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对2006-2009年上海市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食品分离株进行肠毒素基因检测和基因分型研究,以了解肠毒素基因的分布规律及S.aureus的流行特点.方法 利用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包括5种传统肠毒素基因(SEA-SEE)和4种新型肠毒素基因(SEG-SEJ);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对49株食品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本研究发现49株食品分离株中有19株含有肠毒素基因,16株含有传统肠毒素SEA和SEC,且SEC占93.8%,并检测到新型肠毒素SEG、SEI、SEJ和SEH.PFGE法基因分型显示5株菌不能被分型,其余44株可分为28个基因型,表现为基因型的多样性,且分离自不同时间的菌株具有相同的带型.结论 应加强食品中S.aureus的监测分析,为其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PCR法扩增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肠毒素基因以了解该菌肠毒素基因携带情况,比较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肠毒素基因检出率差异.方法 合成sea、seb、sec、sed和see五种肠毒素基因特异性引物,用常规PCR方法扩增食物中毒和食品监测来源菌株中各自肠毒素基因,同时采用mini-VIDAS检测食物中毒来源菌株中肠毒素.结果 110株菌株中有30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27.3%,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均只检出1种肠毒素基因.其中来自2起食物中毒的14株菌株均检出seb型肠毒素和相关基因,检出率为100%.来源于食品监测样本的96株菌株中有16株检出肠毒素基因,检出率为16.7%,包括sea型4株、seb型2株、sec型4株、sed型6株.结论 在宁波市食品监测中所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携带的肠毒素基因主要有sea、seb、sec和sed四型,而seb型肠毒素是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所致食物中毒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谱携带情况,探讨与食物中毒发病相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类型。方法:取食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通过PCR技术检测样本18种不同型的肠毒素基因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食品中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主要检出sea、seb、sei、seg、sel、sem、sen等基因,其中sea基因检出率最高,达到77.27%;sei、seg、sem、sen基因具有相关性,检出率为9.09%;seb、sel基因的检出率为4.55%。结论:在食品中主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i、seg、sem、sen、seb、sel等基因,其中,sei、seg、sem、sen基因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分析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毒力基因分布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依据GB 4789.1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进行菌株分离鉴定,采用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mini-VIDAS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分别进行肠毒素及其基因的检测,PFGE法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4类食品388份样品中有16份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4.12%,其中生畜肉和生禽肉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3.89%(5/36)和11.11%(4/36)。所有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青霉素耐药率最高(100.00%,16/16),其次为红霉素(56.25%,9/16),多重耐药率为18.75%(3/16),未检出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及其基因检测阳性率均为56.25%(9/16),其中seb、seg基因检出率较高,均为37.50%(6/16)。PFGE图谱分为12种PFGE带型。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温州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的污染率,且具有分子多态性、产肠毒素率及毒素基因携带率较高的特征,提示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宁波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肠毒素基因分布和分子分型特征。方法收集2005—2012年宁波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肠毒素A、B、C和D基因(sea,seb,sec和sed),对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2005—2012年共分离菌株190株,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为41株,阳性率为21.58%。4种肠毒素基因阳性率分别为7.37%(14/190)、5.26%(10/190)、8.95%(17/190)和5.79%(11/190),其中13株菌株具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肠毒素基因。41株菌株可分为12个序列型(ST),以ST5、ST6、ST188和ST1为主,共占75.61%(31/41),在进化树上主要形成4个分支。结论 2005—2012年宁波市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肠毒素基因频率较高,需加强监测。肠毒素基因阳性菌株与中国其他地区食品株在分子分型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建立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与溯源方法。方法 以血浆凝固酶为目标基因,通过PCR方法对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同时借助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其进行分型和类聚状况分析。结果 PCR方法可特异性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RiboPrinter方法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6个亚型,各亚型类聚状况平均分布。结论 上述方法的建立可准确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分析类聚分布与同源性关系,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与分型溯源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的检测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的常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别,肠毒素的免疫学检测等。本文简要介绍了各种方法及其原理和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肠毒素B(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 B,SEB)作为与食品中毒相关的重要毒素之一而被广泛报道。同时由于其具有热稳定性、易制备、高毒及易传播等特点引起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立SEB高效的检测方法非常重要。本文对SEB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主要讨论了生物学检测、免疫凝集实验、琼脂糖扩散法、酶联免疫检测技术、放射性免疫检测技术、免疫荧光检测技术、胶体金试纸条检测技术、基因探针、仪器分析、生物传感检测等检测方法的原理及相关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应用和局限,这对提前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引起的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今后开发新型检测方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为监测并研究凉皮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选取连锁超市、流动摊点、小餐馆和学校餐厅4?种销售渠道,在陕西杨凌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凉皮跟踪采样,共得样本432?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4.3%(105/432)。检测sea、seb、sec、sed、see、seg、seh、sei、sej?9?种肠毒素基因,sea携带率最高为96.2%(101/105),see次之为64.8%(68/105),还有部分seb和sec检出,检出率分别为54.3%(57/105)和49.5%(52/105),seh检出率为1.0%(1/105),sed、seg、sei、sej的检出率则均为0.0%(0/105)。研究针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苯唑西林等14?种常见药物进行耐药性实验,105?株来自阳性样本的金黄色葡萄菌全部具有耐药性,对青霉素和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耐受率为100.0%(105/105),对头孢哌酮、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和阿米卡星均敏感。此外,多重(n≥3)耐药率高达90.5%(95/105),表型为青霉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率最高,为61.9%(65/105)。检测10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PA型别,共包括4?种结果,优势型别为t701(81.9%,86/105),其次是t441(16.2%,17/105),t127和t796占比最少均为1.0%(1/105)。最终,发现该地区所售凉皮除学校餐厅外,其余3?种销售渠道的检出率均较高,且菌株具有较高的肠毒素基因携带率和耐药性,优势SPA型别为t701和t441,为相应监管部门提供一定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验各类乳制品收集了大量乳源性金葡菌菌株,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对菌株的肠毒素进行检测分析,并进一步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乳源性金葡菌肠毒素的检出率与基因型分布均呈现一定显著特征,应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法与荧光定量PCR法对肠毒素的检测结果总体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索6 种食品防腐剂--亚硝酸盐、苯甲酸钠、ε-聚赖氨酸、壳聚糖、茶多酚、Nisin对1 株引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的抑菌作用,以及对该菌株所含不同肠毒素基因在mRNA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GB 2760-2014《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限量标准的质量浓度,分别添加6 种不同的防腐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初始接菌量约为105 CFU/mL的TSB液体培养基中,37 ℃培养24 h后进行菌落计数;同时收集菌体用于RNA提取,将提取的RNA进行反转录后,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各肠毒素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结果:在国标最大限量条件下,不同添加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003的抑菌作用强弱顺序分别为:Nisin>茶多酚>壳聚糖>ε-聚赖氨酸>苯甲酸钠>亚硝酸盐。6 种防腐剂均能抑制肠毒素sea、sed、seg、sei、selj、selm、selr和selu基因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但作用效果存在差异。结论:在TSB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剂量的防腐剂不仅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还能够显著降低肠毒素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食源性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A~SEJ基因型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菌株分型与肠毒素基因型分布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SEA~SEJ基因型核酸片段,应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 Printer)对菌株进行分型和类聚状况分析。结果分离的24个待测菌株可分为6个亚型,各亚型均匀分布;待测10种肠毒素基因型中,SEI型、SEG型、SEA型和SEB型的出现频率较高,分别占54.2%、41.7%、37.5%和25.0%,同时表达两种以上肠毒素基因型的比率约50%,SEG型和SEI型肠毒素的表达分布具有协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溯源性特点与肠毒素分布规律一致。结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呈现多基因型协同表达的特点,各菌株亚型与肠毒素基因型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一起疑似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结合金黄色葡萄球菌病原学分析,为明确食物中毒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采用ELISA方法对可疑食物进行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同时对可疑食物和患者呕吐物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运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和血浆凝固酶试验鉴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病原菌进行同源性分析,以ELISA方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检测,用PCR方法对肠毒素基因进行分型。结果食物和患者样品中分别分离出2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PCR方法及ELISA方法对肠毒素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2株同时存在SEA、SEB、SED、SEE 4种肠毒素及相关基因,PFGE聚类分析显示,其中12株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高度同源性。结论本起食物中毒事件为具有独特肠毒素表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毒实验室调查过程中,肠毒素检测结合病原菌溯源分析可以为相关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了解2006—2011年西安市污染食品及食物中毒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分离株肠毒素(SEs)、杀白细胞素(PVL)、表皮剥落毒素(ETs)、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等毒素基因的分布状况,并比较两种分离株在基因分布及分型上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重PCR 法检测61株S.aureus(包括40株食品分离株和21株食物中毒分离株)sea、seb、sec、sed、pvl、eta、etb、tsst-1基因,其中sea、seb、sec、sed基因引物加入同一反应体系,剩余4对基因引物加入另一反应体系。结果 40株食品分离株中17株检出毒素基因(42.50%);21株食物中毒分离株中18株检出毒素基因(85.71%),食物中毒分离株毒素基因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品分离株(P<0.01)。食品分离株中主要流行的毒素基因为sea(25%)、eta(12.5%),未检测到携带etb、tsst-1基因的菌株;同时得到8种毒素基因型,主要流行的基因型为sea(10.00%)、sea+eta(7.50%)。食物中毒分离株中主要流行的毒素基因为sea(76.19%)、sec(28.57%),未检测到携带pvl基因的菌株;同时得到6种毒素基因型,主要流行的基因型为sea(42.86%)、sea+sec+tsst-1(14.29%)。结论 S.aureus食品分离株和食物中毒分离株在毒素基因的分布及分型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调查了婴幼儿奶粉和米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并且检测其耐药基因和新型肠毒素基因。采集陕西省2010年和2012年间不同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和米粉692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检验,采用PCR对分离菌株进行31种耐药基因和9种新型肠毒素基因的检测。692份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为7.80%,其中2010年所采样品的检出率为8.17%,2012年所采样品的检出率为7.38%。分离的75株菌最终检测出12种耐药基因和2种新型肠毒素基因,检出率最高的耐药基因是tet K(72.00%),其次是bla Z(36.00%),erm C(29.33%),tet(K)F(21.33%),lin A/lin A’(12.00%),dfr G(8.00%),tet L(6.67%)和acc(6')(5.33%),最少的为erm B,msr A、msr B和drf K(均为1.33%)。新型肠毒素基因仅检测出sen(44.00%)和ser(4.00%)。不同采样年份、生产季节和货架期的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率不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些菌株主要携带四环素、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以及新型毒素基因sen。 相似文献
18.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一种常见人类病原菌,可通过各种途径污染食品,引发食物中毒。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E)的分泌会大大增加其侵袭性和致病力。通过对比肠毒素基因的携带及其表达情况,有助于进一步分析肠毒素表达的环境条件,为产肠毒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范和控制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本研究采用PCR和3M^TMTecra^TM微孔板法分别检测33株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中5种传统肠毒素SEA^SEE基因的携带及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该批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E基因的检出率为100%,携带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为seb(48.48%,16/33)和see(9.09%,3/33)。而其中SE蛋白得到表达的菌株仅为63.64%(21/33),这表明不是有SE基因携带就一定可以有相应毒素蛋白的表达,可能还需相应的系统调控和适宜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研究食品基质中不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基因型的蛋白表达差异,为预防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方法(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食品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株进行肠毒素基因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