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库车山前储层具有埋藏深、温度高、压力高的特点,恶劣的井筒条件给试油完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近年来,由于地质工程及地表条件的限制,一批超深、大斜度井开始部署,大斜度井通井管柱、射孔管柱、测试管柱、完井管柱受井斜限制,与常规直井相比井筒条件更加复杂。同时,大斜度井压裂时存在弯曲摩阻大,施工压力高等难点。文章从上述难点出发,介绍了目前库车山前首口大斜度井试油完井工艺及其配套技术,通过施工表明配套工艺能够满足大斜度井试油完井、提产的需要,为后期库车山前大斜度井的试油完井技术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试油完井一体化工艺技术是现代完井工程的发展趋势,为了防止井筒在试油测试和二次完井乃至之
后的服役过程中不能控制或未预见到的地层流体泄漏、井喷或地下窜流,引入井筒完整性的先进理念,对试油完井
一体化作业按照井筒完整性推荐导则进行组织、设计、操作,这样更符合先进的国际理念、更加安全,大大提高了试
油完井作业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还有效解决了试油测试后井漏及产层损害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压裂前测试不产水、压裂后地层产水;由于产水量过大,产油量比压裂前还低的井进行压后产水层的压前预测十分必要。对以往压裂前后试油资料统计分析,把压前测试曲线分为四类,可根据其中两类特征判定压后产水:一类为测试时关井压力恢复速度快,二关井压力接近于初关井压力,压力恢复及其导数双对数曲线下降,有油水边界反映;另一类为测试时初关井压力恢复速度快,二关井压力恢复不起来,压力恢复及其导数双对数曲线具有明显的均质无限大地层特征。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能准确判断压后产水情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无法正确解释具有异常的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曲线(即关井井底压力上升时井口压力下降),这种异常与井筒相分离引起的完全不同。本文以井筒传热分析为基础,考虑气井关井后井筒流体相态及温度降落,提出异常气井井口压力恢复曲线的处理方法。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消除气井井口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对试井解释的影响,从而获得正确的试井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5.
戴强 《钻采工艺》2015,38(3):22-25
目前四川地区部分页岩气井在试油完井过程中出现了套管变形损坏,威胁井筒安全,影响页岩气井完井投产。结合套损现状,对页岩气井试油完井作业特点进行分析,计算了弯曲应力对套管强度的影响和改造期间井筒温度压力变化,明确了储层改造是页岩气井试油完井期间生产套管变形损坏的重点环节。将套损原因初步分为强度削弱和外载荷变化两种类型,前者包括弯曲应力、强度疲劳、套管损伤,后者包括井筒附近地应力变化、纵向上岩层变形差异的剪切作用和水泥环破坏后形成的局部应力集中。建议下一步开展页岩地层套损定量分析研究,为有效评价各种套损因素和制定套损对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试油井筒准备和试油工艺技术方面入手,介绍了超深超高压高温气井的试油工艺技术,为该类井的试油完井工作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前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仍在沿用常规气井的方法,由于对井筒相态考虑不充分,计算精度无法满足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为此,从关井瞬间井筒相态分析出发,结合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井筒的压力、温度分布变化,以气液平衡计算为基础,建立了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井筒相态变化规律及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和计算。从计算结果看,该计算方法考虑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的相态变化,因而井底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可以解决压力计无法下入产层中部或不能正常测试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替代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测试,从而节省测试所需的大量入力、物力。  相似文献   

8.
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凝析气井关井静压计算仍在沿用常规气井的方法,由于对井筒相态考虑不充分,计算精度无法满足动态分析和生产管理的需求。为此,从关井瞬间井筒相态分析出发,结合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井筒的压力、温度分布变化,以气液平衡计算为基础,建立了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考虑井筒相态变化的压力计算模型,并结合具体实例对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井筒相态变化规律及压力分布进行了研究和计算。从计算结果看,该计算方法考虑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过程中的相态变化,因而井底压力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可以解决压力计无法下入产层中部或不能正常测试的问题,有时也可以替代凝析气井关井压力恢复测试,从而节省测试所需的大量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9.
罗沛 《油气井测试》2005,14(1):24-25
受井筒续流效应的影响,低渗透油藏的压力恢复试井需要较长的关井时间。采用环空液面恢复和井底压力恢复同步测试的试井工艺和相应的试井解释方法,可以有效缩短测试时间3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贺伟 《天然气工业》1989,9(4):77-79
在出水气井的压力恢复试井测试和资料解释中,井筒积液这一特殊现象往往为人所忽略,对其变化规律和产生的影响也无一定的认识。本文根据现场的试井实例,研究分析出水气井关井后出现的井筒积液现象和试井曲线上产生的井筒积液效应问题。井筒积液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1.出水气井压力恢复试井中的井筒积液现象川西南矿区威83井和威95井的试井资料计算结果表明,出水气井关井后确实存在着井筒积液现象,表现为在关井早期按纯气柱计算的井底压力都明显小于井底实测压力。如威83井在关井瞬间△t=0  相似文献   

11.
陈磊 《油气井测试》2008,17(2):63-64
长庆油田长期采用试井车下压力计的方法进行油井压力恢复测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成功率低,存在很多缺点。如井筒续流效应严重,没有产量稳定性的监测记录,压力恢复曲线早期段数据丢失,关井时间长等。建议针对长庆油田储层实际,采用地层测试与抽汲联作技术,以取得可供解释的压力恢复资料。  相似文献   

12.
深层气井试气过程中关井油压变化动态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对关井恢复中油压的变化趋势预测和分析的方法,不能准确预测油压稳定时间以及稳定油压.新的油压分析方法以不稳定试井理论为基础,用Excel将油压及时间数据绘成半对数曲线,根据直线斜率确定油压与恢复时间的关系式,不仅可以预测油压稳定时间,而且还可以计算出稳定时油压值,进一步估算出地层恢复压力.通过现场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科学可靠,预测结果准确,使用简单方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用P-T封隔器、剪销封隔器进行第一层跨隔测试,监测压力曲线在初关井期间常发生压力恢复上升现象;二开井时易发生瞬间压力下降,并随抽汲排液的继续使失封加剧,反映在监测压力曲线上是曲线随开井及抽汲而下降.结合温度曲线、封隔器的保养及井筒条件,对监测压力曲线、跨隔测试管柱P-T封隔器井下受力情况进行分析,解释了产生异常压力曲线的原因,提出了解决P-T封隔器渗漏、失封的相关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14.
ZX165井压力恢复曲线异常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X165井压力恢复测试曲线早期出现严重的"驼峰",使用常规试井方法无法解释。通过对曲线异常原因分析,应用相应的测试压力处理方法,使用Saphir软件完成了对ZX165井测试的试井分析。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测压技术在大港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港油田绝大部分抽油机井未安装偏心井口、常规测压方法无法测取压力资料的问题,应用了毛细管测压技术。该技术具有长期、连续、直读测取油层压力的特点,可以完成稳定试井和不稳定试井工作,弥补了其它测试方法的不足,为油田动态监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单产量不关井压力恢复常规试井理论出发,推导出了多个产量的不关井压力恢复常规试井分析公式。但由于党规试井解释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在地质模型复杂、内外边界复杂的情况下,常规试井方法显得无能为力。现引入现代试井分析的基本思想,首次系统地研究了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分析中各种复杂渗流模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模型,推导出了变产量的不关井压力恢复现代试井公式,并建立了多囊理论储层模型,使之能应用于更加复杂的油藏。已开发出较完善的试井软件,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参数解释方面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通常在注水井测试过程中,由于泵压不稳、关井不严及其它人为或自然因素导致井口异常而产生异常压力恢复曲线。从人为、测试闸门、注水闸门和注水泵等方面分析,总结了不同井口原因导致水井压力恢复测试曲线的特殊异常形态,并对一些可以利用的资料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田勘探的不断深入,油气井的井深增加。煤气井、稠油井、低产低渗井、高压低渗井、浅井的出现,增加了高温、高压、深井在地层测试过程中密封难度。为降低油层污染和减少作业时间,引进了压控式地层测试器,这种工具适用于海上浮船、自升式钻井平台、固定平台或陆地高产井、大斜度井及需要特殊作业井的测试。  相似文献   

19.
地层测试管柱中的漏失判别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以往初终液柱压力差法(A-E法)及二开井初与初开井末压力差法(B2-C1法)都各有利弊,均不能准确判别漏失与否。在对以往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B1法。将此三种方法结合应用,制定出适合目前测试需要的漏失判别标准。  相似文献   

20.
YH106井的压力恢复曲线出现"驼峰"现象,在中期压力曲线直线上升1.9 MPa.针对此情况,分析了产生异常的原因,提出避免出现这种异常资料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