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吸附剂处理高校含铬(Ⅵ)实验废水的工艺条件.试验表明,铬(VI)的去除率为93.87%,废水中铬(VI)浓度由7.225mg/L降至0.443mg/L,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2.
李晓颖 《广东化工》2012,39(16):133-134
文章对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VI)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改性粉煤灰加入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废水的pH对废水中铬(VI)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粉煤灰加入量为1.5g,吸附时间为10min,吸附温度为25℃,废水的pH为6.0。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VI)浓度由10mg/L降到0.47mg/L,铬(VI)去除率达95%以上,达到了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磷酸三丁酯(TBP,质量分数为40%)/煤油为萃取剂、氢氧化钠溶液为反萃剂,采用一种新型的液膜技术———中空纤维更新液膜(HFRLM)技术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HFRLM技术对废水中Cr(Ⅵ)的去除与浓缩效果。结果表明,中空纤维更新液膜技术可同时实现废水中Cr(VI)的分离与富集。处理后,废水中Cr(VI)含量小于0.5 mg/L,Cr(VI)的去除率达99.8%,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富集液中Cr(VI)浓度高达2 500 mg/L。该项技术在含铬废水的处理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考察了加料比(n Fe2+∶nCr(VI))、pH值、H2O2的投加量、含铬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超声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Cr(VI)的去除率的影响。根据吸光度来评价去除效果,寻求最佳的工艺条件。当加料比为7.5,pH值为8.0~9.0,H2O2的投加量为15mg/L,超声波辐射时间为30min时,Cr(VI)的去除率在99%以上,且铁氧体的磁性最强。实验结果还表明:含铬废水的初始质量浓度越大,Cr(VI)的去除率也越大,且用此法处理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Cu2+,Zn2+对含铬废水的处理造成干扰;另外,超声波对铁氧体除铬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炉水淬渣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以高炉水淬渣为吸附剂处理含铬(VI)废水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将废水的pH由0.5调至1,高炉水淬渣粒度为280 目(即 0.053mm)、用量为0.02g/mL,作用时间为30min,温度为25℃时,铬(VI)的去除率为95.61%,废水中铬(VI)浓度由7.225 mg/L降至0.317 mg/L,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换法处理含Cr(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唐树和  徐芳  王京平 《应用化工》2007,36(1):22-24,28
采用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探讨了废水酸度、交换时间、浓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以及树脂再生所需的合适温度和再生剂浓度。结果表明,201×7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模拟含Cr(Ⅵ)废水,具有交换容量大、交换效果好、树脂再生条件较简单等优点。并对实际含铬废水进行了处理,废水中Cr(Ⅵ)的初始浓度为1 540 mg/L,处理量达52 BV(床体积)时,出水中Cr(Ⅵ)的浓度仍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树脂交换容量约80 mg/g。用8%NaOH溶液,在50℃条件下进行再生效果较好,再生率大于95%,可实现树脂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铁碳微电解处理含铬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研究了废水中Cr(VI)、Cu2+和Ni2+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含铬废水对Cr(VI)的去除效果较好,出水Cr(VI)含量低于0.1mg/L;但对Cu2+和Ni2+的去除效果不佳,Cu2+和Ni2+的去除率分别为10%~50%和≤30%。经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后,废水的铁含量增大,需要通过后续处理使出水中铁和其他离子达标排放。与常规的焦亚硫酸钠还原工艺相比,铁碳微电解处理含铬废水可节省75%以上的成本。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花生壳的改性以及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花生壳经预处理后,以硝酸作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再用改性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花生壳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为120min、改性温度为45℃、液固比16mL/g。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35℃、废水pH为3、改性花生壳用量为1.2g。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的浓度由50mg/L降到3mg/L,铬的去除率达94%。  相似文献   

9.
实验采用低质量浓度的Cr(VI)溶液逐级驯化方法,从电镀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有效吸附Cr(VI)的微生物,经个体、群体形态鉴定,该茵为交链包霉.将该茵扩大培养后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制备成微生物吸附材料,用于处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表明:经0.1 mol/L的NaOH处理后的吸附剂对Cr(VI)吸附能力较强,在pH值为2.0,吸附时间为105 min,吸附剂投加量为3.0g,吸附温度为35℃的条件下,处理含质量浓度为50 mg/L的Cr(VI)废液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正0前言含铬电镀废水中的Cr(VI)是一种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剧毒物质,被国家列为第一类污染物[1]。目前,国内普遍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2]。该方法处理成本很高,同时会产生含铬污泥。相比较而言,离子交换法不仅可以避免二次污染,还可以实现重金属的回收利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但常用的D301、D371和D370等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只在酸性或近中性条件下才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1.
钽铌冶炼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化学沉淀法和离子交换法处理钽铌厂氨氮废水,并探讨了试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钽铌冶炼高浓度氨氮废水通过3次化学沉淀法连续处理,氨氮质量浓度由12 800 mg/L降到220.5 mg/L,再用离子(沸石)交换处理,控制反应时间为1.0 h,pH为9.0,温度为20℃,最终出水氨氮质量浓度降为10.7 mg/L.  相似文献   

12.
离子交换剂在治理电镀含镍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采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镍废水方面的新发展,介绍了三种新方法:1)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含镍废水;2)用螯合树脂处理含镍废水;3)用L型重金属处理剂处理含镍废水。列举了五个具体应用实例。1)离子交换——反渗透法。可使含镍量提高到260~280g/L,可回用于镀槽。2)浮床交换——移床再生工艺。处理后含Ni~(2+)浓度小于0.43 mg/L,达到排放标准,处理1m~3废水可盈利0.29元;3)螯合树脂法处理电镀镍铁合金废水。再生液中硫酸镍含量可达200g/L,可以用于镀槽。4)三阴柱处理镍、铜、锌氰络合物废水。第一柱吸附铜,第二柱吸附锌,第三柱吸附镍;5)L型重金属处理剂治理含Ni~(2+)废水。经二年的实践表明,处理后排出水中Ni~(2+)<0.5mg╱L,洗脱液中Ni~(2+)浓度可达15g/L左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炸药厂废水中的氨氮。以树脂用量、pH值、吸附时间为影响因素,采用L(933)正交实验,探讨了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对氨氮交换吸附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pH值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吸附时间影响最小。动态实验研究表明,当进水浓度为188.8 mg/L、出水流量为54.69 mL/min时,5.75 h后氨氮开始泄露,9.16 h后出水浓度达到181.13 mg/L,此时交换带厚度为22.0 cm。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本装置用于西安高压电瓷厂酸洗电镀车间处理含铬钝化漂洗废水,包括铜件高铬钝化清洗水和镀锌,镀镉后的低铬钝化清洗水等。电镀生产为两班工作制,平均日用水量为190米~3,其中含铬钝化废水50~60M~3,含六价铬(Cr~( 6))的浓度最高为300mg/l(一般在20~200mg/l)。为了回收铬酸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我们拟定用离子交换法对钝化清洗废水进行处理。由西安高压电瓷厂与一机部第七设计研究院共同负责设计和生产调试工作,设备由西电环保  相似文献   

15.
用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静态条件下,对以褐煤为原料制备的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吸附温度、磺化煤的用量、Cr(Ⅵ)起始浓度等因素对磺化褐煤吸附Cr(Ⅵ)的影响,确定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最佳条件:溶液的pH为2.0,Cr(Ⅵ)起始质量浓度为40mg/L,吸附温度为70℃,吸附时间为3h,磺化煤用量为80mg,Cr(Ⅵ)去除率达98%以上。同时探讨了磺化褐煤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6.
离子交换法是目前处理含铬废水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前离子交换法处理含铬废水多为固定床双阴柱全饱和流程,它虽有许多优点,但设备复杂,投资多、占地大、“上马”慢。为了能保持离子交换法的优点,又能克服以上的不足,我厂在多年应用“移动床含铬废水处理”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改进研制成功“YLZG—3组装式离子交换废水净化器”。它由水泵、流量计、过滤机、交换柱、再生柱及再生系统等部件组成。可直接回收水和铬酸。  相似文献   

17.
膜电解法处理模拟含铬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黎  孙勇  翁家峰  胡劲 《云南化工》2010,37(1):25-27
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参数,采用离子膜电解法处理了模拟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为6 h,槽电压为2.5 V,Cr(Ⅵ)初始浓度50 mg/L,pH值为7时,可以把Cr(Ⅵ)的浓度处理到小于0.5 mg/L,达到国家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零价铁材料,借助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利用制备的纳米零价铁对配制含铬废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考查,探究了纳米零价铁投加量、废水中Cr(Ⅵ)初始浓度、废水初始pH值及反应时间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纳米零价铁处理含铬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废水中Cr(Ⅵ)初始浓度为20 mg/L、纳米零价铁投加量为500 mg/L、废水初始pH值为3、反应处理时间为4.5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r(Ⅵ)的去除率可达99.45%。  相似文献   

19.
刘培  陈晨 《电镀与涂饰》2013,32(5):45-48
以NaHSO3为还原剂,新型重金属离子捕集剂DTCR为螯合剂,采用螯合沉淀法处理含铬电镀废水。研究了还原剂投加量、还原反应阶段的废水pH、螯合剂投加量、絮凝剂(PAM)投加量、螯合沉淀阶段的废水pH和搅拌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还原反应的较优工艺为:NaHSO3200mg/L,废水pH1.84,搅拌时间30min。螯合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DTCR70mg/L,PAM8mg/L,废水pH8.0,搅拌时间40min。采用最佳螯合沉淀工艺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总铬去除率在95%以上,出水总铬为0.14mg/L,且未检测到其他重金属离子,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铁屑-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的工艺条件及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未调节废水pH值(0.5)的条件下,铁屑与活性炭的质量比为10:1,反应温度为25℃,反应时间为60min,处理的废水量为30mL/g物料,铬(Ⅵ)的去除率为97.92%,处理后的水中铬(Ⅵ)浓度为0.051 mg/L,远低于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用铁屑一活性炭微电解法处理含铬(Ⅵ)废水比单独用铁屑还原或活性碳吸附处理含铬(Ⅵ)废水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