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2 毫秒
1.
目的:以"马家窑文创产品工作坊"为依托,将马家窑彩陶文化以产品外包装图案的形式研发传承。方法:提取马家窑彩陶典型代表纹饰元素符号,通过对其创作溯源、艺术精髓、审美情趣、蕴藏内涵的深化设计,结合现代审美需求进行全新阐释。通过产品外包装的创作和研发推广,使马家窑彩陶文化以物化产品的形式融入现代生活。结论:以此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培育创新精神,为产品外包装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陈萍 《上海包装》2023,(7):49-51
彩陶是史前艺术的优秀代表,甘肃马家窑彩陶器物类型众多、造型精美、纹样细致,充分展示出我国彩陶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的风貌,但是当前对彩陶的开发方式较少,其文创设计形式的丰富度还有待挖掘。对马家窑彩陶文创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马家窑彩陶中的蛙纹图案为切入点,对其视觉元素提炼和再设计的方法进行总结,探寻蛙纹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旨在更好地传承彩陶文化,加大彩陶文化的传播力度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彩陶图式是一种受限于器形的纹饰结构呈现,也是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图式。彩陶纹饰的基本母题,以一定规律组成独特的结构,描绘出彩陶文化艺术的特征,形成特有的彩陶图式。母题的基本构成就是彩陶图式中的艺术元素。本文从中国彩陶图式的基础组成元素出发,将点归纳为彩陶图式元素之一。对点元素在彩陶上的表现方式、经营位置、相互联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一种更深层次的、物象形态所独立出来的抽象观念中重新解读彩陶图式,直面艺术元素自身的原始力量,亦能搭构起一座直通心理认知图式的精神脉络。  相似文献   

4.
彩陶纹饰的基本元素,以一定规律建成独特的框架,描绘出其艺术风格,形成不同的彩陶图式。于是,彩陶图式成为一种受限于器形的纹饰结构。同时,又涉及多维空间下观者的视觉、触觉、知觉的统一感观,体现了史前人类智力、思维、原始文化的心理认知图式,所以也称之为一种自成体系的文化图式。本文以面元素在彩陶上的三种表现出发,试析彩陶图式中概括性的视觉呈现。  相似文献   

5.
彭敏 《包装与设计》2015,(2):101-103
一、马家窑彩陶的典型纹样 马家窑文化彩陶,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的部分地区,距今5800年到4000年,有着自己独具一格的特色、自成体系的风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彩陶文化圈,在时间上大约延续了一千多年.[1]其彩陶器型多样、造型优美、纹饰繁复、线条流畅、构图奇特,代表了中国彩陶的最高艺术成就和审美趣味.马家窑彩陶的纹样由点、圆、线为特征的几何纹和蛙纹、鱼纹、人形纹为代表的象形类组成.[2]一般在器物外表遍体施彩,且多用黑线构成复杂的纹案,或以长短线和弧线构成的几何图案,绘制幅面较大.下面主要列举三种纹样:  相似文献   

6.
李少晨  朱宏轩 《包装工程》2020,41(14):355-362
目的通过对大汶口原始造物文化的研究,发现其对现代设计观念、特点以及生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大汶口彩陶纹饰图案为研究对象,简述美学与大汶口彩陶的发展历程,对其文化理论、彩陶纹饰设计观念与美学关系进行梳理来研究彩陶中蕴含的美学特征,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相关彩陶纹饰个案研究进行归纳,从纹饰形态演变、形制例析、现代设计应用例析等角度,聚焦其所涵盖的现代设计方法与传统造物文化之间的设计理念,从图案分析到设计实践,以加强当代设计作品的深度与内涵。结果得出彩陶纹饰中蕴含的美学特征与设计观念两个层面对当代设计的启迪与影响。结论传统纹饰符号具有丰富的美学意义,将有价值的资源融合在视觉传达设计方法的大量创意中的行为是对原生符号的再设计,用原生符号提炼、丰富核心价值,传播传统造物文化的延续与创新,以满足当代设计文化对原生文明的回顾与追寻。  相似文献   

7.
彩陶抽象构形法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莉 《包装工程》2004,25(2):89-90
原始彩陶造型古朴生动,产生一种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艺术魅力;原始彩陶中的装饰纹样,是原始氏族的图腾和其它崇拜标志.彩陶文化中的意象表现,已充分展示了一个强烈而独特的民族风貌,其文化体系内部自发的抽象性和表现性的延伸,是每个包装设计者必需学习借鉴的.  相似文献   

8.
平面化的传统纹样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元素与创作源泉,对传统纹样的继承发扬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设计思路与手段,其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是绝对不可忽视的.彩陶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不仅有学术方面的意义,也有现实运用的价值[1].现今,彩陶更多地作为观赏性的艺术品被陈列于博物馆中,作品周转于文物交易市场之间,彩陶艺术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具体纹饰图案的辨析和含义的猜测上.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继承彩陶艺术价值、应用其纹饰造型特征的现代艺术作品却并不多见.上述现象都忽视了创作彩陶的根本目的——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生活器物.  相似文献   

9.
邓红霞 《中国包装》2012,32(7):21-25
马家窑彩陶独特的器物造型以及精美的纹样形态,热情奔放的暖色,意境悠远的图形等丰富了现代包装设计。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以及商业价值的体现充分说明了马家窑彩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楚纹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钢  杨国利 《包装工程》2011,32(16):7-10,38
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分析了楚纹饰的文化特征及形式内涵,并对楚纹饰的构成形式通过抽象、象征、和谐的审美体现进行了概括说明。通过对楚纹饰的重新审视以及与现代平面设计的对照分析,论述了传统图形纹样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阐述了楚纹饰文化形态对现代平面设计所具有的借鉴意义。从而提出了继承要与创新结合,不断丰富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特色、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苏振文  鹿熙军 《包装工程》2023,44(12):240-249
目的 探究大河村彩陶元素应用于现代文创设计的创新设计方法,活化大河村彩陶文化的传承路径。方法 首先通过对大河村彩陶艺术特征的分析,筛选并提取出最具大河村特色的视觉元素;其次运用形状文法对提取的纹样元素进行纹样衍生设计;最后运用叠加法完成图案骨架结构的创新设计,并结合大河村彩陶中色彩、构图、器型等视觉元素完成创新图形设计。结论 运用形状文法、图案骨架设计的方式,对大河村彩陶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并与现代文创设计相融合,拓展了大河村彩陶的视觉形态,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黄雄  陈晨 《包装工程》2019,40(12):108-112
目的 从汉代社会背景和工艺美术思想出发,探讨汉代铜镜在装饰图像以及装饰格局等方面的工艺美。方法 对青铜器物的发展嬗变进行梳理,对其中铜镜流变的重要时期进行归纳,对汉代各时期的铜镜形制进行回顾,分析与总结在汉镜中装饰图像与装饰格局所呈现的工艺与寓意之美,通过对典型铜镜的举例阐述铜镜中凝聚的造物观念,感受汉镜之美。结论 汉代所奠定的中国美学思想在铜镜图像的装饰与格局中得以充分体现,对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形式传承与内涵延续之间的平衡有启发作用,汉镜中的寓意图案与构图形式对现代设计有借鉴之处,汉镜之美不仅可以作为探索历史的证物更是启迪当代设计的钥匙。  相似文献   

13.
万众 《包装工程》2005,26(4):193-195
论述了偶然性因素对陶艺创作的影响,以及它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偶然形态一开始虽不是人刻意制造的,但它的产生却改变了陶艺整体视觉效果,特别是当它迎合了某种文化需求时,它可能成为某种文化精神的载体,演化为人类精神沟通的形式语言.如果说偶然形态出现在陶艺的装饰与造型中是缘于人的、必然的审美要求,那么在陶艺发展史中人类对偶然形态的审美认知过程,就是时代和文化环境变迁发展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中式美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审美观念、艺术风格、价值观。在人工智能内容生成(AIGC)技术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关注中式美学的文创设计。通过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典型作品——水墨画进行分析处理,利用AIGC技术实现文创产品的高效转化生成。方法 基于水墨画大画幅及大师画作稀少的特点,借助显著性检测技术进行图像分割,实现画作信息的有效提取;运用基于扩散模型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训练一个能实现传统水墨画作特征重绘的AIGC文创模型,引导其生成中式美学图像,并将生成结果应用于文化产品及创意衍生品的设计中。结果 以中国国宝级画家齐白石先生的经典名画系列“蟹”为例,将其进行特征提取及图像分割,得到用于人工智能算法的素材库,而后借助扩散生成模型进行训练,挖掘中国传统画作的绘画特点,并设计实验以验证其可行性。结论 建立中国传统美学AIGC分析转化的定制路径,解决中国传统美学和AIGC大模型间的美学边界问题,从现代人工智能内容生成技术的美学理念出发,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创新的艺术和设计作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半坡彩陶三角图案的再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伟  魏婷 《包装工程》2018,39(8):42-46
目的半坡彩陶纹饰种类丰富,设计感突出,对点、线、面的构成应用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对三角图案的运用尤为广泛。研究半坡彩陶三角图案的构成规律,提取其设计因子,进行图案的重新构成,并应用在半坡文化衫设计中,通过设计将传统纹样进行规范化、统一化,实现对地域特色文化的优化及传承。方法通过卡片分类法及个案研究法进行彩陶纹样的整理归类,筛选典型特征元素,获取有效设计信息。结合形状文法进行图案再设计,使新生成的图案既继承半坡彩陶纹样结构简单、重复性强的设计风格,同时又具有现代设计简约、时尚的韵味,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结论通过分析传统纹样的形式语言特征,帮助文化创意设计高效、准确地进行。通过对半坡三角图案的设计应用,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及可用性。  相似文献   

16.
李雯雯 《包装工程》2021,42(4):312-314, 318
目的 探索传统图饰的具体内涵及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探索其在包装设计领域中的有效应用与发展.方法 从包装设计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实需求谈起,引出传统图饰的应用畅想,结合传统图饰的内涵与特点,总结传统图饰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并分别列举出其在语言的交流、哲学理念的揭示以及传统文化精神的糅合与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种种积极作用,接着引申出传统图饰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所进行的主题性、审美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艺术表达及其具体路径,分析了这些尝试的可行性.结论 传统图饰的丰富内容和广泛素材为包装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极大地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艺术形式,强化了其中的文化内涵,真正将包装的文化性、历史性、审美性和时代性融合在一起,赋予了包装新的精神,促进了产品的销售.  相似文献   

17.
魏婷 《包装工程》2019,40(8):204-207
目的对三峡地域民间家具审美特征的研究,是把握和发掘三峡地域民间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为当今的家具设计和装饰设计提供素材。方法从三峡地域历史文化、地理特征影响家具文化和审美特征形成的关系入手,重点分析三峡民间家具的审美特征,分别从材质、造型和装饰这3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解读三峡地域民间家具的装饰文化和审美观念。结论三峡地域的历史人文与社会经济影响了三峡民间家具的发展;而家具的产生和演变,又反映了三峡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体现了民间审美观念。三峡地域的家具特色鲜明,造型简洁大方,常常就地取材,以实用性为主;在装饰上摈弃繁琐、堆砌的细节,具有明快清新、朴实无华的艺术风格和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故宫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被世人熟知,而其宫殿飞檐上的脊饰却因体量小易被忽视。脊饰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为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对故宫飞檐脊饰进行推广和创新。方法 运用图像基因提取法,从飞檐脊饰图像设计切入,将立体的脊饰雕塑转化为平面展示形式,在此过程中结合其历史典故、发展历程及其图像、色彩基因信息,系统性分析其纹样构成后与其神话性背景纹样结合,完成平面化的创新组合与重构。结果 考虑以重构的飞檐脊饰图像为中心的数字艺术交互装置落地方案,并寻求其适配的商业化场所与运用方案,从而完成飞檐脊饰在数字艺术中的运用与传播。结论 脊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凝聚了我国民族文化、巧思、信仰、神话等。通过分析未来数字艺术呈现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强化数字艺术的沉浸感与互动体验,为传统纹样数字化呈现提出了新思路,并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