提取简化、分解重构等方法,对苏州园林花窗中的牡丹、荷花和向日葵纹样进行分析。在保留纹样原有造型规则的基础上,运用软件对纹样进行创新性设计,并应用于烫蜡木质家具设计中,拟得出具有苏州园林花窗芯植物纹样装饰特征与文化属性的中式家具,以期为苏州园林花窗芯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现代家具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丝绸》2021,(2)
文章以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为主要实物依据,应用文献梳理法、对比法等进行研究。通过对比满城汉墓等出土文物上的装饰纹样,从题材、构成、风格、工艺方面等归纳了纹样独特的艺术特征;通过查阅民俗学和社会学相关文献资料,归纳出纹样蕴含美好祝愿和生命观等文化内涵。研究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有助于人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创新型元素,达到活态保护传统纹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明式家具装饰纹样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古至今,我国对家具的研究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明式家具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明式家具在中国家具史甚至世界家具史都上占有重要地位。明式家具在材料,造型,装饰手法,装饰纹样等方面的工艺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本论文通过深入研究明式家具的装饰纹样,论证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独特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之中,并将明式家具装饰纹样作为一种元素加入室内空间设计之中,给室内空间设计增添文化性和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意象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基本和核心的范畴,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思维模式和造型方法的重要特征,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探索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首饰设计方法的途径之一。从首饰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主题、造型及材质、装饰方式出发,通过分析、比较最能体现传统意象审美特征(整体性、多义性、象征性和真实的生命特性)的典型首饰作品,探讨中国古代首饰艺术的意象美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